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消肿散联合按摩治疗肉芽肿性乳腺炎肿块期疗效研究*

2019-06-14赵慧朵楚爱景程旭锋

陕西中医 2019年6期
关键词:肉芽肿消肿乳腺炎

赵慧朵,楚爱景,王 伟,程旭锋

河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乳腺外科(郑州450000)

肉芽肿性乳腺炎是一种以非干酪样坏死性肉芽肿为主要病变的慢性乳腺炎症,又称特发性肉芽肿性乳腺炎,至今病因不明。有报道表明肉芽肿性乳腺炎发病与口服避孕药、局部感染、泌乳素增高等原因有关。流行病学调查研究表明肉芽肿性乳腺炎近年来发病率越来越高,临床以突发巨大肿块为主要表现,多因肿块疼痛使患者生活质量受到严重影响,临床医师主要在肿块期加以干预治疗,如果治疗无效则会导致化脓,延长病期,病情反复,对患者的治疗造成了极大的干扰[1-2]。该病一经确诊应马上进行治疗,在临床中对该类患者选用类固醇、手术等方法进行治疗,但术后及停药后复发率较高,治疗效果不佳。有研究表明中医治疗肉芽肿性乳腺炎具有毒副反应小、损伤范围小且能保持患者乳房外形的优势。为此,本课题通过选取我院收治的91例肉芽肿性乳腺炎实施消肿散联合手法按摩治疗,观察消肿散联合手法按摩治疗肉芽肿性乳腺炎(肿块期)的临床疗效,旨在为选择肉芽肿性乳腺炎的治疗方法提供临床依据。

资料与方法

1 一般资料 随机选取2013年5月至2017年5月我院收治的182例肉芽肿性乳腺炎患者进行研究。采取随机数字表法将182例肉芽肿性乳腺炎患者分为两组。观察组:年龄20.20~49.50岁,平均年龄(31.59±4.13)岁;肿块平均大小(5.28±1.28)cm,平均病程(10.67±2.57)d。对照组:91例肉芽肿性乳腺炎患者年龄20.30~50.40岁,平均年龄(31.24±4.21)岁;肿块平均大小(5.32±1.06)cm;平均病程(10.28±2.34)d。两组182例肉芽肿性乳腺炎患者对比均具有可比性(P>0.05)。本研究获伦理委员会批准,患者均同意本研究并签署知情协议书。纳入标准:符和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中关于粉刺性乳痈的相关标准,同时符和非哺乳期乳腺炎诊治专家共识中的西医诊断标准[3-4],符合以上两项确诊肉芽肿性乳腺炎;均为单纯肿块且乳房症状无明显化脓迹象者;30 d内未接受其他治疗方法的肉芽肿性小叶乳腺炎;近半年内未应用激素类制剂进行治疗者。排除标准:乳腺结核、乳腺癌以及乳腺增生症者;合并心血管、肾脏等严重原发性疾病者;出现其它内分泌疾病者;患有精神病无法配合研究者;药物禁忌证者;对某些中药成分或者甲强龙药物过敏者,或者过敏体质者等。

2 治疗方法

2.1 对照组:91例患者单纯采取用甲强龙(注射用甲泼尼龙琥珀酸钠,国药准字H20123319)5 mg/(kg·d)进行治疗。

2.2 观察组:91例患者采取消肿散,组方:蒲公英、黄芪各25 g,大青叶20 g,皂角刺、当归尾各11 g,炮山甲9 g,姜黄、玉竹各10 g,甘草3 g;每剂煎煮2次,取汁400 ml,早晚温服。在此基础上采用乳房按摩方法,医师通过小鱼际按照按摩方向乳房底部到乳头方向按摩,并且按照放射汇聚状推按,保持力道轻柔,持续5 min,然后推压乳晕,以肿块牵拉回缩的方式使乳头尽量暴露,通过提捏乳晕乳头将乳管拉直,促使分泌物排出,此部分动作反复5~10次。每天将整套乳房按摩方法进行2~3次,尽量促进乳头渗出淡黄色分泌物,或者使其渗出乳白色液体。

3 疗效评价标准 治疗半年后对182例患者治疗疗效进行评价,通过采取《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5]中医相关疗效标准制定本次研究的治疗标准,共分为显效、有效以及无效。其中显效为中医证候疗效率≥70%,乳房肿块完全消失或者质地明显改善,局部呈韧性,乳房红肿等症状完全消失,阵发性疼痛、持续性疼痛等症状完全消失;有效为70%>中医证候疗效率≥30%,乳房肿块明显改善或者肿块稍有缩小,乳房红肿等症状明显改善,阵发性疼痛、持续性疼痛等症状明显改善;无效为中医证候疗效率<30%,乳房肿块病变范围未缩小甚至有所扩大,乳房红肿等症状未好转,阵发性疼痛、持续性疼痛等症状未得到改善。测量182例患者治疗前后肿块最大直径(B超测量)并对肿块质地进行评分、视觉模拟评分法(Visal analogue scale,VAS)[6]。观察两组治疗前后患者C反应蛋白(C-reaction protein,CRP)、白介素2(Interleukin-2,IL-2)、白介素4(Interleukin-4,IL-4)等因子变化情况。

4 统计学方法 研究数据均纳入SPSS21.0软件进行统计学处理。计数资料采用[例(%)]表示。样本率的比较采用卡方检验或Fisher确切概率法。两组独立、正态、方差齐资料组间比较采用单方差分析。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结 果

1 两组治疗疗效对比 治疗后两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治疗效果比较[例(%)]

2 两组治疗前后临床症状、体征比较 治疗后观察组患者肿块最大直径和肿块质地评分与对照组患者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肿块直径及质地对比

3 两组治疗前后机体免疫、炎症因子水平比较 观察组患者治疗后CRP、IL-2、IL-4水平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P<0.05),见表3。

4 两组患者VAS评分比较 观察组患者治疗前疼痛评分与对照组患者无统计学差异(P>0.05),观察组治疗后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表3 两组机体免疫、炎症因子水平比较

讨 论

肉芽肿性乳腺炎是一种属于乳腺无菌性炎症的病变,主要病理机制是多种原因导致的乳腺导管内分泌物堵塞、淤积,或者小叶内分泌物淤积,可刺激乳腺局部组织引起肉芽肿性乳腺炎[7-10]。消肿散针对乳腺组织的超敏反应以及免疫反应有良好的适用性以及科学性,但目前临床运用消肿散治疗肉芽肿性乳腺炎缺乏大样本前瞻性研究,本次研究通过在前人的基础上总结应用生黄芪、生甘草、皂角刺、炮山甲以及归尾治疗的效果,作为消肿散改善肉芽肿性乳腺炎的临床症状,其中现代药理证实黄芪是一种具有双向调节免疫机制的醛糖还原酶抑制剂,其对促进毒液排出、消肿散结具有良好效果,并且可有效改善肉芽肿性乳腺炎带来的机体损伤,增强患者的机体免疫力以及营养状况,进而降低肉芽肿性乳腺炎复发率。甘草是一种具有消炎、消肿以及抗病毒作用的类激素化合物,对平衡患者体内的荷尔蒙水平以及提高免疫功能均有良好效果[11-15]。皂角刺在中医古籍《本草汇言》中记载:具有消肿止痛、拔毒散结、引痈为疽以消散的功效,诸药合奏可有效改善乳腺组织的超敏反应以及免疫反应,通过直接或者间接的抑菌作用降低疾病复发率,联合手法治疗各方面疗效不逊色于西医治疗。

手法治疗在我国春秋战国期已有相关古籍记载,随着中医脉络的逐渐成型,手法治疗的具体措施也逐渐完备,其中八段锦以及内功推拿法等均是中医学辨证论治体系的代表方法,并且现代医理证实手法医学可促进组织间淋巴以及血流动力学加快,可增强身体抗病能力,在治疗肉芽肿性乳腺炎时可有效促进炎症吸收,并且对细菌排出也有良好的效果,还可促进淋巴管以及周围血管循环,缓解其压力并可加强消肿散的功能,同时利用手法治疗可以舒缓乳腺淤积,促进乳房肿块消退,提高乳腺自愈能力[16-20]。本结果表明手法治疗联合消肿散可有效改善肉芽肿性乳腺炎病情,治疗总有效率、肿块面积以及红肿疼痛等临床症状改善情况较好,在改善炎症反应方面效果显著。

研究结果显示,治疗后两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比较无明显差异,说明采用消肿散联合手法按摩和甲强龙治疗肉芽肿性乳腺炎均有效果,无明显差异。治疗后观察组患者肿块最大直径和肿块质地评分与对照组患者比较无明显差异,消肿散中的炮山甲具有活血散结、通经下乳的功效,但中医治疗起效较慢,这可能是两组患者肿块最大直径和肿块质地评分无明显差异的主要原因。观察组患者治疗后CRP、IL-2、IL-4水平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炎症因子水平均优于对照组患者,说明消肿散联合手法按摩治疗可有效控制患者体内的炎症反应,对控制该病复发有积极作用。观察组患者治疗前疼痛评分与对照组患者无明显差异,观察组治疗后疼痛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说明消肿散联合手法按摩治疗可有效减缓患者疼痛,消肿散中的皂角刺和归尾具有活血止痛的功效,加上手法按摩可有效疏散淤堵减轻疼痛。消肿散联合手法治疗可有效改善患者病情,并且手法操作简单,联合中药消肿散等治疗充分体现了中医辨证特点,针对性强,稳定性好,复发率较低。

猜你喜欢

肉芽肿消肿乳腺炎
乳腺炎性肌纤维母细胞瘤影像学表现1例
自拟消肿方联合冰硝散治疗三踝骨折肿胀的疗效观察
哺乳期乳腺炎必须用抗生素吗
哺乳期乳腺炎必须用抗生素吗
HPLC法同时测定妇康消肿丸中4种成分
早期多发幼年黄色肉芽肿1例
吲哚美辛在儿童颅骨嗜酸性肉芽肿中的应用
赤小豆鲫鱼汤日常消肿
5100 阳性不典型幼年性黄色肉芽肿一例随访观察并文献复习
分枝杆菌感染肉芽肿体外模型的建立和验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