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白介素-17、趋化因子10在儿童自身免疫性肝炎中的变化及意义

2019-06-04唐莹莹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2019年9期
关键词:趋化因子转氨酶免疫性

唐莹莹

(湖北省武汉儿童医院 消化内科一病区, 湖北 武汉, 430015)

自身免疫性肝炎是一种以转氨酶升高、自身抗体阳性、免疫球蛋白G(IgG)明显升高的肝脏炎症性疾病,病理组织学可表现为界面性肝炎、多小叶塌陷、汇管区浆细胞浸润。该病可发生于各个年龄段,尤以中老年、青少年为主,女性和男性患病比例约为4∶1[1-2]。既往该病在儿童中的发病率较低,但近年来也有较多单中心报道[3-4]显示,儿童自身性免疫性肝炎的发病率呈逐年升高趋势。与成年人相比,儿童自身免疫性肝炎的临床特点多表现为急性起病、进展迅速,且免疫抑制治疗效果好。

自身免疫性肝炎的发病机制至今仍未阐明,但较多研究[5-6]指出,遗传易感性、分子模型学说、T淋巴细胞等细胞因子均参与自身免疫性肝损伤的发生。白介素-17(IL-17)是辅助性T细胞17(Th17)执行主要生物功能的重要细胞因子,在一些变态反应性疾病、自身免疫性疾病中均有参与[7]。趋化因子(CXCL)是趋化免疫细胞定向迁移的一种细胞因子,有报道[8]称CXCL可在较多自身免疫性疾病中发挥促炎作用,如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炎、系统性红斑狼疮、类风湿性关节炎等。本研究观察儿童自身免疫性肝炎患儿IL-17、趋化因子10(CXCL10)的变化,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回顾性分析2008年1月—2018年1月本院接诊的80例自身免疫性肝炎患儿临床资料,并设为观察组。儿童自身免疫性肝炎临床特点[9-10]: ① 转氨酶明显升高; ② 自身抗体阳性: Ⅰ型为抗核酸抗原抗体(ANA)和(或)抗平滑肌抗体(SMA)≥1∶20; Ⅱ型为抗肝肾微粒体抗体(anti-LKM-1)和(或)肝细胞浆1型抗体(ani-LC-1)为阳性; ③ IgG明显升高; ④ 肝脏病理组织学显示界面性肝炎、多小叶塌陷、汇管区浆细胞浸润等表现; ⑤ 肝脏病理炎症程度分级1~4级,纤维化分期1~4期。

纳入标准: ① 具有儿童自身免疫性肝炎临床特点; ② 肝脏病理检查显示甲、乙、丙、丁、戊病毒性肝炎血清学检查为阴性; ③ 铜兰蛋白、α1抗胰蛋白酶结果正常; ④ 巨细胞病毒抗体(CMV IgM)、EB病毒抗体(EBV IgM)为阴性; ⑤ 年龄1~18岁; ⑥ 临床资料完整。排除遗传性疾病、病毒性肝炎、药物性肝炎、脂肪肝、原发胆汁性肝硬化等。另选择同期本院接受体检的健康儿童60例作为对照组, 2组儿童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具有可比性。见表1。

表1 2组儿童一般资料比较

1.2 方法

采集所有受试者纳入研究后第2天空腹静脉血5 mL, 于室温静置2 h后,以3 000转/min的速度离心10 min, 提取上层清液后置于低温冷冻箱中储存以备检测,丙氨酸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的检测使用速率法,总胆红素(TBIL)的检测为钒酸盐法,试剂盒均购自上海科华生物工程股份公司。血清IL-17、CXGL10的检测均使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进行, IL-17试剂盒购于上海拜力生物科技有限公司,CXGL10试剂盒购于美国R&D公司。使用上海精科责任有限公司生产的CF-2245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操作方式严格按照仪器、试剂盒说明书实施。

1.3 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 18.0软件包处理数据,计量资料均为正态分布,采用均数±标准差表示,组间比较使用独立样本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行χ2检验,血清IL-17、CXCL10、生化指标以及儿童自身免疫性肝炎发生的相关性分析使用Pearson相关性分析,儿童自身免疫性肝炎的发病危险因素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2组生化指标和血清IL-17、CXCL10比较

观察组ALT、AST、TBIL、IgG、IL-17、CXCL10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 见表2。

2.2 血清IL-17、CXCL10与相关生化指标的相关性分析

Pearson相关性分析显示,血清IL-17与ALT、AST、TBIL、IgG均呈正相关(r=0.957、0.952、0.937、0.889,P<0.05), 血清CXCL10与ALT、AST、TBIL、IgG均呈正相关(r=0.957、0.950、0.944, 0.876,P<0.05), 见图1。

表2 2组生化指标和血清IL-17、CXCL10比较

ALT: 丙氨酸转氨酶; AST: 谷草转氨酶; TBIL: 总胆红素; IgG: 免疫球蛋白G; IL-17: 白介素-17; CXCL10: 趋化因子10。

与对照组比较, *P<0.05。

A: 血清IL-17与ALT; B: 血清IL-17与AST; C: 血清IL-17与TBIL; D: 血清IL-17与IgG; E: 血清CXCL10与ALT;

F: 血清CXCL10与AST; G: 血清CXCL10与TBIL; H: 血清CXCL10与IgG

图1 血清IL-17、CXCL10与相关生化指标的相关性散点图

2.3 血清IL-17、CXCL10与儿童自身免疫性肝炎的相关性分析

将是否发生儿童自身免疫性肝炎作为自变量,将血清IL-17、CXCL10作为因变量,通过Pearson相关性分析显示,血清IL-17、CXCL10与儿童自身免疫性肝炎的发生呈正相关(r=0.634、0.592,P<0.05)。通过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血清IL-17、CXCL10均是儿童自身免疫性肝炎发病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 见表3。

表3 血清IL-17、CXCL10与儿童自身免疫性肝炎的

IL-17: 白介素-17; CXCL10: 趋化因子10。

3 讨 论

相关数据[11]显示,近年来儿童自身免疫性肝炎的发病率为2%~5%, 最小发病年龄为6个月,并呈逐渐升高趋势。目前对于儿童自身性免疫肝炎尚无准确标准,在成人评分系统中的简易评分标准难以区分自身免疫性肝炎和自身免疫性胆管炎,因此不适用于儿童诊断。近年来,临床学者[12-13]总结儿童自身性免疫肝炎的特点主要有: ① 实验室指标转氨酶升高、IgG升高, ANA和(或)抗线粒体抗体(AMA)阳性或抗LKM-1阳性,但儿童自身抗体滴度低于成年人; ② 组织学呈界面性肝炎、多小叶塌陷、汇管区浆细胞浸润等,浸润炎细胞主要为淋巴细胞、浆细胞。儿童自身免疫性肝炎的临床表现具有多样化特点,有40%的患儿临床症状和急性病毒性肝炎较为相似,如恶心呕吐、厌食、进行性黄疸加重等, 25%~40%的患儿起病隐匿,可出现乏力、反复黄疸、头痛等不典型症状,诊断困难, 10%左右的患儿可因食管静脉曲张出血、脾肿大、便血等相关门脉高压并发症首次就诊,但确诊时已存在肝硬化,且个别患儿病情较重且进展快,若延误诊治极易诱发肝功能衰竭。

目前认为肝脏抗原特异性调节T细胞和效应细胞的数量及功能平衡在肝脏自身免疫耐受中发挥着重要作用。Th17是近年来新发现的辅助T细胞亚型,在自身免疫性疾病和机体的防御反应中发挥着重要作用[14-15]。Th17主要分泌IL-17、IL-21、IL-22等,其中IL-17是最重要的一种分泌因子,也是执行主要生物功能中的主要细胞因子,对中性粒细胞具有较强的趋化效果[16]。杨浦娟等[17]研究显示,在较多肝脏疾病中,均可见IL-17的大量表达,且其可刺激肝脏分泌多种细胞因子,继而加剧肝损伤程度。

CXCL10属于Th1相关的CXC类趋化因子,主要介导着Th1型的炎症反应,参与淋巴组织发育、造血作用、炎症反应、新血管生成、白细胞迁移、伤口修复等,在正常免疫应答过程中, CXCL10可通过驱使白细胞在受伤或感染部位定位,起到保护机体的作用,但在特定情况下,免疫细胞也会由于过度的活化而对正常组织产生攻击,引发自身免疫性疾病[18]。李晓阳等[19]研究显示,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的肝组织和血清中CXCL10的表达明显升高,且与ALT呈正相关,参与着肝功能损伤和疾病进展。Czaja A J[20]研究也指出, CXCL10是肝病过程中将淋巴细胞聚集到肝脏的重要因素,进一步加剧肝损伤,并认为其用于诊断肝脏损伤程度和治疗效果评价中具有积极意义。

本研究结果显示,在儿童自身免疫性疾病中血清IL-17、CXCL10表达明显升高,与生化指标ALT、AST、TBIL、IgG以及自身免疫性疾病的发生呈正相关,通过分析是由于IL-17可诱导巨噬细胞、内皮细胞、上皮细胞等分泌多种炎症介质和趋化因子,募集中性粒细胞产生大量炎症反应,而CXCL10对巨噬细胞、单核细胞、T淋巴细胞、自然杀伤细胞、树突状细胞也均具有趋化作用,二者共同参与着肝脏炎症活动,造成肝组织损伤,并促使疾病进展。

综上所述,儿童自身免疫性肝炎患儿血清IL-17、CXCL10的表达明显升高,二者参与着肝脏炎症活动,在儿童自身免疫性肝炎病理损伤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猜你喜欢

趋化因子转氨酶免疫性
献血体检时的“转氨酶”究竟是啥?
乳腺癌微环境中CXC趋化因子治疗靶点和预后标志物的综合生物信息学分析
儿童自身免疫性脑炎的研究进展
转氨酶高不一定是肝炎
葛根素抑制小鼠实验性自身免疫性脑脊髓炎的作用
胸腺瘤与自身免疫性疾病的研究进展
趋化因子及其受体的研究
无偿献血采血点初筛丙氨酸转氨酶升高的预防及纠正措施研究
转氨酶高与肝炎
趋化因子及其受体在肿瘤免疫中调节作用的新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