APP下载

微纪录片的国家形象建构与传播

2019-06-15詹梦丹袁爱清

声屏世界 2019年12期
关键词:国家形象一带一路

詹梦丹 袁爱清

摘要:在“一带一路”语境下,微纪录片作为一种新兴的传播载体,以其传播及时、紧凑精短的优点,成为建构与传播国家形象的重要手段之一。文章选取《丝路微纪录》(第二季)中的语言文本作为研究对象,以媒介框架理论和国家形象理论作为研究视角,运用内容分析法进行分析解构。《丝路微纪录》(第二季)主要涉及人文、设施、生态和商业类主题,并分别采用交流框架、共建框架、协作框架和互通框架,同时采用宏观与微观结合的传播视角,以及单义与多义并列的意义内涵,共同呈现出“包容”“负责”“互惠”“开放”的中国国家形象。

关键词:“一带一路”   媒介框架  国家形象  微纪录片

2019年4月26日,习近平主席出席第二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并提出“推动共建‘一带一路沿着高质量发展方向不断前进”。当前的国际政治一定程度上是一种“话语权政治”,因此,“一带一路”作为一个影响世界的重大倡议,恰当的舆论引导和话语阐释是其得以传播和实践的关键。①通过塑造良好的中国国家形象,有助于传递和平发展的理念。在媒介社会,受众对外部世界的认知依赖于大众传播媒介的“镜像再现”,这种“镜像再现”是通过大众传播媒介的议程设置和框架内容来实现的。在媒介多元融合的背景下,纪录片的创作也发生了深刻的变革,出现了新的纪录片样式———微纪录片。②微纪录片作为阅读碎片化时代逐渐兴起的新媒体形态,它既有传统纪录片真实性、非虚构性的特点,也利用制作周期短、传播速度快等传播模式高度自由的特点迅速成为世界各国的新潮流。

《丝路微纪录》(第二季)的文本路径分析

《丝路微纪录》(第二季)通过13个短小精悍的故事,展现中国与沿线国家在“一带一路”建设过程中取得的新进展和新成果,以及这些进展和成果为相关国家普通民众的生活带来的变化。相较于大型纪录片,微纪录片风格更为活泼,在文本内容上也具有显著的特点。

词汇分析。纪录片《丝路微纪录》(第二季)的话语呈现摒弃了宏大的政治背景渲染和复杂的专业术语,解说词一改传统纪录片深沉、刻板的表现形式,大量引用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同时增加“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人民的同期声占比,使文本语言呈现口语化的特点,形成生动与贴切的风格,不仅便于观众观看理解,同时也使得纪录片在情感上更具有接近性。例如,“争口气”“美颜”“主播”“海淘”等口头用语和网络流行词汇的出现,很快就能拉近中国观众与沿线国家人民的距离,产生情感的共鸣。

此外,通过对纪录片中出现的高频词汇进行分析,其中出现的“世界、国际”词汇都包含影响广泛的意义、“项目、专家、设计、施工”词汇都代表共同建设的目标,“团队、合作、共同”词汇体现了合作共赢关系。

主题分析。相较于传统纪录片宏大和严肃的主题,微纪录片的主题更加多元化。尽管《丝路微纪录》(第二季)只有13集,但其涉及的主题十分广泛。通过进行样本分析和主题类目的分类,本文将纪录片中涉及人类精神文明及其产品的分为人文类;涉及经济生产活动和贸易交往的分为商业类;涉及自然环境和生物多样性保护的分为生态类;涉及基础设施建设的分为设施类。通过统计得出,人文类主题共出现4次(《丹屯的希望》《丝路遗珍》《国际出版人》《罗纳尔多和他的中国娃娃球队》),商业类主题出现3次(《直播平台出海记》《我为非洲做手机》《家门口的世界超市》),生态类主题出现3次(《我有一片胡杨林》《绿色特码港》《奇妙的治沙之旅》),设施类主题出现3次(《荒漠电站》《希望之塔》《极地大工程》)。

雷蒙德·威廉斯认为,关于传播的任何真实理论都是关于共同体的理论。③只有将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放置在同一语境中,塑造“‘一带一路命运共同体”的概念,才能使“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理念深入人心。当今世界有由对抗、冷战、战争、自利的碎片化现状到合作、共荣、和平、共赢的共同体有机体的构建趋势。④而13集纪录片从人文、设施、生态、商业多个维度,将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的国家放在共同的世界发展格局中,描绘双方社会共同繁荣的图景,从而塑造广受欢迎的中国国家形象。

《丝路微纪录》(第二季)的国家形象建构框架

本文结合框架分析法,从媒体框架层面進行研究,即《丝路微记录》(第二季)的叙事框架是如何被建构,以及其中框架内容。国家形象塑造是一项由上到下的系统工程,需要全方位的参与,其主体不但包括政府, 还应包 括企业和全体国民。⑤因此,本文结合《丝路微记录》(第二季)所呈现的人文、设施、生态和商业的主题,分析不同主题采取不同的媒介框架来建构中国的国家形象。

交流框架:包容的中国形象。人文领域一直是“一带一路”沿线各个国家和地区交流最频繁与密集的领域。不同国家最具有代表性的文化对国家形象的建构具有重要作用,它是一个国家宝贵的无形资产。如表1所示,《丝路微纪录》(第二季)通过采用交流框架对中国的国家形象进行建构,包括将中国文化中优秀先进的内容传递出去(“中国—世界”),同时也以开放的姿态迎接“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优秀文化和人才(“世界—中国”),塑造一个“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充满包容的中国形象。

如在《丹屯的希望》这一集,片中来自中国的专家(徐柯健)告诉丹屯“中国有很多地质公园,所以我们希望能和你们共同分享一些经验”。《罗纳尔多和他的中国娃娃球队》这集中,足协官员(田静)表示,“我们和其他国家的交流,不仅仅停留在经济上面,更重要的是文化交流方面,这样一来,精神层面上我们就会更加地融合,更加地团结,更加地互相了解,更加体现我们世界是一个共同大家庭的概念”。通过这种无私的人文精神,可以塑造出开放与包容的国家形象。向“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传播中国独特的历史文化底蕴,同时友善地迎接来自其他国家的文化与人才,才可以更好地加强国际交流与对话,提升国家形象。

共建框架:负责的中国形象。国家形象塑造的主体不仅包括国家,同时还包括企业和国民,国家形象的塑造是一项全方位立体的工程。在“一带一路”的发展与建设过程中,越来越多的中国企业走出国门,投入到海外国家的设施建设当中。在《丝路微纪录》(第二季)中涉及设施类主题的内容时,随处可见中国企业的身影,对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居民而言,中国企业建设的项目设施是与他们生活联系最为紧密的“中国元素”。如表2所示,片中在涉及设施类主题的内容中,往往采用了共建的叙事框架。具体而言,即运用“中国企业——当地企业——共同合作”的框架结构来讲述中国企业是如何与当地企业进行合作,发挥中国企业的优势开展基础社会实践建设的。

中国企业的认真负责也让当地人民对中国国家的印象有了很大提升。在《希望之塔》一集中,斯里兰卡承包商(史瑞曼)告诉记者:“这些工程师拥有丰富的知识,很幸运我得到了这个机会参与这个项目,让我们受到了业界的欢迎与尊敬,我的意思是它改变了我的生活。”在中国企业和国民走出去的过程中,中国的负责任国家形象得到越来越多的肯定和赞同。

协作框架:互惠的中国形象。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中国将坚持把中国人民利益同各国人民共同利益结合起来,以更加积极的姿态参与国际事务,发挥负责任大国作用,共同应对全球性挑战”。在生态领域,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面临着许多共同的问题与挑战,《丝路微纪录》(第二季)在讲述生态类主题内容时,采用了协作的框架,即“存在共同困难——中国分享先进经验”的框架模式。

在涉及生态类主题的三集纪录片中,分别讲述了如何治理和面对“土地荒漠化”“生物多样性”等具有全球普遍性的生态问题。片中,中方通过邀请“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来中国学习和了解先进治理经验,共同协作治理环境问题,逐步构建出一个平等互惠的中国国家形象,在这一过程中也得到了广泛的好评。在《奇妙的治沙之旅》一集中,来自非洲的专家(吉珂朵芭)说:“我感到非常惊讶,能够了解到中国的这项技术,我们和中国一样也面临着同样的问题,我觉得非洲需要这样的技术。”

商业互通框架:开放的中国形象。在经济全球化过程中,不同地区与国家的经贸联系和商业往来日益紧密。《丝路微纪录》(第二季)涉及商业类主题时,运用互通框架来构建开放的中国国家形象。同时在框架中也从宏观与微观两个层面来进行叙述,如表3所示,既讲述了大型商业公司之间的商贸往来,同时又放低镜头从普通群众的微观视角来讲述“一带一路”对他们生活产生的影响,两者结合共同描绘出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商业互通的美好图景。

“一带一路”连接着中国与世界经济,是中国拓展海外市场的重要机遇,在这一过程中,作为国家形象重要基础的经济实力与科技实力也得到充分展示。改革开放四十年来中国国内生产总值快速发展,构建开放的市场机制是成功的经验,“一带一路”作为经济全球化时代下的新事物,让沿线各国以更加开放、积极的姿态融入到全球市场中是“一带一路”的重要使命。在片中,以商业互通的叙事框架,呈现出中国与其他国家互惠共赢的经济格局,有助于打破贸易壁垒,增加互信,推动开放成为国际共识。

《丝路微纪录》(第二季)国家形象的传播启示

随着全球人口和信息流动速度的加快,中国故事的国际传播倾向于强调跨文化交流中的适应性。⑥《丝路微纪录》(第二季)除了通过在不同主题中采用不同媒介框架来建构国家形象,同时,在国家形象传播的方式和策略上也具有显著的特点。

传播视角:宏观与微观融合。“一带一路”作为一个内涵丰富的符号,已经有《一带一路》等传统纪录片从多个角度进行阐释。微纪录片借鉴了传统纪錄片在宏观层面上对“一带一路”进行的议题建构,包括各国共同面临的文化交流、气候变化、经济全球化等宏大的主题与问题。

微纪录片作为后现代主义理论下大众传媒的新产物,强调平民化视角和多元化叙事的特点,打破了传统纪录片在“元叙事”的禁锢,越来越多将普通人作为微纪录片中的叙事主体。在《丝路微纪录》(第二季)中,每一集都是以一个或几个主人公的亲身经历展开,他们既是“一带一路”的普通参与者也是亲身经历者。通过微观层面的生动叙述,不仅拉近了观众与纪录片中人物的距离,并传递了“一带一路”所承载的人类命运共同体概念,帮助他们形成对中国的评价和思考。这种脱离官方话语且更富有人情味的评价和思考,是提升国家形象传播有效性的重要驱动。

意义内涵:单义与多义并列。作为阅读碎片化时代的新兴产物,微纪录片的“短平快”风格显著。相较于传统纪录片,受限于时长,微纪录片往往只能一集讲述一个主题,使得其具有“单义”的特点。因此,微纪录片在传播国家形象时,往往只能采取“单义”的方法,选取具有典型性和代表性的特定人物和事件进行叙述。

尽管在国家形象传播中,微纪录片具有“单义”的不足,但通过纪录片中具有多种身份与内涵的传播对象,可以丰富所承载的国家形象内涵,使得纪录片具有“多义”的特点。例如在讲述跨国公司的商业往来时,也记录了在中国公司上班的外国员工与中国同事之间如何互相理解尊重对方习俗与文化。在纪录片中展示这种跨文化与跨种族之间的友好交流与合作,使得纪录片承载的意义与主题得到进一步拓展,不仅仅传播了经济领域,也传播了文化领域的国家形象,使国家形象的塑造更为立体化。

随着“一带一路”的不断发展和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广泛传播,微纪录片作为讲好中国故事和传递中国声音,构建和传播中国形象的重要对外宣传媒介,要不断丰富叙事框架,改进传播策略,让“包容、负责、互惠、开放”的中国国家形象更加深入人心。

(作者单位:江西师范大学)

注释:

①刘 洋,陈丽梅:《纪录片〈一带一路〉的媒介框架建构与国家形象传播》,《视听》,2018(3)。

②焦道利:《媒介融合背景下微纪录片的生存与发展,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2015 (7)。

③ [英]雷蒙德·威廉斯著,高晓玲译:《文化与社会》,长春,吉林出版集团有限责任公司,2011年版,第327页。

④邵发军:《习近平“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及其当代价值研究》,《社会主义研究》,2017(4)。

⑤程曼丽:《大众传播与国家形象塑造》,《国际新闻界》,2007(3)。

⑥徐亚萍:《中国故事纪录片的外宣中介与国际转译探析》,《电视研究》,2018(9)。

猜你喜欢

国家形象一带一路
国家形象建设需谨防哪些认识误区
中国国家形象建设的道、势、术
全面从严治党为中国国家形象“加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