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骨上段髓腔内混合型骨瘤1例
2019-06-03赵武华樊琦玮付承林
赵武华,樊琦玮,付承林
(台州市第一人民医院 放射科,浙江 台州 318020)
四肢骨松质内混合型骨瘤发生率非常低,文献少有报道。骨瘤主要发生于颅盖骨、面部骨骼的皮质,少数发生于松质。四肢骨髓腔内混合型骨瘤罕见,易误诊为其他骨质病变。现将台州市第一人民医院1例进行报告。
1 临床资料
患者,男,32岁。6个月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右大腿酸胀不适,行走无明显受限,无右下肢麻木,无低热盗汗,无间歇性跛行,无腹痛腹胀,未引起重视。近1周感右大腿酸痛加重,活动后明显。来本院就 诊,X线平片显示右侧股骨上段转子下方髓腔内一类圆形异常密度影,外围为高密度致密影,中央为低密度,病灶边界清,略欠光整,约20 mm×13 mm,见图1。CT示平片表现外,另见病灶中央一骨性分隔,密度同骨皮质密度,病灶边界略呈棘状不规则,与皮质分界欠清,见图2。磁共振T1WI显示病灶外围低信号,中央略低信号,T2WI压脂序列外围低信号,中央高信号,内见低信号分隔,病灶边界清,周围未见水肿影;邻近骨质未见骨膜反应,未见异常软组织信号改变,见图3。在本院行“右股骨上段骨肿瘤病灶清除术+取髂骨植骨+异体骨植骨术”。术后病理切片显示成熟性板层骨构成致密肿块,骨小梁粗大,髓腔窄,含少量红髓或脂肪性骨髓,符合骨瘤诊断,见图4。
2 讨论
图1 X线平片
图2 CT矢状面(A)、冠状面(B)、横断面(C)重建
图3 磁共振检查结果
图4 病理切片染色结果(HE,×100)
骨瘤是一种相对罕见的病变,它生长缓慢,组 织结构致密,常见中轴骨的颅盖骨、鼻窦骨骼,发病率0.4%左右;颅外骨瘤则非常罕见,发病率仅为0.03%[1]。骨瘤的病理特征为含有成熟板层状骨构成的致密肿块,骨小梁粗大,髓腔窄,含少量红髓或脂肪性骨髓,无软组织成分。根据肿瘤组织结构和骨质密度可分为3种类型:①致密型骨瘤,这种类型骨瘤致密、坚硬,骨质密度非常高,如象牙样,多发生于颅骨外板,边界清晰,分叶少见。骨瘤体积通常较小,直径多在1~2 cm,一般无临床症状。②松质型骨瘤,骨瘤质地比较疏松或完全为松质骨,外周围以骨皮质。多起自颅骨内板,分叶多见。较大的骨瘤可压迫邻近的脑组织。③混合型,具有致密型和松质型骨瘤的成分。多表现为外部坚硬致密,其内部为骨松质[2]。颅面骨以外的骨瘤为骨旁骨瘤,较少见,好发于中年人,多位于四肢骨近关节处,以股骨远端最多见,其次为肱骨干,肿瘤形态呈圆形、类圆形或分叶状,早期表现为骨旁软组织内密度略高的肿块影,边缘欠清晰,相邻骨皮质表面毛糙,晚期肿瘤以薄壳与周围软组织相隔,内为密度较高的骨质结构,继续进展则呈象牙质样,但仍见部分低密度松质骨结构,病灶边缘清楚规整,也可棘状不规则,与骨皮质紧密相连[3]。骨岛也称骨斑,为松质骨内的致密骨性结节,一般密度均匀,边界清。多数为偶然发现,临床少有症状,发病率大约在百万分之几,任何骨骼都可发生。肿瘤直径一般为2 cm以内。X线表现为髓腔内圆形或卵圆形硬化影,母骨无其他骨质改变,无骨膜反应,无软组织肿胀。组织学检查肿块由不规则板层骨或板层骨与网状骨混合组成。
骨瘤以致密型多见,松质型或混合型少见,发生于四肢骨的混合型更少见。本例病灶位于股骨髓腔内,鉴别诊断主要与内生软骨瘤、软骨肉瘤、软骨黏液纤维瘤、骨梗死等病变鉴别。内生软骨瘤发病以四肢短管状骨多见,四肢长骨也可发生,呈膨胀性骨破坏,皮质变薄,扇贝样压迹,瘤内点状及不规则环状钙化为特征。四肢长骨的软骨肉瘤影像上表现为明显骨质破坏伴不规则钙化,范围较大,钙化相对较模糊。软骨黏液纤维瘤骨质破坏区密度较高且不均匀,磁共振T2WI序列上呈明显软骨黏液特征性高信号,病变边界清楚。骨梗死早期平片及CT无明显异常,晚期表现“地图样”钙化,常见于肱骨及股骨,磁共振T2WI序列上“双边影”为特征表现,一般范围较大,可显示周围的水肿带[4]。
治疗方面,临床无症状者随访观察即可,产生疼痛及其他影响日常生活的并发症者,应及时手术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