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除幽门杆菌在原发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中的应用进展
2019-06-11徐丹
徐丹
【摘 要】 目的:探讨根除幽门杆菌在原发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中的应用进展。方法:前瞻性研究本院2015年1月至2018年1月在血液科住院的60例幽门螺杆菌阳性的成人原发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给予泼尼松片1mg/(kg·d),观察组加用根除幽门杆菌治疗,奥美拉唑胶囊20mg,2次/d,克拉霉素片0.5g,2次/d,阿莫西林胶囊1.0g,2次/d,胶体果胶铋胶囊150mg,3次/d。以2周为1个疗程,观察其疗效6个月。结果:观察组治疗有效率为76.67%,对照组治疗有效率为40.00%。观察组与对照组之间比较差异性显著(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根除幽门杆菌在原发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中有一定治疗效果。
【关键词】 幽门杆菌;原发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应用进展
原发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ITP)以往又称为以往称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属于一种获得性自身免疫性疾病。目前绝大多数原发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ITP)是由于免疫介导的自身抗体致敏的血小板被单核巨噬细胞系统过度破坏所致,但具体发病机制尚未完全明确。经相关研究显示,抗幽门螺旋杆菌治疗(Hp)对部分原发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ITP)患者有效。但是现阶段幽门螺杆菌参与原发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的发生原因尚未明确,虽然少部分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患者经过应用抗幽门螺杆菌感染治疗,其病情得到了明显的好转,但是有相关机构对此持质疑态度。基于此,本文作者选取本院2015年1月至2018年1月在血液科住院的60例幽门螺杆菌阳性的成人原发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患者进行了前瞻性研究,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本院2015年1月至2018年1月在血液科住院的60例幽门螺杆菌阳性的成人原发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30例。其中观察组男性患者12例,女性患者18例;年龄18~65岁,平均年龄(52.0±3.4)岁。对照组男性患者11例,女性患者19例;年龄19~66岁,平均年龄(51.0±3.3)岁。所有患者均符合原发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诊断,均经碳14呼气试验为幽门螺杆菌阳性。排除外内脏出血患者以及大出血的重症患者,排除泼尼松禁忌患者。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病情等方面无明显差异(P>0.05),具有对比性。
1.2 方法
将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观察组30例,对照组30例,均给予泼尼松治疗,1mg/(kg·d),晨顿服,血小板数恢复正常后逐渐减量。观察组在给予泼尼松治疗的基础上加用根除幽门螺杆菌治疗,给予奥美拉唑胶囊20mg,2次/d,克拉霉素片0.5g,2次/d,阿莫西林胶囊1.0g,2次/d,对阿莫西林过敏者改用甲硝唑片0.5g,2次/d,胶体果胶铋胶囊150mg,3次/d。以2周为1个疗程。待疗程结束后4周复查幽门螺杆菌,分别于治疗前和治疗后每2周复查血小板计数,采用Sysmex SE-2100全自动血液细胞分析仪进行血小板计数。
1.3 疗效评价方法
根据国内的疗效判断标准将疗效判断分为显效、良效、进步 、无效。显效:血小板恢复正常,持续不少于3个月,无出血;良效;血小板升至50×109/L以上,或血小板较原来水平升高30×109/L以上,持续不少与2个月,无出血或基本无出血;进步:血小板有所上升,持续15d以上,出血得到改善;无效:出血与血小板计数均无效,无任何改善,分别对两组各期血小板计数及疗效进行比较。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20.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所有患者均随访6个月,两组计量资料用(±s)表示,行t检验;计数资料以%表示,行χ2检验,用P<0.05表示差异性显著,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观察组根除幽门螺杆菌21例,根除率为70.00%,显效10例,良效为6例,进步为4例,无效1例。未根除成功9例,显效2例,良效5例,进步2例,无效0例,观察组总显效人数为12例,总良效人数为11例,有效率(显效加良效)为76.67%。对照组显效6例,良效6例,进步10例,无效8例,有效率为40.00%。因此,观察组与对照组之间有效率分别为76.67%和40.00%,两组比较差异性显著(P<0.05)。未根除成功有效率与对照组有效率分别为23.33%和40.00%,两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世界上很多学者的多项临床研究都提出了抗幽门螺杆菌感染对幽门螺杆菌阳性的原发免疫性血小板症患者的血小板提升有良好的效果。并且抗幽门螺杆菌感染治疗具有副作用少和经济方便的优势。具相关资料显示,全世界有大约1/3的人群感染幽门螺杆菌(Hp),我国近年来幽门螺杆菌的感染也呈上升趋势,相关人员经过调查显示我国的幽门螺杆菌的平均感染率超过了56%,可以看出,幽门螺杆菌感染已经成为了全球性的问题。研究显示,幽门螺杆菌感染在定植与消化道的同时,还参与了包括血液病和心血管病等多种消化系统疾病。少部分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患者经过应用抗幽门螺杆菌感染治疗,其病情得到了明显的好转,由此可以看出。应用抗幽门螺杆菌感染治疗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患者有一定疗效[1]。
原发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是一种获得性自身免疫性疾病,患者在患上此病后临床表现一般为皮肤黏膜出血,病情严重者可能出现内脏出血或颅内出血。原发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在各个年龄阶段均可发病,一般儿童多为急性型,成人多为慢性型,年龄越大出血风险越高。少数患者在血小板减少时并无出血症状[2]。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原发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的病发机制研究也取得了重要突破,以往人们只能了解到体液免疫异常的作用以及血小板破坏增加,如今更加强调细胞免疫异常的共同作用,以及可以认识到随着血小板破坏增加会伴有血小板生成不足。新增加的细胞免疫作用提出,细胞毒T细胞直接溶解血小板,以及细胞免疫介导的巨核细胞异常。并且在体液免疫方面提出了聚合细胞数量、质量的异常有其自身抗体的参与。近年来,随着原发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的病发机制的研究性进展,其治疗理念、干预措施等也进行了完善和更新。传统的治疗理念和干预措施以减少血小板过度破坏为主,称为免疫抑制。目前主要是在减少血小板过度破坏的基础上促进血小板生成,加入促血小板生成药物[3]。
根除幽门螺杆菌对幽门螺杆菌阳性的原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患者疗效可见于各种实验研究,其疗效也被相关学者肯定。比如,2004年著名学者Vener等对43例幽门螺杆菌感染阳性的原发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患者进行了治疗,根除了患者的幽门螺杆菌[4]。对患者进行根除治疗后患者的平均血小板数量得到了大幅度提升,并且其中有20例患者治疗后无复发情况发生。与本文研究相符。通过本文研究,观察组治疗有效率为76.67%,对照组治疗有效率为40.00%,观察组与对照组之间比较差异性显著(P<0.05)。与周亚方、陶潔的研究相比,其治疗组总有效率达到了87.1%,对照组总有效率达到了48.4%,研究结果均证实了根除幽门杆菌在原发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中有一定治疗效果[5]。
由此可见,对原发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患者采用根除幽门螺杆菌治疗可以使患者病情得以有效缓解。但是当前的研究受众群体较小,进行临床实验的患者相对较少,各方面的研究数据未必确切,缺乏可靠性,因此所得结论还需要进一步研究。
参考文献
[1] 陈萍,陈圣玺,陈月球.幽门螺旋杆菌感染与初发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的相关性[J].现代诊断与治疗,2017,28(05):887-889.
[2] 张丽文,蒋瑾瑾.儿童免疫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与幽门螺旋杆菌感染的相关性分析[J].安徽医药,2015,19(11):2159-2161.
[3] 张永卓.幽门螺旋杆菌感染与儿童急性免疫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关系的临床观察[J].包头医学院学报,2015,31(07):58-59.
[4] 包雯婷.抗幽门螺旋杆菌治疗于成人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系统评价[D].福建医科大学,2015.
[5] 周亚方,陶洁.根除幽门螺杆菌在原发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中的应用进展[J].中华临床医师杂志(电子版),2017,11(01):132-1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