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受电影音乐之美
2019-06-14段朝铭
段朝铭
摘要:电影作为一种综合的艺术形式受到广大人民群众的喜爱。近几年来电影艺术迅速繁荣发展起来,伴随着电影的发展,电影音乐也逐渐开始流行,从为无声影片伴奏而在钢琴上敲出的第一个音符开始,音乐就一直是电影影像的一个忠实伴侣,音乐也成为电影元素中重点,从某种意义上来说音乐赋予了电影的精神与灵魂。
关键词:电影音乐与音乐 美学价值 美学意义
中图分类号:J9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3359(2019)07-0155-02
一、电影音乐的审美体现
音乐作为一种具有独立表现能力的艺术形式,在影视作品中起着积极的、多方面的表现作用,很多著名电影中的经典音乐一响起来我们就能自然而然的联想到这个电影中最经典的画面。优秀的电影音乐是非常有魅力的,大多数电影音乐是直接用来烘托银幕动作,提供情调和速度,而电影音乐作用体现在以下几种方式:
(一)音乐深化电影主题。例如影片《城南旧事》中选择了有李叔同先生填词的著名学堂歌曲《骊歌》作为全曲的主题音乐:“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晚风拂柳笛声残,夕阳山外山,天之涯,海之角,知交半零落。一杯浊酒尽余欢,今宵别梦寒”。这首令人感伤的歌曲在影片中多次出现,一次次将“离愁”之情刻画得淋漓尽致,深化了影片的主题,把剧情推向了高潮,使得电影取得了深刻的艺术效果。同样在电影《大话西游之大圣娶亲》中最后恰到好处主题结尾曲《一生所爱》:“从前、现在、过去了再不回……鲜花虽会凋谢,但会再开(为你),一生所爱忍让(守候)白云外。”舒缓缠绵的音乐风格把至尊宝(孙悟空)对紫霞仙子的深深感情和无奈表现出来,使影片结尾处的情感表达升华到了一个更高的层次。
(二)音乐刻画电影中的人物形象。例如电影中《红高粱》中由赵季平作曲朗朗上口的《酒神曲》,“九月九酿新酒,好酒出在咱地手……喝了咱地酒,见了皇帝不磕头……”把西北汉子的粗犷与豪迈的男子气概完美的用音乐刻画了出来。而在电影片段“九儿回门”中用的音乐是清脆的驼铃声和高粱叶子沙沙的声音,营造了一种大婚过后小女子幸福美满的人物形象。而另一首高昂粗犷的歌曲《妹妹你大胆地往前走》由农民大声疾呼喊唱,强烈而直白地表现出他们生命的欢乐。
(三)音樂烘托电影画面的作用。在很多电影中都会出现客观性的音乐在配合和烘托画面,例如影片《城南旧事》的片头是由悠扬的驼铃声“叮当、叮当”开始,老鸦“呱、呱”凄凉的叫声,画面是荒野、骆驼、夕阳、古城,伴随着苍老、缓慢的画外音旁白,生动地再现了20年代旧北京的风貌。而在电影《红高粱》中大量使用了具有中国民族特色的乐器:唢呐和中国大鼓。鼓敲的像心跳,唢呐吹得像痛快的呐喊,音乐具有强烈的鼓动性,配合着以红色为主调的电影画面给予观众富于冲击力的体验,如果把这些荡气回肠的鼓声和唢呐声去掉,《红高粱》一定不会比现在的红高粱这么让人印象深刻和精彩。
二、音乐与电影音乐的不同点与相同点引发出的美学特征
音乐,按照古典的美学标准,“能够保持一定频率振动发出的声音被统称为乐音,由乐音组合起来形成许多乐句,由多个乐句发展为乐章,几个乐章按照一定的序列组合在一起被统称为音乐”。
电影音乐,并非传统意义上的纯音乐,它的出现及创作应该随着电影的情节以及影片中人物的内心活动来发展,音乐和摄像影像的成功结合创造了电影音乐。传统电影音乐是在音乐的基础上被人们所接受的,和音乐所不同的是,这时的电影音乐作为电影声音的一部分有它独特的艺术表现形式和作用来达到电影需要的效果。
(一)电影音乐与音乐的不同点体现在二者自身是否为主体性、表现手段和风格、曲式结构以及音乐的功能性。音乐是一种独立的艺术,自身具有主体性,其表现手段和风格语言相对统一;曲式结构完整严谨;音乐的功能性宽泛抽象。而电影音乐从属于电影,它往往不具有主体性,其表现手段和风格语言多样;曲式结构依据剧情需要灵活多变,且常常只呈现出相对完整的结构。电影音乐与音乐在审美角度上来说还有其他一些不同之处,比如审美标准的多样化与统一化。电影音乐与音乐的美的标准界定是不同的,有时候电影音乐为了配合电影剧情的发展需要,可能会出现跑调甚至不完整的音乐,目的是为了符合电影特定情境中的真实性。而在音乐中,特别是在一些音乐会上,对音准、音色、乐队的编制配合等都是非常严格的而且具有相对固定的审美标准。
(二)电影音乐和音乐在美学上的共同之处有以下几点。1.声音充当物质材料一样。电影音乐和音乐的物质材料都是乐音,具有高低、强弱、长短、音色、等物理特性。
2.表现手段基本相同。电影音乐和音乐的表现手段也基本相同均为旋律,节奏、节拍、速度、力度、音区、音色、调式、和声、配器等。
3.一样有情感突出表现。不管是电影音乐还是音乐都一样善于去表现人类的各种心理情感和心理体验,包括欢乐、喜悦、烦恼、哀愁、悲伤、崇拜、爱恋等。这是因为音乐具有“非语性和非具象性的特点”。虽然音乐无法像造型艺术那样去再现外部世界的具体形象,也不能向文学艺术那样通过文字符号去叙述客观的事件情节,或者直接表述出某种理念与思想,但它却也可以善于去表现那些文字、形象等所难以表达的人类的心境、情绪、情感体验等,音乐是一种善于表达情感的艺术。
三、电影音乐与音乐相互转化的美学意义和价值
一部著名的电影作品一定会有一首经典的电影音乐,而由电影音乐改编的音乐作品,既可以单独制成音像制品在文化市场中流行传播,也可以作为单独曲目在音乐中演奏。例如影片《碟中谍》中的主题音乐Theme from Mission:Impossible就是一首随着影片的上映红极一时的电子音乐。但是在音乐会中作为一首单独的长号曲目演奏也在现场点燃了观众激动的情绪。可以说即使是电影音乐脱离了电影,也有自己单独的美学意义与价值。而单独的音乐作品,特别是经典的音乐作品在电影音乐中的运用,一方面提升了电影音乐的总体艺术水准和艺术价值;另一方面拉近了观众与音乐的距离,推动了音乐的发展。由于一部影片而喜欢上电影中的音乐的例子是非常多的,例如电影《泰坦尼克》中的《我心依旧》,还有电影《不见不散》的同名主题曲《不见不散》等……这些经典的歌曲都是从1999年2月份对“大众近来喜欢听的新歌”的调查统计报告显示中排在前十名的新歌中有四首都是票房排名比较高的影视歌曲,所以电影音乐与音乐由此带来的美学意义和价值是不容忽视的。
四、多元化风格的音乐与电影完美结合带来的优势
随着时代的发展,观众对电影音乐的欣赏已经不再是单一的,所以富有时代气息的多元化风格的音乐作品会更受观众的欢迎,现在许多影片中都出现了多元化的音乐风格。例如著名导演奥立弗·斯通所拍的电影《天生杀人狂》中,不仅运用了独具匠心的摄影手法,而且在影片的声音创作中应用了多元化风格的音乐,使影片产生了前所未有的视听效果,影片中的音乐配合动荡不安的画面贯穿影片始终。此外,舒缓的钢琴曲与雷鬼风格的音乐相融合更显示出了与众不同;布鲁斯音乐过渡为重金属摇滚音乐,与影片的风格完美的结合,蓝调舞曲、流行音乐电子音乐等多种风格的音乐的相互渗透与结合使这部电影成为了一部经典之作。还有法国艺术片《每一个人都在找他的猫》这部电影的音乐创作风格也是非常之广,不仅涵盖了古典音乐、爵士音乐,还应用了摇滚音乐和电子音乐等多种风格的音乐。从对上面两部影片的分析中可以看出多元化风格的音乐与电影的结合带来的优势在于:
其一,不同风格的音乐与电影的结合可以表达不同的情绪,使电影的剧情更加的精彩。
其二,使电影音乐的创作更加丰富,同时保持其主题内容的内在连续性。
其三,吸引不同欣赏口味的观众,进一步提高影片的艺术性和观赏性。
多元化风格的音乐与电影完美结合,使电影音乐的内容更加丰富,对于各种情绪和感情表现更为完美,提高了影片的整体艺术水平。
最优美的音乐虽然产生于电影之外,但也与电影深深的结合起来,音乐与电影的完美结合既浪漫又有无穷无尽的魅力,音乐可以在电影中获得灵感,电影也因为音乐多了灵魂……
注释:
①于润洋:《关于音乐美学的特性问题》,《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會科学版)》,2001年2月第3卷第1期,第73页。
②《北京晚报》,1999年3月26日。
③李南:《影视声音艺术》,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1年版。
④姚国强:《审美空间延伸与拓展——电影声音艺术理论》,北京:中国电影出版社,2002年版。
⑤黄会林:《经典名片读解教程电影部分(下)》,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
⑥[法]皮埃尔·贝托米厄:《电影音乐赏析》,杨围春,马琳译,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2005年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