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血浆凝血酶原和纤维蛋白原在诊断60岁以下急性心肌梗死中的价值分析

2019-05-29恩,杜

中国实验诊断学 2019年5期
关键词:结果显示血浆心肌梗死

刘 恩,杜 平

(重庆市云阳县人民医院 急诊科,重庆 404500)

急性心肌梗死(AMI)随着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CI)的广泛应用,患者的住院病死率已经下降到约5%,影响患者预后的主要因素是心源性休克、室性心律失常、心力衰竭等危重并发症的发生率,早期诊断和治疗是减少并发症、改善AMI患者预后的最关键环节,但是约有1/4-1/3的AMI患者在发病最初数小时内心电图表现正常,肌钙蛋白等传统心肌损伤标志物在AMI发病早期也很难准确反映心肌坏死,因而有相当一部分AMI患者难以达到早期诊断,以致于延误治疗[1,2],特别是AMI的发病年龄呈现出了明显的年轻化趋势,60岁以下的低年龄AMI患者在临床表现、心电图表现、实验室指标改变等方面均不及高龄患者明显,早期诊断难度更高[3]。凝血和纤溶失衡是AMI发病早期的重要表现之一,将凝血、纤溶指标联合应用时可提高AMI诊断的诊断效率,并可对疾病的危险分层、鉴别诊断以及预防发挥积极的作用[4],本研究对血浆凝血酶原(FⅡ)、纤维蛋白原(FBG)在诊断60岁以下AMI中的价值进行了分析,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取2016年8月-2018年8月医院急诊内科收治的、符合纳入标准的96例AMI患者作为病例组,所有患者均符合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于2015年制订的《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诊断和治疗指南》中的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诊断标准[5],患者年龄均小于60岁,选取同期50例同年龄段体检者作为对照组。两组患者均经临床检查排除心力衰竭、心脏瓣膜病、房颤、动脉瘤、先天性心脏病患者;排除肝肾功能不全、血液系统疾病、血栓性疾病、风湿性瓣膜病、外围血管性疾病、营养不良患者;排除非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原因导致AMI患者。所有患者均对本研究知情同意。

1.2 检测指标

采集两组研究对象的空腹外周静脉血样本,病例组于入院次日采集,对照组于体检当日采集,血样以枸橼酸钠进行抗凝处理后在室温下以3 000 r/min的速度离心15 min收集血浆样本,采用酶联免疫双抗体夹心法(ELISA法)对血浆中FⅡ、FBG水平进行检测。

1.3 统计学方法

2 结果

2.1 两组研究对象临床资料的比较

两组研究对象年龄、性别构成、体质指数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病例组患者合并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及具有吸烟史、饮酒史的比例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研究对象临床资料的比较

2.2 两组研究对象血浆FⅡ、FBG水平的比较

病例组患者的血浆FⅡ、FBG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两组之间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研究对象FⅡ、FBG水平的比较

2.3 血浆FⅡ、FBG水平诊断AMI的价值分析

血浆FⅡ、FBG水平诊断AMI的AUC分别为0.694和0.866(P均小于0.05),在Cutoff值下,两指标的灵敏度分别为0.656和0.625,特异度分别为0.740和1.000,准确度分别为0.698和0.813。见表3、图1。

表3 血浆FⅡ、FBG水平诊断AMI的价值分析

图1 血浆FⅡ、FBG水平诊断AMI的ROC曲线

3 讨论

在急诊内科,对于怀疑AMI患者做出早期诊断和及时治疗,能够最大程度地降低患者的病死率,对改善预后具有重要的意义[6]。目前临床上常用的指标有肌酸激酶同功酶、肌红蛋白、肌钙蛋白、B型钠尿肽、C反应蛋白等,此外,和肽素、心型脂肪酸结合蛋白、缺血修饰白蛋白、髓过氧化物酶、生长分化因子-15等新型标志物也被尝试性地应用于临床研究。

本研究结果显示,年龄小于60岁的AMI患者表现为血浆FBG水平的升高,FBG在诊断AMI中具有较高的价值。FBG是凝血系统中的核心组份之一,在凝血过程的后期阶段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因此,在急性血栓性疾病的早期,可观察到患者血浆FBG水平的迅速升高,如在急性脑梗死患者便可观察到血浆FBG水平的升高,而且进展型脑梗死的血浆FBG水平的升高幅度更大,该指标可用于辅助诊断和疾病病情评价[7],AMI患者也会出现类似的变化[8]。相关研究结果显示,不同冠状动脉病变程度、危险度的AMI患者血浆FBG水平存在着显著的差异,随着冠状动脉病变程度的加重和危险度的升高,其血浆FBG水平也逐渐升高,并与冠脉病变积分呈正相关关系,血浆FBG水平较高患者的主要心血管不良事件发生率要显著高于血浆FBG水平较低的患者[9,10]。但也有研究结果显示,STEMI患者的PCI术后预后与活化部分凝血酶原时间(APTT)、组织因子(TF)、超敏C反应蛋白(hs-CRP)、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IL-18)等凝血功能和炎症因子水平具有相关性,与血浆FBG水平无相关关系[11],在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NSTEMI)患者,ST段无偏移者血浆FBG水平较ST段压低者明显升高[12]。因此,不同类型AMI患者的血浆FBG水平可能出现不同的变化趋势。

FⅡ在诊断AMI中也具有一定的价值,本研究结果显示,年龄小于60岁的AMI患者表现为血浆FⅡ水平的显著升高,但要显著低于血浆FBG指标。国内针对低年龄AMI患者的研究结果显示,FⅡ升高是低年龄段AMI发病的独立危险因素,但通过FⅡ水平诊断低年龄段AMI的价值较低[13]。

综上所述,年龄小于60岁的AMI患者可出现血浆FBG、FⅡ水平显著升高,这两个指标在AMI辅助诊断中具有一定的价值,特别是血浆FBG水平的诊断特异度较高。

猜你喜欢

结果显示血浆心肌梗死
1型、2型心肌梗死的危险因素分析
糖尿病早期认知功能障碍与血浆P-tau217相关性研究进展
以剑突下疼痛为首发症状的急性心肌梗死1例
血浆置换加双重血浆分子吸附对自身免疫性肝炎合并肝衰竭的细胞因子的影响
急性心肌梗死的院前急救和急诊急救护理
急诊PCI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护理探索构架
你真的了解献血浆是怎么回事吗?
最严象牙禁售令
脑卒中后中枢性疼痛相关血浆氨基酸筛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