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赴英国教育考察报告

2019-05-28卢海兵

教书育人·校长参考 2019年5期
关键词:诺贝尔奖教育理念

卢海兵

[摘 要] 2017年11月10日—11月24日,为期半个月的曼彻斯特考察学习,明确了中英两国在教育的目的、社会价值取向、教育价值观、教育理念、教学规模、学生的自由度等方面的差异。看到了各自的特色,也知道自己的不足,扬长补短,借他山之石攻玉。

[关键词] 诺贝尔奖;教育价值观;教育理念;社会价值取向

说到获得诺贝尔奖,我们一直自豪,因为我们有莫言和屠呦呦。但曼彻斯特一行让我沉默了。

英国获得诺贝尔奖的大名鼎鼎的人物有牛顿、瓦特、开尔文、达尔文、法拉第、霍金,土生土长的曼彻斯特人有道尔顿和焦耳。如果谈人均,中国是很少的。(见下面的表格比较)

为何会出现这样大的差距?中国又为何如此滞后?

2017年11月10日—11月24日,为期半个月的曼彻斯特考察学习,听了原牛津仪表公司高级工程师许言忠教授的一个关于《中英教育比较分析》的报告,我醍醐灌顶,茅塞顿开,找到了答案。

首先两国教育目的的差异:

中国: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英国:个人精神、道德、社交、文化、身体和心理的健康成长的途径。

其次两国社会价值取向不同:

中国: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坚持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和坚持社会主义荣辱观;

英国:民主、法治、个人自由、互相尊重、包容不同宗教信仰。

再次两国教育价值观不同:

中国:为社会做贡献的现代价值观、学而优则仕的传统价值观;

英国:个人、家庭、所属社会群体、社会的多元性及我們生活所依赖的环境的综合价值。

此外两国教育理念截然不同:

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知识的权威性,人的权威性,教书;

英国:后现代主义,建构主义的影响,反权威、反基础,自主建构、群体商讨,重方法和能力。

从教学规模上看,两国也有明显不同:

中国:大班授课,严格的教学次序,面向全班;

英国:小班授课,宽松的教学次序,面向个体。

而在学生的自由度上:

中国:自由多体现在课外活动、社会实践、课外学习方面;

英国注重特殊技能的培养。重视现代职业、劳动技能。

教育改革的动机明显不同:

中国:学生绝大多数是被动学习、应试教育、按照课程标准,考试说明和规定的教科书,循序渐进授课、学生从大量练习中获取知识;

英国侧重于社会发展的要求,更高层次的改革的需要。理念不同,自然思维模式也不同。中国:灵活、高效、形象、继承;英国:刻板、细致、逻辑、演绎、推理、探究与创新。

当我们明白了两国教育存在这样多的差异后,对获得诺贝尔奖谁多谁少也就不感到奇怪了。

曼彻斯特一行,给我很多感触。其中感触最深的是中英学生在自食其力上的差距。中国的学生从小到大都是饭来张口,衣来伸手,肩不能挑,手不能提,家长和国家都把希望寄托在这些五谷不分四体不勤的孩子身上。中国人总是希望孩子可以有更好的生活,不要受苦,小时候连厨房都是不让进的,可是这里的人却把还没成年的孩子们推入了社会,学生自己打工在国外是非常普遍的事,他们必须自己应付打工、洗衣、做饭、学习等一切事情,他们必须学会从社会的最底层做起。一位英国人说:“孩子打工挣零花钱,家长都不反对,甚至还鼓励。让孩子打工一则可节约一些开支,更重要的是让孩子知道钱必须用劳动去换取”。

一个学生深有感触地告诉我,感觉打工生活给我带来的是生活的充实感和使命感,让我对很多事情都有了更深刻的理解,以前想买什么东西想吃什么东西,花的都是家里的钱,根本不会有什么感觉,只是知道银行卡的数字一点一点地减少,当减少到一定范围的时候,给家里打个电话,就有钱花了。而自从开始打工以来,意外地发现银行卡里的数字可以不怎么变化了,每个月的生活费可以用自己赚来的现金支付的时候感觉还是很好的,它让我花钱的时候心里面有了些参考的依据,买一顿可口的饭菜大概是一个小时的工作,买一个喜欢的数码相机要1~2个周末的辛劳,看个电影要半个小时的工作等。工作带给我的另外一些附加的好处就是不停地跟很多不同的人接触交谈,遇到很多事情,也学会了很多处理事情的方法。让自己理解学习,有很多的知识、很多的经验是在课本上永远学不到的。

(责任编辑:刘洁)

猜你喜欢

诺贝尔奖教育理念
新媒体语境下高校新闻传播教育困境与革新路径
浅谈小学数学教学中的环境教育
如何在生理学教学中培养创新型人才
新形势下数据库原理的双语教学
探究小学班主任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当前农村学校实施“新教育实验”的研究
诺贝尔奖的由来
诺贝尔奖离我们有多远
诺贝尔奖离我们有多远?
搞笑诺贝尔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