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级分区管理模式在急诊患者安全护理中的应用
2019-06-11刘建
刘建
[摘要] 目的 总结分级区分管理模式在急诊患者安全护理中应用效果。方法 该院急诊科开展分级分区管理,依据急诊患者的病情实施分级分区就诊。结果 实施后急诊患者的护理人员急诊、辅助护理人员接诊、输液巡视以及用药指导的护理满意度、医护人员对管理模式的满意率均明显优于实施前(P<0.05)。结论 急诊患者实施分级分区管理模式可显著提高患者以及医护人员的满意度。
[关键词] 分级分区管理模式;急诊;安全护理;护理满意度
[中图分类号] R47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2-5654(2019)03(a)-0095-02
Application of Hierarchical Partition Management Mode in Emergency Patient Safety Nursing
LIU Jian
Department of Emergency, Jilin Provincial Hospital of Integrated Traditional Chinese and Western Medicine, Jilin, Jilin Province, 132000 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summarize the application effect of grading and differentiation management mode in emergency patients' safety nursing. Methods The emergency department of our hospital carried out hierarchical and district management, and the grading and district treatment was carried out according to the condition of the emergency patients. Results The satisfaction rate of the nursing staff in the emergency department, the nursing care staff, the infusion patrol and the medication guidance, and the satisfaction rate of the medical staff in the management mode were significantly better than those before the implementation(P<0.05). Conclusion The implementation of a hierarchical zoning management model for emergency patients can significantly improve the satisfaction of patients and medical staff.
[Key words] Hierarchical partition management mode; Emergency department; Safety nursing; Nursing satisfaction
当前急诊科工作中存在诸多问题,如急症、非急症患者混杂,导致患者等待时间长,需急救治疗患者不能及时得到救治。因急诊患者病情变化快,恶化发展快,随时会威胁患者生命健康[1]。为促危重症患者得到及时就诊,提高急诊科服务质量,该院提出重新设计急诊科管理流程,实施分区、分级管理,规范就诊顺序,优化处理危重症患者,提高就诊服务质量水平。该次研究,分析急诊患者实施分级分区管理模式的意义,总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该院急诊科现共有40名护理人员,均为女性,年龄为20~49(27.3±6.2)岁。学历:本科20名,大专11名,中专9名。职称:护士15名,护师14名,主管护师10名,副主任护师1名。
1.2 管理方法
1.2.1 病情分级就诊 根据《急诊病人病情分级试点指导员原则(征求意见稿)》[2],根据医生对患者病情的评估结果,划分为四级:一级为濒危患者,这类患者随时可能会出现脉搏、呼吸骤然停止,生命体征非常不稳定,合并大出血、强烈胸痛或呼吸困难等现象,需及时抢救治疗;二级为危重患者,这类患者病情短期内会恶化发展为一级患者;三级急症患者,这类患者短期内无生命危险,且患者生命体征稳定;四级:非急症者,病情短期内不会恶化加重,可安排急诊室外等候。
1.2.2 分区就诊 将急诊科候诊患者安排到红黄绿“三区”诊断治疗,红区划定为急救监护区,收治濒危与危重患者;黄区划定为急救监护区,收治急症患者;绿区划定为诊疗区,收治非急症者。原則上,护理人员根据这种分区划分方法分流患者,但若患者病情恶化,或需提前就诊者,可合理安排及时就诊治疗,病情恶化严重者,将患者转送到红区诊治。
1.3 观察指标
比较两组分级分区管理前(2015年1—12月,共抽查450例)、后(2016年1—12月,共抽查450例)急诊患者对急诊护理满意度、医护人员对管理模式的满意度。急诊患者对急诊护理满意度:根据自行设计问卷进行调查,调查护理人员接诊、辅助护理人员接诊、输液巡查、用药指导等;医护人员对管理模式满意度:自行问卷调查,调查内容医患沟通、病情了解、医护配合以及价值体现等。满意度均采用5级评分法,很不满意1分,不满意2分,一般3分,满意4分,非常满意5分,不满意≤2分。接受调查医生30名,护理人员40名。发放问卷均全部回收,均为有效问卷。
1.4 统计方法
研究数据分析工具为SPSS 20.0统计学软件,计数资料用[n(%)]表示,正态分布以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比较两组急诊患者对急诊护理满意度情况
实施前,护理人员接诊、辅助护理人员接诊、输液巡查、用药指导护理满意率分别为70.89%(319/450)、66.67%(300/450)、66.67%(300/450)、50.0%(225/450),实施后,各项满意指标满意率分别为79.11%(356/450)、79.11%(356/450)、79.11%(356/450)、79.11%(356/450),实施后急诊患者的护理人员急诊、辅助护理人员接诊、输液巡视以及用药指导的护理满意度均明显优于实施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8.11、17.63、17.63、83.33,P<0.05)。
2.2 實施前后医护人员对管理模式满意度对比
医生实施前、实施后满意率分别为73.3%(22/30)、93.3%(28/30),护理人员实施前、实施后满意率分别为75.0%(30/40)、97.5%(39/40),实施后医护人员对管理模式的满意度均明显优于实施前,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32,8.54,P<0.05)。
3 讨论
急诊科收治的患者随意性较大,就诊高峰期,人数密集,但护理人员人员,一定程度上会影响工作效率,再加上当前急诊护理团队多为年轻护理人员,缺乏丰富的护理经验,容易引发护理纠纷[3-4]。为了保证急诊科的护理急救质量,加强安全管理十分必要。实施分级分区管理,便于护理人员根据患者不同病情级别实施分诊,加强巡视,密切关注患者的病情变化,及时为患者提供诊治,减少护理风险发生为了保证急诊科的护理急救质量,加强安全管理十分必要[5-6]。根据急诊患者的病情轻重程度进行划分,并安排到不同区域,安排就诊治疗,明确责任护理人员的具体工作内容,严格落实岗位责任制[7]。这样不仅有利于提高工作效率,还可显著提高护理质量,增强护理人员的责任心、成就感,调动工作积极性,提高护理质量。同时分级分区管理,合理规划就诊顺序,责任护理人员可在工作区域范围内完成自己的工作,提高患者对护理工作满意度、医护人员对管理模式管理度[8]。本次研究表明,实施后患者对护理人员急诊、辅助护理人员接诊、输液巡视以及用药指导的护理满意度高于实施前,医护人员对护理管理模式的满意度高于实施前。这一结果表明分级分区管理具有较好的护理质量。
综上所述,实施分级分区管理模式,可降低护理风险发生,提高护理工作满意度,对于整体提高急诊科护理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 刘军平.团队管理模式在急诊管理中的应用发展分析[J].中国卫生产业,2017,14(13):125-126.
[2]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急诊病人病情分级指导原则(征求意见稿)[J].中华危重症医学杂志:电子版,2011,4(4):27-28.
[3] 吴翔燕,郭玉兰,张鸿兰,等.急诊分诊安全管理模式在急诊护理中的应用研究[J].基层医学论坛,2016,20(14):2002-2003.
[4] 金文菊.团队管理模式在急诊护理管理中的应用[J].中国保健营养,2016,26(10):425-426.
[5] 丁玲芳,陈俊国,贾亚平.危机管理模式在急诊科护理管理中应用的有效性探究[J].中华全科医学,2016,14(8):1402-1404.
[6] 陈玥.团队管理模式在急诊护理管理中的应用体会[J].医疗装备,2016,29(10):254-255.
[7] 任莹,芦良花.优化护理分组管理模式在急诊护理管理中的应用[J].护士进修杂志,2017,32(10):894-895.
[8] 郭春芳.急诊护理管理中团队管理模式的临床价值分析[J].中国继续医学教育,2016,8(25):251-2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