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中职“会计”专业语文课程教学改革
2019-06-11陈丽妃谢慧萍
陈丽妃 谢慧萍
【摘要】本文根据中职“会计”专业岗位的素质要求和学生特点,从职业品德和职业技能两方面论述了中职学校如何进行“会计”专业语文课程的教学改革。
【关键词】会计;语文;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在九年义务教育中,语文教学注重听、说、读、写等能力的基本运用,而中职语文教学不同于基础教学,因为中职学生毕业后面临着走向社会舞台,急需提升各方面的综合能力,但很多中职语文老师没有意识到这方面的问题,也没有针对不同的专业做适当的变动,只是一味照本宣科,教学方法落后、陈旧,与学生的就业需求不相符合。笔者认为应该根据中职语文的教学任务、教学目标和专业特点,需要灵活变化课堂的教学方法,现针对“会计”专业的语文课改提出以下几点浅见:
一、“会计”专业岗位素质要求
语文课程是中职学生必修的一门公共基础课,其教学目标是培养中职学生热爱中国传统文化,陶冶自身情操,提高文化素养,让学生能够在日常生活中正确理解与运用中文。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语文思维发展训练,加强实践锻炼,培养语文的综合应用能力,为以后步入社会奠定基础。“语文就是生活”,生活、工作上无处不涉及语文的运用,在语文课堂上,老师不仅要讲授理论知识,更要强调运用,把理论知识融入实践中去。近年来,企业的用人观发生了变化,主要强调了“会计”专业的实际应用能力,因此中职语文教学要突出实用性和实践性,以增强学生适应企业岗位的竞争能力。
二、“会计”专业学生特点
中职学校与其他重点高中的招生情况不同,其入学门槛较低,但每年的生源都不大理想,新生水平参差不齐,文化素养较低,语言表达能力较差。多数中职学生都是中考成绩不理想,学习欲望不强,特别是“会计”专业学生,对数字较为敏感,但对语文学习热情不高,更有甚者直接抛弃了语文的学习,笔者在“会计”班的课堂上观察到,学生对公共课语文的态度没有专业课那么重视,他们在语文的课堂上经常不注意听讲或进行其他活动,语文成绩都不理想,文化素养也无法提高,经常陷入厌恶语文学习的恶性循环,影响课堂的教学进度,甚至阻碍中职语文教学的发展。根据“会计”专业学生的特点及用人单位对人才的需求,语文老师应该在教学上做一些有益的尝试,积极与学生沟通,不断完善教学理念。
三、培养学生与未来所从事职业相适应的语文能力
在中职语文教学过程中,为了有效提高学生的职业素养,能更好地适应未来职业岗位的需求,必须从两个角度出发。首先是学生的职业品德,即职场的心理素质、职业道德和精神等。其次要关注学生的职业才能,要从学生的语言表达、写作能力、专业知识和技能等方面入手,有效地提高中职学生的职业素养,使学生在走入社会后成为一个合格的优秀员工。
(一)职业品德
职业品德是职业素养的核心内涵,它是从业者在职业活动中应该遵守的行为准则,主要表现为爱岗敬业、诚实守信、办事公道、奉献社会、忠诚合作等品质。语文是重要的交际工具,有着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的基本特点,在学生职业素养培养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老师在教学课堂上可以通过一些名篇佳作对学生进行人文教育,学习如孔子、司马迁、鲁迅等伟人思想,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让学生端正学习态度,树立坚强的信心,養成不怕难不怕苦的习惯。同时要注重开展语文综合实践活动,以小组交流、上台展示等形式,提高学生语言综合应用能力,培养职业理想和职业情感,努力通过综合实践活动,增强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只有生动活泼的教学方式,才能吸引学生的学习乐趣,使学生真的学进去。
(二)职业技能
中职语文课更注重培养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如阅读理解能力、表达交流能力等,在教学过程中不能沿用老方法,要有所创新,以提高学生应用能力为目标,真正让学生学到理论知识和应用能力。笔者从以下两个方面进行阐述:
1.内容上要降低教学难度,使语文教学充分体现“实用”的特点,课堂上可以教学生怎么写请假条、怎么写信、怎么推销自己等一些实用性的内容,而不是教他们记住课后的练习题答案抑或死记文章的主要内容、段落分层。又如文言文学习,不要过多把重点放在讲授文言文的知识点上,这样会枯燥乏味,缺乏吸引力,甚至容易使学生产生厌恶感。老师更应该引导学生在理解探讨文中的人文思想,对生活中的理解,在授课时要重点讲授跟学生平常生活和未来就业紧密相关的内容,也可把健康进步、内涵丰富的时文和美文充实到课堂教学之中去,以体现语文教学的实用性和教育功能。
目前社会上大多企业对毕业生的职业能力有较高的要求,不但理论知识要扎实,综合应用能力也要强。良好的口头表达能力和书面阅读能力都是学生平时锻炼掌握的基本技能,也是求得好职位的敲门砖。因此,语文教学要以企业要求的职业能力为导向,注重训练和提升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和书面阅读能力,如在课堂上创设情境,模仿如何与同事交流,如何汇报财务预算,如何做活动策划,如何写文案、工作总结等。把语文教学中的听说读写能力与专业紧密结合在一起,才能提高学生的能力综合性和能力实用性,将专业教学的内容加入到语文教学中,就是对语文教学的极大丰富。中职“会计”专业的课堂,不是灌输,而是确确实实把学生当主体,根据以后岗位的要求有目的地让学生提前预习,提前练习。
2.方式上中职学校教学多以实践教学为主,语文教学时间有限,教学方式应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灵活教学,以适应当前的实际情况,从而提升学生学习兴趣。例如在语文课上可以带学生去图书馆阅读,可以拿些诗词话剧给他们朗诵、表演,可以探讨某些时事热点,可以把学生转变为天气播音员、法庭法官、主持人、演员等多种角色进行教学,让学生提前感受社会人。“会计”专业女生居多,笔者观察到女生对集体活动参与度很高,而且热衷于展现自我,为吸引学生学习兴趣,引导学生认真学习语文课程,可以安排学生结合语文课本内容,编排朗诵、演讲、辩论赛、讲故事以及课堂短剧等实践活动,提升学生课堂互动性,让学生感受到语文的魅力。学生通过这种探讨、合作的方式,加强学生的沟通与表达能力,拉近师生、生生的距离,为团队合作与工匠精神的培养打下基础。
总之,通过中职语文的灵活教学,提升学生学习兴趣和热情,培养其自主学习能力,加深对语文的领悟和理解。
四、小结
在中职“会计”专业语文教学改革过程中,老师要根据专业培养要求对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书面阅读能力、社会交际能力等方面进行综合教育,改变过去单一的教法模式,大胆创新,注重实践教学,积极锻炼学生的综合应用能力,以各种模拟场景预演让学生提前接触社会、适应社会,为学生毕业以后融入社会奠定基础。此外,多运用一些案例充实到教学课堂上,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被动学转成主动学,最终达到“面向职业”的中职语文教学改革的目的。
参考文献
[1]韦月姝.以就业为导向加强中职语文教学改革[J].广西教育,2010(1).
[2]高云秀.现代中职语文教学方式的改革与创新[J].文学教育,2016(11).
[3]林静.基于职业素养的中职语文教学模式改革[J].佳木斯职业学院学报,2017(9).
[4]王京京.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下的中职语文教学[J].职业,2018(5).
作者简介:陈丽妃,女,1985年生,广东信宜人,本科,助理讲师,主要从事汉语言文学教育。
(编辑:龙贤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