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影响力视角图书馆文化创意产品开发初探
2019-05-29李若男
李若男
摘 要:文章从目前现有的文化创意产品研究理论着手,构建了基于影响力视角下的图书馆文化创意产品开发模式,提出了明确图书馆的性质与职能、创新图书馆服务模式、转变文化创意产品合作模式与运行机制的图书馆文化创意产品开发对策。
关键词:图书馆;文创产品;影响力
中图分类号:G25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1588(2019)05-0081-03
1 背景
2016年5月,国务院办公厅转发文化部等部门《关于推动文化文物单位文化创意产品开发的若干意见》(以下简称《意见》)的通知,指出“依托文化文物单位馆藏文化资源,开发各类文化创意产品,是推动中华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的重要途径,对推动优秀传统文化与当代文化相适应、与现代社会相协调,推陈出新、以文化人,具有重要意义。”2017年10月,全国图书馆联盟在北京成立,文化创意产业建设浪潮兴起,图书馆文化创意产品(以下简称“文创产品”)开发工作开展得如火如荼。相较于现阶段博物馆在文创产品探索开发中所取得的成就而言,图书馆文创产品开发尚停留在初级阶段。故宫博物院开设线上文创产品旗舰店,以文物为设计蓝本,累计推出服饰、家具陈设、笔记本等各式各样的文创产品200余种,兼具收藏及使用价值。而随着文博探索节目及文物修复类节目的播出,博物馆博得了更广泛的公众关注度。作为文创产业的领头羊,博物馆已经架构了一套较为成熟的文创产品体系,涉及产品开发、营销、产权保护、服务理念、管理运行机制等内容,值得图书馆界学习和借鉴。
在《意见》的指导下,国家图书馆、南京市图书馆、四川省图书馆等多家公共图书馆相继开展了文创产品试点工作。图书馆利用丰富的馆藏文献资源,结合数字化技术及创新服务理念,逐步探索文创产品的开发营销之道。在国家相关政策的推动下,图书馆的文创开发工作已取得了初步成效,图书馆文创产品开发理论研究也成了当前我国图书馆界关注的热点问题。王毅、柯平指出,文创产品兼具以下三个特征:①从文创产品的最终形态分析,包括相互依存的两个方面——产品物质载体和文化创意内容,而后者是文化创意产品的核心价值。②文化创意内容需要设计师的创造性投入,表达了人类精神活动的内涵及影响。③文化创意产品能够满足人们对精神文化的需要,如知识需要、审美需要、情感需要、体验需要等。莫晓霞通过分析图书馆文创产品开发现状,提出图书馆文创产品开发需要注意的问题,如:明确文创产品开发原则;挖掘馆藏,结合图书馆VI(Visual Identity)设计;知识产权问题;多种开发营销模式相结合等。范丽娟从图书馆为文创产业打造生态环境、提供专业服务、扶持地方特色产业和传承文化创意产品的角度探讨图书馆的服务创新策略。田利从文创工作存在的政策不完善、开发主导地位不稳固、奖惩不规范、难以处理公益性服务与文创开发的平衡关系等问题出发,对图书馆文创工作展开理性思考。他认为,图书馆应积极争取政策法规支持,选择长期稳定的合作模式,设立合理的奖惩机制,处理好公益性服务与文创工作的平衡关系问题,建立健全图书馆开展文创工作的长效机制。
图书馆从古代藏书楼到现代图书馆,其主要职能都是以藏书为主,致使各级文化、教育、财政等部门更多的是重视图书馆自身的建设性问题,而忽略了图书馆自我价值的认知及社会化的影响,这就导致图书馆即使是在以数字化资源为主体的信息时代,仍偏重于采用实体性、孤岛化的数字战略,其各项活动及业务的开展与社会的关联度较低。文创产品作为图书馆与用户沟通的物质桥梁,在挖掘馆藏文献价值、发挥教育功效、传承优秀传统文化、提升图书馆影响力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笔者从影响力的视角构建图书馆文创产品开发模式,以深化馆藏文献信息资源建设、增强用户互动、加强图书馆与社会各界的联系等为目标,提高图书馆的社会知名度与关注度。
2 基于影响力视角的图书馆文创产品开发模式构想
国际标准化组织将影响力定义为图书馆及其服务对个人或对社会的影响。文创产品作为图书馆文化建设的中间环节是社会公共文化体系建设的一部分。笔者从产品设计、社会联系度、用户互动性的角度构建文创产品的开发模式(见图1),以期为文创产业建设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
以影响力为中心构建图书馆文创产品的开发模式的具体要求包括:①图书馆文创产品设计应借助馆藏品牌建设,结合节日特色、地域风俗及数字化技术探索文创产品的开发之道。图书馆应根据其不同类型的受众群体制订相应的设计方案,开发出更贴近活动主题的文创产品,以满足用户的多样化需求。②文创产品采用自主研发,授权第三方企业销售的合作模式实现经济创收,同时可邀请第三方对图书馆的资产进行评估,以确保其经费支出与收入的合理性。图书馆可以合理利用文创产品经费拓宽馆务经费来源渠道,缓解图书馆的经费压力,减少国家财政对图书馆建设的经费开支。即通过创新销售模式与第三方开展业务工作交流,增强图书馆与社会联系的紧密度,进而提升图书馆的社会影响力。③文创产品的开发和銷售作为提升图书馆影响力的重要手段,只是文创产业建设的中间环节,而以用户为中心,以用户需求为导向的文创产品服务始终贯穿于图书馆各项业务的过程中。文创产品的开发与销售始终以服务用户为宗旨,用户通过购买或获赠图书馆文创产品加深对所获信息、知识及经历的理解和记忆,使二者的互动性得到增强。换句话说,用户因参与文创活动在某种程度上形成对图书馆的信任和依赖,而人作为社会群体,通过与图书馆的互动使图书馆与社会的联系更加密切,图书馆的社会价值及地位得到日渐提升。
3 基于影响力视角的图书馆文化创意产品开发对策
3.1 明确图书馆的性质与职能
3.1.1 明确图书馆的公益性。图书馆文创产品开发是社会公共文化体系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工作前提是要处理好图书馆的公共文化性质与文创产品经济效益之间的关系。《意见》指出,推动文化创意产品开发要始终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实现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相统一。文创产品开发工作的初衷并不是以获取经济效益为目的,而是以符合图书馆公益性质为指导方向,在此基础上向社会提供文化教育。其目的是为了增强图书馆与用户的互动与沟通,提升图书馆的社会影响力,对弘扬我国优秀传统文化,起着很好的社会教化作用。文创产品开发所获得的资金来源并未背离图书馆的公益性质,图书馆建设的资金大多是依靠国家财政的专项拨款,但目前我国图书馆文创产品开发推广还处在萌芽状态,社会关注度不足,文创产业专项支出体系尚不完备,用于文创产品开发的活动经费有限。县级中小型图书馆、乡镇图书馆基础设施建设仍未完全达到图书馆建设指标,购书经费及馆藏文献数量不足,文创产品开发工作难以开展。图书馆如果能把文创产品销售所得资金投入文创产品的开发,可较好地缓解文创产品开发过程中的经费紧张问题,提高图书馆文创工作开展的自主性,也为文创产业的发展注入新的生机与活力。
3.1.2 图书馆经济职能的有效发挥。随着分享经济、创新经济、知识经济等理念的广泛传播,图书馆对社会经济发展所起的作用逐渐得到凸显,致使人们对社会、文化作用之外的图书馆经济职能的研究便显得极为迫切。文创产品的开发工作不仅涉及数字化技术的应用、专业型人才的培养、文献价值的深化、优秀文化的传承等环节,借助市场销售渠道获取图书馆建设经费使得文创产品与经济效益之间的联系更为紧密。图书馆经费的有效运转加速了文创产品的开发进程,产品开发形式的多样性又进一步拓展了读者的选择空间,一些高质量的文创产品因具备使用及收藏价值而受到更多读者的青睐。
3.2 创新图书馆服务模式
延伸产品的创意性是文创产品开发工作的核心。新的社会环境下图书馆奉行“用户第一,服务至上”的服务理念,因此,文创产品的设计开发需要满足用户的多元化需求,围绕内容与技术的服务模式创新是现阶段图书馆文创产品开发工作中面临的主要任务。
3.2.1 丰富文创活动内容。图书馆面对不同层次的用户群体开发与销售文创产品需要有较强的针对性,例如儿童偏爱卡通风格的文创产品;中老年群体多偏爱历史文化底蕴浓厚,兼具收藏及装饰特色的文创产品;学生偏爱实用性的产品。此外,图书馆文创产品的开发还需符合不同的活动主题,如举办历史知识竞赛或学术性讲座;开展地方文化活动融合地方特色和民族风情,展现文化的包容性;以传统节日为依托定制节日专属纪念品。由于图书馆与博物馆、文化馆、美术馆等同属于社会文化机构,图书馆可以与其联合举办法定节日庆典等活动,结合节日特色打造个性化的文创产品。
3.2.2 创新技术应用。信息技术的发展对图书馆文创产品开发影响很大,互联网层出不穷的新技术、新模式颠覆了图书馆知识服务的传播方法和手段,文创产品也开始突破传统实体形式的制约。国家图书馆与阿里巴巴集团人工智能实验室共同开发的“翰墨书香”便携式书法文具盒,曾获得“北京礼物”旅游商品大赛海淀区一等奖,很受欢迎。用户通过下载软件扫描字帖,便可看到书法名家讲解及书写该字的视频。这款文创产品相当于一个传统文化的智能教育平台。笔者认为,当今科技日新月异,图书馆可以借助更加成熟的虚拟现实技术(Virtual Reality)打造虚拟三维图书馆,用户通过互联网实现虚拟图书馆漫游,体验数字图书馆的虚拟交互式服务。图书馆如果能将文创产品置于虚拟图书馆中,以虚拟展品的形式将文创产品呈现在读者面前,供读者观赏及购买,无疑是文创产业的一项突破和创新。
3.3 转变文创产品合作模式与运行机制
3.3.1 转变文创产品合作模式。目前,图书馆文创产品开发模式多采用自主研发,授权第三方生产销售的合作模式,这种模式可在保证图书馆文创产品兼具历史性与特殊性的同时,弥补图书馆销售经验的不足,减轻图书馆自销文创产品所面临的压力。但由于我国图书馆文创产品开发工作刚刚起步,文创专业人才匮乏,图书馆可适当引进设计、技术、营销等方面的人才,同时应对馆员开展定期培训与业务辅导,以提升传统馆员的文创开发水平。图书馆文创工作的开展目前还存在着相关政策不完善、开发主导地位不稳固、奖惩制度不规范及难以处理公益性服务与文创开发的平衡关系等问题。为解决这些问题,图书馆需明确奖惩机制,设立专门的文创产品开发部门,吸引更多的人才参与到文创产业建设的浪潮中,让文创人才充分涌流。如南京市金陵图书馆借助文创试点的契机成立了文创发展部,注册成立文创公司,并先后开设两家文创商店,通过自主开发、联合开发及引入授权的文创产品,社会经济效益成绩斐然。
3.3.2 完善文创产品运行机制。一方面,图书馆作为社会公益性组织因长期以来受制于国家体制的监管,文创产业的运行机制有相对固定的岗位设置、业务流程和经费管理等环节。《意见》鼓励各级政府创新文创产品的开发运行机制,广泛吸纳研发、管理、销售等多方人才,且在原则上允许文创产品以企业为主体参与市场竞争,并将文创收入纳入单位预算进行统管,以给予文创事业更广阔的建设空间。另一方面,知识产权的归属受国家法律保护,图书馆应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妥善处理版权及著作权的归属问题,规范品牌授权流程,允许第三方生产销售,保障知识所有者的合法权益。如:涉及无法与版权所有者取得联系的“孤儿作品”,图书馆应积极联系与之相关的出版者或出版机构,或建立数字版权制,切实解决相关问题。
4 结语
近年来,文创产品的开发日益得到政府、产业界及图书馆各方的重视,博物馆、美术馆等众多文化机构在文创产品开发的浪潮中不断寻求突破与创新。作为以藏书为主体的公共事业单位,图书馆在发挥自身职能的同时,需借鉴其他国家及机构在文创产业建设中所取得的成效,建立一套适合自身性质与发展要求的文化创意体系,充分挖掘馆藏价值,创新营销服务模式,借助市场流通力量,壮大用户群体,提高图书馆的社会知名度。图书馆应将文创产品纳入文化建设的工作中,以用户需求為导向,开发被大众所接受及认可的文创产品,积极应对文创产品开发过程中所面临的困难与挑战,稳固图书馆的社会根基,增强图书馆的社会影响力。
参考文献:
[1] 国发办[2016]36号《国务院办公厅转发文化部等部门关于推动文化文物单位文化创意产品开发若干意见的通知》[EB/OL].[2016-05-11].http://www.gov.cn/zhengce/content/2016-05/16/content_5073722.htm#.
[2] 王毅,柯平.美国公共图书馆文化创意产品开发实践研究[J].图书馆建设,2017(9):69-77.
[3] 莫晓霞.图书馆文化创意产品开发探讨[J].图书馆建设,2016(10):98-101.
[4] 范丽娟.文化创意产业呼唤图书馆服务创意[J].图书馆工作与研究,2012(6):18-20.
[5] 田利.关于图书馆开展文创工作的理性思考[J].图书馆工作与研究,2017(2):9-13.
[6] 吴建中.再议图书馆发展的十个热门话题[J].中国图书馆学报,2017(7):4-17.
[7] 马祥涛.关于图书馆与文创产业发展、文创产品开发的思考[J].山东图书馆学刊,2017(1):36-39.
[8] 陈莹莹.各级文化单位研发设计人员如何打开文创产品“脑洞”[EB/OL].[2017-09-12].http://news.hexun.com/2017-09-21/190953355.html.
[9] 秦珂.我国图书馆“孤儿作品”利用中的版权问题分析[J].图书馆建设,2014(1):81-85.
(编校:马怀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