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歌唱学—沈湘歌唱学体系研究

2019-06-11鹿家衡

北方音乐 2019年1期
关键词:美声唱法被动声乐

鹿家衡

【摘要】《歌唱学—沈湘歌唱学体系研究》,是在我国声乐艺术大师,中央音乐学院声乐歌剧系教授沈湘先生的亲自指导下,由沈湘先生的弟子邹本初先生经过十年笔耕,反复修订完成的论著。

【關键词】歌唱学法;技巧

【中图分类号】J605                             【文献标识码】A

沈湘大师,1921年出生,天津人。是中国男高音歌唱家,中国声乐家,是我国声乐教学界的宗师级人物,是世界上不多的在各声部教学中都取得成功的声乐教育家。于1993年10月4日卒于北京。沈湘大师的一生都在从事意大利美声学派的研究,具有世界一流的声乐艺术造诣。他有着既娴熟又高超的演唱技巧,实力演绎了一名戏剧男高音的辉煌,充满了震撼人心的艺术力量,年纪轻轻就被声乐权威评论家誉为“我国优秀的男高音歌唱家”“中国的卡鲁索”。他怀着对祖国,对艺术无限的热爱的赤诚之心,在四十多年的声乐教学生涯中,他像一头忍辱负重的老黄牛一样,为祖国培育出众多著名的声乐艺术家。金铁霖,范竞马,殷秀梅,程志等中国著名声乐艺术家皆为沈湘大师的弟子。

然而,不尽人意的是沈湘大师那颗对祖国对艺术无限眷恋的心脏于1993年停止了跳动,沈湘老师的逝世是全世界声乐艺术事业的损失,更让人遗憾的是他极其高超的声乐学问未能亲自著书立说,流传后世。

本书的作者,邹本初先生,是师从沈湘教授二十年的弟子,早在二十世纪七十年代初就与恩师商讨著书计划,作者在跟随沈湘教授学习的过程中不断实践,不断体会,不断总结,不断写作,在沈湘与夫人李晋玮两位教授的帮助指导下,经过不断地修改与补充,最终《歌唱学—沈湘歌唱学体系研究》问世。

《歌唱学—沈湘歌唱学体系研究》一书中许多内容大都是沈湘教授亲口传授,鲜为人知的歌唱艺术奥秘。它涉猎了声乐艺术方方面面的各种研究,重点论述的是科学的美声唱法的发声技巧。这本书中,从唱法到理论,从教唱到学唱,展示了沈湘大师的歌唱法,教学法和声乐理论研究的丰硕成果。

在本书的起始部分,作者就阐述了沈湘老师对“歌唱要素主被动论”研究的论述,这是作者对沈湘教授科学的声乐理论研究成果的首次发表,可分为五个论点,第一个论点歌唱发声呼吸中的主被动关系,即在歌唱要素中,心里要素是处于主动的,主导的首要地位,其他有关歌唱发声的生理要素,如呼吸器官,发声器官,共鸣器官以及唇,齿,舌,牙的这些形成语言的器官,都是处于被动的地位,他们的运动都受心理活动的支配。所以,沈湘老师经常说“学好唱歌,不仅要好嗓子,还得有一个好脑子”;第二个论点,歌唱发声声源中的主被动关系,即气不是吸进去呼出来的,而是被压进去压出来的,在呼吸技巧的四个要领吸气,控制,流动,换气中。吸气是主动扩张胸腔底部使气息被动压进去的结果;控制是心理上主动想着‘吸着唱使得气息被动的得到控制而不至于很快用尽的结果;流动是在心理上主动想着“吸中有呼,呼中有吸”,从而使气息流动,达到双管齐下的被动效果;换气是到了气口,不要去想换气,而是到了气口处暂时休息,腰一缓劲,气就被动的进来了,达到正确换气的结果;第三个论点,歌唱发声共鸣调整中的主被动关系,即所有共鸣调整的方法,都是在心理活动的“想”,“听”,“看”指导下完成的。有了“吸中有呼,呼中有吸“的感觉,歌唱的时候,共鸣腔就会自动地松开。只要“声门适度”能产生良好的“基音”共鸣焦点上明亮悦耳的泛音音色就会自动地出现;第四个论点,男歌手“关闭”唱法中的主被动关系,即要使共鸣改样,基音必须变形,主要是改变基本母音的音色,使它混入适量的假声成分。但是,不主动用口型来变,而是在心理听觉上变,心理技巧可以避免生理上的过分用力;第五个论点,歌唱咬字吐字拼音过程中的主被动关系,即不主动在嘴巴里“嚼字”,而是在口咽腔“贴着咽壁吸着唱”时吸着念字,被动念字。总之,每一位歌手,在学习声乐的过程中时时刻刻都要跟主动和被动打交道。只要清楚了他们之间的关系,掌握了要领,才会懂得歌唱发声中“自然”的真谛。

在“歌唱要素主被动论”的引导下全书分为两大部分,第一部分为歌唱的科学发声,第二部分为歌唱的艺术表演。第一部分首先从歌唱者自身“乐器”的构造开始讲述了歌唱者自身的呼吸器官,发声器官,共鸣器官的详细概念以及在歌唱中这些器官的运动及作用。以帮助歌唱者思考如何从器官的角度来研究歌唱的技巧与要领。然后再是歌唱发声的心理活动,阐述了歌唱发声的心理障碍以及歌唱发声的心理活动,以帮助歌者全面认识心理要素的主动性,更好地帮助歌者在心理要素的调节下把歌唱好。有了这些基础的认识随后到了美声唱法的基础训练,全面系统地对美声唱法从概述,基础训练方法,歌唱共鸣方法,建立稳定,良好的中声区基础,扩展音域与统一声区以及美声唱法的歌唱技巧最后甚至总结了美声唱法歌唱发声要领口诀,包括姿势要领口诀,呼吸要领口诀等,以最简单有趣的方式让歌唱学习者懂得歌唱的要领,可见沈湘老师的智慧,书本的大众化。

第二部分歌唱的艺术表演,沈湘老师由内而外,由浅到深的分别阐述了歌唱艺术的语言表达方法,包括说与唱的区别,歌唱中的汉语拼音,外语的元音与辅音,歌唱中的咬字吐字行腔方法等。歌唱演员的艺术表演,从艺术歌唱的准备入手,即熟悉作品,歌剧作品分析等到歌唱的音乐艺术表演,比如强化乐感的表演技巧等,再到歌唱的舞台形体表演以及歌唱演员的良好台风。

由此看来第一部分与第二部分的结合正是培养优秀歌唱者的黄金之作,内容通俗易懂,又具有较强的实践性,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正是这本书的珍贵之处,由此也看出了沈湘老先生对于祖国艺术事业的热情与辛劳。

《歌唱学—沈湘歌唱学体系研究》论述的美声方法,为我国人声的各种艺术形式,如声乐,戏曲,曲艺,广播,话剧,朗诵等的发声提供了宝贵经验,值得从事这方面工作的志士仁人去借鉴去探索,为提高民族声乐的艺术水平而努力实践。

参考文献

[1]李泉.沈湘声乐艺术思想探索[J].大舞台,2013(10).

[2]石惟正.好的思想方法是发展声乐艺术的前提——从沈湘先生的文章《漫谈歌唱的思想方法》说开去[J].人民音乐,1999(1).

[3]王华.沈湘大师就在你面前——评《歌唱学——沈湘歌唱学体系研究》[J].全国新书目,2010(17).

[4]金铁霖.金铁霖声乐教学法[M].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2013

[5]李晋玮.沈湘声乐教学艺术[M].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8.

猜你喜欢

美声唱法被动声乐
声乐技巧与声乐表演的相关性分析
中国美声唱法的发展及对民族声乐的影响
蔓延
美声唱法与中国当代创作歌曲的演唱
美声唱法在中国的发展趋势
浅析声乐技巧在声乐艺术中的地位与作用
浅谈美声唱法的民族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