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独乐乐不如众乐乐

2019-06-11崔峰

课外语文·上 2019年3期
关键词:小学班主任班级管理措施

崔峰

【摘要】小学阶段的班主任不仅是班级管理工作的主导者,还需要承担一定的教学任务,可以说是一人身兼多职,责任重大。班主任要在班级管理工作中加强和学生及家长之间的交流,只有这样才能促进学生学习效率的提高,对保障安全教育也有着积极的作用。但是,当下小学班主任班级管理工作存在的问题较多,所以我们在小学班级管理中,需要切实注重小组合作力量的发挥,采取小组合作的方式参与班级管理。因此,本文对小学班主任班级管理工作存在的不足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小组合作的实施方法,旨在为小学班主任提供参考,为提升班级管理工作做贡献。

【关键词】小学班主任;班级管理;问题;措施

【中图分类号】G627 【文献标识码】A

近年来,随着我国新课标改革的不断推进,要求小学阶段的班主任必须做好对班级的管理工作,这是小学教育的核心工作之一,因为这关系着新课标改革能否得到顺利进行,与学生的健康成长也有着密切的关系。小学阶段的学生身心和思想都处于萌芽时期,班主任要做好正确的引导工作,离不开班级管理工作的支持。班主任既肩负着教学任务又担负着对班级管理的重任,一人身兼多职。小学阶段的学生生性活泼好动、贪玩,所以小学班主任要想做好班级管理工作,不仅需要提升自身的素质,还需要掌握一定的管理艺术,比如采取小組合作的方式加强班级管理,就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一、现阶段小学班主任班级管理工作存在的问题

(一)班主任进行班级管理工作的方法落后

现阶段,大部分小学班主任采取的还是比较传统的班级管理方法。传统的班级管理方法是金字塔式的专制管理,即班主任利用自己的权威来对学生进行压制,导致很多学生对班主任产生恐惧的心理,对于一些迟到早退或者上课不认真的学生,班主任会当着全班同学的面进行训斥,并叫管理纪律的班干部把他们的名字记录下来,这种方式一定程度上会伤害学生的自尊心,甚至有的学生会产生一些逆反和仇恨心理,严重影响了班级的凝聚力和同学之间的友谊。

(二)小学阶段的学生状况比较多

从目前情况来看,小学阶段的学生大多数都是家中的独生子女,随着二胎政策的开放,有的小学生家里增添了弟弟或者妹妹,他们心理上会出现一些波动,如果家长忽视了他们的情绪变化,就会导致他们无心学习,这就需要班主任与他们进行思想沟通。另外,针对一些留守儿童的情况,班主任在班级管理过程中要尤为重视,多加关照这些留守儿童,因为这些留守儿童的心理难免会出现一些障碍,需要班主任从生活和学习上多加照顾。但是,在实际的班级管理工作中,班主任并不能做到面面俱到的照顾,往往是照顾了其中的一方面而忽视了另外一面,这就会对学生的身心发展产生重大影响。

(三)小学班主任缺乏对班级管理工作的积极性

小学班主任自身对班级管理工作的积极性不高,这是目前普遍存在的问题之一,此问题的存在是多方面的因素造成的。一是国家没有制定对小学班主任专业发展的完善政策,这就使得班主任对班级管理工作的主动性得不到发挥;二是随着小学生的人数逐年增多,班级管理的内容也随之增多,班主任既要面临教学任务,又要承担班级管理的责任,一人身兼多职,需要承受巨大的工作压力,管理过程也比较艰难,这就影响了其对班级管理工作的积极性。

二、做好小学班主任班级管理工作的基本措施

(一)小学班主任要全面了解学生的情况,加强与学生之间的交流

小学生的身心都处于发展阶段,对外界事物充满了好奇心,为了做好班级管理工作,班主任要全面了解学生的实际情况,加强与学生之间的交流和沟通,让学生能够敞开心扉地与班主任聊天,表达他们的内心需求,这就需要班主任对学生付出更多的关心和照顾,能让学生感受到来自老师的关爱。这样也能让那些胆小、不善于和老师沟通的学生表达出自己内心的真实想法,让学生觉得老师是一位平易近人的长者,拉近与老师之间的距离。因此,班主任作为班级管理工作的主导者,对每个学生都要视如己出,不能区别对待,班主任自身也需要敞开心扉地与学生进行交流沟通。在面对犯错误的学生时,需要耐心引导,站在他们的角度去进行沟通,了解犯错的原因,并及时纠正学生的错误,让学生了解到老师的良苦用心,并借此机会来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自觉性,促进学生身心的健康发展。

(二)班主任多组织一些集体活动丰富小学生的业余生活

班主任在班级多开展一些集体活动,来丰富小学生的业余生活。因为班级集体活动可以增强班级的凝聚力,还带有一定的育人和娱乐的作用,这需要班主任组织的活动丰富多彩,能激发每位学生参与到活动中的欲望。在活动过程中,通过营造轻松和谐的班集体氛围,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和团结合作能力。引导学生多和自己交流,表达内心的真实想法。教师和学生之间都要相互理解和尊重,共同来推进班集体的发展,为班主任做好班级管理工作奠定坚实的基础。

(三)小学班主任自身要提高对班级管理工作的积极性

班主任作为班级管理工作的主导者,在各个方面都要注意自身的行为,要以身作则,为学生做好榜样模范作用,通过自身的行为来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并在实际的班级管理过程中,灵活运用多样化的管理方法,始终将爱心、关心及信心贯穿到管理过程中,让学生感受到班主任对自己的关怀,从而配合老师自觉地维护班级管理工作。

(四)通过制定制度,来约束学生的行为

小学班级管理工作除了要让学生遵守《小学生守则》和《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规则制度之外,班主任还需要结合班级的实际情况和小学生的个性特点,制定符合班级特色的规则制度,来约束学生的行为。班级规则制度的制定需要注意以下三点:

第一,内容要明确规定适用范围和对象,要在学生理解能力的范围之内来制定,以确保规则制度能够顺利执行;第二,把握好处罚的力度,不能过轻也不能过重,以免影响规则的执行和打击学生自尊心;第三,注重处罚方式的多样性,制定一些有趣的处罚方式,比如对于迟到的学生处罚他们表演节目,上课不认真的学生处罚他们搞集体卫生,这样不仅能起到一定的惩戒作用,还能为孩子提供一个展示自我的机会,一举两得。

(五)强化小组合作运用的几点对策

班主任在做好日常班级管理工作的同时,还要紧密结合班级管理的需要,采取小组合作的方式强化班级管理。在具体的运用中,主要是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第一,科学组建小组。组员分配坚持互补和公平的原则,按照学生的文化成绩和行为习惯以及思想品德与性格差异等划分,确保每个小组实力基本一样。

第二,强化小组内部管理工作的开展。首先就需要对小组组长进行确定,每个小组长由学习成绩和行为习惯以及责任心等方面较有优势的学生担当,每个小组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在探究后确定小组的组名。其次是每个小组的卫生、纪律、学习由小组成员在小组长的带领下自行管理,但是必须确定管理的标准和流程,严格按照其执行。

第三,每个小组在进行自我管理的基础上,还要切实参与到班级管理中。设置值日班长制度,以小组的座位标号为顺序,每天由每个小组轮流对本班进行管理,尤其是在学习和纪律以及卫生等方面需要如实记录。最后每周、每月都要对小组进行评比,设置明星小组、最佳学生、进步小明星等奖项,激发学生的参与意识和竞争意识,促进班级管理意识的提升。

三、结语

总而言之,班主任作为班级管理工作的引导者,其班级管理工作的开展与班级的安定和团结密切相关,还关系着学生的学习成绩和思想道德品质,以及学校教学工作的质量和成效。因此,小学班主任需要不断提高自身的素质,运用灵活多样的班级管理方法,比如采取小组合作的方式,把班级管理工作真正落实到位,全面促进学生的健康发展,提高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李娟.小组合作式班级管理[N].中国教师报,2018-11-14.

[2]陆冰辉.班级管理中小学生合作能力的培养研究[J].黑龙江科学,2018(19).

[3]郑红蕊.把班级管理还给学生[J].学周刊,2018(20).

(编辑:龙贤东)

猜你喜欢

小学班主任班级管理措施
放养鸡疾病防治八措施
高中数学解题中构造法的应用措施
减少猪相互打斗的措施
夏季猪热应激及其防治措施
浅谈对小学班主任班级管理的几点建议
小学班主任在班级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和解决方法探究
浅谈小学班主任工作
新课程背景下小学班主任工作探索
基于班级管理的班干部培养方法研究
班级管理问题与应对策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