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问题导学法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2019-06-11李春杰

新课程研究·中旬 2019年1期
关键词:有效措施

摘   要:问题导学法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设置一系列的问题情境来完成预设的教学目标,帮助学生获得知识与技能的一种教学方法。在高中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有效地运用问题导学法,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学生学习的效率。

关键词:高中数学问题;导学法;有效措施

作者简介:李春杰,内蒙古师范大学附属第二中学党支部副书记,高级教师。(内蒙古  呼和浩特  010000)

中图分类号:G63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0568(2019)02-0084-02

相较于初中阶段,高中数学的学习难度大大提升,更好地掌握、理解高中数学的知识点,对提升高中学生的数学综合能力,特别是在数学逻辑思维能力、探索能力以及创新能力等方面有较大帮助。目前,虽然数学课程内容已进行了改革,做出了许多改变,也取得了一定的改革成效,但在教学方法改革上的效果仍不太理想。高中阶段是学生身心发展的重要时期,数学教师应该积极提升自己的职业素养,跟随时代的步伐,积极学习各种行之有效的教学方式,并与自己的教学方式相融合,灵活运用到数学课堂上,帮助高中生进行更加高效的数学学习,促进其综合能力的提高。经过实践,笔者发现问题导学法就是一种可以实现上述目标的教学方式。

一、问题导学法的含义

什么是问题导学法?导学法是一种比较常见的新型教学方法,可以分为两种,一种是学案导学法,一种是问题导学法。导学法打破了之前学生一直被动地接受教师“灌输”的教学方式,让学生充分地参与整个教学过程,师生之间互动增强,课堂学习氛围被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在知识的学习过程中实时提出疑问,师生之间互动交流,通过对问题的详细分析和解决来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所以,导学法能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切实地提高教学质量。

近几年高中课程改革的核心在于促使学生主动学习知识,摆脱应试化教育体系下被迫学习的状况,也就是说,变“要我学”为“我要学”。教师在充分理解教学内容的前提下,通过设置一系列问题情境来完成预设的教学目标,帮助学生获得相应的数学知识和技能。合理地运用问题导学法,有利于帮助高中生提高数学学习效率,将数学书本上的知识融会贯通,遇到难题时能够独立思考和解决,并在实际解题的过程中灵活应用所学知识。

问题导学法是由导学法衍生出来的一种教学方法,是师生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的过程。将问题导学法合理地运用在高中数学的实际课堂教学中,让学生在遇到难题时主动向教师寻求帮助,经过师生共同探讨,及时解决问题,并加深对此知识点的记忆,提高学习效率。积极求助之后攻破难题的成就感,也可以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也就是说,这种教学方式可以使师生之间的沟通交流更加深入。

二、问题导学法的特点

1. 互动式教学。问题导学法与传统教学方法相比,有许多不同点,师生之间的交流程度就是其中之一。传统教学模式中,高中数学教师只会单调地讲解书本中的數学知识点,在课下以及课间都缺乏与学生之间的互动交流。应用问题导学法的数学教师会意识到师生之间交流的重要性,在课上会积极地开展数学活动解决学生的问题,在课下也会留出足够的时间和学生进行互动。而且,问题导学法是紧跟时代步伐的新型教育方式,课堂上可以根据当前学生热衷于电子产品的特点,使用多媒体设备进行授课,让学生集中注意力,认真听讲。另外,还可以采用分组讨论问题的方式增强师生的互动性,减少学生与数学教师之间的隔阂。

2. 生活结合式教学。应用问题导学法的高中数学教师可以将自己在课上讲解的知识点与生活实际相结合。教师教授学生数学知识点的目的,就是希望学生能在实际生活中灵活应用,所以在课堂上将数学问题生活化有两个优点:一是帮助学生在生活中更加快捷地解决问题,二是达到让学生更快捷更深刻地理解和吸收数学知识点的教学目的。在课堂上灵活地运用生活结合式教学法,能使学生更容易理解数学问题,并在解决数学问题时提供一种独特的解决思路。

三、应用问题导学法的注意事项

1. 问题难度适度。高中数学教师在运用问题导学法进行教学时要注意问题的难度,在进行新知识的讲解之后,布置一些难度适中的数学题目可以帮助学生有效地理解和巩固新知识。此外,适当难度的练习也可以帮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收获成就感。如果教师没有考虑到大部分学生的实际情况,盲目地布置难度很高的数学问题,就会导致大部分学生在解决题目时无从下手,进而打击学生的自信心,最终导致学生对学习数学产生厌恶感,甚至放弃数学学习。所以,高中教师应该根据班级实际情况调整难度,提升教学质量,尽可能地激发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

2. 问题数量适度。教师在应用问题导学法时应该注意问题的数量,过多的数学题目会使学生产生压力,出现不认真解答或敷衍了事的现象。反之,题目量过少,则会导致学生不能灵活地掌握和运用新的数学知识,达不到巩固新知识、提高数学学习效率的目的。所以,在选题数量上一定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设计。在数学课堂上,也应该适当地安排授课时间,避免整节课都在教师讲授知识内容的过程中进行,适当地留出一些时间安排数学问题解答环节或者其他活动,有利于提升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

问题导学法作为一种新型教学方法,与传统教学方法相比有一定的优势,如更注重师生之间的沟通交流等。高中数学教师在课堂上合理运用问题导学法,不仅能帮助学生更加高效地理解数学知识,还可以帮助学生提高数学应用能力。

参考文献:

[1] 沈永明,周国梅.新课标下高中数学课堂提问探究[J].徐州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4,(2):80-82.

[2] 秦炎梅.浅谈高中数学教学中学生自主学习提升策略[J].数理化学习,2015,(10):38.

[3] 陈鹏.浅谈高中数学教学中问题导学法的应用[J].学周刊,2018,(36):72-73.

[4] 王体海.问题导学法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文理导航(中旬),2015,(5):30.

[5] 卓顺利.问题导学法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数学学习与研究,2015,(15):59.

责任编辑   俞 莹

猜你喜欢

有效措施
浅谈提升企业现金流管理水平的措施
浅谈制造业中小企业内部控制存在的问题及措施的分析
关于创新开展“两学一做”学习教育的实践与探索
煤矿机电设备检修管理问题研究
船舶涂装工艺技术改造中的环保技术研究
提高高中语文课堂效率的有效措施
加强供电企业成本预算管理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