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小企业内部控制问题初探

2019-06-11孟丽

财讯 2019年7期
关键词:探讨内部控制问题

孟丽

摘 要:中小企业发展速度的迅猛,要求其内部控制必须与之发展规模和发展速度相适应。目前我国大多数中小企业在内部控制问题上都存在诸多问题,因此必须找到一些切实可行的办法来解决这些问题,才能促使企业不断沿着健康、科学的道路顺利发展。

关键词:内部控制;问题;探讨

一、中小企业发展速度过快使内部控制问题暴露突出

(1)我国中小企业发展速度迅猛

国家有关部门统计资料显示,中小企业的快速发展目前已经成为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增长的主体因素。从数量上看,截止2017年年底,中小企业数量占企业总数量的99.6%,中国中小企业达500多万家,个体经营户3000多万家。我国GDP的65%、工业新增产值的80%、税收的50%和出口的75%由中小企业创造。不仅如此,中小企业更是在就业这一关乎国计民生的问题上提供了80%以上的城镇就业岗位,吸纳了超过50%以上的国有企业下岗人员,一举成为缓解就业压力、消除贫困、保持社会稳定的重要力量。近年来,国家实施了大众创新、万众创业政策,在创新创业方面制定了一系列的优惠政策。在此优惠政策激励下,一批又一批中小企业如雨后春荀般出生、成长、壮大,成为我国全面实施改革开放政策后经济发展领域当中最成功的收获。

(2)增速过快导致内控管理出现问题

中小企业的成长与发展虽然已成为我国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对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起着举足轻重的促进作用,但由于中小型企业产出规模小、人员较少且一般身兼数职、资本和技术构成较低、资金薄弱等因素,使得其管理缺乏内部控制的观念,或者是将内部控制制度视为一纸空谈,从而使内部控制成为中小企业管理工作的盲点。这无疑增加了企业的经营风险,减少了实现企业经营目标的保障。内部控制是衡量现代企业管理的重要标志,通过实践得出的结论是:得控则强、失控则弱、无控则乱。新《会计法》二十七条规定“各单位应当建立、健全本单位内部会计监督制度”。单位内部会计监督的执行,靠的就是内部控制。

二、中小企业内部控制方面常见问题

(1)企业内部控制制度还不健全

对很多中小企业来说,由于发展速度快,再加之业务单一、家族式管理、人手少等各方面原因,成长过程中往往偏重于经营目标的实现,从而容易忽略内部控制制度的建立与完善。在不少企业,内部控制制度很不全面,既没有覆盖到所有的部门和人员,也没有渗透到企业各个业务领域和各个操作环节,更是对企业中的某些人、某些部门形同虚设,使得这些企业中经常会出现会计工作秩序混乱、应收应付账目核算不实等现象。

(2)监督管理机制力度不够

为了控制中小企业财务管理乱象丛生现象,工商、税务、审计、财政等众多政府机关曾制定了相应的监督管理机制,但在实际运行过程中却是不尽人意。究其原因,包括外部原因和内部原因两个方面。一方面,政府监管部门由于人手、精力、时间等都非常有限,不可能将触角延伸到每一个企业、每一个行业,更不可能涉及到每一个从业者,往往是心有余而力不足,致使很多企业内部控制出现了一些问题,也没有被及时发现。

(3)内控出现问题所产生的危害

对于很多中小企业来说,都是在市场经济中出生和成长壮大起来的,具有很强的生存意识。在企业发展规划上,这些中小企业大多采用了集中优势、寻找空白、特色经营、关键环节突破等经营策略,具备较好的经营弹性。然而,或许正是这些优势造就了它们的诸多劣势,最明显的表现形式就是组织结构混乱、规章制度缺失、人才缺乏、管理水平不高、执行力不强等等。在部分企业,上至企业主要领导,下至每个部门的每个员工,法律法规意识都十分淡薄,无论办什么事情,不是按照法律法规的要求去办,而是想尽一切办法打法律法规的擦边球,特别是在逃避纳税、逃避债务等方面更是千方百计地想歪点子、出馊主意。有些企业领导人,偏好投机取巧,不是把主要精力放在产品质量上,或者售后服务上,而是放到如何偷逃税款上面,所造成的后果就是产品技术含量较低,质量意识较为淡薄,最终使得客户资源不广,顾客忠诚度低。

三、加强中小企业内部控制的对策与措施

(1)着力创造良好的控制环境

企业内部控制环境主要包括三个方面的因素:其一是企业管理层对内部控制的重视程度。特别是企业的主要领导,他们对内部控制的态度决定了内部控制制度的建立是否及时,是否完善,是否有强大的执行力。所以企业领导的素质问题在内部控制的推广与完善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内部控制主要控制的难点是领导而不是普通员工,所以领导是否以身作则关系着整个控制系统的成败。其二是制度执行者的态度与素质。执行内部控制的企业中层管理人员和企业广大员工是否充分认识内部控制的重要性、各自工作岗位的重要性及对整个控制与管理的意义,也是一个十分关键的问题。要想使控制系统发挥出最大的作用,离开哪一个部门或哪一个人都是不可以的,因此,企业各岗位、各环节的执行者,有无胜任本职工作的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有无较强的工作责任心与诚实的态度,都是决定成败的关键因素。其三是与企业性质及规模相适应的管理宗旨、经营方式、组织机构、企业文化、外界协调策略等是否科学、合理、合法、合情?因为这些方面相互联系、相互制約、缺一不可。因此,优化控制环境,首要的是企业的管理者重视起来。其次,要培育遵守制度的企业文化。再次,要在企业内部形成勤于学习、善于学习的氛围,努力建设“学习型”企业。

(2)企业上下都应明确控制目标

内部控制目标是内部控制所要实现的目的或收到的效果。目标的主要功能,一是提供一个中心点,来分配组织资源和拟订作业计划;二是提供一个尺度,作为评价进度与绩效的指标。企业内部控制的目标与其经营目标紧密相关,两者之间完全是一种相辅相成的关系。一般而言,企业的经营目标主要是为顾客创造良好的产品以及提供良好的售后服务,在取得这样的效果的基础之上,为企业创造良好的经营业绩,同时也为员工提供合理的比较满意的经济待遇。而内部控制的目标虽然有多种提法,但主要有维护资产安全、完整及有效使用,保证各种管理信息的存在、可靠与及时提供,尽量减少不必要的成本、费用以求盈利,保证下放的各种职责得到圆满履行,提高各项作业的效益或效率,预防或查明错误和弊端,为管理政策的制订寻找依据和履行各种法律义务。可见,企业的内部控制目标能够为企业的经营目标的实现提供良好的基础与环境,而企业的经营目标的实现又可以为内控目标的逐步完善提供最好的物质基础。

(3)不断改进与完善内部控制方法

第一,企业自上而下务必树立一种高度重视企业内部控制制度的思想意识。这是完善企业内部控制制度的首要的前提条件。只有从意识上高度重视了,才会建立健全与业务规模相适应的组织机构,才会配备相应的业务能力突出且道德标准高的相关执行人才。党的十八大以后,以习近平同志为首的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加大了反腐力度,在各种政策的高压下,我国企事业单位在内部管理、控制方面都进行了新的部署与规划,所以作为中小企业的领导者与决策者,也必须要充分认识到这种新的形势、新的任务,以期制定出新的内部控制战略决策。

第二,建立健全相对科学的、完善的内部控制各项制度。有了良好的组织机构,这只是有了好的开端,而更重要的是要有好的内容,所以建立健全科学的、合理的企业内部控制各项制度才是完成内部控制目标的根本保证。不同的企业,不同的行业,不同的规模,不同的时期,不同的地域特征,不同的企业文化,所制定出的内部控制制度也是要有所差异的,但归根结底,要科学、合理,要切合企业自身的客观实际情况,既不能求全、求大,也不能过于狭隘,过于偏激,而是一切要恰到好处为好。因此,“度”的掌握在制定内部控制制度方面最为关键。

猜你喜欢

探讨内部控制问题
刍议小学足球教学的训练教学方法
体育旅游产业的特征及发展策略探讨
税收筹划的效应问题
我国物流企业内部控制制度的问题及建议
房地产开发企业内部控制的认识
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存在问题及对策
制造企业销售与收款业务的内部控制分析
演员出“问题”,电影怎么办(聊天室)
韩媒称中俄冷对朝鲜“问题”货船
“问题”干部“回炉”再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