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数学综合实践教学案例分析

2019-06-11庾少华

新课程研究·中旬 2019年2期
关键词:教学案例综合实践教学策略

庾少华

摘要: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积极开展综合实践教学,对于提升学生的数学学科素养有重要作用。它不仅是新时期小学数学学科性质的重要体现,也是提升学生数学的兴趣、动手能力、数学学习能力的重要途径。为进一步凸显小学数学综合实践教学的价值,从案例分析的角度,对小学数学综合实践教学展开探索,以此达到提升学生数学学习兴趣、提升学生课堂参与意识、加强师生课堂互动的教学目标,为日后小学数学综合实践教学的发展提供动力,同时为小学生数学学习的进步奠定基础。

关键词:小学数学;综合实践;教学案例;教学策略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0568(2019)05-0074-02

一、小学数学综合实践活动教学的课程要求

小学阶段的数学教学对学生数学意识的形成、数学兴趣的培养以及数学的实际应用能力的提升有着重要作用,以综合实践为途径展开小学数学教学,不仅能够促进数学理论与实践的联系、数学知识与生活常识的联系,还能给学生带来更多的学习乐趣,让其感受到数学的魅力,进而实现在快乐中学习、在快乐中成长的教育目标。《义务教育小学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明确规定:小学数学课程的基本理念是将数学课程致力于实现义务教育阶段的培养目标;在教学内容中反映社会的需要、数学的特点,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在教学活动中积极的师生互动,通过共同发展达成教学目标。而小学数学教学中的“综合与实践”课程是一类以问题为载体、以学生自主参与为主要形式的活动,在“综合与实践”教学活动中,学生综合运用“数与代数”“图形与几何”“统计与概率”等相关知识来解决问题。该课程既可以在课内进行,也可以在课外进行,既可以从学科融合人手,也可以从课外知识拓展人手。在这样的数学课程教学中,更应注重学生数感、符号意识、空间观念、几何直观、数据分析观念、运算能力、推理能力和模型思想的渗透与引导。

由此可见,小学数学综合实践活动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数学品格和关键能力,提升小学生的数学学科素养。如何开展小学数学综合实践教学,才能更好地实现学生数学能力与素养的提升,更好地落实新课改下数学教学目标,更好地使学生“在做中学”“在玩中学”以获得更多的数学乐趣?笔者将从以下两个案例人手进行研究探索。

二、在情境创设中开展小学数学综合实践教学的策略

通过创设情境来开展小学数学综合实践活动,可以将生活中的真实情景带入课堂,使小学生在情境中获得形象的感知,在活动参与中获得更多的乐趣。在生活中经常会遇到确定位置的场景,比如出去看电影,需要找到自己所在的位置,或者需要确定自己在教室里的位置,还有出去购物或者旅游,也需要知道商场以及景点的位置,因此小学五年级课本就出现了关于位置的教学内容。为帮助学生更好地学习这部分内容,教师在引导学生学习位置的相关知识时,可以组织学生模拟看电影的场景,或者模拟出去吃饭时喜欢坐在哪个位置的场景,鼓勵学生在参与、感知中认识位置的概念,并确定自己在所处教室中的位置。在这样的环境创设中,教师可以带领学生将桌面上的文具收起、桌椅摆放排列整齐,模拟电影院的椅子,黑板当作电影院的荧屏,在活动准备时,准备电影票分发给学生。在这一综合实践的实施过程中,教师可以先扮演验票员的角色,鼓励学生根据电影票选择自己的位置,当学生熟悉这一流程之后,教师就可以将验票员的工作也交给学生来做,在学生之间就位置的概念进行充分交流,并对学生进行有效引导。

在上述教学案例中,教师通过创设生活中进入电影院的场景,引导学生对位置的概念进行认知与学习,并确定位置。在这样的实践过程中,学生不仅可以对位置的概念知识产生更深入的认识,还能够在寻找位置的游戏中提升自主学习能力与实践能力。同时这种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综合实践活动还能够为师生情感、生生情感的提升提供可能,学生还能够发现数学学习的快乐、数学学习的价值以及数学为我们生活所服务的道理。

三、在学科融合中开展小学数学综合实践教学的策略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还可以通过学科融合的方式开展数学综合实践活动,促进数学学科与其他学科的融合,为学生的实践操作提供更多素材,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例如,教师在教学“图形的运动”综合实践活动时,可以通过数学课与手工课相结合的方式提升课堂教学的趣味性。教师可以带领学生一起动手进行教学玩具的设计与制作,使每个学生都能够用手中的剪JI、硬纸板、彩笔进行时钟的制作,让学生在动手实践的过程中对图形的运动产生更直接的认识。因此在“图形的运动”综合实践活动中,教师可以从两个环节人手对学生进行引导:第一个环节的主要内容是手工制作时钟。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可以鼓励学生根据自己的意愿将时钟做成圆形、长方形、正方形;时钟上的数字颜色可以由学生任意设计,但要坚持清晰醒目的原则;时钟上的分针和时针要做成可以灵活旋转的,由此分针和时针的设计难度较高;教师也可以鼓励学生自行进行表盘的设计,在教师的协助下完成时针与分针的组装。第二个环节主要内容是用学生制作的钟表进行图形的运动。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可以先拿出自己手中的钟表,通过拨动指针从“12”到“1”,引导学生说出指针围绕点“O”按顺时针的方向旋转了30°,并通过由易到难的方式来引导学生进行更深入的学习,如教师可以按照以下方式进行指针的设置:从“1”到“3”旋转了多少度,教师直接旋转90°,从( )到( )。让学生通过抢答的方式说出正确的答案。训练完毕后,教师可以将正确的答案写在黑板上。为增添活动的趣味性和实用性,还可以随机提问学生:你每天的起床时间是几点?你回到家的时间是几点?在这个过程中时针旋转了多少度?请用钟表表示出来。当这些游戏都完成之后,教师还可以鼓励学生两人一组使用自制时钟展开图形运动的提问与回答,以达到巩固提升的实践目标。

在“图形的运动”的综合实践教学中,笔者认为可以将手工课与数学课相结合,这种引导方式具有以下优势:手工设计钟表可以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审美能力、创造能力,提升学生的成就感。以手工设计的钟表为道具开展小学生对时间认知的训练,可以有效提升师生和生生之间的互动性,使时间训练更具互动性和趣味性,同时也使学生对图形的运动这一知识有更深刻的理解。

综上所述,综合实践教学活动能够极大地促进小学生学习数学知识的兴趣,明确数学学习的价值,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与实践应用能力,同时还有助于促进师生之间沟通,为小学生更好地学习数学创造了积极的前提条件。因此,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过程中,如果能够根据学生数学学习需求,合理地实施综合实践教学,必将极大地提高当前数学教学的有效性。

猜你喜欢

教学案例综合实践教学策略
高中化学反应原理学习难点及教学策略研究
统编本初中文言文选文变化及教学策略
初中数学绝对值概念教学策略
关于提高小学生识字实效的教学策略
小学数学课堂导入技巧及案例分析
反转课堂模式与数学教学案例
促进初中化学定量观建构的教学案例
落实数学综合实践活动 培养学生数学核心素养
小学数学“反思型” 教学的探索与实践
中职语文综合实践活动教学有效策略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