宫颈疾病诊治中高危型HPV分型检测的应用价值研究
2019-06-11王金梅陈丽
王金梅 陈丽
【摘 要】 目的:研究高危型HPV分型检测应用于宫颈疾病诊治中的价值。方法:以2017年4月至2018年4月本院接受宫颈癌筛查的1000例患者为对象,均经实时荧光聚合酶链反应(PCR)在收集宫颈脱落细胞后进行高危型HPV分型检测,通过阴道镜方法检查阳性检出者,异常表现患者进一步接受多点活检,探讨高危型HPV感染和宫颈疾病之间的相关性。结果:共检出高危型HPV亚型13种,1000例患者中有288例检出存在高危型HPV感染占28.80%,有245例为单一感染,有43例为多重感染;52、58、16是排前三位的HPV感染亚型;宫颈病变级别越高,高危型HPV阳性率也越高;宫颈病变级别的升高,HPV病毒载量会逐渐升级。结论:高危型HPV分型检测应用于宫颈疾病诊治中价值突出。
【关键词】 高危型HPV;宫颈疾病;诊治;分型检测
宫颈癌在我国以及全世界都属于发病率较高的一类女性恶性肿瘤,发展中国家宫颈癌的发生率要显著高于发达国家,宫颈癌导致的患者死亡率也处于较高水平[1]。当前临床发现的人乳头瘤病毒(HPV)分型达150个以上,高危型HPV持续感染是宫颈癌前病变以及宫颈癌出现的独立条件,低危型的HPV可能导致生殖道尖锐湿疣。为了提升宫颈疾病的诊断率,增加对宫颈疾病的认识,本研究具体分析宫颈疾病诊治中高危型HPV分型检测的应用价值。
1 资料与方法
1.1 基础资料
以本院2017年4月至2018年4月接受宫颈癌筛查的1000例患者为对象。年龄平均(39.28±10.36)岁,年龄32~66岁。全部患者均接受高危型HPV分型检测,对异常患者实施阴道镜下的多点活检,同时对高危型HPV感染和宫颈疾病之间的相关性进行分析。
1.2 方法
本院选购的高危型HPV分型核酸测定试剂盒能够对高危型HPV亚型中的13种进行检测,具体为16、18、31、33、35、39、45、51、52、56、58、59、68,另外检测需要用到实时荧光定量PCR仪、宫颈脱落细胞取样器。
在宫颈口插入专用宫颈刷,放置5s之后进行6圈的顺时针旋转,取出宫颈刷置于宫颈脱落细胞取样器中,存放于4℃的温度下,保证在24h之内送至进行检测,严格依据试剂盒说明书完成每项检测操作。借助PCR结合Tagman技术分别通过HPV 13种型别的特异性引物及荧光探针,分型以及定性检测HPV 13种型别的特异性DNA核酸片断。检测的方法主要包括DNA提取、PCR反应模板制备、PCR扩增、荧光检测。
1.3 高危HPV载量定性标准
ct值是单位体积的样本DNA总量,也就是单个细胞内DNA量×单位体积样本中细胞数。+:ct值≥30;++:24≤ct值<30;+ + +:ct值<24。HPV负荷量为ct值与DNA水平的比值,DNA水平表示为单位体积样本数,所以ct值可以将HPV负荷量反映出来。
1.4 统计方法
通过SPSS 22.0软件对本研究获取的全部结果实施分析,[n(%)]表示计数资料,行χ2检验,通过Spearman相关分析法开展相关性分析,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高危型HPV亚型分布
共检出高危型HPV亚型13种,1000例患者中有288例检出存在高危型HPV感染,占28.80%,其中有245例为单一感染,有43例为多重感染。52、58、16是排前三位的HPV感染亚型。
2.2 高危型HPV感染和宫颈病变的相关性
288例存在高危型HPV感染的患者中有256例有活检病理资料,从下表可以得知,宫颈病变级别越高,高危型HPV阳性率也越高(P<0.05)。
2.3 高危型HPV病毒载量和宫颈疾病的相关性
从下表3可知,随着宫颈病变级别的升高,HPV病毒载量逐渐升级,Spearman相关系数为0.237,P<0.05。
3 讨论
本研究显示高危型HPV感染率达到28.80%,略高于其他报道,考虑是由于不同检测方式、不同环境、不同地域、不同受检人群影响所致。高危型HPV感染亚型分布存在地域性特點,全球主要亚型是16型,另外18型、45、31、33型也占有较大比重。南美地区的亚型主要是16、18、58型,欧美地区的亚型主要是33、16、18型,而我国较多出现的亚型为31、58、52、18、16型,从我国具体地区来看,四川前5位亚型为16、58、52、33、18型,新疆前五位亚型为16、58、18、52、45型,广西前四位亚型为52、18、58、33型,上海前五位亚型为18、31、52、33、58、16型。
本研究检出的13种亚型在分布上的具体排序为52、58、16、56、51、39、18、33、68、31、59、45、35型,其中主要感染型是52型,之后为58型以及16型,18、33、31型这一我国较多出现的亚型在本研究中分别位于第七位、第八位以及第十位。从结果可以得知,本地区的高危型HPV亚型在分布上存在地域性特征,这一结果能够提供给该地区宫颈癌防治以有效的流行病学依据。当前临床应用的宫颈癌疫苗能够有效保护HPV16型以及HPV18型,在往后应该注重更多型的宫颈癌疫苗的研制,为地区宫颈癌防治提供更有效的方法。
部分研究认为HPV负荷量和宫颈病变的具体严重程度存在相关性,HPV病毒载量上升,会相应升高宫颈病变CINⅡ~Ⅲ以上级别出现的可能性[2]。还有研究发现,高危型HPV病毒载量负荷、宫颈病变程度没有完全相关性,部分高度宫颈病变患者HPV病毒负荷量较低[3]。本研究结果显示,病毒载量越高,宫颈病变的级别越高,更倾向于前一种观点,因此针对高病毒载量的患者,必须做好宫颈高度病变的防范。
综上所述,宫颈病变主要为单一感染,宫颈病变级别的上升会升高高危型HPV的阳性率,也会升高病毒载量。宫颈疾病诊治中进行高危型HPV分型检测有助于提供流行病学依据,指导保健工作的开展。
参考文献
[1] 张静,郭建巍,陈昌国,等.北京市3221例门诊患者HPV13个高危型别分型的实验研究[J].分子诊断与治疗杂志,2017,09(01):46-49.
[2] 王丽娜,任艳,牟路萌,等.新疆北疆部分地区HPV的流行情况及高危型HPV16、18与宫颈病变的关系[J].石河子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6,34(01):58-62.
[3] 陈海迎,郑小冬,郑建琼,等.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E6/E7 mRNA检测在宫颈人乳头瘤病毒阳性人群中的分流价值[J].医学研究杂志,2016,45(05):141-1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