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工作过程系统化的《建筑工程计量与计价》课程改革实践探索

2019-06-11张宁谢建平米力马强

现代职业教育·职业培训 2019年1期
关键词:系统化计价工程量

张宁 谢建平 米力 马强

[摘 要] 高等职业教育是以服务发展为宗旨,以促进就业为导向,以增强学生就业创业能力为核心,基于这一原则对学院建筑工程技术专业的职业技能课程《建筑工程计量与计价》进行基于工作过程系统化的课程改革实践。在改革过程中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优化课程设计,以期更好地适应未来岗位的需要,取得不错的效果。

[关 键 词] 高等职业教育;计量与计价;工作过程系统化;课程改革;问题研究

[中图分类号] G712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19)03-0092-02

《建筑工程计量与计价》是建筑工程技术专业的一门技术性、专业性、综合性较强的职业技能核心课程。根据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的需要,对本学院建筑工程技术专业2014级、2015级和2016级学生分别进行了基于工作过程系统化的课程改革实践。课程设计上以工程造价岗位需求为目标,以工程造价的能力培养为主线,以工作过程系统化来进行课程内容的选择和序化。在实践过程中,随着改革进程的发展,会出现很多问题,及时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促进课程向更加适应学生发展的角度进步。

一、课程改革实践

(一)课程内容的选择

“工作过程系统化”强调的是“以就业为导向以职业为载体的人的全面发展”,是知识序化的另一种方式,课程开发必须解决两个问题:一是课程内容如何选择,二是课程内容如何排序[1]。

基于本专业学生的特点,即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不强,吸收新知识较慢,在学时有限的情况下,对课程内容进行选择和删减。主题学习单元中的典型案例侧重于简单框架结构的工程量计算与造价分析,目标是培养学生不仅可以进行工程量的手工计算,而且可以熟练使用计算机辅助软件进行工程量的计算和工程造价文件的编制。

课程设计中的课程内容如表1。

(二)课程内容的排序

工程造价的整个工作过程为可行性研究阶段、设计阶段、施工阶段和竣工阶段,施工阶段的整个工作过程为基础工程施工、主体结构工程施工和装饰装修工程施工。课程改革方案中,课程内容的组织与排序是按照施工阶段的三个过程进行的,见表1。

根据2014级学生的课程结果,调整2015级的课程设计;再根据2015级的课程改革结果,调整2016級的课程设计,从最初的改革设想到最后的课程标准,主线没有变,但课程内容的选择和内容的排序上会根据学生实际情况进行微小的调整。

(三)学习情境的设计

由典型工作任务具体细化到学习情景的设计中,按照完成每个工作任务必须经过的“资讯、决策、计划、实施、检查、评价”6个过程来考虑实施。典型学习情境设计以主体结构工程量计算为例,见表2。

二、课程改革问题分析与解决

课程改革过程中,授课对象的变化、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接受程度不同、学生的配合情况等都会不同程度反映在课堂表现上。因此针对课程改革过程中的具体问题作深入剖析,采取相应的解决办法,使课程改革顺利进行。

(一)问题分析

1.课程内容的组织与设计,是基于工作过程系统化进行的。每个学习单元都是一个实训项目,在完成实训项目的过程中,掌握工程造价的基本知识,学习工程造价的技能。但是在传统教学方法成长下的学生学习比较被动,不愿意主动参与其中,阻碍了课程改革的进行。

2.教师在实训内容设计上,在知识的整合方面存在很多不足之处,如受限于学时的要求更侧重于工程量的手工计算,工程量的电算化虽有涉及,但训练内容不多,学习效果不明显。

3.学生完成任务的结果如何,很大程度上会从教师的评定中获得。虽然有的实训任务是团队合作,但学生获得的评价也希望是有所不同的。但如果完成一个任务,教师没有任何评价,学生会非常失望,也会极大地打击学生进行下一个任务的积极性,任务驱动的效果也会大打折扣。

(二)解决问题的途径

1.基于工作过程系统化的课程改革是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辅助。尤其是《建筑工程计量与计价》类动手能力很强的课程,应该主要让学生动手,而不是教师讲[2]。要让学生真正参与进来。比如在建筑各分部分项工程量计算过程中,计算规则是不变的,而工程设计图纸是多样化的。在计算过程中,对图纸中各构件的理解和计算方式并没有一个固定的模式,对于同一图形可采用的计算方法很多。这就需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给出方向性的指引,组织学生进行讨论,让学生充分发挥自主性,大胆说出自己的理解和认识,并积极参与讨论,主动修正自己的认识与理解的不足[3]。

建筑工程计量与计价课程内容的理论不深,也不抽象,但内容比较综合,计算规则繁多。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常常出现工程量计算不准确,计价时重项、漏项严重,工程造价计算不准确,面对千变万化的工程实际时更显得束手无策[4]。因此,一定要让学生边学边练、多练习、多思考,多与老师同学讨论学习。在这个互动过程中,让学生记住重点,突破难点,培养独立思考、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2.在完成具体的实训任务时,弱化工程量的手工计算,强化工程量的电算化,使用信息化的教学手段,基本知识点的掌握辅以移动教学平台上测试,技能知识的掌握和训练需要正规的工程量计算软件的练习,手工计算和电算化的结果对比分析,强化预算能力的提升,使学生毕业后能较快地适应造价员岗位的需要。

3.完成实训任务的评价环节,学生也是非常重视的。成果评价要中肯,尽量用赞美性语言,但不能滥用。我们的目标是要培养有一技之长,具有吃苦精神和创新精神的学生。一方面要鼓励学生建立自信,另一方面也要为学生未来的成长考虑,不能助长浮夸和虚荣的风气,这个度的把握很重要。身教重于言传,只有教师自己业务熟练、文化底蕴深厚,才能在学生中树立威信,才能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否则教学效果就会大打折扣[5]。

三、结论与创新点

(一)结论

课程改革以培养学生技能为主要目标,以典型工作任务为教学载体,以学习情境为课堂教学内容,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接触真实案例。建筑工程计量与计价进行基于工作过程系统化的课程改革,学生参与度提高,学习兴趣增强,不仅锻炼了学生手工计算的能力,而且增强学生运用造价软件进行算量和计价的技能,更好地适应造价员的岗位需要,更好地适应社会。

(二)创新点

引入信息化教学手段,把单独的课内实训和上机实训进行融合,改变学生“不想学理论,只想学技能”的观念,将理论知识融入技能训练中,让学生对理论不反感,反而积极讨论学习,双促进,双吸收,效果显著。

参考文献:

[1]姜大源.工作过程系统化:中国特色的现代职业教育课程开发[J].顺德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4,12(3).

[2]安冰姝,郭素芳.《建筑工程计量与计价》教学改革的探索:以内蒙古建筑职业技术学院建筑经济管理专业为例[J].价值工程,2016(31).

[3]张海燕,焦丽丽.颜加斌,等.高职《建筑工程计量与计价》课程教改措施初探[J].价值工程,2011(31).

[4]余连月.高职“建筑工程计量与计价”课程教材编写探讨[J].教育与职业,2010(12).

[5]廖秀华.《建筑工程计量与计价》课程教学改革探索[J].价值工程,2011(31).

编辑 张 慧

猜你喜欢

系统化计价工程量
系统化心理护理在生长发育迟缓患儿中的应用价值分析
陪产家属系统化健康教育对孕妇分娩方式的影响
系统化护理干预在阑尾炎腹腔镜术后患者恢复影响
基于工作过程系统化的汽车底盘构造与检修研究
探讨工程量清单计价与工程招投标及工程合同管理的关系
标准化工程量清单对核电分包合同支付的影响
工程量清单计价在公路工程造价管理中的作用
世界银行拟在中国银行间债市发行20亿SDR计价债券
关于定额计价与清单计价的异同分析
浅谈工程量清单计价的合理性与必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