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加强国学教育,积极弘扬优秀传统文化

2019-06-11朱正南

中国民族博览 2019年4期
关键词:当代价值国学传统文化

【摘要】“国学”是指以儒学为主体的中华传统文化与学术,振兴国学,从本质上来说就是弘扬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用优秀传统文化提升国人道德修养和人文素养,在建设中华民族的共有精神家园中凝心聚力,不断增强文化软实力和国家竞争力,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注入源源不竭的精神动力。

【关键词】国学;传统文化;当代价值

【中图分类号】G631 【文献标识码】A

什么是国学?国学有哪些重要的时代价值?从事国学研究和教学要注意哪些问题等,对它们的认真思考,科学分析和正确回答,对促进国学更好服务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一、什么是“国学”

“国学”一词,最早产生于先秦,指西周设于王城及诸侯国都的贵族子弟学校。《周礼·春官·乐师》云:“乐师掌国学之政,以教国子小舞。”《礼记·学记》:“古之教者,家有塾,党有庠,术有序,国有学。”至后世,国学成为京师官学的通称,尤指太学和国子学。一言以蔽之,中国古代文献中的“国学”是一个与学校有关的概念,尤其是指中央级别的官立学校。现在我们说的“国学”,是近代“西学东渐”后,传统士大夫们为应对西方资本主义文明的挑战,为维护中华传统文化的固有地位而提出来的。近代中国被西方列强用船坚炮利打开国门后,随着大量外国商品的涌入,大量外国资本进入中国投资办厂和大量传教士在沿海内地的传教办学,西方思想文化科学技术在古老的中国逐步得到了传播,对西方文明,人们称之为“新学”或“西学”,与之相对,人们便把中国固有的学问统称为“旧学”“中学”或“国学”等。随着“新学”“西学”在“洋务运动”和“新式学堂”的具体实践中所发挥的巨大进步作用,给闭目塞听,思想僵化的知识界带来了愈来愈大的震撼力和吸引力、甲午战败后,人们在反思泱泱大国的中国为何竟惨败“蕞尔小国”的日本,认为专制主义的封建文化是导致中国满后挨打的总根源。辛亥革命前后,传播新思想、改造旧文化,再造“新民”,成为了当时先进知识分子的共同呼声与使命。但是,在反思和批判传统文化劣根性的同时,出现了一股不可忽视的民族虚无主义倾向,不少人心醉西风,直呼欲举中国文字悉付之一炬,高喊要“砸烂孔家店”,把传统中国文化统统扫入历史垃圾堆。面对这种不分青红皂白、欲举传统文化悉付一炬的极端危害,1902年秋,梁启超心怀“中学将亡之为患”的忧虑,写信给黄遵宪提议创办《国学报》,首次使用了“国学” 一词。其后,1904年邓实、刘师培、章太炎等发起成立了国学保存会。1905年《国粹学报》的创办、章太炎《国故论衡》《国学概论》的刊行、刘师培《国学发微》的出版等,使“国学”这一名称在知识界得到了广泛应用。可见,“国学”一词的产生,其实就是当时知识界的一些学者对我国传统文化和学术在西学冲击下日渐颓势的思想担忧。

前贤关于国学的见解,代表性的主要有“国学之本体”主要是“经史(而非‘神话)”“经典诸子(而非‘宗教)”“历史(而非‘小说传奇)”(章太炎《国学概论》);“兹所谓国学者,乃指中国学术文化之全体而言”(吴宓《清华开办研究院之宗旨及经过》);“中国的一切过去的文化历史,都是我们的‘国故,研究这一切过去的历史文化的学问,就是‘国故学,省称为‘国学”(胡适《〈国学季刊〉发刊宣言》)。

因此,今天学界一般认为,“国学”是指以儒学为主体的中华传统文化与学术。

二、国学的当代价值

振兴国学,从本质上来说就是弘扬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用优秀的传统文化提升国人道德修养和人文素养,在建设中华民族的共有精神家园中,凝心聚力,不断增强文化软实力和国家竞争力,为实现中華民族伟大复兴注入源源不竭的精神动力。

国学是中华民族的“根”与“魂”,是共有的精神家园,是团结和凝聚海内外华夏儿女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精神纽带。一个伟大的民族总是要有自己的精神、理想和追求,而它们的载体就是这个民族的文化与学术。国学是对中国传统文化与学术进行研究和阐释的一门学问。就形式而言,国学是中华文化的主要载体,它像纽带一样,将形形色色、方方面面的传统文化串在一起,形成一个完整的统一体;就内涵而言,国学是中华民族精神的体现,它像土壤一样,培育中华民族的文化意识,一代代的国民从文化中获得自己的民族意识、独特的思维方式和生活方式,使中华民族以特有品质与风貌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中国的历史文化传统造就了中国人,是中华民族的根本之所在,是中华民族的根和魂。对此,总书记深刻指出:“文明特别是思想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抛弃传统、丢掉根本,就等于割断了自己的精神命脉”。因此,从这个意义上说,重振国学就是在延续中华文化血脉,就是让自己知道“我是谁”“我从哪里来”,实现中国人的文化自觉、文化认同和文化归属,从而进一步增强中华民族的凝聚力、向心力。

重振国学,有利于促进文学、艺术、哲学等社会科学的更大繁荣和发展。 中国的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集儒、道、墨、法、释等文化精华为一体,蕴含着丰富的思想艺术宝藏,是繁荣和促进文学、艺术、哲学等社会科学进步发展的丰富滋养。从道家“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之道,到儒家的“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修身治国之道;从墨家的“兼相爱,交相利”人与人的相处之道,到法家“以法治国”以及释家的“大慈大悲”对人性的关怀,无不闪耀着中华民族为人处世的智慧光芒,这些思想智慧千百年来,不仅浸透在我们民族的生产和生活中,而且还深刻影响着我们民族文学、艺术、哲学等社会科学的创作内容与表达形式,是当代我们繁荣社会主义文化的源头活水。总书记深刻指出:“创作出具有鲜明民族特点和个性的优秀作品,要对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有深刻的理解,更要有高度的文化自信。广大文艺工作者要善于从中华文化宝库中萃取精华、汲取能量,保持对自身文化理想、文化价值的高度信心,保持对自身文化生命力、创造力的高度信心,使自己的作品成为激励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不断前行的精神力量。”这一论述,为当前国学研究和教学指明了方向。

重振国学对增加我国文化软实力,提升国际影响力具有重要的实践指导意义。文化是核心竞争力和国家软实力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传统文化当中有许多普世价值的思想和主张,如“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中庸之道”“天人合一”“和而不同”等,这些中国人几千年来积累的知识智慧和理性思辨所组成的博大精深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我们坚定文化自信的坚实根基和突出优势,是我们参与国际竞争的最深厚的软实力。今天,中华文化所蕴含的价值和智慧,越来越受到国际社会的认可,基于此而形成的“孔子热”“老子热”“中国文化热”经久不息,世界上已经有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到,中国智慧对解决当今国际社会共同面临的一系列难题具有重要的思想启示。

三、对待国学的正确态度

(一)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中华五千年文化,既有民主性的精华,又有封建性的糟粕;既有积极、进步、革新的一面,又有消极、保守、落后的一面。而在有些情况下,精华与糟粕又互相结合,良莠混杂,瑕瑜互见,因此,在对待传统文化问题上,要注意和防止两种错误思潮的干扰:一是将中国几千年文化等同于封建、愚昧、落后,全盘否定的历史虚无主义错误;二是将腐朽当神奇,颂古非今,对传统文化全盘接受,甚至进而蔑视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复古倒退的文化保守主义思潮。搞好国学教育,要以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方法,对中华传统文化进行鉴别与分析、取舍与扬弃,弄清楚其中哪些是思想精华、优秀成分,哪些是必须坚决抛弃的思想糟粕,这是做好传承和弘扬工作的基本前提。要把握好文化继承与发展的关系,继承是发展的必要前提,发展是继承的必然要求,要批判地继承传统文化,坚持古为今用,不断推陈出新,革故鼎新。对此,总书记强调:“要使中华民族最基本的文化基因与当代文化相适应、与现代社会相协调”,“要加强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挖掘和阐发,努力实现中华传统美德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这些高瞻远瞩的真知灼见,为在民族伟大复兴的实践中实现文化的繁荣发展指明了前进的方向。

(二)研究和从事国学教学要采取开放包容的方法

国学并不是一个封闭的体系。近代以来,以梁启超、王国维、胡适、陈寅恪、蔡元培为代表的一批国学大师们,凭借学贯中西的学识,博采中西学术之长,为中华传统文化的现代学术体系的转化、研究方法和学术规范的创建,做出了杰出的贡献。今天,我们站在前人的肩膀上,要积极继承前辈的优秀学术传统,与时俱进,大胆吸收借鉴当代教育学、心理学、社会学、伦理学等最新研究成果,对传统文化进行符合现代语境的科学解读和思想转化,让国学焕发时代光彩;要积极采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通过动漫加工、音像创作、多媒体制作等方式,努力将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形象化、具体化、通俗化、生动化,让受教育者在寓教于乐、寓教于学,深刻了解中华文化的巨大魅力。今天的世界是开放、竞争、合作的世界,中华民族要对人类文明的进步和发展做出更大贡献,一方面要重视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推向世界, 另一方面也要用更加开放包容的胸怀,用世界的眼光、历史的视野,在与不同文明的对话、交流、互鉴中兼容并蓄、海纳百川,在不断汲取各种文明的养分中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中华文化。

(三)弘扬或曰复兴国学,必须合乎时代价值取向的目的性

不忘本来,重视传统,决不是为了炫耀中国“历史悠久,文化卓绝”,更不是为了满足“红肿之处,艳若桃花;溃烂之时,美如乳酪”的病态虚荣心,而是为了在合理继承、开发、利用优秀传统文化、学术资源的基础上,振奋民族精神,增强文化自信和民族凝聚力,更好地服务于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和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构建。因此,总书记殷切希望广大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要“把跨越时空、超越国度、富有永恒魅力、具有当代价值的文化精神弘扬起来,把继承传统优秀文化又弘扬时代精神、立足本国又面向世界的当代中国文化创新成果传播出去”,为当代中国社会的进步和世界文明的发展贡献出自己的智慧和力量。

总之,国学是传播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振兴国学,是中华民族续文脉、铸国魂、鼓民志、兴民德、凝民心、聚民力的固本强根的崇高事业。广大国学工作者,要从中华五千年文明史的高度,立足现实,把握当代,面向未来,放眼世界,积极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推陈出新,革故鼎新,更好地服务社会、服务人类,这既是让国学焕发生命力的根本所在,也是时代赋予广大国学工作者的神圣使命。

参考文献:

[1]冯浩,蒋希.国学教育误区的审视与规避[J].教育评论,2017(7).

[2]迟成勇.国学研究的时代价值[J].重庆社会科学,2009(1).

[3]炜评.国学的界定与当代价值评估[N].陕西日报,2007(8).

[4]习近平.谈治国理政[M].北京:外文出版社,2014.

[5]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二卷)[M].北京:外文出版社,2017(11).

作者簡介:朱正南(1964-),男,福建省浦城人,闽北职业技术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中国近代史、高职思想政治理论教育。

猜你喜欢

当代价值国学传统文化
“垂”改成“掉”,好不好?
浅谈长征精神的当代价值
浅析马克思异化劳动理论及其当代价值
新形势下正确认识毛泽东思想
浅析日本“世袭政治”产生的原因及其影响
大学生国学教育中相关概念辨析
中国影视剧美学建构
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社会主义的和谐思想融合
奋斗鸡—我的国学日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