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在时评作文中培养学生的思维品质

2019-06-11占远秀

课外语文·上 2019年3期
关键词:社会价值学科素养思维品质

【摘要】学科素养中思维发展与提升离不开语文课的阅读与写作,而时评作文对时事新闻、社会热点的关注,更有助于培养学生敏捷性、深刻性、选择性、批判性、逻辑性与独创性的思维品质,提高学生全面思考问题、透过事物的表面发现事物本质和反映社会价值的能力。

【关键词】学科素养;权衡判断;社会价值;思维品质

【中图分类号】G633 【文献标识码】A

一、利用材料的时效性,培养学生敏捷性和深刻性的思维品质

时评材料无论是表态说理类、权衡选择类,还是意见建议和经验交流类,都关注当下的社会生活,具有时效性。教师有责任利用时评材料的时效性,引导学生透过材料现象去分析事物内部的因果联系,敏锐地抓住材料与当前社会形势、思想潮流的对应点,从横的方面多加比较,从纵的方面深入挖掘,才有可能写出体现鲜明时代气息和社会价值的评论文章。事实上很多学生缺少思维的敏捷性和深刻性,常常只看到材料的一个侧面或者是一个角度就急着动手写作文了,所写的作文立意很浅很片面,很难触碰到社会生活的本质,作文的社会价值很有限。针对学生的写作现状,笔者认为语文老师有责任利用材料的时效性培养学生全面思考问题、发现生活本质和反映社会生活价值的能力。

教学中不妨从材料入手,把材料内容分层理解,寻找命题者在写作要求中给出的任务,思考写作任务与材料指向哪些生活本质,现实生活中有哪些现象与材料之间有联系点,从联系点出发预测社会发展趋势,确定一个符合题目要求和自身最有把握的角度体现社会生活价值和意义。

如时评材料:中国第一个农民节日是2018年由国务院批复的每年6月21日为“中国农民丰收节”,这个节日的确定引起了社会各界人士对农民的广泛关注,请结合你的認识和理解谈谈看法。

这则时效性很强的材料,在审题立意上需要学生有敏捷性和深刻性的思维品质。立意构思时要考虑到国家对乡村建设的要求,对农村经济发展的期待,对农业的重视和振兴乡村的决心;关注打响地域品牌,推广特色农产品,有益于农村经济发展,表现农村的传统文化特色和农民的淳朴特质等方面。笔者在教学中借助启发引导、合作探究等教学方法,让学生在思维的敏捷性和深刻性方面有不同程度的提高,有大多数学生能根据自己对材料的认识、剖析、理解和开掘与感悟去审题立意,提出的观点有深度。

针对上面的材料,有学生提出这样的观点:“我认为,过好这个丰收节,就是要人人参与,政府与广大农民一起共庆丰年,共享喜悦。”观点提出后分四层进行论证,“首先,我认为要过好这个节,就是让农民把自家的种植成果展示出来”,“其次,我认为政府及有关部门可以提供一个便于交流的平台,让农民分享种植经验”,“再次,我认为农民可以自搭平台,邀请各界人士到自家果园参观、品尝,提升产品的知名度”,“最后,我认为村委会可以联合组织农家乐活动,设立农民与客户的互动项目,让大家在分享丰收成果的同时感受农村生活的美好”。很明显,这样的审题立意是有深度的,能完成命题者所给的任务,作文能体现社会的正能量。

二、利用材料的矛盾性,提高学生选择性和批判性的思维品质

时评作文的关键之处就是材料中有争议、有分歧的地方。有些时评作文材料给出一个具有对立性或矛盾性的情境,学生只有对材料进行斟酌,对社会热点问题作出独立的判断和理性的思考,才能作出反映社会生活的价值和意义的判断或评价,写出来的文章才能起到激浊扬清,针对时弊的作用。学生要做到这一步需要有较高的选择性和批判性的思维品质。因此,教师就有责任在作文教学中利用材料的矛盾性,通过对学生作文审题立意和逻辑性表达的指导来提高学生选择性和批判性的思维品质,让学生学会辩证地分析有争议、有分歧的情境,抓住解决问题的关键之处。

如有这样一则时评材料:“山东李先生骑电动车有轻微交通违法行为,被执勤交警及时阻止,交警要求他可以选择利用手机把自己违反交通管理的错误行为在朋友圈中曝光,并集满20个赞后放行。此事引发了网友的热议。”

材料中的李先生虽然是轻微违发交通管理规定,从法理上来说是应该受到处罚的,但是人情、民意又是法律不可忽视的,也是执法人员应当考虑的重要因素,警察在执法过程中让违法人选择自暴违法行为并集满20个赞便可放行,体现了冰冷的法律之外的人情,让我们感受到了温暖,传递了社会的正能量。另外,作为公民应知法守法,作为执法者更应该依法办事,法律与私情水火不容,但不代表着法律就不能有温度,执法之外就不能有热心肠。很明显这则材料具有矛盾性,对这种具有矛盾性的作文材料,需要教师结合材料培养学生选择性和批判性的思维品质,才能让学生学会辩证的分析问题。

针对这则材料有学生这样立意:“交警在查获电瓶车时发现李先生有轻微违反行为时,让违法人选择自暴违法行为并集满20个赞便可放行,我认为,此举在维护法律尊严的同时,让法律具有了人情味。”在论证过程中是这样分析“选择合情合理的方式对轻微违法民众的教育,不仅能减少执法者与违法者的矛盾冲突,也能让违法者认清自己的错误行为,并通过违法者自暴违法行为并集满20个赞的方式让更多的人受到教育,体现了冰冷的法律之外的人情,让我们感受到了温暖,传递了社会的正能量。”学生在材料的审题立意和写作过程中选择性和批判性的思维品质也得到了提高。

三、结合材料的说理性,培养学生逻辑性与独创性的思维品质

时评材料说理性的特点,对学生思维的逻辑性与独创性要求很高。高中作文要求观点鲜明,条理清楚,做到客观公正、一分为二地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写作过程中说理要客观,要留个余地,不要固执己见。因为时评材料常常包含着命题者的褒贬情感,写作时尽可能不说过头话,尽量不要对事物的某一方面强调得过多,也不要用静止的、孤立的眼光看问题。可以通过加个条件来确立观点,在提出论点时充分考虑到自己的观点所适用的客观条件,如“在什么条件下,有时候”等方法;还可以限个对象,使之更加严谨;也可以加上一些有弹性的限制语,避免提出绝对的、过激的、偏颇的论点,如“在一般情况下,苦难可以让人意志更加坚强”。在论证过程中用假设论证的方式来展开议论,可以起到转换角度重新认定自己的观点的效果,如:“假如马云没有创立阿里巴巴,假如移动支付没有推出,我们的生活又是一番怎样的情况呢?”还可以使用联系的观点来分析问题,将相近、容易混淆的概念加以辨析等。

有学生根据习主席提出的“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写下的时评作文《携手走向未来》,在主体论证部分这样写道:“习主席在论述山水林田时,形象地阐明了自然生态系统各要素之间相互依存、相互影响的内在规律。山、水、林、田、湖,是相互独立又相互联系的,但是山水相融、田林相接,才有了世间万物连亘不绝的壮丽景观。我们处于这世间中,与环境紧密相连,若治理时只注重某一个方面而忽视与其他要素之间的关系,很容易顾此失彼。试想,人民若要垦荒种田,哪里离得开水的灌溉,而水靠林来蓄养,林依靠山势而葱茏,就形成了这样一个牵一发而动全身的整体。所以我们要处理好环境各要素之间的关系,把眼光放长远,有可持续发展理念,有人与环境统一协调的意识。”能写出这种说理性很强的作文,与语文老师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培养学生思维的逻辑性与独创性有密切的关系。

总之,时评作文对提高学生良好的思维品质起到重要作用,语文教师要想方设法提高学生周密分析和辩证说理的能力,有计划地培养学生敏捷性和深刻性、选择性和批判性、逻辑性与独创性的思维品质,让学生具有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和清晰说理的能力。

作者简介:占远秀,中学语文高级教师,主要从事高中语文教学研究和学校管理研究工作。

(编辑:张晓婧)

猜你喜欢

社会价值学科素养思维品质
从历史文物古迹到架构学科活动的探讨
教师学科素养及学生语文核心素养培养探究
媒介运营管理者应具备的一种新的思维品质
提升学生对数学的喜爱度
学科素养在初中历史课堂中的实践教学
在“教学做合一”中优化思维品质 提升创新能力
浅谈人的本质与价值
产品设计创新的社会价值最大化探讨
创新管理,完成鞍钢自主集成的冷轧2130工程生产线
初中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