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互联网+”视域下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2019-06-03杨树荣喻琼

科教导刊 2019年12期
关键词:思想政治教育互联网+互联网

杨树荣 喻琼

摘 要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飞速发展,由互联网衍生出的新兴行业类型呈现出逐年递增态势。面对这一利好形势,高等院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也迎来新的契机,以“互联网+”为教学载体的新型教育模式应运而生。

关键词 “互联网+” 大学生 思想政治教育

中图分类号:G41                                    文献标识码:A    DOI:10.16400/j.cnki.kjdkx.2019.04.039

Abstract With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Internet technology, the emerging industries derived from the Internet show an increasing trend year by year. In the face of this favorable situation, th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is ushering in a new opportunity. The new educational mode with "Internet +" as the teaching carrier arises at the historic moment.

Keywords "Internet +"; college students;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互聯网+”网络科技已深入人们生活的各个领域,在新的历史时期,高校应借助“互联网+”网络平台,适时转变教育教学观念,与时俱进,采取新型的教学模式,使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及价值观,有效推进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顺利开展。

1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内涵

1.1 思想教育

思想教育是以马克思主义科学世界观与方法论作为教育基础,旨在使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以及个人价值观,用正确的思想意识指导和规范个人行为,用丰富的思想理论知识使大学生端正学习态度、制订未来发展规划,成为一个对社会有益的人。思想教育在于意识的转变,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和发展,物质生活与精神生活的概念也发生了质的转变,人们在追求物质生活的同时,往往忽略了精神生活的重要性,而作为大学生恰恰可借助于思想教育,衡量物质与精神二者之间的互通互融关系,确保物质与精神和谐共存、共进共发展。

1.2 政治教育

政治教育涵盖社会主义、爱国主义教育、党的方针路线教育以及民主法制教育。政治教育是以法制教育为核心点,旨在提升大学生法制观念,以当前国家的发展形势为契合点,构建正确的政治理论构架。政治教育看似无形,但却涉及到人生有形生活的方方面面,物质水平的提升、精神文明建设成效、文化素养的提升都离不开政治教育,政治教育是航向标,能够正确指引大学生以大原则、大方向为未来社会发展目标,开展学习活动与各种社会活动。

1.3 道德教育

道德教育是规范大学生个人行为最为直接有效的一项教育内容,善良、仁义、孝敬、公德心等内容都是道德教育的构成要素。在施行道德教育时,能够让大学生以正确的道德准则作为抓手,使之养成良好的道德习惯,以得到同学、老师以及社会的认可。

1.4 心理健康教育

过硬的心理素质是当代大学生应该具备的基本个人条件,如果大学生没有良好的心理品质,对人对事都会抱有一丝偏见,就会与社会发展相脱节,进而也会失去最基本的人格魅力,在做事、学习、生活等各方面也会陷入孤立无援的境遇。

2 “互联网+”视域下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特点

2.1 主客体角色的互换

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以“互联网+”为载体,以思维创新、意识创新、行为创新为着眼点,不仅促进大学生主观能动性的提升,而且通过视觉升华、情感激发、思想共融以及频繁交互实现了思想政治理念的有效渗透。在“互联网+”背景下开展思想政治教育活动,其本质是全方位创新,而不仅仅局限于教学意识与运用的课堂教学方法。这种本质特征使课堂主客体角色发生了质的转变,教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发挥着辅助作用,由主体转变为客体,而大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得到切实体现,由客体转变为主体,二者主客体角色的互换成为高校教学课堂的一大亮点。[1]

2.2 教育内容的包容性和多元性

“互联网+”涉足领域较为宽泛,它并不是独立存在的一个单元体,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与“互联网+”的有机融合正是依附于多元化辐射的功效,进而使思想政治教育延伸至其他学科或其他全新教育领域,这种成功的转型与拓展,不仅起到积极的示范作用,而且也夯实了思想政治教育的体系构架,为新式理念、新式思想、新式教育开辟了一条绿色通道。

2.3 工作方法的开放性和互动性

在“互联网+”视域下,可以吸纳全世界的信息资源,为求知者提供必要的资源支持。对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而言,过去,往往按照一个固定教学模式开展教学活动,学生们不但对大篇幅的政治理论毫无兴致,而且教学效果也流于形式。进入“互联网+”时代后,思想政治教师转换了思想观念,以开放的胸襟和视野,创新工作方法,注重学生的感官教化、思维养成、行为引导,与学生之间形成一个良性的互动氛围。

2.4 教育载体的多样性和丰富性

在“互联网+”视域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要求教师提升教学素养与信息化素养,针对性的选取网络资源,充分发挥“互联网+”时代信息快速传输的功能。结合互联网信息技术,采取远程教学、协同备课、资源共享等多种方式,有效利用教育教学的新型载体,开发了线上网络思政课程,为大学生提供了丰富的学习资源。[2]

2.5 传播渠道的快捷性和高效性

互联网实现了信息资源的快速即时傳递,教师借助于QQ、微博、邮箱等信息传播途径,与学生之间建立了快捷的沟通渠道,针对学生们在思想政治课堂的问题,能够及时予以解答回复,回复与接收几近同步,学生们能够第一时间得到问题答案,有效缓解了教师的教学压力。

3 “互联网+”视域下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机遇和挑战

3.1 “互联网+”视域下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机遇

在“互联网+”视域下,大学生对思想政治课程能够全方位、多角度的进行学习,此外,大学生也可以借助于互联网与专业学者进行无障碍的沟通与交流,取代了过去面对面的交流方式,为双方节省大量时间,同时激发了学生们的学习兴趣,提升了当代大学生的思想政治修养。

3.2 “互联网+”视域下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挑战

目前,互联网已广泛应用于社会各个领域,而高等院校的教育教学过程也实现了网络化工作模式,不过,在课堂的实际应用当中,部分教师仅仅限于制作和使用PPT课件,而校园门户网站中的BBS论坛只有少数关于思政教育的专题,甚至大部分内容也都是由学生整理上传的,因此,教师应拓宽思路,积极探索和应用互联网的其它辅助功能,在为教育教学提供便利的同时,丰富教学方法,能让学生们更易于接受。不过,网络信息资源五花八门,难免有一些低俗、不堪入目的信息进入学生们的视野,这些信息与思政教育完全背离,大学教师必须经常督促学生,明辨是非、净化心灵,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与个人价值观。

4 “互联网+”视域下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措施

4.1 坚持“教育为体、互联网为用”

“互联网+”视域下,大学思政教师应始终坚持“教育为体、互联网为用”的原则,在教学过程中,以立德树人的教育宗旨为出发点,利用互联网的诸多优势开展教学活动。将思政教育的主要内容存储到互联网的数据库当中,学生们结合教学进度与自身对知识的掌握程度,在数据库当中查找相关的学习资源,只有这样,才能进一步发挥互联网的教学辅助作用,使教育与互联网二者之间融合到一起,有效提升大学生的思想政治素养。[3]

4.2 融入互联网思维,创新思想政治教育

互联网思维包括:迭代思维、用户思维等九大思维模式,思政教师应将这些思维融入到思想政治教育当中。不断创新教学方法,结合互联网向学生展示一些社会正能量的真实案例,通过这些案例启迪学生心灵,使学生成为真正的思想政治教育的受益者。此外,教师也可以借助于互联网发起一些社会公益性活动,让每一位大学生走入社会,传递正能量,发挥自己的热度,将思想政治的理论知识与社会实践完美的结合到一起。

4.3 从大学生实际需求出发,坚持以人为本

从教育大局出发,着眼于大学生自身的实际情况,制订行之有效的教育教学计划,在教学过程中,坚持以人为本、以生为本的教育理念,充分发挥“慕课”“易班”的在线授课优势,使学生建立正确的三观。利用学生碎片化的业余时间,结合互联网创新教育方法,博取学生的眼球,进而帮助大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4.4 善用主流互联网平台,丰富教育方法

随着互联网教育平台的不断推陈出新,一些大型的、有影响力的平台也成为当下的主流互动学习平台,教师应充分利用现有的网络平台资源,吸取教育教学经验,丰富和充实教育教学方法。对大学生而言,总有一种方法能够满足大多数人的需求,因此,主流互联网平台所提供的教育方法与策略是思政教师的一把教学利器,它可以提高教师的专业知识水准,同时还能够帮助学生建立科学的世界观架构,从而实现个人的人生价值。[4]

4.5 整合互联网资源,拓展教育内容

目前,“互联网+”视域下的网络资源还尚未完善,因此,必须整合互联网资源,使网站建设趋于正规化、均匀化、合理化。各个高校应建立一定数量的思政教育宣传网站,将思政理论渗透到每一个人的心里。此外,思政教师应不断拓展教育内容,而不仅仅局限于教材内容,突破传统思政教育教学瓶颈,开拓学生视野,跟上“互联网+”时代的发展脚步。

“互联网+”视域下的大学生思政教育旨在培养学生的道德素养与信息素养,使学生明理、诚信、与时俱进,因此,高校思政教师必须不断学习专业知识与互联网知识,借助于互联网应用技术,使教育教学成果实现最大化,确保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

参考文献

[1] 朱颖.“互联网+”视域下大学生思政教育的研究[J].现代农业研究,2018(10).

[2] 吴男,谭红.“互联网+”视域下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实践路径探析[J].当代教育实践与教学研究(电子刊),2018(11).

[3] 薛一菡.“互联网+”视域下提升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研究[J].长江丛刊,2018(24).

[4] 王小娟,李芳艳.“互联网+”背景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创新发展[J].黑河学刊,2018(3).

猜你喜欢

思想政治教育互联网+互联网
从“数据新闻”看当前互联网新闻信息传播生态
加强思想政治课在大学慕课开放课程的地位研究
互联网背景下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项目的实施
浅析红色文化与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新媒体语境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研究综述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创新研究
以高品质对农节目助力打赢脱贫攻坚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