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精准定位:学习名师的应有之义

2019-05-29黄晓波

江苏教育研究 2019年8期
关键词:自我成长

黄晓波

摘要:名师是我们学习的“标杆”。学习名师,要从多方思考:学习的价值观要精准,学习名师的同时不能遗忘自己,要实现学习者的自我定位;学习的方向要精准,实现学习内容的定位并从中获得启发;学习的路径要精准,既要有科学严谨的方式,有相对完整的体系,又要有务实创新的态度。

关键词:精准定位;学习名师;自我成长

中图分类号:G4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9094(2019)02B-0111-03

名师,顾名思义就是“著名的教师”。他们是坚持教书育人,掌握教育教学规律,并逐步形成自己的教育教学特色,在教育教学领域中被公认的有重大贡献和影响力的学者或优秀教师[1]。名师是教师群体中的精英,是教育教学中某一方面的引领者,是一流教育事业所呼唤的创新型人才。对学校而言,名师是学校的“代言人”,是能够支撑起一流学校的“顶梁柱”[2];对教师而言,名师是可以被看齐的“标杆”,学习名师既能拓宽眼界,增长见识,又能提升自身教育教学水平。

学习名师,并非冲着“完美”。俗话说,“人无完人,金无足赤”,名师的课堂也常常不“完美”,如果眼高手低,非要鸡蛋里挑骨头而忽视真正有价值的地方,那么学习名师就变得毫无意义。我们只有带着一双发现的眼睛去学习,才能从名师身上习得真本领。那么,怎样学习名师呢?笔者认为,精准定位是学习名师的应有之义。

一、价值精准,实现自我定位

作为普通教师,学习名师不是为了褒奖他们的成果,不是为了宣扬他们的思想,而是为了更冷静地反思自己的教育教学实践,更清晰地认清自身努力的方向,让自己的教育理念更贴合儿童的认知规律,让教学行为逐渐涌动更理性的光芒,实现教育思想的转变和课堂教学水平的大幅度提升,进而更有效地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实现学生的智慧成长、健康成长。

学习名师,关键在于学。作为学习者,我们要保持积极的学习姿态:心中有目标,明确主要学习某位名师的哪个方面;心中有问题,如某堂课的教学存在什么困惑;心中有“质疑”,辩证地看待名师的教育教学;会联想,结合教育教学专著找到理论的支撑;能归纳,探寻外在形式背后的内在联系;能持久,深入解读名师,明白名师成长的轨迹和教学成功的密码;会应用,体会名师教育教学理念带给自身的变化,特别是课堂的变化。

二、方向精准,实现内容定位

名师和普通教师一样,都是“立体的人”。学习名师,不是东施效颦,不能全盘接受,我们只需学对自身有启发价值、有借鉴意义的内容,学名师教育教学成果中的精华。具体内容如下:

(一)名师的成长轨迹

不光要看到名师成长路上的一路高攀,还要看到奋进中的摸爬滚打,学习他们是怎样从彷徨犹豫经历挣扎探索最终到达自我觉醒的。如果发现名师也受到“高人”的指点,那么在羡慕的同时要深思这种指点对名师成长的驱动作用。作为学习者,我们的身边并不缺乏“高人”,怎样创造机遇,主动获得“高人”的指点,对学习者自身的成长同样具有可借鉴的意义。

(二)名师的经典案例

名师之所以具有广泛的影响力,经典案例所产生的效应必不可少。学习名师,一定要学习他们的经典,从经典文章中剖析名师的教育理念和教学风格,从经典课例中分析师生的互动生成和生命成长。当然,经典案例不仅仅指那些让人惊艳的成功课例,也须包含引发名师深刻反思、积极改进的失败案例。从一定意义上说,后者更加难能可贵,更适用学习者对自身课堂教学的反思。

(三)名师的教育教学主张

不明白名师的教育教学主张,就无法真正品味名师的课堂教学艺术。作为学习者,应学会“印证”,用名师的教育教学主张去解读他们的经典课例,从课例的多处细节去“证明”该主张的合理性。学习名师的教育教学主张,我们要探索该主张的理論来源,感受主张中彰显的强烈个人特色,思考该主张与当下“核心素养”的兼容性。

三、路径精准,实现方式定位

名师值得学习的地方很多,学习名师既要有科学严谨的方式,有相对完整的体系,又要有务实创新的态度。确定精准的学习路径,能让学习事半功倍,利于将名师的教学理念与新课标理念接轨,与核心素养挂钩,与自身经验融合,让名师的教育教学理念与自己的教育教学生活实现“无缝对接”。

(一)选择合适的学习对象

第一类是本地具有较高影响力的名师,优势是交流快捷方便,学习全面具体,这类名师最为理想;第二类是与本地(本人)有密切联系的外地名师,能够经常进行交流,互通有无,也不失为上佳人选;第三类是外地极具影响力的名师,可以通过网络迅捷地搜集到关于他(她)的相关信息,方便学习,如果选择此类名师的话,后续还是要建立密切联系,积极参加该名师的相关活动,创造面对面交流的机会,作更深入的了解。

(二)确定合适的突破口

经典案例最能凸显名师的教育教学思想和教学风格,最适宜做学习的突破口。第一步,确定最感兴趣的一个经典案例,配合相关的案例解读、说课评课、他人的对比参考,初步理解该名师的教学特色;第二步,将学习经典案例时“心存疑虑”的地方与名师面对面交流,或发邮件、打电话,请名师释疑解惑,从而获得认知上的提升;第三步,以一个经典案例为样例,深入解读其他经典案例,结合名师成长轨迹,归纳其教育教学思想的变化,透析在经典案例中的反馈;第四步,用已理解的教育教学理念尝试观摩名师的其他课堂教学,挖掘其中做得成功的地方。

(三)进行案例的深度体验

学习的目的并非学习,而是化为己用。教师亲自演绎名师经典案例能更深刻地体验其教育教学理念,并改变自身的原有认知。一重体验:体验课堂改变,寻找发生在师生身上的变化,将对课例的表层研究转变为对教学艺术的深度研究和对学生思维发展的规律研究,把握教学真正的倚靠点。二重体验:体验名师课堂对知识结构的架构和对核心素养的落实,把握名师教育教学思想的真谛,对名师教学风格有深刻的理解和适度的认同,酝酿自我的教育思想。三重体验:在深度理解的基础上主动进行个性化删减、自我构建,将名师课堂转化为“我的课堂”,实现个人教学风格的磨砺、突破、完善。

学习名师只是实现自我专业成长的一条路径,循着前人走过的成功之路,找寻属于自己的一处风景。这种目标定位一定要精准,且坚定不移。走近名师,是为了更好地了解一种更适宜学生发展的教育理念;走近理念,是为了更好地指导自身的教育教学实践;走进实践,是为了更好地实现学生核心素养的达成和教师个人专业素养的提升。

参考文献:

[1]倪锦辉.学习名师:教师成长的必由之路[J].教育, 2017(17):46.

[2]余文森.论名师的教学主张及其研究——以福建省为例[J].教育研究, 2015(2):80.

责任编辑:石萍

猜你喜欢

自我成长
珊珊的选择
痛并快乐着,累并幸福着
搭建心理剧舞台,探寻心理健康教育新途径
简析高中政治教师如何实现自我成长
炼狱中的自我成长
自我成长及职业行为分析
学高为师,德高为范
做自己的咨询师:意象画推动内心成长
大学生自我成长团体心理咨询实施策略
从为班级做一件事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