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社会排斥视角下农村学校体育贫困分析及其解决路径

2019-06-11章志鹏

当代体育科技 2019年1期
关键词:解决路径农村学校

章志鹏

摘  要:体育教学是农村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由于地域和城乡经济发展的极不平衡性,体育教育和经济发展也呈正比例关系。农村学校存在设备贫瘠、资源匮乏的情况,学生能获得体育锻炼的机会也不多,身体素质严重不达标。尤其在社会排斥的视角下,农村尤其是偏远地区的学校,所受的关注度和曝光度更少,需要相关部门和社会组织加强重视和管理,满足农村地区教育的公平性。本文主要研究社会排斥视角下农村学校体育贫困的原因和解决路径。

关键词:社会排斥  农村学校  体育贫困  解决路径

中图分类号:G80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2813(2019)01(a)-0106-02

社会排斥的概念最早提出自法国,是指一些人由于收入能力低下、犯罪率高等而遭受歧视的一些社会性综合问题。随着时代的发展,社会排斥的范围也逐渐扩大,在农村地区的教育问题上尤其集中。因此为了能够改变这一现状,解决农村学校体育贫困的现实问题,需要社会多方面的力量积极参与,有效增加体育教育投入,建立有效的问责机制,在有效解决体育贫困的基础上,促进教育事业的相对公平发展。

1  农村学校体育贫困的基本概念和表现

1.1 农村学校体育贫困的基本概念

贫困一词是与富有一词相对提出的,由来已久。随着社会贫富差距的不断变大,贫困问题也逐渐成了社会矛盾的主要焦点。而基于社会排斥的视角,农村学校体育贫困则是针对教育领域全新提出的一个学术名词,就是指农村贫困人口,由于经济发展不足、社会资源匮乏等问题,长期缺乏体育锻炼和参加各种体育活动的机会,与大多数城市人口的生活指标相比长期处于落后的状态,身体素质不达标,学生接受体育教育的权利在一定程度上也受到了侵害。

1.2 农村体育贫困的主要表现分析

首先是人力资源严重匮乏。在农村的学校里,人力资源基本包括教师的数量、质量以及发展前景等。但是由于农村经济发展落后以及基础设施不完备等问题,大多体育教师都是临时支教人员,为了评职称或想尝试一些新鲜感,去两三个月就回归原来的生活,人员的流动性大,甚至很多偏远地区的农村学校根本就没有体育教师。根據相关数据显示,西部欠发达地区的农村学校,有超过30%以上的没有体育教师,可不开设体育课。即使一些学校有体育课,教师的职称配比或专业素质也不达标,很多都是其他科教师业余代替的,缺乏专业的体育教学经验,学历更是严重不达标。由此可见,农村体育人力资源与城市相比差距巨大,不仅需要提升整体素质,还需要对整个体育教学体制进行改革和更新[1]。

其次是物质资源匮乏。物质资源是保障农村学校体育课正常进行的基础,其中包括体育场地、各类体育器材和基础设施等。但是从当前的调查结果来看,大多数农村学校体育设施严重不足,学校本身面积就不大,能为体育场馆和操场留下的面积就更小了,因此很多学生上体育课多是在学校外面进行的,以自由活动为主。

最后,缺乏文化资源。文化资源在体育学科中主要表现为体育课程制度、上课安排和体育竞赛机制等。但是由于农村学校相对闭塞,和外界的接触少,一片村落可能只有一所学校,想要开展大型的体育竞赛就是天方夜谭。而体育课程的缺乏则主要是因为整个学校无论学生的年纪多大,只开展一两项体育活动,对于其他体育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还相对较少,学生的积极性带动不起来,设施也不够充足,缺乏开展体育锻炼的气氛,学生的身体素质也很难达标。

1.3 社会排斥和农村体育贫困之间的联系

首先从经济维度方面来讲,教育水平的高低与经济生活质量有着直接的关系,由于农村自身发展的经济缺陷,学校体育场馆和其他设施的建设都需要地方政府的财政拨款,申请的时间长、流程复杂,是否能落实到位还是未知数,势必会引发体育贫困现象的出现。

其次从教育维度领域来讲,我国传统教育理念就是重视重点学校、城市教育,还是非重点学校和农村教育,农村学校的学生很难有较为优质的发展机会,甚至一些地区农村学生的受教育权利都得不到保障。而一些农村学校为了让学生尽快成才,走出农村、走向城市,也会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体育课的设置,认为这是无用的课程,想要让学生锻炼身体,组队跑圈就完全可以实现了,这种心态也催生了体育贫困的出现。

最后从文化维度的角度来说,农村体育贫困说到底是由于文化贫困造成的,乡村教师和家长受教育程度都不高,长期生活在闭塞的空间下,每天接触到的人和事也都千篇一律,对于体育课的认知也相对狭隘。这种文化素质的差异就是产生农村体育贫困的根源[2]。

2  社会排斥视角下农村学校体育走出贫困的路径分析

2.1 大力推进农村经济的发展

好的经济基础才能稳定上层建筑,因此想要有效摆脱农村学校的体育贫困,就要从根本上、从经济维度方面加大对农村整体建设的投入,在提升农民基本收入的情况下,他们才有动力发展教育。因此在实际的建设和维护中,相关部门应该保证农村教育经费的充足,缩短经费申请和上报的流程和规定等。相关部门也应该充分理解当下社会排斥的现象,全员深入到农村基层中,考察不同区域农村体育教育的现状,在有效消除体育课程差异的同时,满足学生基本的体育锻炼的权利,从而使农村学校的体育资源得到最大的保障。

2.2 强化农村学校体育资源的建设

农村学校本身发展就不充分,再加上物资匮乏,学校管理者也一味地以提升学生成绩为重点,忽视了对体育课程的设置和开发,体育课被主科挤占,甚至一些学校根本就不开设体育课程,大大限制了学生身心的全面发展。为了改良这一现状,首先应该从思想上入手,强化农村学校教师和学生的体育学习意识,认识到开展体育训练的重要性,以捍卫学生均等的受教育权利。其次,相关部门也应该协助各地方政府,定期向农村地区学校输送体育专业的教师人才,改良岗位流动性大、教师资源匮乏的现状,将新思想、新理念和新方法带到农村体育课程中,有效开阔学生视野的同时,也能促进教育的相对公平发展。最后,在运动设施、场地和设备方面也应该加强重视,地方政府有针对性地在這些领域上拨款,保全学生体育锻炼权利的同时,也能为促进农村学生身心健康发展提供物质条件[3]。

2.3 构建农村学校体育问责约束机制

各级政府、行政管理部门中的体育管理人员应该认真考察当下农村学校体育课程开设的情况,确立法律救济和责任追究机制,针对个别农村学校体育卸责的行为要予以追查,是经济拨款没有落实到位、学校体育教师不足还是场馆匮乏等,将原因理清之后上报到相关部门予以查明并有效解决问题。同时还应该建立合理的问责保障机制,强化各级政府对农村体育基本工作的落实力度,并有效执行国家规定的政策方针,保障农村学生依然能享有平等的接受体育教育的机会,尽可能地促进教育公平性的同时,淡化社会排斥的理念。

3  结语

在社会排斥下,造成农村学校贫困现象出现的原因有很多,除了经济基础不牢靠之外,与资源和文化体制都息息相关。因此,相关部门应该大力挖掘解决农村学校贫困问题的路径,推进农村经济的发展,强化农村学校体育资源的建设,构建农村学校体育问责约束机制,在保障农村学生基本接受体育教育权利的基础上,有效提升农村的文化氛围,促进教育的相对公平性。

参考文献

[1] 罗仕贵,杨辉.社会排斥视角下农村学校体育贫困分析及其解决路径[J].西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7,37(8):163-167.

[2] 刘牧.当代中国农村扶贫开发战略研究[D].吉林大学,2016.

[3] 王俊文.当代中国农村贫困与反贫困问题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7.

猜你喜欢

解决路径农村学校
小学数学教学困境及解决路径
数字版权管理与合理使用权利冲突的解决路径
农村小学集体备课活动的有效开展
农村学校创客教育发展之路
浅谈农村学校的班主任工作
高中语文散文审美性阅读的困境及解决路径
小班额背景下学生作业批改方式的研究
浅谈农村学校管理艺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