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山流水——古琴的故事

2019-06-12图片提供

中老年保健 2019年4期
关键词:蔡邕伏羲指法

文/云 上 图片提供/网 络

为了区别西洋乐器中的琴,我们所说的琴,现在都叫它古琴,或者瑶琴。我们称呼古琴,一般叫一张琴或一床琴,不叫一把琴。一张琴放在琴桌上,右侧为首,左侧为尾,从远离身体的方向向身体方向有七根弦,依次为一弦至七弦。在远离身体一侧琴身上有十三个徽位,最右是一徽,最左是十三徽。了解了这些,您就会发现,一些影视作品里古琴的摆放是错误的。弹奏时,身体要正对五徽的位置,右手在一徽右侧弹拨,左手根据需要在徽位间抚弦或按弦,所以弹奏古琴有个高雅的称呼:抚琴。

凤栖梧桐

说起古琴的来历,有个美丽的传说。

相传古琴的创制者是上古的伏羲氏。伏羲是古代传说中中华民族的人文始祖,是中国古籍中记载的最早的王,是三皇之一,民间有大量关于伏羲的神话传说。

伏羲看到人们努力劳作,但不懂得抒发心意,就想发明一种乐器,可以将人们心灵的呼唤传到大自然中去,让人们的情感像春花、夏风、秋雨和冬雪一样自然而然地抒发出来,为人间的生活增添欢乐。于是他开始寻找适合制作这种乐器的材料。

有一天他来到一片树林,看见一群飞鸟围着两只凤凰,而凤凰在云间飞舞。过了一会儿,百鸟纷纷落下,而两只凤凰盘旋了一会儿才选定一棵梧桐树落下休息。伏羲知道凤凰能沟通天地,协五音、合九德,鸣叫声如同天籁。他想凤凰选择的梧桐也必是神灵之物,于是决定用梧桐木来制作乐器。

伏羲命人砍来三丈三尺长的梧桐木并截为三段。他用手弹击木头,发现头上的木头回声过于尖利,而尾部的木头回声过于沉闷,中间的木头回声圆润、苍古、有韵味,就选定中间的木头放在流水中浸泡七十二天,再取出阴干,仿照凤凰的样子做出有头有尾的琴身。他又取来精心制作的丝绳绑在琴上,试着弹奏出了第一声美妙的声音,古琴就这样诞生了。据说伏羲第一次将琴拿出来展示给大家是在一次瑶池盛会上,因此古琴又称为瑶琴。

还有一种说法,琴所发出的声音能够传到天上,是古代巫师用来与天神沟通的工具,这在古希腊神话中倒也有所映照。希腊神话中,竖琴圣手奥菲尤斯的琴声能感动万物,他的夫人优里加不幸病逝,奥菲尤斯鸣琴向冥王哀诉,要求放优里加回人世,冥王被感动哭泣,答应了他。

当然,关于古琴的创制者还有很多传说,有说是神农,也有说是黄帝的。总之,从中可以看出,琴很早就出现了,虽然可能与现在的样子稍有区别,但无疑是人们最早使用的乐器之一,而且用丝弦弹奏的琴在古代社会的地位是很高的。

琴棋书画

在我国古代,说起一位文人名士,必是“琴棋书画”样样精通。琴棋书画就如同今天的电脑、外语,是“文化人”必须掌握的技能。而且,这几项还不仅仅是谋生的技能,更是古人陶冶性情、培养情操的手段。抚琴对弈、写诗作画、登高远游、对酒当歌成为文人名士生活的生动写照。

历史上有无数的文人名士留下了与古琴有关的故事。春秋时期,孔圣人便是一位著名的琴家,生活中操琴弦歌之声不绝;春秋时期的伯牙、子期“《高山》、《流水》觅知音”的故事,成为关于朋友的最高境界;魏晋时期的嵇康给予古琴“众器之中,琴德最优”的至高评价,临终在刑场上弹奏《广陵散》作为绝唱;唐代文人刘禹锡在《陋室铭》中写道“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淡泊一切,唯有琴伴。

一直以来,人们都认为在弹奏琴曲时,可以品出一个人的心境,甚至有高手可以通过琴音听出演奏者的身体是否有恙。

《汉书》中记载了东汉著名文学家、书法家、音乐家蔡邕的一段故事。一次,有朋友请他出席宴会。到朋友家时,蔡邕听见屋内传来阵阵琴声,他静静听了一会儿,感觉这琴声起起伏伏,若有所思,紧紧张张,有肃杀之气。蔡邕心想,说是请我吃饭,怎么这乐声带有杀气,情况可能不妙。于是他决定回去。请蔡邕赴宴的下人连忙把这件事告诉了主人。主人急忙追出来:“先生留步,有什么地方得罪了先生,请明示。”蔡邕就把刚才听琴的感受说出来。这时弹琴的客人也来了,他说:“先生高明,刚才我在抚琴时,低头看见一只螳螂忽进忽退,准备捕捉一只秋蝉。我一边弹琴一边注视着螳螂捕蝉的进展,担心螳螂到手的美食失落。难道是这种心情通过琴声表现出来了吗?”蔡邕一听,笑着说:“原来如此。”众人大笑,携手入席。类似的故事还有很多,想必用心地弹奏、用心地倾听,双方一定能够通过琴声沟通。

有字“天书”

如今,我们学习一段乐曲,都要看五线谱或者用阿拉伯数字标记的简谱。不管是五线谱还是简谱,除了标记音名还要标记音高,而古琴曲谱却是完全不同的。

减字谱

最早的古琴演奏者们之间,教学都是口传心授,师傅弹一段,徒弟跟着弹一段,没有任何书面的东西。就这样过了几千年,到了唐朝,由于古琴演奏十分盛行,培养琴师的教学工作加重,急切需要一种便于记录、便于传播的方法。这时,一个叫曹柔的琴师发明了一种记录琴谱的方法,因为这种方法不记录音名音高,也不记录节奏快慢,只记录左右手配合按弦、抚弦、弹奏的指法,因而称为“减字谱”。

古琴演奏需左右手同时配合,右手有抹、挑、勾、剔、打、摘、擘、托作为基础的“右手八法”。左手需配合右手弹拨时奏出不按弦的散音、按弦的按音或在指定区域内按住弦并向上或向下滑动的走手音,还有右手弹奏时左手轻触指定位置的泛音。

曹柔发明的减字谱“字简而义尽,文约而音赅”。他将每个指法的名字简化,只保留其中一个笔画,将左右手的指法笔画组合在一起并标明是在哪条弦上弹奏。这样,掌握了减字谱的乐师一看便知,只要一个音一个音地练习就可以了。而不明白的人看起来就如同一本有字的“天书”。这样既便于在内部传播,又有利于保密。

我们来看看图中的减字谱符号示例,这是最基础的示范。图中第一排左起第一个像草字头的符号代表着散音,就是只用右手,左手不触弦,这是最简单、最基础的指法。向右四个符号分别代表着用右手中指向身体方向拨弦的“勾”,用食指向身体反方向弹弦的“挑”,用中指向身体反方向弹弦的“剔”,以及用大拇指向身体反方向弹弦的“托”,是不是可以看到代表指法的字的影子。左边竖列的数字就代表着从一到七的七根弦。组合起来看,左起第二竖列从上往下第二个符号开始代表着依次用右手“勾”一至七弦。您看懂了吗?

猜你喜欢

蔡邕伏羲指法
谈伏羲文化对探索中华文明起源的意义
bB 调大号指法研究
How to Improve the Understanding and Interpretation of the Confucian Classics
伏羲创八卦
单簧管演奏中指法的合理运用
蔡邕听琴
伏羲画卦
倒屣欣逢迎
蔡文姬辨琴
单簧管新指法的研究与有效运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