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教融合”背景下满族音乐的传承与发展
2019-06-11单南
摘要:在我国悠久的文化发展历程中,满族音乐始终是最为耀眼的艺术形式之一。随着中国民间文化保护工程的逐步深入,有关满族音乐文化的传承与保护也在政策性的指示范畴。在此背景下,保护与传承满族音乐文化,成为满族音乐领域中最为重点的部分。本文将立足“产教融合”,就如何更好地传承满族音乐文化、发展满族音乐文化提出一些思考。
关键词:“产教融合” 满族音乐 传承 发展
满族音乐文化中始终贯穿着满族独特的思维方式,时刻体现着满族的内在精神价值观念。在悠久的历史冲刷下,满族人民形成了自身独特的音乐文化理念,这不仅是满族人民创造力的集中体现,更是生命力的有力传达。满族音乐文化的诞生,是人类社会不可多得的珍贵财富,也标志着满族人民的智慧高度。
一、“产教融合”的核心要义和具体特征
“产教融合”的实质是学校将产业同学生的专业教学进行紧密衔接,在相互促进的支撑状态下,带动学校在经营上的产业化链条,将学校打造成具备人才培养、科研能力的科技服务化窗口,是一种学校融合企业的办学方式。这一理念的关键点,便是彻底消除企业同学校之间的屏障,尽量缩短课堂教学同批量生产间的距离,使二者始终保持着较为密切的联系,形成一种跨界的合作链条。“产教融合”包含以下几点特征:一是开放性。“产教融合”的关键是消除学校同企业间的屏障,打破二者在空间和地域上的局限,为校企双方搭建良好的沟通平台,帮助校企跳出自己的视角,从另一个角度来审视学校和企业,有着非同寻常的开放性效果。二是融合性。“产教融合”的目的是实现产业与教学的高度融合,使二者能够在相互扶持的状态下共同发展,尤其是在内容、方式等方面的衔接上,要注重通过合作办学所达到育人的效果。三是多元性。“产教融合”的实质是一种跨界性质的合作发展,受目前教学主体多元化的影响,在实际教学中的教学模式也日趋丰富。四是协同性。尽管学校和企业在属性、管理上有着天壤之别,但是二者都有着培养行业人才的共同目标,这不但是学校教育的初衷,更是企业发展的动力和源泉,因此,协同育人便是企校双方的关键契合之处。
二、满族音乐文化传承存在的问题
满族文化有着独特的艺术形式,是我国多彩文化中最绚丽的一笔色彩。受当前大数据时代的冲击,外来文化的渗入使得部分少数民族文化逐渐被湮没,在时间的腐蚀下逐渐消融。若想保护与传承我国独特的满族音乐文化,首先要做到的便是尊重满族音乐文化的传承人。时至今日,就满族音乐文化的传承来讲,还存在较多的困难。目前来看,大部分满族学生都不会演唱本民族的小调,其中喜爱满族音乐的更是少之又少。跳出满族的范畴来看,其他民族的学生对满族音乐更是陌生。满族音樂是历代满族人民的智慧结晶、文化精粹。在清朝时期的满族婚礼上,人们常常念唱《阿察布密歌》这种祈福的祝辞,由此可见,满族音乐文化多以各种特色的节日仪式作为传承的方式。现如今社会文化的多样性冲击着满族音乐传承的固有模式,如何保护和传承满族音乐是亟待解决的问题。目前在留存下来的满族音乐文化中,未经改编的原味作品难得一见。由于汉族文化对满族音乐文化产生了深入影响,再加上满族特色的家族化相传方式,使得满族音乐文化的传承之路过于窄小,大部分具备满族音乐素养的人,也因时光的流逝而流失。
三、“产教融合”背景下满族音乐的发展模式
(一)搭建体验式实践教学平台。美国著名的心理学家戴维·库伯提出,成人的学习主要是一种在体验之上的学习,因此,立足教学需求才是教师教学的关键,要对学生进行教学内容的积极引导,使学生产生强烈的学习情感体验,促进学生在思维碰撞之中深入地思考和理解。
(二)组建专兼结合的师资队伍。课程改革的关键是师资配置,学校不仅要引导教师加强对学生专业的研究,还要鼓励教师深入相关企业之中,切实了解行业所需。学校还应积极搭建教师校外实践基地平台,以此来强化师资队伍的整体建设。
(三)营造与企业文化相契合的有特色的校园文化氛围。可以提高对教室、走廊等校园环境的利用率,以图片、海报、照片等形式,从不同角度来展示在校师生的精神风貌、工作风采,积极倡导阳光化的教学环境,让良好的学习环境在潜移默化中对学生产生熏陶作用。
(四)课内与课外双管齐下。教师可以通过多样化的手段来完成课堂教学,可以将满族音乐中的旋律片段截取出来,将其作为学生发声练习的训练内容,这样学生不但掌握了一定的演唱技巧,还会对满族音乐文化的风格有一定的把握,从而在实现对满族音乐文化的继承。
参考文献:
[1]果蕾,崔馨月.满族民间舞蹈音乐研究初探[J].当代音乐,2019(03).
[2]王宏霏.满族音乐传承与发展之管见[J].当代音乐,2015(04).
[3]鱼翔,韩立民.“产教融合”背景下承德满族音乐文化创新性发展研究[J].教育现代化,2018(05).
★基金项目:本文系河北省社会科学基金项目“‘产教融合背景下满族民间音乐应用价值研究”(项目编号:HB17YS028)的结项成果。
(作者简介:单南,女,硕士研究生,河北民族师范学院音乐舞蹈系,讲师,研究方向:民族民间音乐)(责任编辑 刘冬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