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多功能开放型企业供需网的管理绩效评价
——基于管理熵及耗散结构理论

2019-05-25张金波

韶关学院学报 2019年4期
关键词:负熵开放型供需

张金波,赵 攀

(皖西学院金融与数学学院,安徽六安237012)

多功能开放型企业供需网(Supply and Demand Network with Multi-functional and Opening Characteristics for Enterprise—SDN)是指企业在全球范围内,通过“供需流”之间复杂的相互作用而形成的开放型、多功能的动态复杂网络[1]。它是一个范围很广的企业结构模式,是由全球范围内多种行业中的多种类型企业、企业联盟及最终消费者为满足各种供需关系而组成的动态网络。企业与企业之间借助信息平台进行物流、资金、信息、技术、人才、文化、管理等资源的交流,来满足特定的供需要求以及实现各组织利益的共享。“供需流”的交互具有非线性及功能耦合的特征。

由热力学第一定律我们知道系统中的能量是守恒的,它不能被消灭,而只能从一种形式的能量转变成为另一种形式的能量。但是,能量的传递是有方向的,该定律并没有给出明确的解释。为了解答这个问题,德国物理学家克劳休斯在1865年提出了熵定律即热力学第二定律,该定律明确地说明了能量的转变方向,即在一个封闭的系统中,系统的能量是朝着衰减这个方向转化,是一个不可逆的过程[2]。此后,熵理论迅速被广泛地应用于其他研究领域,逐渐成为许多学科发展的基石。

耗散结构理论是著名物理学家普利高津于1969年提出的。它是熵增原理的深化,揭示了非平衡是有序之源,系统在满足开放、远离平衡态以及各要素存在非线性的相互作用时,就能够产生非平衡稳定的有序结构,被称之为耗散结构[3]。实践证明耗散结构理论是研究开放系统的有力工具,因为宇宙中的各系统,无论有生命还是无生命,无一不是与外界环境进行着非线性相互作用的开放系统。

多功能开放型企业供需网是由许许多多的子网通过非线性交互作用构成的一个复杂的大系统,当然,理应符合系统的一般演化规律。因此我们可以利用熵理论及耗散结构理论来分析其演化机理。

一、熵理论与管理效率递减规律

热力学第二定律的理论核心是能量传递的不可逆性,即任何封闭的系统都将沿着熵值越来越大,状态越来越混乱、越来越无序的方向走向最终的平衡状态[4]。它揭示了一切封闭系统的演化规律。管理熵就是把热力学中的熵理论(系统演化的一般规律)应用到企业管理之中,即管理的方法、组织、政策和制度等,在一个封闭的组织系统中,其有效能量是逐渐衰减的,而其无效能量却是在逐渐增加的,而且是一个不可逆转的过程[5],这其实就是我们所说的管理效率递减规律。在一个封闭的管理系统中,一项新制度、新方法或者新政策的实施初期其确定性较强,有效能量较大,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由于企业内部各个子系统、子部门之间的利益冲突,会使企业内部的矛盾逐渐增加,不确定因素逐渐增多,内部管理出现混乱,导致其有效能量逐渐减小,所以,在一个相对封闭的管理系统中,管理的效率是一个递减过程。这一过程可以用管理熵的定量计算来进行描述。

二、管理耗散理论与效率递增规律

1969年,著名物理学家普利高津教授在利用熵理论研究经济和社会问题时,发现很多经济和社会系统都呈现出非平衡现象,并不遵循热力学第二定律,于是提出了耗散结构理论。耗散结构理论是说在一个开放系统中,系统的内熵可以由负熵的流入导致增大,也就是说,一个开放系统可以通过不断地与外界进行能量、物质和信息的交换,在远离其平衡态的情况下,重新组织成为一个有序、稳定的状态。系统自我形成的这种“耗散结构”,其实是所有开放系统共同的特征。早在1998年,我国学者任佩瑜教授就把耗散结构理论应用到管理学之中,我们称之为管理耗散结构理论。它是指一个远离平衡态的开放企业组织,可以通过不断地与外界环境进行能量、物质和信息的交换,把负熵引入到企业内部之中,从而使企业组织的有序度增加,无序度减小,进而达到一个新的系统平衡[6]。因此管理的本质就是怎样把外界的负熵有效地引入到企业组织之中。对于一个开放的企业管理系统来讲,企业的管理就是要以企业的外界环境为基础,使其不断地与外部环境进行能量、信息和物质的交换,如:物质的交换、信息的交换、产品的交换、资金的交换、人才的交流、设备的交换、文化的交流等。只有这些交换和交流处于有序、平衡的状态时,企业的管理效率才能得到改善和提高,也就是负熵的生产和加工过程。

三、多功能开放型企业供需网系统的管理熵流模型

多功能开放型企业供需网作为一个复杂的系统,若不考虑外部环境的影响,由热力学第二定律可知,由于其内部各个单元之间的矛盾运动,会使供需网系统的熵值不断增加,从而造成供需网管理效益降低。由管理熵以及管理耗散结构理论可知,多功能开放型企业供需网的管理就是要达到供需网系统的熵值低增长、不增长或负增长,这可以从两个方面来实现:一方面,要尽力增强供需网系统内部的管理、协调能力,使组织的各单元有序,从而降低系统的正熵;另一方面,要有效地从系统外界引入负熵,使该系统形成一个耗散结构系统,进而达到新的平衡。

多功能开放型企业供需网系统是一个耗散结构系统。它不断地与外界环境进行着信息、物质和能量的交换,是一个开放的系统。如果一个供需网系统不与其外界环境进行信息、物质和能量的交换,那么它的系统内熵就会不断地增加,最终会导致该系统崩溃。供需网系统中不同单元之间存在着复杂的非线性交互作用。而且,供需网与供需网间的发展也是不一致的,供需网中的企业也并不是独立、静止的,而是合作共赢、不断协调的。供需网系统的开放性和流动性决定了供需网系统单元之间存在着复杂的非线性交互作用,这种非线性交互作用在供需网系统从非平衡到新的再平衡演化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另外,由于价格的波动、人为或自然灾害等,供需网系统具有涨落特征。涨落是供需网系统由原来的无序演化为有序的驱动力,既是对系统平衡态的破坏,又是维持系统平衡态的动力源泉。多功能开放型企业供需网系统的熵流交互作用,见图1。

图1 多功能开放型企业供需网系统管理熵流

(一)企业供需网系统管理熵流的分解模型

根据耗散结构理论我们可以建立多功能开放型企业供需网系统耗散结构的管理熵流的数学模型,如下:

其中ΔStotal表示多功能开放型企业供需网系统的总熵流,ΔSe表示多功能开放型企业供需网系统的正熵流,包括来自系统内部的正熵流ΔSe1(供需网系统中组织的松散、成员之间的矛盾及不利竞争等)和来自系统外部的正熵流ΔSe2(宏观环境的不利变化、自然灾害等)。ΔSl表示多功能开放型企业供需网系统的负熵流,其中包含系统内部的负熵流ΔSl1(制定并执行协调成员间及成员与整体间利益的制度等)和来自系统外部的负熵流ΔSl2(良好的市场环境、有效的风险规避机制等)。从(1)式可以看出,管理的关键就是要使Se的增加量ΔSe不要太大,同时引入负熵流Sl并使负熵流的增加量ΔSl尽可能大,从而降低系统的总熵值ΔStotal。

由于系统内部和外部的相互作用是一个非线性的复杂过程,因此为了便于计算管理熵流,我们把系统内部、外部的熵流统一考虑并给出如下计算公式(2)、(3)和(4)式。

(二)企业供需网系统管理熵流的计算模型

其中,i为影响供需网管理系统熵值变化的各种因素,如供需网的创新、供需网的开放、供需网的协同等;Ki、Ki′是各自因素的权重;j为第 i个因素所处的第 j个状态;n1、n2、n1′、n2′为各子因素的个数;根据概率论学科中的大数定律:当实验次数充分大时,事件的频率收敛于该事件的概率,所以笔者利用事件的频率来近似计算本文中的管理熵流。即,令pij为产生管理负熵流的第i个因素所处第j个状态的频率,pij′为产生正管理熵流的第i个因素所处第 j个状态的频率。KB、KB′是管理熵系数,一般取

在一定时期内,为了计算多功能开放型企业供需网管理系统的管理熵流,必须对影响系统正负熵值的因素作量化处理,建立供需网管理综合绩效评价指标体系。本文根据供需网系统熵产生的内部、外部环境等因素,选取四大指标来构建供需网管理综合绩效评价指标体系。该评价指标体系的总目标为供需网的熵流指数,总目标下面分为供需网系统运行指标、创新指标、开放程度指标和协同程度指标四大类别,每一类别下分别由相应的基本指标构成。据此把供需网熵流分为四大类:供需网运行熵流、供需网创新熵流、供需网开放熵流、供需网协同熵流,见表1。

表1 供需网管理系统绩效评价指标体系

(三)多功能开放型企业供需网系统管理熵流的计算及评价

根据管理熵理论,我们知道多功能开放型企业供需网系统的正、负熵流都是由系统内部及内部和外部通过非线性且极其复杂的相互作用而产生的。但不管相互作用多么复杂,最终它们都会在系统的各项指标上得以体现。为了表示正、负熵流,以及熵流计算上的简便,本文把各项指标的状态仅分为两种:一种是不小于给定标准值的状态,另一种是小于给定标准值的状态。当正向指标值不小于标准值时,根据熵理论我们可以认为这是由管理负熵流在该项指标上的实施而表现出的效果,也就是说对正向指标来讲,在不小于给定标准值的状态下,其概率所产生的熵流应为负熵流,反之,其概率所产生的熵流应为正熵流。若是反向指标,则在不小于给定标准值的状态下,其概率所产生的熵流应为正熵流,小于给定标准值的状态下,其概率所产生的熵流应为负熵流。因此,结合公式(2)和(3)我们给出两种状态指标熵流的统一计算公式(5):

按照表1所示,我们以运行熵流为例给出供需网管理熵流的具体计算方法及步骤。(本文表1所给出的评价指标是供需网系统的一些主要指标,在实际操作中,要根据所需评价的供需网的类型及其特征来选取适当的指标体系,可与本文有所不同。)

首先,给出运行熵流中4个评价指标值的计算方法,如下:

总利润增长率=供需网中各企业利润增长率的加权平均

总流动资产周转率=供需网中各企业流动资产周转率的加权平均

总存货周转率=供需网中各企业存货周转率的加权平均

总不良资产比率=供需网中各企业不良资产比率的加权平均

权重可取该企业的资产与供需网所有企业资产总和的比值。

假如评价供需网的时间间隔为2年,各项指标值按月度计算,标准值为专家给出的计划值或期望值,另设在评价时期的24个月中总利润增长率、总流动资产周转率、总存货周转率、总不良资产比率不小于其标准值的频数分别为 20、16、21、18。具体计算过程,见表2。

表2 供需网管理系统运行熵流的计算

对表2中的总利润增长率、总流动资产周转率、总存货周转率和总不良资产比率的各熵流值进行加总,就可得到供需网的运行熵流的值为0.254 8。

同样办法我们可以求出供需网创新熵流值、供需网开放熵流值、供需网协同熵流值。然后,利用德尔菲法,由专家组根据供需网实际情况对各项指标的重要程度进行排序,由排序结果来决定各项指标的权重,即本文公式(5)中的 ki。最后,由公式(5)便可求出多功能企业供需网系统的管理熵流的总值ΔStotal。

根据管理耗散理论可获得熵值绩效综合评价方法的评价规则如下:

1.当ΔStotal>0时,说明多功能开放型企业供需网系统相对于标准情况(计划或期望情况)来讲,处于混乱加剧状态,管理效率在下降,绩效在变差,此时若对供需网系统实施变革、创新等已经滞后。

2.当ΔStotal=0时,说明多功能开放型企业供需网系统处于暂时平衡的状态,也就是说管理效率暂时平衡,此时供需网系统效率达到期望的最高值,处于效率开始衰减的临界点,因此,此时是供需网系统实施变革等决策的最佳时机。

3.当ΔStotal<0时,说明多功能开放型企业供需网系统处于新的耗散结构状态,供需网系统会逐渐趋于有序,管理的效率在增强,绩效在提高,但尚未达到期望的最大值,此时供需网系统正处于良好的发展阶段,不需要进行大的变革。

四、结束语

熵理论、管理耗散理论揭示了复杂系统演化的内在规律,通过计算系统的管理熵流值,可以从总体上把握系统的现状,以及管理决策的临界点,进而预测系统未来绩效变化的趋势,使绩效评价兼具诊断和预警功能,可有效地克服传统绩效评价方法对未来预警不足的问题。根据影响供需网系统熵值因素的管理熵流值的计算结果,可以采取相应的改革、创新等措施,来提高供需网系统的管理效率,增强供需网系统的抗风险能力。

猜你喜欢

负熵开放型供需
打好“侨”牌,稳中有为——打造江苏开放型经济的“重要窗口”
江苏巩固拓展高质量发展开放型经济的新态势
基于交通大数据的LNG供需预测
供需略微宽松 价格波动缩窄
开放型应用问题变式训练教学的策略
你要和他们不一样
油价上涨的供需驱动力能否持续
我国天然气供需呈现紧平衡态势
你要和他们不一样
进博会为推动构建开放型世界经济注入“中国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