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将粤剧粤曲融入小学音乐教学初探

2019-06-11姚丹戚小丽陶文青

新课程研究·中旬 2019年2期
关键词:小学音乐教学方法

姚丹 戚小丽 陶文青

摘要:音乐是培育审美能力的最佳途径之一,音乐教育对学生审美意识的提高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粤剧、粤曲是广东音乐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们在培养学生对美好生活的热爱,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审美观,养成积极向上的审美情趣,启迪智慧、净化心灵、陶冶情操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通过巧设情景引导学生欣赏作品,通过反复咏唱品味歌词之美,利用边唱边演和有效的鼓励手段,培养学生对音乐的喜爱。

關键词:粤剧教学;小学音乐;教学方法

中图分类号:G6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0568(2019)05-0006-02

在众多人文艺术门类中,音乐是人们内心情感体验最直接的表达方式,是培育人的审美能力最直接、最有效的途径。孔子认为“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修身当先要学诗,立身必定要学礼。从人的全面发展的角度来看,学诗、学礼重在自身德行的提升与历练,学乐则重在情操志趣的熏陶。前者约束行为规范,后者则张扬身心个性,二者均不可缺失。由此可见,无论是过去还是现在,音乐始终是人成长中不可缺少的部分,也是一个人适应未来发展的重要途径。作为在广东音乐中占据重要地位的粤剧、粤曲,在审美音乐教育中对受教育者的审美意识有着熏陶作用。将具有地方特色的粤剧引入岭南地区小学的音乐教学中,利用粤剧来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值得探索和研究。

一、运用粤剧、粤曲作为素材的可行性

美育不以抽象说教和逻辑推理来进行,而是以具体生动的形象作用于主体,以情节、意境与主体的心灵作交融,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唤起学生的情感,从而启迪、升华、净化学生的灵魂。因此,要让学生接受感知美,就要在他们受到音乐的感染之前,指导他们准确地认识音乐形象,进入角色。在教学前,教师不仅要认真细致地解读作品背景内涵,还要创设一个能在课堂上表现、尊重、感知音乐作品的艺术氛围。粤剧、粤曲有鲜明的地方区域特色,创建独特的粤剧作品的场景、氛围,既可让学生充分感知粤剧、粤曲之美,又可提高学生学习粤剧、粤曲知识的兴趣。学生在情感熏染中、在情境氛围的催化中,可顺理成章地感知情境、陶冶情操、激发情趣、活跃思维。

二、运用粤剧、粤曲作品内涵,提升学生的审美意识

1.创设情景,走进欣赏历程。音乐欣赏是一种审美活动。在教学过程中,以具体音乐作品为对象,通过静心聆听等辅助手段来体验和领悟,使学习者精神放松,心情舒缓或者愉悦。对于生于粤、长于粤的学生来说,更需要大力培养他们对植根于本土的粤剧、粤曲的欣赏兴趣及能力。这种培养可帮助学生扩大音乐视野,在音乐欣赏领域得到感知、感悟、分析和评价等全方位的、系统化的学习提升。由于粤剧带有浓重的地方文化特色,学生更是在学习中挖掘、认知了地域文化,丰富了文化情感世界。所以,粤剧、粤曲教学是培养学生审美能力的有效途径。但也要注意,究其作品内涵,粤剧对于小学生而言,难免有艰涩难懂之处,在小学音乐教学中,与其不断植入式灌输学生音乐背景知识,还不如授之以渔,尊重学生的认知起点,把学习需求真正融入教学课堂。也就是说,在引导学生欣赏民歌、民乐的过程中,情感目标就放在热爱祖国民族音乐文化这个点上。以粤曲欣赏课《荔枝颂》为例,要求学生带着问题听:在音乐中,你想到了什么?来到了什么地方?然后复听,揭示音乐主题,再请学生谈谈在著名粤剧表演艺术家红线女的优美唱腔中,他们感受到什么?想象到怎样的情景?经过充分讨论,再次欣赏音乐。这一次,教师可要求学生结合实际生活场景细心聆听。如此循环往复,带领学生走向音乐的情感核心。

2.反复咏唱,品味歌词美感。粤曲小调众多,其旋律和歌词都是极其婉转优美的,是很好的教学素材,教师可以结合旋律的反复咏唱和歌词品味,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感悟力。粤曲的歌词大多犹如清雅脱俗的散文诗,一词文一景致,所描绘的画面通俗易懂,适合学生学。例如“月正迷人”“梦也迷人”“花香暗飘近”“几多欢笑入歌韵”等歌词描绘出许多梦幻如画的美妙景色,抓住歌曲的这一特点,就等于捕获了这些美丽瞬间。于学生而言,它们就是理解感悟的抓手,是走进歌曲灵魂核心的大门。在通过各种直观教学手段让学生仿佛融入了粤曲所创设的情境中后,粤曲歌词就可以发挥其作用,让学生的身心得到放飞,感受歌词中的祖国山河之壮美。此外,粤曲旋律有其独特魅力,但如何让学生感受到这种魅力,也是重要的教学任务之一。力度、速度、咬字、情绪等是粤剧、粤曲教学的关键要素,教师要抓住要素着力指导,才能让学生进入角色,身临其境,曲尽而意不尽。

3.边唱边演,增强学习体验。让学生通过动作演绎自己的习得和体验,从中创造美、表演美,提高审美能力。粤剧、粤曲是擅长抒情的艺术,其唱、念、做、打的整个创演过程都离不开音乐,只有通过动作来表现音乐的各种具象,才能直观地被感知,更形象地阐释粤曲,达到欣赏、热爱粤剧、粤曲的目的。从习得获知的角度来说,“动作”也是学生表达自己感受的最直接方式,因此,要给学生多创造“动”的机会,让他们用自己认为合宜的动作来表达对粤剧、粤曲的理解,利用他们天真活泼的特点结合粤曲做律动、表演。形体动作既可以表现作品,也可以加深对作品的理解,使学生在参与中得到审美情感的升华。由于运用了动作的演绎,粤剧、粤曲所描绘的形象不但直接作用于学生感官,还被赋予了个性化的情感色彩,再加上曲折的戏剧情节,无一不引起学生的强烈反响,留下学习的印记。

4.有效评价,激发学习兴趣。激励性评价不单是积极有效的教育手段,还是一针学习的“催化剂”,它可以营造宽松、和谐、民主的教学氛围,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的情感和求知欲,给予学生勇气和力量,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和上进心,使学生体验到成功的喜悦。

粤剧、粤曲艺术特色鲜明,渗透入小学音乐教学课堂,能培养学生对美好音乐的热爱,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审美观,养成健康向上的审美情趣,启迪智慧、净化心灵、陶冶情操。

因此,在音乐教学中,教师要善于将粤剧、粤曲作品融入课堂中,通过创设情境引导学生走进音乐欣赏历程,通过反复咏唱品味歌词之美,并结合表演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激励学生勇于通过音乐去表达自己的情感。

猜你喜欢

小学音乐教学方法
基于gitee的皮肤科教学方法研究
高职院校音乐选修课信息化教学方法与实践探索
《计算方法》关于插值法的教学方法研讨
《计算方法》关于插值法的教学方法研讨
小学语文字理教学方法探析
游戏教学法在小学音乐课堂教学中的运用
小学音乐教学中的创新教育
提高小学音乐课堂提问有效性的策略
开启学生智慧,构建快乐课堂
如何走出小学音乐教学的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