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向政治认同核心素养的教学目标制定策略研究
2019-06-11李寒梅
摘 要:基于核心素养的教学目标制定,是教师教学环节中面临的一大难题。在具体的教学目标制定过程中,首先要分析课程标准中三级目标的关系,以确定终点目标;其次,要分析学业质量标准与学情等问题,以确定使能目标;在此基础上做好终点目标与使能目标的界定与组合的目标制定策略。同时,教学目标的制定还应该在指导思想上处理好教养与教育的关系、操作技术上做好三维目标的整合。
关键词:思想政治;政治认同;教学目标;制定策略
把目标研究置于首要地位应当是教学论的基本立场,[1]45尤其是在当下秉承三维目标与贯彻核心素养要求的背景下,基于核心素养的教学目标(本文指课时教学目标)的制定与表述,已成为一线教师教学环节中面临的“第一难题”。为解决其中的困惑,促进核心素养培育在教学活动中的顺利进行,有必要对教学目标的研制策略做出进一步的探讨。鉴于新教材尚未正式使用,本文拟以《普通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标准(2017年版)》(以下简称“新课标”)为准,参考人教版教材高中政治必修2《政治生活》第三单元第六课第一框题“中国共产党执政:历史和人民的选择”内容,以政治认同核心素养培育为例,阐明基于核心素养要求下教学目标制定中的一些具体思考,以期为一线教学提供一点启发。
一、教学目标制定的要求与步骤
教学目标的制定首先需要确定终点目标与使能目标,明确两类目标的含义与关系。终点目标是在学习结束时达到的目标;使能目标是指从原有基础到终点目标所需要的次级目标,是实现终点目标所需要的知识和能力等条件性目标。
(一)基于课程标准中三级目标关系的分析,确定终点目标
当前,教学目标制定比较困难的一个原因,是需要把课程标准中抽象的课程目标经由模块目标、单元目标逐级转化成具体的教学目标,转化中要确保教学目标能够逐步地靠近长远的课程目标,实现核心素养的培育。这在特定而具体的教学目标和课程的总目标之间有很大的距离,要求梳理课程标准中三级目标的内在逻辑,明确在教学目标中的指向与要求,提炼出课堂教学的终点目标。
第一,依据“新课标”中必修模块3《政治与法治》,“中国共产党执政:历史和人民的选择”的教学内容从学科属性上归属于政治学内容,其核心素养的培育更多集中于政治认同的要求(为了表述得更为直接简便,本文仅以政治认同核心素养的培育为探究内容)。依照三级目标之间的关系与要求,[2]我们将与本部分内容相关的“政治认同”核心素养培育中的课程目标解析为:“认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制度,明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中国共产党领导,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模块目标解析为:“认同中国特色的政党制度,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单元目标确定为:“明确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根本保证,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三级目标内容的指向逐渐具体化。
第二,对单元目标作出具体的分析,确定其下的课时目标之间的关系以及本课时目标在这些关系中的位置。本部分内容在“新课标”中属于第一单元“1.中国共产党的领导”第一框题,主要侧重于“中国共产党执政地位的历史原因”方面的内容,与之相联系的学习目标应该是“确立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历史必然性”;第二框题是“党的性质、宗旨和指导思想”,与之相联系的学习目标是“明确党的性质、宗旨和指导思想”;第三框题是“党的领导的意义、方式和表现”,与之相联系的学习目标是“理解坚持党对一切工作领导的意义,阐述中国共产党执政的道理、方式和表现”。由此可见,本课时目标在单元目标网络中处于基础位置,为后面的学习目标奠定对党的领导地位认识上的心理基础与理论上的立论基础。因此,本框题在整个的单元教学中并不是重点,可用一课时完成。
通过对三级目标具体指向及相互关系的分析,我们确定本框题教学的终点目标为“明确中国共产党成为执政党的历史必然性:合规律性与合目的性的有机统一”。
(二)基于学业质量标准、核心素养水平及学情等分析,确定使能目标
一旦终点目标确定,就要分析并确定其实现的必要知识与能力等条件,依据终点目标要求,确定使能目标的类别、数量及关系,做好目标的界定与组合工作。
第一,关注新课标中两个四级要求。一是“学业质量水平”的四级要求。其中,关于本框题内容只有第一级别的要求:“1-1结合典型事例,说明中国共产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这一要求相对比较低,说明本部分可以更多侧重思想与观点的基础性教育。二是“附录1 思想政治学科核心素养水平划分”的四级要求。结合本框题的具体内容,我们将“政治认同”核心素养四个水平划分对应解读为:“水平1:引征事例 ,认同中国共产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水平2:结合奋斗历程,解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党制度确立的价值选择;水平3:对照西方主要国家说明中国绝不能照搬其政党制度模式;水平4:能够面对具有挑战性的复杂情境,回应各种封闭僵化或改旗易帜的主张,确立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坚定信念。”
第二,确定本框题内容的学习性质。本部分内容在促进学生“认同中国共产党的执政地位是历史与人民的选择”中,起着为后续学习党的执政建设与领导地位的巩固的立论基础与心理支持的作用,侧重心理与情感的认同培育。学习要求上属于立足政治学角度认识党的领导地位确立的历史必然性,重在观点树立与政治哲学思维训练。在未来对学生的学习评价中,本部分是为党的执政地位和党的建设进行立论而具备的立场与倾向。
第三,确定学习的起点技能和动机特征。本部分内容的学习可以帮助学生坚定党的领导,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信心,关系着其社会参与的政治方向与个人的顺利发展。在目前高考中,该部分内容是作为坚持党的领导与建设的观点来考查的。因此,有一定的适切性,学生有一定的学习动机。同时,本部分内容针对的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领导核心的历史来源问题,也是当下中国面对复杂的国内外环境,需要在中学生成长中进行政党认同教育的问题,应该加强。另外,还需要关注学习条件,如设备、时间、情境、资源等因素,以及在这些因素影响下可以实现多少目标等问题。
第四,确定具体的知识、能力与态度等使能目标。学生需要了解“中国共产党执政地位确立的历史”“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各种政治力量的对比”“不同建国方案的探索及结果”等知识、培养“资料描述、分析、辨别、论证、评价”等能力与对“国家与民族命运的关切”等态度。可以根据学业质量标准与核心素养水平提出的要求或期望,做出具体的任务分类,将学习结果归入知识、能力与态度等类型中,以避免疏漏易忽视的预期目的。不同类型目标的数量与范围,可依据本框题内容与要求确定,以便切实而清楚地展示目标的意图,提供一个教与学的目标结构。
二、教学目标的呈现
基于以上分析,我们采用行为目标与表现性目标的设计方式,将本框题教学目标表述为:
1.通过探究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历程,了解20世纪上半叶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经济、政治局势,包括生产力状况、各种经济关系、阶级构成及矛盾等。
2.在理性分析以建立新中国为中心议题的20世纪上半叶中国社会典型的政治现象和政治关系(包括新中国诞生前的几种政治力量的较量,20世纪上半叶中国的三种建国方案及其结果)的基础上,理解新民主主义革命中中国共产党先进性的决定因素与表现。
3.对比不同国家政党制度的建立与作用发挥,能够根据中国革命的历史事实,解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党制度确立的价值选择,在处于全球化与信息化的复杂情境中,选择坚信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地位与执政地位,而不是其他党派或团体。
最终能够以马克思关于人类活动“两大尺度”(即作为客体的事物的外在尺度和作为主体的人的内在尺度)的思想,分析中国国情与近现代中华民族命运,领会新中国成立过程中的国家与民族情怀,得出新中国政权的建立是实现了合规律性与合目的性有机统一的历史必然,培养对党的领导的深度认同感。
将知识、能力与态度不同领域目标间的关系融合一起并加以形象地表示比较困难,布里格斯和韦杰描述的“教学课程图”为我们表示各目标的作用及其相互之间的关系提供了参考。我们可以从确定终点目标开始,依据与终点目标的关系,建立起使能目标之间及其与终点目标之间关系的层次结构,同时显示使能目标的所在领域及其功能。图示如下:
上述图示可以清楚地看出,从呈现形式上,同一类型的目标内部均用同一种连接符,统一字体;目标之间的关系均有连接线及箭头表示递进或并列,宽箭头表示跨领域;虚线以下表示起点技能,可以检测学生是否具备了学习这节课所必需的知识与技能。在内容排列上,从事实性知识到元认知知识、從简单的知道与领会的浅层学习到创造与评价的元认知学习,均呈由低到高的逐级深入,由底层到顶层,达成的难度或级别逐级递增。由此,形成了本部分的学习层次。
整个图示中,终点目标之前的所有任务,都是促进其实现的可能条件。在上一级目标被达成之前,必须先习得次一级的知识与技能。使能目标之间的层次关系也一目了然,事实性知识是概念性知识的先决条件,概念性知识是程序性知识的先决条件,程序性知识则是元认知的先决条件。元认知中的政治认同倾向在不断经由能力的多次训练到态度的逐步稳定,便会形成素养。这种呈现最重要的是帮助我们看到任何学习层次中的两个相邻层次,看到对于实现终点目标最为关键的使能目标是什么,显示出了教学的重点。这样设计既能指导教学顺序的安排,又能帮助师生计划教与学的任务,尤为重要的是可以具体而形象地看到三维目标的融合,看到教学中何时存在漏洞以及是否存在一些额外的、似乎与终点目标无关的“朽木”目标。[3]
三、教学目标制定中需要注意的两个问题
(一)指导思想上要处理好教养与教育的关系
教学的课题在于尽可能地发展人类全面的潜力,使之掌握一定的知识、技能、态度、能力,使人能在社会中出色地活动,并为社会的存续发展与人类生活的进步向上作出贡献。[1]52思想政治课程要培养掌握一定的知识、能力与态度的人,在教学上就“不能拘泥于帮助个人获得自己的小幸福,而应该是促进广大人民群众的普遍幸福和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培育”,[4]在目标的制定思想上要处理好教养与教育的关系。思想政治课程的任务是借助人文社会科学知识,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与价值观,并出色地从事各种活动。[5]这就要求首先必须掌握关于世界、社会与人生的知识,了解客观世界、社会与人生的特点、本质与规律,以及处理这些客观存在的方法与技术。在此基础上,为了促进客观存在的事物、方法与技术等朝着有利于社会进步与人类幸福的方向发展,还必须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与价值观。
就本节课来说,教学的目的就在于帮助学生深刻理解与正确认识当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政党制度的来源,能以此为基础正确判断当代中国社会的政治问题,在具体政治环境中知道应当如何坚定中国共产党的领导。而要使学生在现实的政治生活中真正这样做到,还必须帮助他们建立起可以依据的内在的精神世界,即思想与信念上的坚定,依据正确的政党观念,产生坚持党的领导的意志与情感,并自觉地践行。这其中所形成的知识、能力与观点就是教养,其培育指向完成坚持党的领导的任务或从事这方面工作的能力。而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与价值观的培养,坚持党的领导的信念的形成,指的是确立起对待社会及人生中党的领导的正确态度,以及在社会与集体中坚持党的领导的行动意志与倾向,这是教育,指向能够自我把握坚持党的领导的内在品质与力量。教学必须实现这种外在行为能力与内在品格力量的统一,在传授知识、训练能力的过程中,帮助学生凝练出理性的思想与观点,形成一定的态度与品格,培养稳定的世界观、人生观与价值观,即实现教养与教育的一致。
(二)操作技术上要做好三维目标的整合
思想上处理好教养与教育的关系,在技术上要求做好指向素养培育的三维目标的整合。核心素养的培养需要依赖多重能力与态度的综合运用。素养目标的研制,应该也是对三维目标的多重整合而确定。需要注意的是,整合后的素养目标是三维目标融合的结果,而不是取代了三维中任一维度的教学结果。同时,三维目标通过指向素养培育的整合也实现了相互之间的有机融通。在较为复杂的素养培育意义上,所有的使能目标都通过其与终点目标的功能关系而联系起来。建立在多维目标相互融通及达成基础之上的,即是素养的培育。一节课的终点目标(素养)和使能目标(技能与知识)及其之间关系的科学性,决定着目标的结构能否引领学生获得整合后的素养形成。
更进一步来说,各项目标之间逻辑关系(如:知识、能力等领域内各项目标之间的关系及跨领域间的递进或支持性关系等)的建构与展示,可以更明确素养培育中何时及如何要求不同知识或能力的综合性支持作用,这是更具难度的探究领域。正如本文图示显示了一个充分展开的学习层次,并在几种水平上充分显示出使能目标的位置与作用。其中,最重要的使能目标是紧邻终点目标的高阶能力即评价与创造,这一能力目标在功能上与终点目标的关联性最强。不同的连接符号显示出的关系不同,意味着不同级别的能力目标在功能上与实现指向态度培育目标的关联程度的不同。重要的是应认识到这种程度的不同,这在目标设计中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在设计不同程度的學习任务的教学顺序时,会遇到多次目标领域的转变。表示领域转变的符号可以显示出来自不同领域目标的促进作用。转变本身不重要,重要的是转变过程中目标的融合。当目标来自不同领域时,要能够建构起通向终点目标的彼此之间的联系,三维目标的贯通与融合的意义就在于此!
教学目标的研制过程应该是动态的、创造性的。不同的核心素养培育要求有不同类型的认知结构。同一个框题的教学目标,不同教师也会有不同的研制方案。本文的探讨反映了所选框题中政治认同核心素养培育所需的知识、能力与态度的支持与融合。对此,我们运用了目标结构中自上而下的方法,将课程总目标逐级转换成符合一个具体内容的课时目标,仅是提供一种目标研制方法与路径的参考。其中关于目标内容的思考并不成熟,尚需进一步探讨。确定准确、合理的教学目标也只是在教学实施中落实核心素养的第一步,虽然非常关键,仍需要随后教学过程中对目标落实环节的准确把握,如内容的处理、方法的选择、活动的设计、进程的推进等是否真正围绕目标而进行,诸如现实中存在的“目标意识差”“目标设计不科学、不合理”乃至“教学过程无目标”[6]等问题,迫切需要我们做出更加深入的探讨。
参考文献:
[1][日]佐藤正夫.教学原理[M].钟启泉,译.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1.
[2]李寒梅.基于核心素养的教学目标制定:困惑、问题与策略[J].教学月刊·中学版(政治教学),2018(9):3-6.
[3]加涅等,著.教学设计原理[M].王小明等,译.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148.
[4]石中英.纪念马克思诞辰200周年暨《共产党宣言》发表170周年——重温马克思的教育思想[J].人民教育,2018(9):34-38.
[5]李寒梅.嬗变与重建改革开放以来高中政治课程价值取向研究[M].北京:现代出版社,2016:120.
[6]赵正新.教学目标制定:一种实践的视角[J].当代教育科学,2011(24):36-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