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混合所有制改革背景下中国建材公司治理路径分析

2019-06-11耿爱颖

财讯 2019年10期
关键词:混合所有制改革公司治理

摘 要: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新一轮混合所有制改革要实现国有资产保值增值、提质增效等目的,但我国公司治理存在诸多问题,本文将以中国建材为例,说明混合所有制改革实现国有资产保值增值的过程及分析,并为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以及公司治理提出合理建议。

关键词:混合所有制改革;公司治理;国有资产保值增值

2013年11月15日,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决定》提出,积极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国有资本、集体资本、非公有资本等交叉持股、相互融合的混合所有制经济,是基本经济制度的重要实现形式,有利于国有资本放大功能、保值增值、提高竞争力,有利于各种所有制资本取长补短、相互促进、共同发展。

一、国企公司治理现状及问题

虽然一系列混合所有制改革使得我国公司经营理念得到了长足发展,但是国有企业仍然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突出矛盾和问题。

目前我国国企公司治理存在以下特征。

(1)有些国企获取可观利润因其具有垄断能力

在央企总利润中,中国石油和中国移动创造的利润各占央企总利润1/3以上,而前10家央企利润占央企总利润中的大部分。但排名前十的央企均为处于行业垄断地位的企业。可见,其创造可观利润与其垄断能力密不可分。

(2)源于内部晋升的人事任免体系及国企官员晋升考核事实上对企业经营产生实质性影响

2005-2011年经理人市场调查显示,由表1可知,来自于內部晋升和内部轮岗的经理人占据了经理人市场的绝大部分,二者加总达90%。由图1可知,我国仅有一小部分经理人来自于外部聘用。这表明我国外部职业经理人市场处于萌芽阶段,没有形成统一公开的职业经理人市场。

(3)独立董事没有发挥预期的监督经理人的作用

由表2可知,2007年独立董事对相关事项提出异议的情况占比为1.5%,而2013年独立董事对相关事项提出异议的情况占比为1.23%。这5年期间,对相关事项提出异议的独立董事比例不升反降,可见,独立董事并没有履行其监督的职责。

二、中国建材案例分析

(1)中国建材混合所有制改革过程

2006年前后,水泥行业面临产能过剩、竞争无序,中国建材带头推进联合重组,经过多年实践,在混合所有制改革中,中国建材探索了“三层混合”模式并根据下属企业特性和实际情况,探索员工持股,建立健全激励约束长效机制,留住核心骨干,吸收外部人才。中国建材改革方式主要为并购上千家民营水泥企业,并购后为民营股东留下一定比例股权。

(2)中国建材混合所有制改革分析

十八届三中全会混合所有制改革目的之一是资产的保值增值,因此,本文将选取资产保值增值率来表明中国建材的混合所有制改革符合本次混合所有制改革的目的。资产保值增值率,是期末净资产总额与期初净资产总额之比,反应了企业资本的运营效益与安全状况。

由图2可知,2013年至2017年中国建材资产保值增值率均大于100%,表明该企业在这五年中有经济效益,资本在原有基础上实现了增值。2013年和2014年中国建材资产保值增值率有缓慢提升,但不明显,说明该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初期运营状况良好;相反,2015年和2016年该企业资产保值增值率有明显下降趋势,2014年到2016年资产保值增值率大约下降了23%,但资产保值增值率依然大于100%,说明该企业资产仍旧保值,但是混合所有制改革具有滞后性,所以混改初期,资产保值增值效果并不显著;2017年该企业资产保值增值率有明显上升趋势,上升了60多个百分点,说明该企业资产保值增值初见成效,运营状况良好,更加符合混合所有制改革的预期,使得混改之路有序进行。

三、结论与建议

(1)结论

混合所有制改革的关键一是减少行政管理干预,不要把它视同传统的国有企业来管理,应该视同市场化的股份公司进行管理,对混合进来的民营企业家也不要视同体制内的干部进行管理,应视同市场中的职业经理人进行管理;二是要大力开展员工持股,探索共享经济,让所有者、经营者、员工都能享受企业的创富,能够实现均富和共富,让员工通过混合所有制真正受益,这也是发展混合所有制引入机制、释放活力最重要的方面。

(2)建议

混合所有制关键在机制转变。混合所有制是一种所有制新的形态,发展混合所有制企业关键是转变机制。由于引入了非公资本,破解了国有企业所有者缺位的难题,混合所有制企业内部机制更加市场化,既有国有企业的实力,又有民营企业的活力,提高了企业竞争力。

国有企业深化改革要在简政放权上有新突破。法律框架和国资监管体制的改革将推动中国现代企业制度建设,混合所有制下内部机制的相应创新将促进微观层次的市场化,从而构建起全新的中国现代企业综合治理模式,但真正实现有深度的国企改革还需要权力结构的调整。

参考文献

[1]郑志刚,梁昕雯,吴新春.经理人产生来源与企业未来绩效改善[J].经济研究,2014,(04).

[2]钱士茹,赵斌斌.经理人外部继任、高管持股与企业未来绩效——基于倾向得分匹配法的实证研究[J].商业研究,2017,59(7):103-110.

[3]郑志刚.国企公司治理与混合所有制改革的逻辑和路径[J].证券市场导报,2015(6):4-12.

作者简介:耿爱颖(1995-),女,汉族,北京市人,学生,会计硕士研究生,单位:北方工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猜你喜欢

混合所有制改革公司治理
混合所有制促进企业资本优化
室内装潢宜俭朴宜居宜习宜养生
公司治理对经营绩效的影响研究
我国家族信托的法律研究
公司治理与财务治理的关系探究
新时期国有企业改革人力资源的问题与对策探究
股权结构变革对商业银行公司治理的影响研究
产权性质、股权结构与会计稳健性
混合所有制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