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省吉县元宵节民间舞龙的探析
2019-06-11伊廷芳
伊廷芳
【摘要】山西的民间文化历史悠久,临汾吉县位于山西西南部的黄河岸边,境内有被誉为黄河魂的壶口大瀑布,更有着伏羲、女娲“隔沟穿针”“滚磨合扇”的传说故事。这里的风物形胜,影响了这一地域的民风特色,也塑造和奠基了民俗文化的文明传承。元宵节民间舞龙活动在这一带群众基础较好,但总体发展较为缓慢,关于文献资料记载更是匮乏。本文拟通过吉县元宵节舞龙的相关内容,分析吉县舞龙的地域环境,阐述吉县舞龙的形成与发展,以探求吉县舞龙深厚的文化底蕴。
【关键词】山西吉县;元宵节;舞龙;现状
【中图分类号】J712 【文献标识码】A
一、舞龙的由来
正月十五元宵节是我国一个传统的、民众期望度最高的节日。节日中具有代表性的民族音乐舞蹈表演形式有很多种,其中舞龙就是汉族传统音乐舞蹈表演形式之一,也是我国独具特色的民间娱乐活动。
据史料记载,这一习俗在我国已经有一千多年的历史。如果按照时间顺序来进行挖掘发现:龙朦胧神秘的色彩在上古时代便有;刻有龙形的器具出现在了商代,应是处于酝酿时期;自西周至战国,礼器上的烘托之龙、青铜器上的卷曲之龙,便是“龙形”的确立期;汉代的“漫衍鱼龙”为舞龙运动的形式由来。再历经了千百年的演变、发展与传承,“舞龙”也逐渐的从最初的祭祀祖先、祈求甘雨的仪式演变成为现如今的一种民间文娱活动,在很多地区都曾有过春舞青龙、夏舞赤龙、秋舞白龙、冬舞墨龙之说。每年的喜庆节日里,我国广大地区都会有舞龙的习俗。
二、山西吉县元宵节民间社火“舞龙”的概况
舞龙,又称“龙舞”,而在吉县人们口中被称之为“耍龙”。这里处于“十年九旱”的山西,跟省内其他地区一样在早年间为了取悦龙王,舞龙便自然地成为一种传统,也是每年社火活动中一道具有浓郁黄土风情的风景线。
(一)吉县舞龙的地域环境
在中国广袤的疆域里,吉县当属弹丸之地,微乎其微,或许鲜为人知。但吉县地居黄河流域中的黄土高原,虽地瘠民贫,却较早发育,是人类历史与中华文化的肇端。在早期,吉县舞龙的目的虽在取悦神灵,但更多的是为了祈求百姓平安,庄稼有好收成而舞蹈。现在,更多的则是在民俗节日的欢庆中,通过舞龙表演来满足群众的物质和精神需求,以达到娱乐身心的目的;另一方面,舞龙队的紧密配合与众志成龙,更进一步增强了中华民族的凝聚力。吉县的地域环境主要突出了黄土文化的特点,马宜生老艺人说起往事,由于省里来人,在县文化馆组织下,舞龙队在黄土高原上的展演令他尤为的赞叹:随着汉子们愈来愈快的步伐,尘土弥漫,金色的巨龙在土雾里时隐时现,若不是时而传出的哨子声,还真以为看到了真龙。待舞完这一套下来,汉子们的脸上满是汗水打下来的泥痕,但那刚毅淳朴的脸庞上,满满的,都是憨厚畅快的笑容。
(二)吉县舞龙的起源与演变
吉县的舞龙,最早是在1947年吉县解放时,为了庆祝吉县解放而舞。吉县的舞龙最早出现东关村,一开始是东关大队自行发起的活动,直到1978年安康书记来了吉县后又开始舞龙,至今已经有60多年的历史。
在舞龙表演之前,有个“点睛”的仪式(如图1:龙点睛)。“相传是唐初某年,李世民视察三原灾情,路过画铺进去休憩,看见墙上挂着一张没有龙眼的云龙图,便问‘此龙为何不画眼仁?画匠便说‘此龙眼必要天子点睛才可化作一条真龙,布云施雨,造福于民。李世民便给此云龙图‘点睛,随即乌云密布,雷声阵阵,天降大雨。从此,百姓为了歌颂李世民画龙点睛,布云施雨,便在日后的每一次舞龙之前都设立了为龙点睛的仪式,世世代代便流传了下来”[1]。1978年吉县的舞龙舞的还是独龙(纸做的龙),一共为九节,当时给龙点睛的是县委书记;随着时间的演变在千禧年后变成了舞双龙,双龙分别是“青龙”和“红龙”(即“水龙”与“火龙”),以布为主,龙变为11节,在龙点睛上也有了变化,红龙是县委书记点睛而青龙则是由县长点睛;到2016年开始给龍点睛的人选则变更为吉昌镇的书记和镇长,点睛所用的酒和朱砂也一直延续至今。
除“点睛”仪式之外,这里还保留了“龙饮水”的习俗。所谓龙饮水便是在舞龙前让龙喝到县城最大自然泉——饮马泉的泉水(如图2:龙饮水)。然后烧香、祭酒祈求龙神保佑人们“幸福安康”“五谷丰登”。总之,所有的讲究都承载着农业文明之下老百姓最迫切的愿望。正是在吉县这得天独厚的农业环境影响下,使舞龙活动成为今天元宵活动的重头戏。
一代代舞龙人的更迭,吉县的龙在长短上发生了变化,而且在装饰、制作以及动作上也有了不少的改变。据舞龙人王小宝老人口述,以前在每年的元宵节来临之际,舞龙队正月初二就得开始集合排练,直至正月十三、十四游街巡演,元宵节当天要先给各个机关单位拜年然后在吉县二中操场和吉县桥南广场轮流展演。晚上,各式各样的花灯挂满了这个小县城大街小巷,而龙灯更是必不可少的。老艺人为了表演更有特色,将每节龙节上装有光源,一开始是蜡烛,再到后来使用手电筒、电瓶灯等等。舞动起来、远远望去犹如一条火龙穿行在街市上,一会儿蜿蜒而行,一会儿盘旋而上,一会儿滚动身躯,一会儿昂首眺望,在伴上轰隆隆的锣鼓声,浓浓的节日氛围彰显无疑。近十多年来,社火活动在逐步的简化,表演时间也只剩正月十四、十五这两天,至于元宵节晚上的表演也已取消好多年。舞龙的动作也在简化,第二代传承人马宜生说道:以前每套动作之前都要跑一个8字,然后紧接龙头钻尾再进行下一套动作,现在“跑8字”也只有在第一套动作之前有而后面的都被取消了。龙皮也从以前的纸糊手绘,成近年来的彩龙。
三、结束语
笔者从所查的文献资料来看,并没有查到关于吉县舞龙活动的文字记载,每年元宵节都在表演,遗憾的是此类文献没有把元宵节舞龙活动的历史、表演形式、表演特征等列出来进行研究,本文主要是把吉县舞龙活动展演进行初步的整理,来保存吉县珍贵的民间文化艺术。
参考文献
[1]王克芬.中国舞蹈发展史[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