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初产妇自我效能感对预防产后抑郁症的效果观察
2019-06-11姜雅丽
姜雅丽
【摘 要】 目的:探讨提高初产妇自我效能感对预防产后抑郁症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96例初产妇为研究对象,根据所有产妇自我效能感评分将其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48例,对照组产妇自我效能感评分在20分以内,研究组产妇自我效能感评分在20分以上,比较两组产妇EPDS与SDS评分及产后抑郁症的发生率。结果:研究组产妇的EPDS及SDS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研究组产妇产后抑郁发生率为2.08%(1/48),对照组产妇产后抑郁发生率为12.50%(6/48),两组比较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提高初产妇自我效能感对减少产后抑郁症具有积极意义,在产前配合相应的干预措施来提高初产妇自我效能感具有一定的必要性。
【关键词】 初产妇;自我效能感;产后抑郁症;EPDS评分;SDS评分
妊娠分娩是育龄期妇女必经的一种重大应激生活事件,产妇产后除了享受初为人母的喜悦外,还会因机体内分泌水平改变以及强烈的生理、心理、社会等应激因素而无法调节心理压力,导致产后抑郁,不仅影响产后康复及母乳喂养,还可能产生轻生的念头,给家庭带来沉重的心理压力[1]。自我效能感即个体自身潜意识对自我有关能力的感觉,在自我情绪调节中处于核心地位,有助于激励人的行为,调动潜在力量。初产妇对分娩的认知度较低,身心常较脆弱,对初为人母的适应能力及心理承受能力较低,产后抑郁症的发生率相对较高[2]。有研究发现,自我效能感强的初产妇产后抑郁症的发生率较自我效能感弱的产妇低[3],本研究旨在探讨提高初产妇自我效能感对预防产后抑郁症的临床效果,现将研究结果进行如下报道。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5年7月至2018年7月本院96例初产妇为研究对象,所有产妇均为单胎妊娠,足月分娩,经评估可行阴道试产,患者自愿参与本次研究,且排除智力或精神异常、产前检查多胎妊娠、妊娠期并发症、伴有剖宫产指征、长期服用抗抑郁药物及产前伴有心理疾病及无法配合此次研究者。根据所有产妇自我效能感评分将其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48例,对照组产妇年龄21~35岁,平均(28.75±2.65)岁;孕周37~41周,平均(29.51±1.22)周,胎儿体质量2.4~4.3kg,平均体质量(3.31±0.28)kg;研究组产妇年龄22~36岁,平均(28.59±2.85)岁;孕周36~40周,平均(29.17±1.19)周,胎儿体质量2.6~4.1kg,平均体质量(3.29±0.33)kg。两组产妇及新生儿的基本资料经统计学分析,无显著性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采用一般自我效能感量表(GSES)根据产妇生产及生活工作处理问题的能力设置10个条目,每个条目均有A、B、C、D四个选项,采用4分制,总分10~40分,以20分为分界值,分值越高表示自我效能感越强。GSES评分在20分以内的48例患者作为对照组,GSES评分在20分以上的48例患者作为研究组,比较两组产妇EPDS与SDS评分及产后抑郁症的发生率。
1.3 评价标准
采用爱丁堡产后抑郁量表(EPDS)及抑郁自评量表(SDS)评价两组患者干预前后的抑郁症状,EPDS包括10个项目,每个项目分值0~3分,总分值0~30分,12分以上表示患者有抑郁症状。SDS量表包括20个项目,每个项目分值1~4分,总分值20~80分,50分以上即表示存在抑郁情绪。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9.0软件对所得数据进行处理,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s)表示,计数资料采用百分比(%)表示,组间比较行t检验及χ2检验,P<0.05为存在统计学差异。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的EPDS及SDS评分比较
研究组产妇的EPDS及SDS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
2.2 两组产妇产后抑郁发生率比较
研究组产妇产后抑郁发生率为2.08%(1/48),对照组产妇产后抑郁发生率为12.50%(6/48),两组比较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
3 讨论
分娩是育龄期女性必经的一种生理过程,常会对产妇造成强烈的生理及心理应激反应,使部分产妇产后心理常会发生巨大變化而产生紧张、抑郁等负面情绪,甚至有些患者出现绝望、自杀倾向等,临床上将其称为产后抑郁症[4]。自我效能感是指人们在完成自我目标过程中对组织及执行功能的自我判断能力,近年来,随着产后抑郁症影响因素研究的不断深入,有研究表明,初产妇的自我效能感与产后抑郁症的发生率有密切关系,自我效能感越强则产后抑郁症的发生率越低[5]。因此在分娩前引导初产妇回忆自己的孕期过程及克服的困难,使其获取自信,组织与刚成功顺产的产妇进行交流,分享经验及心理感受,同时根据患者的身体情况对其分娩能力给予赞赏及肯定,提高产妇分娩信心,产前带产妇熟悉参观产房,介绍分娩流程,减少产妇在产程中的恐慌,产后实行母婴同室,使产妇充分体会初为人母的幸福感,以最大限度提高产妇的自我效能感,降低产后抑郁症的发生率[6-7]。本研究结果表明,研究组产妇的EPDS及SDS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研究组产妇产后抑郁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
综上所述,提高初产妇自我效能感对减少产后抑郁症具有积极意义,在产前配合相应的干预措施来提高初产妇自我效能感具有一定的必要性。
参考文献
[1] 吕连玉,孙莉娟.分娩预演对初产妇自我效能和产后抑郁情绪的影响[J].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15,21(01):44-46.
[2] 徐佳.效能感干预对初产妇分娩应对方式及产程进展的影响[J].中国病案,2016,17(05):89-92.
[3] 高燕,曾娟,张美,等.领悟社会支持和自我效能与产妇产后抑郁的关系[J].职业与健康,2017,33(05):655-657.
[4] 孔秀萍.初产妇产后抑郁症相关因素分析与预防[J].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13,16(15):77-78.
[5] 高辉.分娩自我效能理论在初产妇分娩中的应用[J].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15,21(02):176-178.
[6] 郭朝利,于俊平,贾丽芳.产程中提高初产妇自我效能感预防产后抑郁症的研究[J].临床护理杂志,2013,12(02):31-33.
[7] 梁文化,杜娟,徐来,等.以家庭为中心的产科优质护理对初产妇产后抑郁及自我效能的影响研究[J].国际精神病学杂志,2017,53(02):116-118,1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