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高职教学中实施课程思政的路径探析
2019-06-11王蕊
王 蕊
(天津职业大学,天津 300410)
思想政治教育(简称“思政教育”)是社会或社会群体运用一定的思想观念、政治观点、道德规范,对其成员施加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影响,使其形成符合一定社会所要求的思想品德的社会实践活动。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政会议上提出“要用好课堂教学这个主渠道,思想政治理论课要坚持在改进中加强,提升思想政治教育亲和力和针对性,满足学生成长发展需求和期待,其他各门课都要守好一段渠、种好责任田,使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在高职教学中如何“守好一段渠、种好责任田”,是需要作出理性回应与实践探索的重要问题。本文认为,“课程思政”是有效的途径,在高职课程中实施思想政治教育是大有作为的。
一、课程思政:“守渠种田”的有效路径
1.课程思政的涵义与特征
一般认为,“课程思政”概念是上海在推进德育综合改革中率先提出的理念,但尚未形成完整的理论体系。结合相关研究,本文试做如下界定,课程思政是将思想政治教育融入课程教学的过程与实践,是课程蕴含思想政治元素的自觉显化、挖掘以及与该课程有机融合的教育活动(如图1所示)。从课程带给学习者思政影响的课程形态看,高职思想政治教育可分为两大类:显性思政和隐性思政。显性思政是指思想政治理论课,隐性思政是指除思政课以外的课程进行的隐性思政教育,涉及课程包括通识教育课程、公共基础课程与专业教育课程等。显然,课程思政属于隐性思政。
图1 课程思政模式图示
课程思政具有融合性(依存性)、潜在性和影响持久性的特征。课程思政的融合性或称依存性是指课程思政并不是独立的一门课程,它是与课程相结合并挖掘其中的思政素材来进行的,其自身不能独立存在。潜在性是指课程思政教育作用是“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是伴随课程进程中潜在存在的,特别是和思想政治教育课比较起来这个特征更为显著,后者一般要明确其教育目标和主张,明晰观念。影响持久性是指课程思政的效果比较而言一般更为迁延和久远。其主要依据是,课程思政至少是两类信息交融在一起的,一是课程内容,二是思政内容。从心理学的角度看,它至少有两个“兴奋点”交相辉映,一个兴奋点被激发,则另一个兴奋点也将极易唤醒,从而使影响更为深远和持续性更强。
2.课程思政的学理分析与现实应然性
课程思政的学理依据主要包括如下几点:
首先,从课程论的视角看,一门成熟的现代课程一般蕴含了丰富的思政教育的素材、价值观、世界观、人生观、文化观等,而这些构成了课程思政的基础与前提。一般认为,我国的主导课程理论依据主要有三个来源,一是马克思主义观点与方法指导下形成的课程理论;二是近现代课程论的合理内核;三是我国在课程建设中形成的优秀传统。无论以何种理论建构课程,但总的特征具有一定趋同性,主要是:一是知识性与价值性的融合,或者说是重视思想性、精神性,在知识的背后总依托一定思想与方法;二是政治性、道德性和人本性的突出与融合,特别是在社会科学的课程中更为突出;三是成熟知识的传播与知识历史、杰出人物、事件展示的结合;四是真善美的融合。显然,上述这些特征使课程具备了潜在的思政教育基础。另外,从课程的构建“知识模块”蕴含的内容看,其思政素材非常显见,无论从社会科学类课程还是自然科学或思维科学类课程,一般涵养了唯物辩证法、科学的世界观、科学的方法论,以及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的精神与典型事件。
其次,接受心理学无意识接受理论表明课程思政的有效性。按照接受心理学的观点,灌输、启发、认同与亲历是人们接受思想理念的重要方式。而对于思政教育中的有关政治观点、道德规范和思想观念方面的知识、信息与价值观来说,采用启发、认同、亲历的接收方式更具有效果。思政课作为显性课程对上述内容采取的往往是“直接而明确的灌输”,带有一定的“强制”色彩,如果处理不当,极易引起受训诫而产生“反感”情绪;比较而言,课程思政作为隐性思政教育采用的是启发、认同与亲历的方式传播,容易在学习者心中搭建起宽松、畅通的渠道,从而有利于思政内容浸润心灵。因而,采用课程思政不仅能够实现思政教育,而且还是一个非常有效、平易近人的方式。
实际上,课程思政不仅有学理依据,还有着突出的现实应然性。可从可行性与必要性反映出来。
课程思政的可行性。就高职课程中专业课这个主体而言,由于专业课给予学生的不仅是科学知识更是谋生的技能手段,因此学生一般都高度重视专业课学习,专业课学习也成为学生成长的基本需求。高职教学在满足学生需求的过程中渗透思政,使学生的品德塑造与知识涵养融为一体,使学生的价值提升与技能提高同频共振,也就是说,课程思政不仅不会影响课程的进程和效果,而且能收到相得益彰的“倍增”功效。此外,专业课教师一般都是专业领域的行家里手,有些是领域内的专家学者,在他(她)们身上一般也都蕴藏着丰富的文化与思想修养,以及崇高的师德与教育情怀,这些也构成了课程思政的师资基础。而且,学生的“乐于接受”的心理氛围也保证了课程思政的可行性。显然,专业教师自身的成功使得他们更具有思想政治教育的话语权和影响力,学生们也更愿意接受专家学者的当面亲授,这样的思想教育内容充实、话语生动,在显性的知识传授中隐形的思想教育生成最大化的教育效果,也将课堂教学的思政效果最优化。
课程思政的必要性。从时间上讲,专业方面的教学占高职课程的近三分之二,宜应是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渠道,如果丧失利用专业类课程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时机,则会使高职阶段全过程化的思想教育、价值引领衰减、片段化。从高职教育肩负的责任来讲,高职教育肩负着培养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的重任,培养的人才需要德才兼备、以德为先。古有“有才无德,小人也;有德无才,君子也;然德才皆具者,圣人也”之说,今有“有德有才破格使用,有才无德限制录用”之说,都是说明德才兼备的重要性。总之,专业类课程教学与思想教育同向同行,协调发展,是把握社会主义办学方向,把握人才培养质量的关键所在,是高职肩负责任的必然要求。
二、实践视阈下的高职课程思政的现实分析
1.高职“课程思政”中待提升的空间
课程思政的应然形态特征是:课程目标中设有思政的明确目标与要求;从教者怀有自觉的主体意识与责任;形成较为合适的融入思政的模式方法;课程管理体制机制和学业评价中有合适的呈现。以此审视高职课程思政的现状,虽然在课程思政方面有着一定作为和效果,但与应然之境比较,还存在较大的提升空间。主要表现是:其一,从现象层面看,在高职课程中普遍开展课程思政的还不普遍;不仅如此,对于能够利用课程进行思政渗透的也多半是“自在而为”,并非处于一个自觉有为状态;其二,虽然在培养方案、教学目标中,关于思政教育的内容一般是有所涉及的,但在课程教学标准、课程设计中少有或缺乏具体的实施路径的设计。这样也导致在课程进程中没有依据依托,使课程思政成为“空中楼阁”,现实中课程思政随性而为、多个向度,不能落在实处也就不足为怪了;其三,由于缺乏有效设计与控制,也导致了课程思政中的“负能量”潜流现象出现。在教学中可能要涉及自然科学及其人类探索发现的历史,工程技术和工艺的现状和发展,其中包含国别、民族、个体在科学发现、技术发明等中的贡献,民族国家、地区在科技、工业经济发展状态等内容,这里充满了“精神价值”,是课程思政的良好素材,运用得好则事半功倍。毋庸置疑,现代科学技术的面貌主要是“西方语境”和知识架构,但同时应该看到我国也在急起直追、弯道超越,贡献了许多中国创造。在教学中一个值得关注的现象是,一些妄自菲薄、民族虚无主义、缺乏调研、不负责任的言论等负能量潜流还时有发生。
2.高职“课程思政”弱化现象的诱因
致使高职课程思政弱化的因素可能是多方面的,是个综合问题,但从现实的角度看,主要表现为:其一,无论从价值取向还是制度激励指向看,对教师的重科研、轻教学的价值倾向导致课程思政“乌有”。主要原因是,高职中重科研、轻教学的现象还颇有市场,而对教学的投入和关注不够;同时,对青年教师课堂教学的系统培训、系统要求、监督管理还不足;对课程教学的思政没有认真的研究和规划,顶层设计的缺失;其二,职称评定、教师评价体系的导向失衡使课程思政边缘化。在高职以科研为中心的职称评定、绩效考核、评奖评优等制度的指挥下,多数教师更加专注于科学研究领域,对课堂教学“教书育人”的功能只是理解到“教书”层面,许多老师认为大信息量地认真地完成专业知识的讲授就是好老师;其三,专业教师对高职生思想政治教育固有的认识也削弱了课程教学的思政。长时间以来教师潜意识之中认为教好书即为教师的本分,“育人”是思想政治理论课和辅导员的工作职责。例如,有些教师在课堂上遇到学生问题,第一时间首先想到辅导员。根深蒂固的错误认识拉远了专业教师和高职生之间的距离,使得课程思政日益苍白,丧失了育人的本质;其四,教师的学术水平、人文修养、思想观念和道德水平的局限也是影响课程思政的重要因素。显而易见,开展有效的思想政治教育其实对从教者提出了很高的要求,最起码教师的道德情操应该是高尚的,政治观念应该是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应该是科学的,心理结构应该是和谐的,科学技术知识储备是丰富和深广的,等等。这些客观要求也是导致课程思政弱化的一个内在因素。
三、高职教学中实施课程思政的实践路径
在高职课程中进行思政无疑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汇聚与调动各相关方力量,整合发力才能取得较好效果。但在当前重要的现实路径是做好顶层设计、深度挖掘思政教育资源并做好师资队伍的“再培育”。(如图2所示)
图2 实施课程思政的现实路径
1.明确主体责任,推进“课程思政”整体建设
“教书育人”是经久的话题,“课程思政”是新时期高职人才培养的战略性考量,是高职育人的系统工程,是中央深化高职思想政治工作的明确部署,是确保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要求实现的有力推动,因此,高职党委要高度重视,落实主体责任,摒弃空泛、简单的会议落实,明确“课程思政”的具体要求;摒弃只有布置、没有检查的空转,加强顶层设计,统筹规划要落地。
高职要加强对“课程思政”的专题调研,鼓励“课程思政”的教学改革,支持试点课程的开发建设,学校各部门统筹教育资源推动“课程思政”工作,主要领导亲临改革一线加速“课程思政”建设步伐,在不断总结经验的基础上完善对理工科专业“课程思政”的领导机制、管理机制、评价机制、奖励机制,尤其要建立学生反馈机制,学生的正向反馈是教师潜心工作的精神奖励,也是教师继续前行的不竭动力;学生的负面反馈是是否准确把握教育规律和学生成长规律的真实反映,是调整顶层设计,促进“课程思政”良性发展的宝贵意见。各项政策、制度的有机协调、合理运行是理工科“课程思政化”建设落地生根的有力保障。
2.修订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发掘专业课程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
“课程思政”是新时期课程改革发展的进步,是实现知识传授与价值引领的高度契合。“课程思政”要体现在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之中,要服务于专业培养目标,培养目标是培养方案的核心,不仅要规定本专业培养人才所达到的知识储备、能力标准,更要体现所培养人才的道德水准、价值取向。因此,各专业要秉持大局意识,全局观念,树立“德才兼备,以德为先”的培养理念,深挖各专业、各门课程的育人价值,在梳理每一门课程知识体系的同时要挖掘课程的价值元素,聚焦价值指向,找准价值定位,明确价值目标,建立知识传授与做人做事做学问的多向度联系,建立专业课程与思想政治课的同向同行、联动效应,促进学生的全面成长成才。
3.培育专业教师思政理念,实现专业课程思政全程化
“课程思政”是指一种教学理念,即教学过程中承载思想政治教育,或者说将思想政治教育寓于课程教学之中,这一理念“注重在价值传播中凝聚知识底蕴,在知识传播中强调价值引领”。常言道:“传道者自己首先要明道、信道”,因此,做好“课程思政”,首先要在专业教师中树立“课程思政”的理念,专业教师要“信其道”。专业教师更要注重潜心问道和关注社会相统一,要了解“思政”课的讲授内容,要丰富自身的人文素养,要与时俱进关注国家的发展与大政方针,要教育学生将做人的基本准则与专业学习结合起来,将学业的发展与国家的前途命运结合起来。在课堂上不仅要介绍自然科学的原理和性质,更要传播科学素养和人文精神;不仅要讲授新成果、新知识、新文化,还要弘扬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不仅要将“育人”的思想从课堂延伸至实验室,还要将“育人”的行为从教学延伸至实践活动中,坚持言传和身教相统一,坚持教书与育人相统一,以培养学生兴趣、提振学生精神、焕发学生内生力、实现“育人”全程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