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2018年多边形折叠中考题赏析

2019-06-07张建华

理科考试研究·初中 2019年5期
关键词:中考试题

张建华

摘要:本文通过对2018年的有关多边形折叠中考题的分析,抓住折叠中角与边不变,动中求静,变中求不变,必要时动手操作,化抽象为直观,能达到化难为易的解题效果.

关键词:中考试题;折叠问题;多边形折叠

《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要求“在數学教学中,应当注重发展学生的数感、符号意识、空间观念、几何直观、数据分析观念、运算能力、推理能力和模型思想”.要求学生在观察、操作等活动中获得直观感受,用动手实践的方式去学习和探索,倡导对学生动手操作能力的培养.因折叠问题能考查学生思维分析能力、空间想象能力、推理能力和动手能力,故折叠型题备受命题者青睐.现撷取2018年部分多边形折叠中考题,以飨读者.

1 三角形的折叠

例1(2018年徐州)如图1,将等腰直角三角形纸片ABC对折,折痕为CD.展平后,再将点B折叠在边AC上(不与A、C重合),折痕为EF,点B在AC上的对应点为M,设CD与EM交于点P,连接PF.已知BC=4.

(1)若点M为AC的中点,求CF的长;

(2)随着点M在边AC上取不同的位置,

①△PFM的形状是否发生变化?请说明理由;

②求△PFM的周长的取值范围.

解析(1)因为M为AC的中点,

点评 本题是将等腰直角三角形进行“两次折叠”问题,主要考查了等腰直角三角形的性质和判定,相似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质,三角形的外角性质,余角的性质及勾股定理.第一次折叠的折痕CD是定线段即等腰△ABC底边上的高,第二次折叠的折痕EF是动线段.第(1)题求CF的长,常设要求的线段CF长为x,然后根据折叠和轴对称的性质用含x的代数式表示线段FM的长度,选择Rt△CFM,运用勾股定理列出方程求出答案;第(2)题△PFM的形状是不变,通过“导角”先证△POM∽△PMC和△MPC∽△OFC,得出OM/PO=OC/OF,再证△POF∽△MOC,得出∠PFO= ∠MCO= 45°,可证△PFM的形状是等腰直角三角形;第(3)以第(2)题为基,将△PFM的周长转化为底MF的代数式,求出MF的范围即可.

2 正方形的折叠

例2(2018宿迁)如图3,在边长为1的正方形ABCD中,动点E、F分别在边AB、CD上,将正方形ABCD沿直线EF折叠,使点B的对应点M始终落在边AD上(点M不与点A、D重合),点C落在点N处,MN与CD交于点P,设BE=x.

(1)当AM=1/3时,求X的值;

(2)随着点M在边AD上位置的变化,△PDM的周长是否发生变化?如变化,请说明理由;如不变,请求出该定值;

(3)设四边形BEFC的面积为S,求S与x之间的函数表达式,并求出S的最小值.

点评 本题是四边形折叠综合题,主要考查了正方形的性质,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相似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勾股定理及二次函数的最值等知识.第(1)问利用勾股定理构建方程;第(2)问首先设AM=y.则BE= EM =x。MD=1 -y,在Rt△AEM中,由勾股定理得1+y2 =2x,其次抓住图中“K字型相似”或“一线三等角”相似,可证△AEM∽△DMP,利用相似三角形的性质,表示△DMP的周长,再进行整理代入;(3)过点F作FQ⊥AB,证Rt△ABM≌Rt△QFE(ASA),得AM= QE,根据梯形的面积公式构建二次函数,利用二次函数的性质解决最值问题.

3 矩形的折叠

例3(2018年镇江)(1)如图5,将矩形ABCD折叠,使BC落在对角线BD上,折痕为BE,点C落在点C处,若∠ADB= 46°,则∠DBE的度数为____。.

(2)小明手中有一张矩形纸片ABCD,AB =4,AD =9.

【画一画】

如图6,点E在这张矩形纸片的边AD上,将纸片折叠,使AB落在CE所在直线上,折痕设为MN(点M,N分别在边AD,BC上),利用直尺和圆规画出折痕MN(不写作法,保留作图痕迹,并用黑色水笔把线段描清楚);

【算一算】

如图7,点F在这张矩形纸片的边BC上,将纸片折叠,使FB落在射线FD上,折痕为GF,点A,B分别落在点A,B处,若AG=7/3,求B'D的长;

【验一验】

如图8,点K在这张矩形纸片的边AD上,DK =3,将纸片折叠,使AB落在CK所在直线上,折痕为HI,点A,B分别落在点A',B处,小明认为BI所在直线恰好经过点D,他的判断是否正确,请说明理由.

解析(1)如图9,因为四边形ABCD是矩形,

所以 AD//BC.

所以∠ADB= ∠DBC= 46°.

由翻折不变性,∠DBE= ∠EBC=1/2∠DBC =23°.故答案为23.

(2)【画一画】如图9.

点评 本题是四边形的综合题,主要考查了矩形的性质,勾股定理,等腰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质,相似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锐角三角函数,翻折变换等知识的综合运用,运算能力、作图能力和逻辑推理能力.(1)利用矩形的性质得AD//BC,∠DBC=∠ADB=46°,再由折叠,得∠DBE=1/2∠DBC =23°;(2)由题意知MN是AB,CE相交所得锐角的平分线,据此尺规作图画出MN;(3)因DB=DF -B'F,将问题转化为求DF与B'F的长,先证△DGF是等到腰三角形,得DF= BF,在Rt△CDF中可求CF,问题解决;(3)在Rt△ICB中,求tan∠IB'C的值,连接ID,在Rt△ICD中,求tan ∠DIC的值,根据tan∠ IBC与tan ∠DIC是否相等判断B'I,所在直线是否经过点D.由动手操作获得感性认识,再由逻辑推理上升到理性认识,体现“大胆猜想,小心求证”的认识过程.

猜你喜欢

中考试题
一道中考试题引发的思考
中考比较阅读题对阅读教学的启示
从中考试题看课题学习的价值
初中历史教学与媒介素养教育的融合方式分析
基于学生发展视角的中考试题分析
小说阅读题解题指津与典型错例指正
四举并重回归语文
浅谈中考数学选择题解题技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