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毕业生“慢就业”的缘由与对策
2019-05-29李宁
李宁
【摘要】近年来,“最难毕业季”成为网络热词,加之一些大学生就业一味等待、观望、迷茫,越来越多的高校毕业生主动或被动地成为“慢就业”群体。对此,要从政府引导、社会助力、家庭联动、个人提升等方面入手,缓解“慢就业”现象,让更多高校毕业生及时、科学、理性就业。
【关键词】高校毕业生 “慢就业” 职业规划 【中图分类号】G646 【文獻标识码】A
高校毕业生“慢就业”主要是指一些大学生不遵循“毕业就参加工作”的传统理念,完成学业之后,不立即投入工作,而是选择继续深造、等待就业或尝试创业的一种待业现象。近年来,越来越多的高校毕业生主动或被动地成为“慢就业”群体。一些人认为,“慢就业”有助于毕业生形成更加理性的择业观,但事实上,部分高校毕业生将“慢就业”的好处过于放大,没有看到其坏处,容易出现认知不清、选择不明,甚至错失就业良机的情况。
为何一些大学毕业生“慢就业”:就业局势、职业评价、职业规划、求职期望等因素的影响
就业局势更加严峻。近年来,“最难毕业季”成为网络热词,随着高校毕业生人数的不断攀升,加之往年一些毕业生尚未找到工作,部分大学生“毕业即失业”。一些高校毕业生“慢就业”并非主观原因,而是由于能力、水平限制,无法寻求到合适的工作岗位,部分能力不足的毕业生在就业竞争中失败,出现“慢就业”现象;而部分高校毕业生面对严峻的就业形势,没有主动出击,一味等待工作,导致“慢就业”。除此之外,随着科技的发展,自动化生产趋势明显,一些就业岗位的需求量减少,就业局势比较困难。
职业评价扭曲。一些高校毕业生认为,进入国有企业、事业单位工作就等于有了“铁饭碗”,极其希望能够进入这类单位,一旦在短期内无法达成目标,就会选择暂时等待,从而产生“慢就业”现象。同时,随着互联网的发展,一些拜金主义、享乐主义等不良思潮正在影响、侵蚀部分大学生的思想观念。个别高校毕业生价值观扭曲,奉行择业功利化、金钱化等不良观念,一味要求岗位的薪酬待遇,一旦企业无法满足其待遇需求,就会选择观望、等待,由此形成“慢就业”现象。
职业规划教育滞后。高校毕业生“慢就业”现象的产生,与个别高校职业教育规划滞后有着密切关联。现阶段,多数高校都开设了职业规划课程,但部分高校的重视度不高,往往以选修课的方式出现,并且在课程内容方面过于传统,偏重理论教育,对高校毕业生产生的实际作用并不大。一些毕业生依旧缺乏科学的职业规划,临近毕业没有寻求到合适的工作,导致“慢就业”。同时,一些高校的专业设置与市场需求存在偏差,部分专业并不符合市场需求,培养出的人才无法得到市场认可,不具备市场竞争能力,产生被动“慢就业”现象。
个人求职期望过高。当前,多数高校毕业生对就业要求较高,不仅希望获取高额薪酬待遇,也对工作环境、专业对口程度、未来发展前景、就业地点等相关因素抱有较高期望。单一就业岗位难以满足高校毕业生的所有需求,就会在客观上造成“就业难”的现象。面临就业困难的局面,部分大学生不断努力尝试,寻找符合自身期望的岗位,但也有一部分高校毕业生一心希望成为公务员,执着于公务员考试,“不达目的誓不罢休”,在连续备考与应考中逐渐形成“慢就业”的局面。除此之外,部分高校毕业生希望能够持续提升自我,提高核心竞争力,执着于“考证”,比如司法考试、会计师考试、工程师考试等,这些考试难度较高,容易在长期备考过程中导致“慢就业”。
家庭保护伞的负作用。当前,多数高校毕业生都是家庭中的独生子女,父母在物质生活上一般给予了较高保障,也无需承担“养家糊口”的重任。在压力减缓的情况下,高校毕业生有了更加从容的就业选择,往往不急于就业,也就形成了“慢就业”现象。同时,个别高校毕业生从小娇生惯养,不清楚自己未来的职业方向,也不了解自身能力是否符合岗位需求,只是漫无目的地投递简历,取得的效果并不明显。除此之外,部分毕业生就业过于依赖父母,甚至让父母帮助寻找工作,加剧了“慢就业”现象。
政府引导、社会助力、家庭联动、个人提升,有效解决高校毕业生“慢就业”问题
就业是最大的民生。国家一直在积极制定、出台多种就业政策,各地政府也制定了符合本区域特征的就业政策,创造了更多就业岗位。政府应大力监管就业市场,打破就业中存在的性别歧视、暗箱操作,营造公平合理的就业竞争环境。要鼓励企业改变传统观念,承担更多社会责任。除此之外,政府还应做好就业保障工作,开展丰富的就业培训。针对高校毕业生群体设置专项培训,弥补高校毕业生群体经验缺乏、沟通交流能力不强等不足,提升高校毕业生群体的就业竞争力,让毕业生能够快速融入社会,彻底缓解“慢就业”现象。
提高社会正向评价。部分高校毕业生在择业选择上具有一定局限性,在岗位选择、薪酬待遇方面容易受到不良观念影响。因此,应建立正向社会评价体系,不以薪酬论学生价值,引导高校毕业生合理就业。同时,要强化学生价值观培育,防止高校毕业生出现拜金主义、利己主义思想。要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让更多高校毕业生甘于为社会奉献,愿意主动去基层、去一线工作,打破传统观念束缚,缓解“慢就业”现象。
科学设计职业规划。学校对毕业生就业负有重要责任,各高校应帮助毕业生做好职业规划。一是要健全职业规划课程,注重职业规划课程的实用性,防止职业规划课程流于形式,让职业规划课程真正为高校毕业生就业提供帮助。二是积极开展职业竞赛活动。单纯依赖职业规划课程,难免会让学生失去兴趣,通过职业竞赛活动,不仅可以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更能增强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三是科学设置学科专业。院校在设置学科专业时应做好充分调研,结合市场需求设置学科专业。
保持合理就业期待。高校毕业生“就业难”并非单纯由社会环境造成,学生主观期待较高也是导致“就业难”的重要因素。一方面,高校毕业生要理性认识自我,保持合理的就业期待。鉴于高校毕业生并无工作经验,在参加就业时应从基层做起,对工作职位、薪酬待遇有着合理的要求。另一方面,毕业生要转变就业心态,“边干边学”。高校毕业生在就业的过程中应积极寻求岗位,即便岗位存在不满意之处,也应在工作过程中累积经验,而不应盲目等待就业,始终不敢迈入社会。不参加工作永远不会累积工作经验,也无法提升自身能力。
形成家庭联动机制。家庭与父母对高校毕业生就业有着重要影响,通过家庭与父母的影响和教育,能够引导高校毕业生形成正确的就业观。一方面,家庭与父母应尊重毕业生的自由选择,允许和鼓励毕业生依照自身的兴趣爱好选择职业,杜绝父母“大包大揽”,要让学生自主完成就业。另一方面,给予高校毕业生适当的指导。虽然现代社会经济条件越来越好,毕业生的就业能力不断增强,但父母应给予针对性强的指导,帮助毕业生及时、科学、理性就业。
(作者为长春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团委书记、讲师)
【注:本文系“应用教练技术提升吉林省高校‘双困学生就业能力的研究”(项目编号:吉教科文合字[2016]第423号)成果】
【参考文献】
①赵彦刚、王志臣:《供给侧改革视阈下提升高校就业创业指导服务有效性探究》,《广西社会科学》,2016年第9期。
②郑晓明、王丹:《高校毕业生“慢就业”现象的成因与治理策略》,《社会科学战线》,2019年第3期。
③郑东、潘聪聪:《大学生提速“慢就业”的服务策略》,《江苏高教》,2019年第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