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九年一贯制学校”治理体系的构建与实施

2019-06-10刘明成

中小学校长 2019年4期
关键词:润泽研究院育人

□ 刘明成

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朝阳实验学校是一所 “九年一贯制学校”,由多所学校合并而成。 学校由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与朝阳区教委共 同 建 设, 于2017 年, 改 名 为“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朝阳实验学校”。 作为一所 “九年一贯制学校”, 如何在现代学校制度建设过程中推进学校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 实现 “九年一贯制学校” 的健康、 良性、 快速发展, 是我校近年来面临的重要课题。 为此, 我校从问题剖析、 理念更新、课程再造、 机制创新等四个方面推进学校治理体系的改革和实施。

一、 规划先行: 盘点家底、 厘清问题

学校治理的基础是做到 “心中有数、 有的放矢”。 为此, 学校借助SWOT 分析方式, 制定学校发展规划, 进一步盘点家底、 厘清发展中的若干重点问题。

(一) 制度建设初见成效

我校认真梳理各项规章制度,不断创新学校治理方式, 出台各类制度20 余项。 学校实行民主管理、 集体决策、 机制管人、 流程管事、 实施岗位责任制; 评价、奖励、 聘用一体化的现代学校治理体系在学校也初步建成。 学校充分尊重教师的主体地位与主人翁意识, 让教师充分参与学校管理, 将教师的个人愿景与学校发展有机结合, 民主参与、 多元共治成为学校治理的常态。 随着学校资源的整合, 特别是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 朝阳区教委合作共建以来,学校进一步整合科技、 艺术、 体育方面的特色, 并实现了特色的贯通化、 体系化与制度化, 实现了育人的有机衔接, 学校特色品牌继承发扬, 不断深入人心。

(二) 文化融合需要进一步提升

学校由多所学校合并而成, 合并时间不长, 过去多所学校的文化积淀、 管理理念等需要在调整中融合, 在融合中发展。 学校文化理念认同、 文化体系建设等, 亟须按照“九年一贯制” 办学需要和学校育人理念体系, 进行整体设计、 系统谋划。 近年来, 学校逐步完善和规范制度建设。 然而, 面对多校区多址办学, 如何实现管理一体化、课程有机衔接、 教师有序流动等问题, 进一步提高管理效率与效能, 充分发挥教师的民主意识, 增进和谐与稳定, 尚需进一步完善,须按照教育治理的基本精神重新架构组织框架, 调整管理制度。

(三) 学校教育改革空间大

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 破解教育体制机制难题是大势所趋。2017 年9 月, 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 《关于深化教育体制机制改革的意见》, 对重大的体制机制改革进行了顶层设计。“十三五” 时期, 北京市朝阳区将以教育内涵优质发展为主线, 大力推进教育现代化和教育强区建设, 全面深化教育改革, 全力提升教育质量, 在现代教育治理体系建设、 教育队伍整体优化、 教育信息化和教育国际化等方面取得新进展, 切实增强人民群众对优质教育的获得感。 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 对教育体制机制问题的逐步破解, 为学校深化内部治理改革, 形成 “机制管人、 流程管事”的学校内部治理体系, 实现学校治理的民主化、 科学化、 高效化、 人性化提供了机遇。

(四) 合作办学挑战大

北京市朝阳区教委、 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共同建设我校, 将学校建设成为中国基础教育有影响力的、 特色鲜明的优质学校, 这是学校未来跨越发展的良好契机, 也为学校发展提出了新使命、 高要求。 学校离一流国家教育智库示范学校的目标还存在一定差距, 如何充分利用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的丰厚资源, 强化课程、 治理与课堂等领域改革, 如何赢得广大家长、 教师以及社会的认同和认可,还需要进行深入研究与广泛调研。

二、 理念引领: 明确“九年一贯制学校” 治理方向

学校治理终究是文化的治理,需要正确理念的引领, 需要确定学校教育哲学, 并以此为核心, 整体设计学校治理改革, 确定学校治理方向。

(一) 确立了“润泽教育”主题

我校坚持 “孕育思想、 润泽生命” 的办学理念。 在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专家的引领下, 坚持不断建构与完善 “润泽教育” 理念体系,让 “润泽教育” 成为一种共识、 一种行动和一种信仰, 让 “润泽教育” 孕育每个生命个体、 泽被每一个学生, 让学生充满灵动之思与行动之美。

1. “润泽教育” 是对学校已有教育理念的继承

“润泽”, 作为动词, 其本意是雨露滋润大地, 使万物不干枯,引申义为施恩于他人, 使他人受到恩泽; 作为形容词, 形容有光泽。 结合两种词性, “润泽” 就是使生命有光泽、 呈现出美好、 欣欣然的状态。 “润泽” 作为一种教育理念或行为, 是一种静水流深的大教育气象, 代表的是教育者内心的自信、 执着与强大定力, 外显的是不争不抢、 不浮不躁、 不急不冒, 追求的是于静中洞悉万物, 于动中运筹帷幄, 于慢中决胜千里。 这是 “静心教书、 潜心育人” 的真实写照, 是有思想的行动者所应有的品格和坚守。 只有教育静水流深, 思想才可丰厚, 行动才可果敢, 生命才可舒展。 总之,“润泽教育” 既是教育的目标也是育人的过程, 是慎思的结果, 也是行动的写照。 我们以润泽式的教育来孕育思想, 用深刻的思想来丰厚生命, 这是我们为学办教的核心要义。 我们希望教师以思为魂, 融入激情和智慧, 启迪生命成长; 学生以思为基, 融铸信仰和作为, 丰盈生命厚度, 体现思行的完美结合。

2. 孕育思想是过程, 也是方法

孔子说: “学而不思则罔”。 有思想, 即思考力, 是一种发现问题、 提出问题、 分析问题、 解决问题的能力。 如果把思想比作一座大楼, 那知识是根基, 情感态度是砖瓦, 创新能力是装潢。 我们从丰富师生知识、 生成师生价值情感、 提高师生创新能力三个方面入手, 来呵护与培育思想, 丰满师生思想的羽翼。

3. “润泽生命” 是目的, 也是结果

“润物无声、 教育无痕” 是教育的最高境界。 “润泽生命” 就是要为生命注入活力, 让生命丰富而充实、 快乐而有意义。 我们努力让师生在每一堂课中都能汲取知识的养分, 在每一次活动中都能感受到满满的成就, 在每一天的学习和工作中都能发现自己的进步, 用点滴收获滋养师生的成长,使师生生命的发展更具张力。

(二) 确立了“做有思想的卓越行动者”育人目标

学校将做有思想的卓越行动者作为学校育人目标。 思想是立人之基, 存在之本。 法国哲学家笛卡尔说: “我思故我在”。 有思想是我校育人目标的核心要义。 有思想就是要建立学生发展制度, 指导学生学业规划、 生涯规划与职业规划, 确立远大志向, 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发现问题、 提出问题、 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素养。 在这个科学技术迅猛发展, 知识成几何式增长的时代, 学生要不断地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 就必须在知识增长的同时, 发展自己的思维能力, 进而形成正确的思维方式, 做一个有思想的独特的人。 行动是我校育人目标的落脚点。 马克思说:“一个行动胜过一打纲领。” 陶行知认为, 行动是老子, 知识是儿子, 创造是孙子 (见陶行知所写的诗歌 《三代》)。 当下社会, 不缺想法, 不缺创意, 缺少的是将创意、想法付诸于实践的行动者、 实干家。 思行完美结合, 是我校育人目标的特色与根基。 这要求我们既要注重培养训练学生之思, 形成独立思考、 批判吸收的宝贵品质; 又要注重培养学以致用、 以用践学的心灵手巧的创新人才。

(三) 确立了“润泽、博雅、睿智、平和”的校训

润泽: 强调心灵的境界。 教育是一个悄无声息的过程, 所谓春风化雨, 润物无声, 这是教育的一种境界, 也是为人的境界。 我们希望, 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朝阳实验学校的师生都能有一种以天下为己任的胸怀,用自己的点滴行动润泽每一个生命, 于无声中彰显德行, 示范美德, 让每一个生命个体都因我们得到润泽而精彩。

博雅: 强调心胸的开阔。 博是一种智慧, 雅是一种涵养, 我们希望师生把博雅作为一种追求, 不断地完善自身, 以广博的知识、 端正的品行去学习、 生活, 用开放的心胸成就广博、 雅正。

睿智: 强调心智的成熟。 我们以知识滋养学生, 目的不在于以今日之力铸就学生他日的辉煌, 而在于以今日的知识扩充其思想, 拓展其眼界, 使其聪慧并富有远见; 也就是说, 拥有睿智的头脑, 拥有创造自我未来的能力。

平和: 强调心境的豁达, 平和、 宁静、 温和, 不偏激。 我们提倡以平和的心态面对世间万物, 即以淡定从容应对纷扰, 以平静豁达面对成败, 以气闲若定迎接荣辱,做到真正地掌控自己的情绪, 享受心灵的自在, 享有静水流深的大气象。

三、 扁平化管理: 重构“九年一贯制学校” 治理方式

“九年一贯制学校” 是对传统分段设立学校的一种超越, 它是对现有教育资源的整合和利用, 同时也要求变革现有学校管理方式。 一所 “九年一贯制学校”, 其管理模式既不能沿用初中或小学的模式,也不适宜简单将二者叠加, 而是要在充分分析学校管理现状和未来发展需求的基础上, 构建符合学校特征的治理模式。 学校整合以后, 为了促进九年治理的有效贯通, 我们进行了组织架构的重塑,实施了扁平化管理 (见图1)。

(一) 重设学校组织架构

图1 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朝阳实验学校组织架构图

学校管理坚持 “条块结合, 以块为主” 的管理方式。 “条” 具体负责协调, “块” 负责日常管理。“条” 主要分为课程教学、 学生教师发展、 综合服务等。 每一 “条”内部又细分为具有相对独立管理功能的 “块”, 如中学校部、 小学校部等 “块”, 由副校长全权负责,实际为执行校长, 直接对校长负责。 具体而言:

横向上的 “块” 加强职能部门的整合与建设。 横向上设立党政服务中心、 教师服务中心、 学生服务中心、 后勤服务中心。 各中心作为学校行政事务机构, 负责各校区具体行政事务, 直接对校长负责。

纵向上的 “条” 突出扁平化管理, 加强不同学段之间的沟通和连贯性。 小学部、 中学部等主要负责各学段的德育与学科教学的实施。

(二) 凸显课程研究的核心地位

我校设立课程研究院, 作为学校学术性研究机构, 由校长担任课程研究院院长, 主要任务是统领学校课程、 学校规划等学术事务。 课程研究院采取专兼职、 校内外共同架构的基本原则。 校内, 既有专职课程研究院研究人员, 主要进行课程研发、 课程规划、 学校规划等顶层设计。 兼职人员主要是根据学科、 学段的岗位需要, 具体根据课程规划进行细化与落实。 此外, 学校紧紧依靠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专家智库, 聘请相关研究人员担任我校课程研究院兼职研究人员,深度参与学校课程等方面的规划,使得规划科学、 先进, 更好地服务于学校发展。

(三) 进行贯通式、一体化设计

我校在管理体制上进行锐意改革, 减少了管理层级, 实现了九个年级治理的贯通。 在机制的建设上我们不再分学段建立机制, 而是各项机制 “九年一贯”。 具体而言:一是实现了约束性机制的贯通,《教学常规管理要求》 《干部、 教师、 职员岗位职责》 《岗位双向选择聘任办法》 《岗位问责办法》 等机制, 九个年级实行一个标准。二是实现了激励性机制的贯通,《骨干教师评选方案》 《职称评审方案》 《年度考核量化积分方案》《优秀班主任评选方案》 《学生评价方案》 及校内的优秀教师、 年度人物、 突出贡献教师等各种校级先进评选, 九个年级实行一个标准。 三是实现了利益分配机制的贯通,《绩效工资分配方案》 《各种成果奖励标准》, 九个年级实行一个标准。 四是实现了权、 责、 利的贯通, 管理在横向上九个年级均实施年级主任负责制, 责、 权、 利均一致。 避免了不同年级之间, 由于利益不一致而造成工作积极性不高等问题。

此外, 我校还建立干部、 教师跨学段工作流动机制。 对教师从政策上激励他们从事中小 (小学高年级段) 循环教学, 建立跨学段的学科组长负责制。 针对中小学语、数、 英学科, 分别建立了5-9 年级和1—4 年级学科大组, 设立了学科大组主任, 保障中小衔接课程的开发。 对艺术、 科技、 体育学科分别成立了三个中心, 设立中心主任负责九个年级的相关活动与教学。 通过以上改革, 我校组织、管理中的各种问题, 随着 “一贯制管理模式” 的稳步推进得以顺利解决。 学校干部职工逐步认同学校的理念和发展模式, 进一步激发了干部、 教师的工作热情, 学校呈现出良好发展态势, “九年一贯制学校” 治理成效初显。

猜你喜欢

润泽研究院育人
文化育人的多维审视
北京食品科学研究院
居住建筑中装配式钢结构的应用经济性分析
育人铸魂守初心 赓续前行谱新篇
家校社协同育人 共赢美好未来
倾心之吻
工程技术研究院简介
An Interesting Class:贾润泽
从心所欲不逾矩——为中国戏曲研究院成立70周年作
不是我!是他捣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