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温针灸联合穴位贴敷治疗膝关节痹证30例*

2019-06-01崔耀辉王静华侯云霞王晓华曹建忠

中医外治杂志 2019年1期
关键词:主症压痛体征

韩 琼,崔耀辉,王静华,侯云霞,王晓华,曹建忠

(长治医学院附属和平医院 中医科,山西 长治 046012)

膝关节是人体最大最复杂的关节,过度使用及锻炼不当导致膝关节慢性软组织损伤,给患者的日常工作与生活造成极大的不便。膝关节慢性软组织损伤是指膝关节韧带、关节囊、骨膜及脂肪等运动系统软组织损害性的病变,病程一般在3周以上。多属于祖国医学“痹证”范畴。主要临床表现为病变位置顽固性疼痛、局部麻木及肿胀等,严重者引起不同程度的局部功能障碍[1]。临床因长期劳损、病程较长、护理失当等,多以阳虚寒凝证多见,表现为遇寒症状加重。治疗方法多种多样,包括口服药物、中药熏洗、针灸、关节腔内营养液注射、理疗等方法[2]。本研究采用温针灸联合中药贴敷治疗阳虚寒凝证膝关节痹证,取得了较为满意的临床疗效,现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6年7月~2017年8月我院针灸门诊收治的60例慢性膝关节软组织损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温针灸组和温针灸联合穴位贴敷组,每组各30例。温针灸组中,男16例,女14例;年龄20岁~78岁,平均(48.39±11.51)岁;病程4个~120个月,平均(20.05±17.35)个月。温针灸联合穴位贴敷组中,男18例,女12例;年龄29岁~76岁,平均(44.23±15.31)岁;病程12个~360个月,平均(53.09±71.09)个月。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病程等基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诊断标准

目前尚无统一的诊断标准[3],笔者根据临床表现及阅读大量文献,参考《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4]评定。

1.2.1 西医诊断标准

①有慢性损伤史;②劳损部位固定压痛点、肿胀及疼痛;③关节部位或邻近关节部位活动受限;④相关试验检查呈阳性体征。

1.2.2 中医证候诊断标准

阳虚寒凝证:主症:一般为病变中后期或慢性软组织损伤,以局部固定压痛、轻度肿胀及活动不利。次症:膝关节周围拘急不适,疼痛遇寒湿加重,舌质淡红,脉沉细无力。

1.3 纳入标准

①年龄18岁~80岁;②符合《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中诊断标准:有急性损伤史3周以上或慢性损伤史,膝关节周围怕冷、疼痛、压痛,关节活动不同程度受限,相关试验检查呈阳性体征;③可进行正常交流,签署知情同意书,并配合完成治疗者。

1.4 排除标准

①不符合上述纳入标准;②病程在3周以内;③有骨、肌肉、韧带等完全断裂者;④妊娠期或哺乳期妇女;⑤1周内已使用其他治疗药物或手段者;⑥不属于药物作用范围内病例;⑦过敏体质者;⑧合并肝、肾、造血系统、内分泌系统等严重原发性疾病及精神病患者;⑨有明显兼挟证或并发症者。

2 治疗方法

2.1 温针灸组

本病所致疼痛都有其特定的部位、敏感的压痛点和疼痛反应区。压痛点既是诊断软组织损伤的客观依据,又是进行治疗的具体部位[5]。故选取穴位多为局部选穴。选取膝关节阿是穴、犊鼻、内膝眼、鹤顶、梁丘、血海等穴。治疗时,患者采取仰卧位并暴露膝关节,用1.5寸或2.0寸一次性无菌毫针针刺上述穴位,得气后小幅度提插捻转,然后将1.5 cm长的艾条放置于针柄端点燃,燃尽为止,根据灸后皮肤发红程度,灸1壮~3壮。每日1次,8次为1疗程,疗程间隔2 d,共治疗3个疗程。

2.2 温针灸联合穴位贴敷组

温针灸结束后在针刺局部进行穴位贴敷治疗。穴位贴敷组患者仰卧位并暴露膝关节,方药组成为川乌15 g,草乌15 g,桑枝15 g,桂枝30 g,柳枝15 g,当归15 g,赤芍15 g,乳香9 g,没药9 g,牙皂6 g,木鳖子6 g,槐枝15 g,地龙18 g,天南星6 g,白芥子90 g,延胡索21 g。将以上药物研成细末,使用白酒若干与之调和成糊状,置于穴位贴片内,选取阿是穴、犊鼻、内膝眼、鹤顶、梁丘、血海等穴进行贴敷。贴敷时间约为1 h~4 h。如果贴敷期间出现刺痒、灼痛等不适感可即刻揭下贴敷。每日1次,8次为1疗程,疗程间隔2 d,共治疗3个疗程。

3 疗效分析

3.1 观察指标

3.1.1 症状、体征积分

参考《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中的症状、体征评分法[3],分别对疼痛、压痛、功能障碍等内容进行评定。另根据患者怕冷程度进行评定。①正常:无症状、体征,计0分;②轻度:轻痛,压痛不明显,活动不受限,计1分;③中度:疼痛较重,压痛明显,活动稍受限和被动活动疼痛,计2分;④重度:疼痛难忍,轻压疼痛,活动明显受限和被动活动达不到正常范围,计3分;⑤严重:剧痛难忍,触之剧痛,功能严重受限和局部功能丧失,计4分。

3.1.2 怕冷程度

将怕冷的程度用0~10共11个数字表示,0表示自觉无怕冷感,10代表病程最初最怕冷的程度。根据自身膝关节怕冷程度予以评分。

3.2 疗效标准

参照《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中疗效标准[3]判定。痊愈:患者症状、体征完全消失,功能达到正常,治疗后积分较治疗前减少≥95 %;显效:患者症状、体征基本消失,功能活动接近正常,瘀斑面积明显减少,治疗后积分较前减少70 %~95 %;好转:患者症状、体征明显减轻,功能较前有所改善,瘀斑面积缩小,治疗后积分较前减少30 %~70 %;无效:患者症状、体征较前无明显改善,治疗后积分较前减少<30 %。总有效率=(痊愈例数+显效例数+好转例数)/总例数×100 %。

3.3 统计学方法

本试验所有资料均使用SPSS 19.0统计软件包进行统计分析。计量数据用均数±标准差表示,计数资料用率或构成比表示。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对符合正态分布的进行t检验;对于不符合正态分布的数据先进行拟正态转换,再进行t检验,若转换后仍不符合正态分布或者转换后符合正态分布,但不满足方差齐者进行非参数检验),计数资料用χ2检验,等级数据用秩和检验。P值取双侧值,显著性检验水平α=0.05,即P<0.05为统计学有显著性差异。

3.4 治疗结果

3.4.1 两组总体疗效比较

温针灸加穴位贴敷组30例,治愈9例(占30.00 %),显效16例(占43.33 %),好转5例(占26.67 %),无效0例,愈显率73.33 %,总好转率100 %。温针灸组30例,治愈4例(占13.33 %),显效15例(占40.00 %),好转12例(占36.67 %),无效3例(占10.00 %),愈显率53.33 %,总好转率90.00 %。经M-W秩和检验,提示两组疗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两组治疗对于阳虚寒凝证膝关节疼痛的疗效影响,温针灸加穴位贴敷组明显优于温针灸组。见表1。

表1 两组总体疗效比较 例

3.4.2 各组患者症状体征积分比较

两组患者治疗后主症经M-W秩和检验,提示两组治疗后主症怕冷程度、疼痛程度、功能评定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压痛点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组内比较:对温针灸加穴位贴敷组主症治疗前后的积分采用Wilcoxon秩和检验,提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经温针灸加穴位贴敷治疗对改善膝关节怕冷程度、疼痛程度、功能改善、压痛点改善有很好的疗效。

对温针灸组主症治疗前后的积分采用Wilcoxon秩和检验,提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温针灸治疗对改善膝关节怕冷程度、疼痛程度、功能、压痛点有很好的疗效。

治疗前,各组症状体征积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与温针灸组比较,温针灸加穴位贴敷组患者怕冷程度、疼痛程度、功能改善、压痛等症状体征积分明显降低(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治疗后主症积分比较分)

4 讨 论

慢性膝关节软组织损伤为常见的膝关节病变。临床研究表明,本病多由过度使用膝关节、锻炼不当或外伤后调养不当引起。现代医学的治疗方法主要作用在于缓解急性期症状,而慢性损伤疗效较差,且西药具有明显副作用。祖国医学认为,膝关节受到损伤时,局部经气不利,气血运行失常,导致气血阻滞,经络受阻,加之调护不当,若感受风寒外湿,则病程延长,久病入络,出现损伤部位经络怕冷、疼痛和功能障碍,压痛点往往在病灶上。中医治疗慢性膝关节软组织损伤可采用温经散寒、通络止痛之法。温针灸使艾灸温热的力量通过针刺作用于组织深层,促使局部血循加快,肌肉组织得以濡养,促进新陈代谢,使体内寒湿之气消散,具有温经散寒、温补阳气的作用[1]。穴位贴敷药物通过皮肤渗入体内,药物温阳散寒作用直接作用于患处,温经散寒、通经活络之效明显。贴敷方以川乌、草乌、桑枝、桂枝、柳枝、槐枝温经通络。久病寒凝血瘀,以当归、赤芍、乳香、没药、延胡索活血化瘀,全方具有温经散寒、活血止痹的功效。本研究结果表明,温针灸联合穴位贴敷组治疗后患者怕冷、疼痛、功能改善积分较温针灸组降低明显。但温针灸联合穴位贴敷组与温针灸组在改善患者膝关节压痛立地方面无明显差异,可能由于压痛点大多是局限性、深层的,而穴位贴敷中药物渗透可能是膝关节整体部位渗透。可能该配方中药物止痛作用局限,需后期改善。

猜你喜欢

主症压痛体征
基于多种方法融合的慢性胃炎脾胃湿热证主症选择研究
寻常型银屑病主症量表反应度测评研究
两种全口义齿修复方法的临床应用效果比较
不寐常见方证与药证辑要
Endoscopic pedicle flap grafting in the treatment of esophageal fistulas: A case report
来氟米特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的临床效果探究
内热针治疗第三腰椎横突综合症近期及远期临床疗效观察
治幽螺,中医分三型
以高热为主诉无明显甲状腺肿大的亚急性甲状腺炎的临床分析
骨关节炎的临床特征及其治疗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