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团队意识培养的体育课堂教学改革

2019-06-03葛馀辉

湖北函授大学学报 2019年1期
关键词:团队意识体育教学培养策略

葛馀辉

[摘要]体育教学的体验感更强,在其中融入团队教育,可使学生的团队意识得到有效培养。本文将首先对团队意识的价值与特征进行分析,并进一步提出传统体育教学中存在的不足。同时也将依据当代学生的心理需求,提出依托体育教学培养学生团队意识的具体路径。

[关键词]团队意识;体育教学;培养策略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5918(2019)01-0156-02

doi:10.3969/j.issn.1671-5918.2019.01.069 [本刊网址]http://www.hbxb.net

引言

工业革命后,机械成了主要生产工具,劳动者必须与机械共建生产平台,才可获得竞争优势。在不断调试的过程中,对接各类生产要素的“標准”逐渐形成,“标准化”成了维系社会运转的底层技术与评判依据。在这一背景下,以“标准化”为基础的团队意识逐渐成为教学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的工业产值位列世界第一,第二产业对社会就业起到了明显的带动作用。基于这一特征,我国的教育体系更加关注学生的团队意识。但在“存在主义”以及互联网思维的共同影响下,学生的团队意识逐渐弱化。有鉴于此,体育教学也应当承担起团队意识的培养任务,从而使培养手段得到丰富。

一、团队意识的价值与特征

人类具有社会属性,其生产、生活都离不开团队协作。通过团队协作,有限的力量将得以凝聚,信息、思维、技术、力量、资源等要素将得到更为合理的配置,社会的生产效率与生产能力都将得到提升,而社会中的个体也可享受到更优厚的回报。由此可见,由于团队协作的存在,社会个体在提供同等资源的条件下获得了更高的回报。因此团队意识即可被称为人类的天然属性,也可被视为人类追求优质生活的必然选择。

团队意识的主要特征可被概括为三个方面。其一,是各司其职。团队是为个体参与者提供的融合机制,维护团队的发展与运转需求个体承担起自身的责任。其二,是促进要素流转。团队协作通常发生在生产活动中,而生产活动的主要诉求是实现要素转换,因此提升要素流转的效率,是提升团队协作能力的主要手段。其三,是统一领导。团队协作中的个体,都拥有不同的主观诉求,只有寻找到团队中的最大公约数才可凝聚共识,并形成领导力。

二、传统体育教学中存在的不足

(一)集体项目设置不足

当前我国体育课堂教学的项目设置不够合理,个人项目占据了较大的比例,造成这一问题的原因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为了消除安全隐患而刻意减少了集体项目。集体项目的对抗性较强,出现运动损伤的概率较高。在少子化政策的影响下,我国学生的人身安全受到了高度关注。为了避免出现纠纷,部分学校刻意降低了体育教学的对抗性,集体项目也大幅缩减。二是为了提升课堂纪律而减少了集体项目的练习。集体项目需要学生相互沟通,但嘈杂的教学环境难以被教师接受。

(二)对团队意识的理解存在偏差

团队意识根植于学生的思维习惯,因此这一概念较为抽象,教师难以通过简单的讲解获得明显的效果。同时在我国体育教学中,理论课程的占比较少,教师难以获得深入开展理论分析的教学场景。再有,部分教师对于团队意识的理解存在偏差。其中一种观点将团队意识等同于纪律意识,并将安静、沉默视为团队意识的外在表现。而另一种观念将团队意识等同于奉献精神,并片面情调不思索取的“集体主义精神”。在这些观念的影响下,学生的团队意识难以得到有效培养。

(三)缺乏有效的培养手段

资源流转是团队意识的主要特征之一,但其与学生的主观意愿成反函数关系。例如,在篮球等团队项目的练习中,学生往往更倾向于占据投篮机会。但以团队意识培养为目标,学生应将投篮机会配置到更好的位置。在这一过程中,篮球成了团队的资源,而传球的过程可被视为资源流转。因此在培养学生团队意识的过程中,需要为其提供更具强度的磨练环境,以改变学生的主观意识。但当下的体育教学环境较为宽松,学生的主观诉求得到了过分尊重,其团队意识也难以得到有效培养。

(四)缺乏针对性的团队训练

多数学校的体育课堂中,并未向学生提供具有针对性的团队训练,造成这一问题的原因主要有几个方面。首先,团队意识在教学评价体系的重要性不强。教师更倾向于将有限的教学时间投入到其他教学活动中。其次,部分教师会将团队意识视为自然存在的品质,因此其并未建立起从根源培养的教学模式。再有,部分教学理念认为,教师应当利用体育教学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并鼓励学生将个人利益是为最高利益。在这样的教学视角下,体育课堂难以为学生提供专项的团队训练。

(五)课堂教学的延展性不足

传统的教学理念认为,体育教师只需针对课堂教学制定教学规划,学生的课余时间无需介入。在这一教学理念的影响下,体育课堂教学的有效范围逐渐缩小,学生难以通过短暂的学习时间获得更为有效的培养。团队意识的培养周期较长,嵌入式的培养模式无法为学生施加足够的影响,其教学活动的有效性必然难以发挥。同时在互联网环境下,学生的学习习惯也发生了改变,课余时间以及虚拟世界,会对观念养成产生重要的影响。在这一环境下,体育课堂教学的影响力逐渐弱化。

三、在体育教学中培养团队意识的有效路径

(一)合理设置教学项目

教学项目是培养团队意识的主要载体,因此学校应当进一步增加集体项目的比例。首先针对运动能力较强的男学生,学校可为其购置足球、篮球等运动器材。同时针对运动能力不强的女学生,学校也应当为其提供排球或软式排球等训练器材。集体运动项目模拟了社会组织中的团队模式,学生通过练习此类项目,可体验到社会组织的运作机制,其团队意识将得到培养。例如,参加足球练习的学生,需要依据各自的特长分配比赛位置。在日常训练与比赛的过程中,其会努力提升自身的专项能力,以便完成所承担的责任。同时为了获取比赛的胜利,学生之间会相互促进,并实现经验资源的流转。再有足球团队中必然存在着领袖与新秀,其领导结构也较为清晰。

(二)在理论教学中分享团队意识

理论教学是分享团队意识的主要平台,因此学校应当为体育教师提供更多的支持。例如,在当学期的第一节与最后一节课程中,学校可邀请哲学或心理学教师,为学生讲解有关团队意识的内容。通过不同视角的引导,学生与体育教师将对团队意识产生更为深刻的理解。再有,我国的体育教师可借鉴日本的体育课程模式,将理论教学与体育比赛相融合。例如,在开展排球比赛的过程中。体育教师可在赛前为学生提供心理辅导,并将团队意识等内容融入其中。而在比赛的休息或暂停时段,体育教师可针对赛场中的问题提出更为合理的建议。排球比赛是建立在团队配合基础上的体育运动,因此其将团队意识与技战术融为一体。长期从事这一运动,必然会使学生的团队意识得到加强。

(三)依托军训改进培养手段

部分体育教学培养团队意识的手段较为单一,课堂环境也较为宽松。针对这一问题,学校可通过军训打造教学平台,从而使教学环境得到强化。军训强调课堂纪律性与学生的统一性,在军训中学生的思想与行动将更加统一,团队意识也将得到培养。同时在开展军训的过程中,教师可融入全新的教学手段,从而使教学的有效性得到加强。例如,教师可组织学生开展团体队列比赛,并以整齐程度为考核标准。其中整齐程度较差的学生团队,将会受到俯卧撑、跑圈等集体惩罚。在这样的教学设计中,学生的个体行为与团体利益会产生直接关联,而他人的利益也将因个人失误而受损。因此学生都将会在练习与比赛过程中,努力保持动作的协调与统一,其团队意识也将得到加强。

(四)增强团队训练的针对性

受到教学观念的影响,多数的体育课堂并为给学生提供专项的团队训练。在改进的过程中,学校可为学生打造拓展训练设施,并组织学生开展相关活动。拓展训练源于军事训练项目,其在日本与台湾的企业中得到了广泛应用。在不断的发展过程中,该项目将团队协作、绝对服从等精神视为主要训练目标。学校可利用这一训练项目,为学生提供对应的培训。例如,教师可组织学生开展“信任背摔”训练。在该项训练中,学生将从高处向后摔倒,而其他同学将合力接住坠落的同学。通过这样的练习,同学之间将建立起更为牢固的信任感。而每一位学生的付出程度,都将决定该项训练的成败,因此其团队意识将得到锻炼。

(五)利用课余时间开展团队训练

体育教学难以覆盖学生的课余时间,其教学工作的有效性将大幅降低。针对这一问题,学校可组织学生建立体育社团,而体育教师也应当参与其中。例如,学生可成立篮球练习社团。而该社团的运营模式应模仿成熟的社会组织,并分别制定章程、管理机构、组织机制。在这样的环境中,学生将对团队的运营机制产生更为深刻的理解,其组织能力将得到锻炼,团队意识也将得到培养。

结语

在培养团队意识的过程中,体育教师应当增加集体运动项目,从而打造出更为适合的教学场景。同时教师可邀请学生组织体育社团,以对其课余时间产生影响。再有体育教师应增加理论教学的占比,以强化学生的理解。最后体育教師可通过军训、拓展练习等项目促进团队教育的开展。

猜你喜欢

团队意识体育教学培养策略
强化系列主题班会 促进学生人生发展
高中政治教学中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策略初探
高中体育教学中创新意识的培养
巧设任务,发展数学思维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