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海外疯狂购物不代表中国人“很有钱”

2019-05-29沈国兵余智

人民论坛 2019年14期
关键词:购买力入世消费行为

沈国兵 余智

【摘要】中国外贸发展战略的转变,叠加世界上最大规模的中高收入国家、最大的人口消费基数,凸显出中国人急剧膨胀的海外购买力。独特的海外消费行为并非代表国人很富有,更不意味着中国人的财富数量超过了发达国家居民,而是折射出中国经济发展中存在的结构性问题,我们迫切需要去解决这些问题。

【关键词】海外消费 “有钱” 购买力 结构性问题 【中图分类号】F043 【文献标识码】A

从中国大妈抢购黄金阻击华尔街,到中国购房客加拿大买房买下多伦多引起加国政府限购,再到中国游客搬运完日本药妆店,掃荡电饭锅,甚至有人去北海道旅游顺便买套房,“土豪”等新词都开始专门为中国而生,外国人眼中的中国人一下变得“很有钱”。这种独特的海外消费行为引出了中国人貌似很有钱的问题,那么中国人真的很有钱吗?与国外居民相比,中国人拥有财富数量真的高吗?中国人的购买力是真的强吗?外国人的购买力和中国人相比有什么不同?

世界经济新格局凸显了中国人增长的购买力

第一,世界GDP新格局彰显出中国消费者日益增长的购买力,中国消费者总体购买力确实很强大。入世前的2000年,中国GDP才占到世界的3.59%,而2000年美国GDP占世界的30.41%。入世后的2016年,中国GDP已上升至世界GDP的14.9%,而美国GDP却下降至世界的24.71%。当年,中国经济体量已经位居世界第二位,中国经济分量决定着中国消费者已成为世界经济舞台的新亮点,中国经济总的购买力取得了长足的增长。据《世界贸易统计评论》统计显示,中国占世界商品进口份额已由2003年的5.4%增加至2017年的10.5%,仅次于美国进口商品占世界的份额(2017年美国商品进口占世界的13.7%)。也就是说,相比于入世后的2003年,2017年中国商品进口占世界份额已增加了将近1倍。据此,在世界新格局下,中国人总的海外购买力确实是很强大。

第二,入世后不断扩大的开放、调低的关税,大规模外贸和外资推动中国经济持续高速增长支撑着中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长足的增长,使得中国人比过去确实更有钱了。改革开放四十年来,中国经济有了飞跃式发展,中国居民收入水平也有了大幅提高。2001年入世后,中国不断扩大对外开放、大幅调低进口关税,持续大规模的外贸和外资直接推动了中国经济保持持续高速增长。以可变价格计算,中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从2002年的4531.6元增长到2017年的25973.8元,2017年较2002年增长了4.7倍,年均几何增长率达12.3%。若用不变价格计算,则2002-2017年中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几何增长率仍达9.5%。入世后,持续高速增长的中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直接反映了中国消费者收入的持续高速增长,加上自2003年以来美国持续施压人民币升值,使得中国消费者的实际购买力汇率折算后变得更高。据此,中国人比过去确实更有钱了。

第三,中国外贸发展战略的转变,叠加世界上最大规模的中高收入国家、最大的人口消费基数,凸显出中国人急剧膨胀的海外购买力。2012年,十八大报告提出了“更加积极主动的开放战略”“出口和进口并重”的外贸发展战略。2017年,十九大报告提出了“推动形成全面开放新格局”。我国主动大幅降低关税,以实际行动强有力地反对国际贸易保护主义的同时,更好地满足中国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无疑会扩大中国消费者在海外的购买力。而且,中国拥有世界上最大的人口消费基数,2017年末,中国大陆总人口约13.9亿人;此外,中国具有世界上最大规模的中高收入国家的人口消费基数。从2010年起,中国就被世界银行划分为中高收入国家类别,自然地,中国拥有世界上最大规模的中高收入乃至高收入消费者群体。在“出口和进口并重”的外贸发展战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的推动下,必然会激发出中国人急剧膨胀的海外购买力。

实际上,这种独特的海外消费行为并不代表着中国人很富有,更不意味着中国人拥有的财富数量已超过了发达国家居民,而是折射出中国经济发展过程中存在着较为严峻的结构性问题。正是这些结构性问题扭曲了一些国人在海外的消费行为,使得看起来好像中国人独特的海外消费现象与外国人的购买力出现了较大的偏差。

一些国人独特的海外消费行为隐含了我国经济发展中一些结构性问题

第一,中国居民人均收入水平与世界发达国家相比仍旧较低,其购买力也是相对较低的。2010年以来,中国一直被世界银行划分为中高收入水平的国家,但与发达国家人均收入相比,仍是相对较低的。据世界银行数据统计,2017年美国、日本和韩国的人均国民收入分别为58270美元、38550美元和28380美元,而2017年中国人均国民收入仅为8690美元,美国、日本和韩国的人均国民收入分别是中国的5.7倍、3.4倍和2.3倍。

第二,部分出国民众的“高消费”并不代表着中国民众平均消费和收入水平,而是反映出贫富差距。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入世后,我国民众出国人数越来越多、频率越来越高,其中既有因公的(政府或企业),也有因私的(商务、留学、旅游、学术交流、探亲、移民等)。他们中的部分人“高消费”,给了外国人有关中国人“很有钱”的假象。究其原因:一是部分出国“高消费”者,代表不了所有出国民众的平均消费和收入水平。在众多的出国民众中,这些“高消费”虽然绝对数量不少,但相对比率仍是低的,绝大多数出国民众在消费上仍然是谨慎、精打细算的。二是部分出国“高消费”者,更代表不了全国民众的平均消费和收入水平。就连全国民众的平均消费和收入水平也代表不了多数民众的消费和收入水平,很可能因国内一些人特别富有而产生收入“被平均问题”。现阶段,我国民众收入差距仍旧较大。据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显示,2012年我国基尼系数为0.474,2017年为0.467,2003—2017年中国的基尼系数一直处于0.46之上。根据国际标准,基尼系数0.4为公认的警戒线,代表着居民收入差距很大的阈值。而中国的基尼系数已长期超过0.4,这种结构性收入分配差距不平衡值得我们高度警惕。

第三,出国民众的部分“高消费”反映了国内一些产品质量不过关,而非民众真的“很有钱”。我国部分民众在海外大肆抢购、扫货,给人“有钱”的印象,实际原因之一是部分国内产品质量不过关。例如,近些年来,民众在海外或港澳地区大量抢购奶粉,就是因为国产奶粉与食品屡屡出现安全事故,质量没有保障,导致民众信心不足。再如,部分民众甚至去日本抢购马桶盖,招致国际笑话,更反映了国内商品质量不过关。为什么我们作为一个制造业大国,却连很多日用消费品等非奢侈品的质量都没有保障呢?由此导致的国人海外扫货,可能不是说明国人多么“有钱”,而是反映了我国的生产体系与质量检控体系出现了很大的问题,需要我们进行认真反思与改进。

第四,出国民众的部分“高消费”反映了国内产品价格过高或投资机会不足,而非民众真的“很有钱”。一个典型的例子是一些人海外购房。一些民众在海外购房,有些是移民需要,也有一些是投资增值需要,但前提都是国内房价畸高,海外购房价格相对比较便宜,或者是由于国内投资机会不足。由此导致的一些民众海外购房,可能不是说明国人多么“有钱”,而是说明我们自身的房价过高或投资机会不足等问题,需要我们直面并加以解决。据此,出现了一些民众独特的海外消费行为——海外扫货现象,这并不能说明国人多么“有钱”,而恰恰是反映出我们经济发展过程中出现了较为严峻的结构性问题,需要我们尽快加以解决或改进,如通过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提高生产效率、降低进口关税、缩减或消除出口补贴等。

总之,国人很有钱吗?回答是:我们的确比过去有钱了,但是与世界发达国家相比,还有很大差距。一些国人海外扫货的“有钱”表象后面,隐含了我国经济发展中一些结构性问题,如居民收入差距过大、某些产品质量不过关、房价畸高、一些产品性价比因关税扭曲、投资机会不足等而偏低,这些问题都需要我们认真去分析解决。

(作者分别为复旦大学经济学院教授、博导,复旦大学世界经济研究所副所长;上海财经大学商学院副教授,上海财经大学世界经济与贸易系副主任)

【参考文献】

①《中国人境外消费日趋“高大上”》,新华网,2017年6月29日。

猜你喜欢

购买力入世消费行为
从中长期视角看购买力平价与人民币汇率走势
高中生日常消费行为和消费观念调查研究
欧洲购买力人均降近800
出入相宜天地宽
中国文化对消费行为的影响
中国文化对消费行为的影响
中国农村居民消费行为的影响因素分析
中国农村居民消费行为的影响因素分析
中国入世15年
出世做人,入世做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