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声乐演唱技法与艺术风格之辩证关系
2019-06-11杨振
杨振
【摘要】随着国家经济的不断发展,人民的生活水平得到了很大程度的提高,我们也拥有了更高的艺术追求。音乐是一种抽象艺术,是反映我们情绪与情感的艺术表达形式,是我们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存在,如今,我们对于歌曲的创作和艺术风格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民族声乐作为中国的传统文化瑰宝,是声乐文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几年的发展也逐渐完善,民族声乐与其他的音乐类型有所不同,既保留了中华传统演唱形式,又融入了一些的现代的演唱技巧,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新民族歌唱艺术。本文就民族声乐演唱技巧与艺术风格之间的辩证关系作进一步的思考和探讨。
【关键词】民族声乐;演唱技巧;艺术风格;辩证关系
【中图分类号】J616 【文献标识码】A
目前,人们对于民族声乐的接受程度正在不断提高,更多的人开始了解民族声乐,并逐渐喜欢上民族声乐,促进了民族声乐艺术的发展。民族声乐演唱技巧与艺术风格之间的关系是每一位歌唱艺术家需要注意的问题,在进行民族声乐表演时,不能过于突出歌唱技巧而影响了艺术风格,也不能过于注重民族声乐的艺术风格而忽略了演唱技法,我们需要找到两者之间的平衡点,真正实现民族声乐演唱技法与艺术风格的相互辅助,更完美的呈现每一首民族声乐作品,给人们带来更加高级的听觉享受,促进民族声乐的长久发展。
一、什么是民族声乐
中国民族声乐是中国历史长久发展过程中保留下来的文化瑰宝,是具有非常浓厚中国民族特色的一种音乐艺术形式,与民谣、曲艺、戏曲都有很大的区别,具有科学性、艺术性、民族性、地域性的特点,不仅传承了中国传统演唱形式,还融合了西方乐曲唱法中的精髓。近几年,民族声乐的发展迎来了一个全新的阶段,各种各样的民族声乐作品被广大人民群众所喜爱,例如《祖国之爱》《我爱家乡的山和水》《重整山河待后生》《阿里山的姑娘》《达斡尔情歌》《在希望的田野上》《边疆处处赛江南》等一些优秀的作品。
民族声乐艺术具有非常浓厚的文化底蕴,是根据不同地区、不同年代、不同背景而形成的,具有多样性、地域性、丰富性、历史性、民族性的音乐形式,由于民族声乐发展的特殊性,因此赋予了民族声乐独特的艺术风格,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民族声乐演唱技法。目前,我国也越来越重视民族声乐艺术的发展,投入了更多的精力和资源,形成了一套更加完整的民族声乐演唱理论体系,在长时间的体系形成过程中,积累了非常多且具有价值的理论成果,奠定了中国民族声乐艺术长久发展的坚实基础。
二、民族声乐演唱技法
(一)民族声乐作品演唱中的气息技巧
民族声乐演唱技法中,气息是非常关键的因素之一,对于演唱气息的控制能力是每一位音乐人都需要掌握的基本技巧,最开始的声乐学习就是如何在演唱中把控、转变、运用、调整自己的气息。在民族声乐作品演唱过程中,表演者需要根據作品中情感、内容、音调的变化,不断调整自己的气息强弱和高低,通过气息的变化来体现作品的变化。
(二)民族声乐作品演唱中的吐字技巧
吐字技巧也是民族声乐演唱技法中的重要组成,吐字明了清晰是对作品的基本尊重,也是对于表演者最为基础的要求,只有完全掌握了吐字技巧,才能更加完整的表达民族声乐作品中每一个字、每一句话、每一个段落的真实情感,而含糊不清的言语会严重影响作品的呈现效果,以及听众对于作品的感受。
(三)民族声乐作品演唱中的共鸣技巧
民族声乐对于表演者共鸣技巧有着比较高的要求,除了单纯用嗓子唱歌之外,还要熟练掌握各部位的共鸣技巧,包括鼻腔共鸣、胸腔共鸣、头腔共鸣等,学会运用共鸣技巧可以让民族声乐作品的演唱更加饱满,声音更加圆润,让表演者的发声更加轻松,发声领域更加宽广,并能够有效提高表演者的音准,从而把民族声乐作品更加完美的展现给听众。
三、民族声乐演唱技法与艺术风格之间的辩证关系
(一)民族声乐演唱技法是形成独特艺术风格的根本
民族音乐是听觉艺术,主要就是通过演唱技巧来体现歌曲的情感和艺术风格,因此,民族声乐演唱技法是形成独特艺术风格的根本,由于民族声乐艺术具有独特性和多样性,对于表演者演唱技法的要求相对较高,不论是对于演唱气息的控制、吐字咬词的清晰程度、还是不同位置的共鸣技巧,都需要表演者不断的探索和练习,只有掌握正确的民族声乐演唱技法,才能更加完美的表达民族声乐作品中的情绪和情感的变化,才能更好的体现不同民族声乐作品的艺术风格。
(二)民族声乐艺术风格是演唱技法目的的体现
如何体现民族声乐艺术风格,主要就是通过表演者在演唱过程中,不断调整和变化演唱技巧,因此,民族声乐艺术风格是演唱技法目的的体现。在正式表演之前,表演者对于演唱技巧的学习和练习,就是为了更加熟练的掌握各种演唱技巧,通过加强技巧训练,更好的展现民族声乐中的艺术风格,通过不同的演唱技法来体现不同的艺术风格,更加流畅的表现出民族声乐作品中的情感变化,也更加具体的表现出民族声乐作品中的艺术特质,引起听众对于作品的感受和共鸣,使民族声乐作品表演更加饱满和完整。
(三)民族声乐演唱技法掌握不足会严重影响艺术风格
一名优秀的民族声乐表演艺术家,需要熟练掌握各种民族声乐演唱技法,并明确什么样的作品采用什么样的技巧,根据实际的情况进行适当的调整和改变,使演唱更加完美,而民族声乐演唱技法掌握不足会严重影响艺术风格,因此,表演者需要根据自身的问题,进行针对性的技巧训练,提高民族声乐演唱技法的运用能力,做到吐字咬词清晰,准确控制歌曲演唱气息,熟练掌握各种共鸣技巧,通过提高演唱技法,从而更加完美的体现民族声乐的艺术风格。
(四)过于注重演唱技巧或艺术风格会干扰作品的呈现效果
在民族声乐作品表演过程中,一定要注意民族声乐演唱技法与艺术风格的平衡关系,过于注重演唱技巧或艺术风格,都会对彼此造成一定的干扰,从而严重影响作品的呈现效果,因此,表演者需要不断丰富自身的生活历练和演唱经验,进一步了解不同民族声乐作品背后的故事,加深对于作品情感的理解和感悟,从而更好的把控民族声乐演唱技法与艺术风格的平衡。
四、结语
综上所述,民族声乐演唱技法与艺术风格之间的辩证关系既统一,也矛盾。民族声乐演唱技法是形成独特艺术风格的根本,能够升华艺术风格,良好的演唱技法可以将民族声乐艺术风格更好的展现出来,民族声乐艺术风格是演唱技法目的的体现,不断提升演唱技法,就是为了将歌曲的艺术风格体现得更加饱满和完整,在民族声乐表演中,过于注重演唱技巧或艺术风格,都会对彼此造成一定的干扰,从而严重影响歌曲的呈现效果。因此,我们需要结合创作背景更加深入的体会声乐作品中的情感表达,不断累积生活经验,根据实际情况对声乐作品进行思考,并有针对性地进行演唱练习,找到民族声乐演唱技法与艺术风格的平衡点,从而实现民族声乐演唱技法与艺术风格的相互促进。
参考文献
[1]徐宏瑾.关于民族声乐演唱技法与艺术风格的辩证关系探讨[J].大众文艺,2018(17):132,231.
[2]王蕾.浅论民族声乐演唱技法和艺术风格的辩证关系[J].北方音乐,2017,37(11):27.
[3]韦菁.关于民族声乐演唱技法与艺术风格的辩证关系探讨[J].北方音乐,2016,36(4):16.
[4]杨莉丽.略论民族声乐演唱技法与艺术风格之辩证关系[J].北方音乐,2015,35(17):65.
[5]江丽.论民族声乐演唱技法与艺术风格之辩证关系[J].音乐时空,2014(18):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