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核心素养观下小学数学计算教学探赜

2019-06-11高君梅

新课程研究·中旬 2019年2期
关键词:计算教学学习兴趣核心素养

高君梅

摘要:计算教学是小学数学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培养学生严谨的逻辑思维、提高计算能力有重要作用。在核心素养观的背景下小学数学计算教学应培养学生的数字意识,提高分析能力和运算能力,发展数学技能,促进全面发展。因此,教学过程中教师要转变传统教学观念、制订科学教学目标、丰富计算教学方法、创设多种教学情境、有效运用错题资源、培养学生数学计算习惯等方面,围绕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展开有效的课堂教学。

关键词:核心素养;小学数学;计算教学;学习兴趣

中圖分类号:G623.5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0568(2019)05-0030-02

在小学数学计算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需要转变传统教学观念,树立生本教学理念,突出学生主体地位。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关注每一位学生的个性特点,构建以学生为主体的课堂教学模式,引导学生积极表达观点和想法,在学生遇到困惑时,予以适当引导,这样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充分发挥其主观能动性。

一、科学制订教学目标,择优选取教学内容

教学目标是每节课所要达到的教学效果的预设,是课堂教学的正确引导,制订教学目标不能局限于课堂内容,还要结合学生核心素养的发展需求。科学制订教学目标需要教师进行高效的课前准备:首先是备教材,既要选择难度适中的计算题目,也要选择经典的、有代表性的计算题目,以此发挥教学内容的引导作用;其次是备学生,以发展学生核心素养为目标,需要结合学生实际制订教学目标,循序渐进。

例如,“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的教学目标为学生能够熟练掌握十位数和百位数的加减法,提高计算效率和正答率。教师应当根据学生的知识基础制订教学目标,对数学基础和计算能力较薄弱的学生应给予正确指导并适度增加训练时间,在保证正确率的基础上提高计算速度;对数学基础较好、计算能力较强的学生则可适当增加练习,并选择有挑战性的计算题目,以保证学生的学习效果,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信心。

二、丰富计算教学方法,激发学习兴趣

除传统的讲授法之外,教师应当在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前提下不断丰富教学方法,采用多种课堂教学形式,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如采用多媒体教学法,通过多媒体呈现的小游戏让学生掌握数学计算知识,寓教于乐,注重学生的课堂参与;再如合作学习教学法,以小组形式针对计算题展开讨论,探索多种计算方法,让学生积极参与教学,拓展思维,增加学生之间的互动与交流。

以“多位数乘一位数”教学为例,学生在熟背乘法表的基础上需要掌握“怎样列式”“如何计算”,并能进行一定程度上的口算,由浅及深、由易到难,从而达到教学的预期效果。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让学生思考“多位数乘一位数”与之前学习过的乘法计算有什么不同,让学生分组讨论,在学生对这方面知识有一定的了解与掌握之后,利用多媒体呈现数学计算题目,指导学生以小组形式进行知识竞赛,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活跃课堂氛围,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和计算能力。

三、创设多样化的教学情境,培养数学思维

在进行小学数学计算教学时可根据教学内容创设具体的教学情境,让学生在情境教学中掌握数学计算方法,提高计算能力。在教学实践中,教师可创设问题情境,引发学生思考,理解教学内容,提高数学思维能力。如在小学数学应用题的计算教学中可创设生活情境,帮助学生在情境中掌握计算方法,从而提高知识运用能力,发展核心素养。

例如,在学习“三位数乘两位数”时,可在课前导入环节创设问题情境,引导学生回忆在实际生活中经常遇到的计算问题,进而思考“三位数乘两位数”应该怎样计算。如结合生活中购物场景,让学生分别扮演顾客和销售者,对购买物品的不同数量进行数学计算,以生活情境的模拟帮助学生练习巩固计算知识并学以致用,培养其实践应用能力。

四、充分利用错题资源,提高计算能力

对于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出现的计算高频错题,教师要予以充分利用,引导学生端正学习态度,认真分析错误原因,有效利用错题资源,查找不足并加以改进。错题资源的利用关键是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对错题资源进行利用,不断提高计算能力。

例如,在学习“小数的加法和减法”时,学生在做题时会出现不同的计算错误,对于这种情况教师应引导学生进行自我分析自我纠正。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引导学生自查,让他们思考:是什么原因导致错误?计算失误还是知识掌握的不到位?分析之后,教师给予学生一定的时间进行错题整理,并要求学生在课后思考巩固,避免再出现类似错误。学生在数学计算题目中出现的错误可作为一种宝贵的学习资源进行再次利用,建立错题资源库,发挥学生主动性,总结学习经验,提高学习效率和答题正确率。

五、培养数学学习良好习惯,发展核心素养

在小学数学计算教学中发展学生的核心素养需要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让学生能够有效运用严谨的数学思维进行正确计算。计算习惯的培养不仅需要教师在教学中对学生进行肯定性评价,树立他们数学计算的信心,还需要加强对计算方法的指导,如什么样的题目应该用哪种计算方法、在计算中有哪些规律和公式等,帮助学生掌握不同的计算方法与计算规律并学以致用,有效解决问题。同时,学生也应该在课堂上积极思考,充分利用课余时间进行适当的数学计算练习,提高学习效率。

在核心素养背景下开展小学数学计算教学是一个循序渐进的探究过程。在这一过程中,教师需要根据学生的课堂表现、掌握情况及学习兴趣等不断优化教学方法,提高数学计算教学的有效性。同时还要引导学生对学习过程中存在的问题积极反馈,加强师生交流,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教学内容,培养数学思维,发展核心素养。

猜你喜欢

计算教学学习兴趣核心素养
小学计算教学的有效性分析
小学数学计算教学中应怎样培养学生的思维品质
小学数学计算教学的思考
让计算教学不再枯燥
数学课堂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之我见
如何推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素质教育
高中生英语自主学习能力培养研究
作为“核心素养”的倾听
精心设计:培养语文兴趣的土壤
“1+1”微群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