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20+20”课堂教学模式的教学实践
2019-06-12姚美玲
姚美玲
摘 要:本文依托“20+20”课堂教学模式来开展高三的二轮复习课,依据该模式下的“引与探”两个环节,进行专题《细胞的结构与功能》教学设计,对“20+20”课堂教学模式的实施进行了初步的探讨。
关键词:教学实践;细胞结构与功能
著名的心理学家吉尔福特指出:人的创造力主要依靠发散思维,它是创造思维的主要成分。发散思维就是多方向、多角度地思考已知问题,却不局限于既定的理解,而是依据自身理解发现、解答新问题、得出多种结果的思维方式。在生物教学中必然要运用能培养学生发散思维的教学模式,那在高三复习学习中如何实施“20+20”教学模式,培养学生发散思维呢?
一、“引”:巧设情境,吸引学生兴趣
以重庆高考题为情景,展示细菌、蓝藻、水稻、小鼠的细胞结构图,引入主题。以高考真题快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使学生从下课悠闲的状态快速调整成认真听讲的状态;而且真题导入,让学生直观明了本专题的主题,达到画龙点睛之意。另外该高考题的图基本是源于课本,能提醒学生在二轮复习中加重书本的复习。
点明主题后,要求学生构建有关“细胞的结构与功能”专题的知识框架。一个班的学生生物基础知识参差不齐,若单一任务公布形式,无任何提示,可能部分学生无从下手。因此思维导图的构建对于不同层次的学生要有不同的处理方法,教师要为每一层次的学生量身定制一份复习套餐[1]。例如对于聪明的学生直接不给任何提示,要求学生独立完成知识框架图;对于中等学生给出1或2个核心关键词:细胞结构、细胞功能,在提示的基础上延伸完善框架图;对于后进生给出关键词并划分层次:细胞结构--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细胞功能--物质运输、能力转化、信息传递。学生根据以上词语,结合书本信息完成连线,补充连接词及延伸相关知识。
利用思维导图将零散的知识按照内在的联系有机地整合,此过程就是学生对知识加工、内化的最有效过程,符合“20+20”课堂教学模式的要求,学生成为教学的主体,充分尊重了学生的差异,又能给予学生相关的发展。
二、“探”:妙用多角度、多形式的习题,探究重难点
习题是高三复习课堂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生掌握知识、形成技能、发展能力的主要载体,是教师了解学生复习效率的主要途径,高质量的课堂教学必须有高质量的习题作基础。在高三的二轮复习中尤其注重运用高考真题、模拟题、变式题等相关的习题来带动知识点的理解、归纳、变式、掌握,通过变式训练扎实基础,通过习题来培养学生获取信息的能力,让学生从题目中升华所学知识(附变式训练例题)。
例1.主动运输消耗的能量可来自ATP或离子电化学梯等,如图为Na+、葡萄糖进出小肠上皮细胞的示意图,下列关于图中物质跨膜运输过程的分析错误的是
A.葡萄糖从肠腔进入小肠上皮细胞是不需耗能的主动运输
B.Na+从小肠上皮细胞进入组织液是需要消耗ATP的主动运输
C.葡萄糖从肠腔进入小肠上皮细胞与Na+从肠腔到小肠上皮细胞相伴随
D.Na+从肠腔到小肠上皮细胞以及葡萄糖从小肠上皮细胞到组织液均为被动运输
例2.图中曲线a、b表示物质跨(穿)膜运输的两种方式,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A.脂溶性小分子物质不能通过方式a运输
B.与方式a有关的载体蛋白覆盖于细胞膜表面
C.方式b的最大转运速率与载体蛋白数量有关
D.抑制细胞呼吸对方式a和b的转运速率均有影响
例3.将三组生理状态相同的某植物幼根分别培养在含有相同培养液的密闭培养瓶中,一段时间后,测定根吸收某一矿质元素离子的量。培养条件及实验结果见下表。下列分析正確的是
A.有氧条件有利于该植物幼根对该离子的吸收
B.该植物幼根对该离子的吸收与温度的变化无关
C.氮气环境中该植物幼根细胞吸收该离子不消耗ATP
D.与空气相比,氮气环境有利于该植物幼根对该离子的吸收
题组考核将同一知识点以曲线、表格、图等形式重现,重点考核学生分析图、曲线表格、获取信息的能力,尤其是第三题巧妙地将物质运输与实验结合起来,符合了近几年的高考趋势,注重培养学生的实验思维能力。从具体事例到三种物质进出细胞方式的异同点再到实验分析,层层递进,步步推动学生对知识的加深理解、运用,实现了同一考点的变式训练,培养了学生的发散思维。题组考核法是既源于书本知识,又高于书本知识的考核。
除此外,课堂中还要求培养学生的“说题”能力,说出该题目的考查知识、解题的切入点、自己的感悟等[2]。“说题”的过程就会充分暴了其知识掌握情况,实现学生与学生、学生与教师的思维碰撞。
任何一种教学模式都不是固定、单一的模式,应该是一种根据具体情况的变式,结合学生的身心特点,随时调整教学策略、内容,使生物教学真正做到:教是具有创造性、启发性地教,学是积极地、主动地学。
参考文献:
[1]朱卫娉.基于概念图的初中生物学复习教学实践.生物学通报,2017
[2]刘永森.学生“说题”在高中生物教学中的应用.中学理科园地,2015(3):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