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间叙事VR纪录片的体验革新与探索*
2019-05-23宣学君
宣学君
自奥斯卡诞生首部获奖VR影片以来,新的电影感知之门已然开启,技术的发展与成熟掀起了VR影视内容创作的新潮流。VR纪录片正改变着我们讲故事的方式,其创作吸引到越来越多人关注的目光。
一 VR与纪录片革新
纪录片是对世间真实本质的记录,而VR[Virtual Reality,虚拟现实]是对虚拟世界的创造与体验,是将实体行为与三维动态视域融为一体的仿真系统。1孙振虎、丁山撰,〈虚拟现实技术背景下纪录片的创作路径研究〉,载《中国电视》2016年第11期。两者对叙述、还原真实的共同追求让这对“真实”与“虚拟”的世界走在了一起。一方面,VR带来的观赏体验在给观众营造强烈沉浸感的同时,让人的注意力更为聚焦,大大增强了虚拟空间的真实感和临场感;另一方面,全景拍摄手段与消除镜头的主观性也非常适合纪录片题材,“无导演现场”的拍摄方式相较于传统手段,拍摄环境与对象更不容易被干扰与破坏,从而获得更加自然、写实的生活状态与现场。因而,VR纪录片在缝合虚拟影像与物质世界的同时,还拓展了视听语言,在给观众呈现更广视角的同时,也带来了一个体验真实的广阔世界。VR纪录片在记录的同时正延伸出更多的影像形态与功能,其涉及的内容很多,在人物、自然、文物古迹等主题上都有着巨大的发展空间。
VR纪录片给我们带来丰富多样体验的同时,超越了人类以往的视觉经验与制作经验,就像奥斯卡·雷比[Oscar Raby]提醒的一样:“使用像Unity这样的游戏引擎,你没有时间表,没有起点,也没有终点。如果你来自一个电影制作传统,你需要把时间轴扔出窗外。”2Harry Windsor,“Virtual Reality comes to Melbourne as the 65th MIFF gets ready for lift off”,www.if.com.au/virtual-realitycomes-to-melbourne-as-the-65th-miffgets-ready-for-lift-off/,24 July,2016.这种新的纪录片形态以传统的概念来定义或许已不是那么合适,因为主题与编导手段、互动与呈现形式、拍摄与制作效果的不同,综合了电影、游戏、动画等各个行业的特征,无论是否会诞生一个新的艺术门类,有一点不可置疑,VR正在拓展纪录片的创作手段与面貌。
二 记录真实的多感知性
菲利克斯·拉热奈斯[Félix Lajeunesse,Felix &Paul工作室联合创始人]曾经表示:“VR的创作是要创作一种感受,让观众感受与环境之间的情感与联系,以个人独特的方式体验这样的虚拟环境。”3万彬彬撰,〈试论虚拟现实(VR)技术对纪录片发展的影响〉,载《现代传播》2016年第10期。VR体验的真实感受,得益于除空间景深等视知觉外的听觉、触觉、运动感知,甚至味觉等人类各种感知功能的整体模拟,并由此在虚拟空间中获得真假难辨的存在感。其营造的真实场景感知,是传统影像所不能比拟的。就像在《人民之家:和奥巴马与米歇尔共度白宫之旅》[The People's House: Inside the White House with Barack and Michelle Obama]这部纪录片里,伴随奥巴马和米歇尔的声音,观众可以身入其境地参观白宫神秘的房间。其中不仅是360度的影像,还有360度动态音频的环绕。得益于多方位、多层次的录音效果,随着VR灵活多变的视角,声音体验有着革新的表现。
相比于其他呈现方式,VR纪录片致力于更大程度上去还原、营造现场,让观众感受到记录的“真实”空间。而VR影像与物理空间的结合则带来更强大的叙事体验,环境的带入感、对所处状态的体验、对气氛的感受都超越了视觉本身,真实与虚拟已融为一体。VR纪录片不仅仅展示了真实,还让用户沉浸其中,这与传统纪录片在体验上呈现出极大的不同。故而,美国电影艺术和科学院院长约翰·贝利[John Bailey]都说,这是“一次充满情感和沉浸感的冒险”。4“VR Movie Carne Y Arena Won The Oscar Special Achievement Award”,http://www.shinecon.com/news/vrmovie-carne-y-arena-won-the-oscarspecial-a-9577934.html,Nov 01,2017.
三 叙事转移的自主性
观众对纪录片中的关注点往往不尽相同,VR作为讲故事的工具,改变了观众被导演引导的被动视角,让大家能以相对主动的方式与周围的环境互动,由真实影像的接受者变为参与者,突显出参与的自主性。这种自主性带来的感受远远不止于视角的前后上下摆动,主动视角对速度、跳跃、各类动作的感受都大大加强。同时,这种自主性也成为吸引观众的一个有效方法,改变了叙事的方法,BBC的VR纪录片《美国的一个致命周末》[One Deadly Weekend in America]、获得艾美奖的《霉霉的体验》[Amex UNSTAGED: Taylor Swift Experience]、《地球脉动2》[Planet Earth 2]便是很好的例子,在片中多线叙事模式中,观众可以自由对叙事的节奏与顺序进行自主的安排,可以依据自己的需求在多个选项中自由选择。
虚拟现实改变了讲故事的方式,就像太阳马戏团的VR视频,《血肉与黄沙》[CARNE y ARENA]中的多角色多线叙事,观影空间仿佛都给予了观众一人,所需做的就是选择哪个视角观看,选择哪个角色沉浸体验。在纪录片中事件的冲突与发展或许非常复杂,但每个人都可以在空间叙事中找寻自己关注的线索。这种叙事方式的改变,表面上是观众的主动性增强,而削弱了导演的控制能力,但实际上,导演虽不能够控制观众的视角,却依旧能通过线索引导来控制关注点。所以,如何从二维的叙事画面转化为三维的叙事空间,在其中如何布局线索,以及对自主探索与故事本身的叙事之间的平衡是VR纪录片导演需要面对的挑战。
四 虚拟空间存在的交互性
交互性作为VR体验的基本特征,是观众对虚拟环境中事物的可操控度以及从中感知反馈的自然度。就像VR纪录片《复活节起义:抗议者之声》[Easter Rising: Voice Of A Rebel]的导演奥斯卡·雷比[Oscar Raby]所表述的:“我们希望能与用户互动,他们不仅可以自己环顾四周,且是能通过行为真正理解故事的本质。”5〈它可能是目前最逼真的VR历史纪录片,我们离“战争”是如此近〉,载搜狐网http://www.sohu.com/a/114218040_463990,2016年9月12日。在VR纪录片的虚拟空间中,每个观众都可以有自己的感触,自己掌控视角与焦点,改变被动的跟随而不受导演的控制。虚拟世界带来的这种“真实”体验让人融入情境的同时,也对事物的感知更为敏感与真切,它弱化了传统屏幕带来的隔阂,让观众与真实内容之间变得“触手可及”。
在VR纪录片的虚拟世界之中,叙事以用户为中心,以交互的形式展开,越是沉浸的体验,由于注意力高度集中带来大脑的极度兴奋,相应地对细微操作与交互反馈也变得十分敏感,在本质上需要视听信息更加丰富、细腻与全面,对交互性的表现要求也更高。不似传统纪录片那样通过镜头与景别来强调叙事,在交互式叙事的场域中,如何突出主线、让观众能把握细节,需要对互动体验的方式进行有效设计,有时候还需要“引导者”的介入,这个引导者可以是某个角色、某个情节、某个声音……
五 VR纪录片实践探索
目前,整个影视行业都在积极探索VR技术的应用。但在纪录片创作中,与动画对虚拟场景架设和交互性设计不同,VR技术手段为创作提供全新视角的同时,也受到诸多因素的制约:传统影视拍摄所未曾面对的复杂性、无法利用大量数字特效来吸引观众的聚焦、拍摄设备的昂贵支出与庞大的数据量等等。同时,VR纪录片类型众多,相较于故事片题材,因拍摄场地、方式、对象、环境、特效、时间周期等存在着诸多不同,对创作者提出了更为全面、严苛的要求与挑战。
1.编导思维的创新
相比与传统拍摄中对画面的主导,在VR空间里观众自由把控了自己的视线,客观镜头变成主观镜头,带来更真实的感受与诉求,这对常规的镜头语言提出了挑战。传统的编导行业已不能满足现实需求,需要进一步丰富、更新,甚至在规划拍摄时,也要从“上帝视角”来思考分镜头。对纪录片来说,“无导演现场”一方面能更真实地记录,但同时也对现场的控制与规划提出更高要求,需要提前设定视角的引导与变化,将琐碎的感知进行系统的整合,创作出超越经验的想象空间,不然就会容易造成体验的瑕疵。观众在VR电影中不仅仅是体验者,还应承担叙述者的角色。这一点在VR纪录片创作中非常值得深思,它将拓展纪录片叙事的方法和理念。
2.叙事方法的突破
VR纪录片最大的挑战就是叙事。VR纪录片为观众提供的是一个个叙事空间,不再是一个个画面。对观众来说也不再只是观看,而是体验内容,这种体验行为对叙事节奏带来了诸多变化,导演可以在叙事空间通过线索设定、信息提示、路径规划来引导观众,却限制不了观众所看的画面,所以在叙事上需要有更多的实验与突破。在我们考虑VR技术可能给纪录片带来新机遇的同时,也应该去思考,纪录片可以给VR带来怎样的突破与变化,带来如何的影响。对创作者来说,是否需要用VR的形式来拍摄纪录片是首要回答的问题,怎样的内容才需要VR?只有回答完这个问题,才能进行下一步的安排,进行“是什么、怎么样、为什么”的叙事思考——叙事的主线是什么?观众将面对怎么样的一系列空间?为什么观众会如创作者所愿看到对应的画面?随着这些问题的理清,叙事的结构也就开始清晰起来。
3.技术手段的革新
在VR纪录片前期拍摄准备上,除了拍摄思维有新的变化,从脚本到全景采集、脚架轨道、灯光、场景等都与传统有着或多或少的差异。就拍摄视角而言,第一人称视角适合情景与环境中以情节为主的叙事;第二人称视角则适合表现角色行为的叙事;当然还有纵观整个场景的第三人称视角,根据叙事的需求,还可以在不同视角间进行切换。在镜头的使用上,全景拍摄相比传统视频更为复杂,首先要对全景相机的布点与空间布局的进行规划,多目全景相机的拍摄还需要进行同步,并尽量让观众的身体与视听经验最大限度地一致,运动镜头的使用上也尽量进行速率的控制,而“推、拉、摇、移”则尽量由观众来完成。而后期制作更是要占绝大多数的时间周期,除了传统视频的剪辑、特效、渲染等手段外,缝合技术也至关重要。全景声对于沉浸感的营造亦十分关键,对同期声录音与后期制作都有着很高的要求,不仅要感应空间中的位置,还需要反馈出声音的方向与距离,这在创造多感知空间环境中极其重要。
4.交互特征的融入
VR带来强有力影像与音效的同时,也带来了其重要的特征:交互性。这是观众对虚拟空间中事物获得的自然反应,是传统纪录片所不具备的。这种交互性的融入,不仅当观众沉浸、融入影像的同时还能与周边景物产生共鸣与互动,产生除去视觉之外,涵盖听觉、触觉、运动的多感知反馈;也包含章节、故事线、角色代入的自主选择。自由的视角可由观众自主切换,转向关注的视角与内容;章节与叙事线的自主选择则是非线性叙事的一种表现,而角色的切换显现了交互特征中的游戏性。交互的带入感让观众更有身临其境的感受,比如声音可以诱导观众在虚拟空间中的交互行动,借助Real-time Behaviour System等技术可对观众的行为作出反馈,还可以结合特定记录对象的视角来体验整个故事情节,获得更好的沉浸体验,为观众融入不同叙事线的角色体验变得可能。交互性给VR纪录片创作所带来的变化将是全新体验的关键因素。
5.内容的合理规划
受成本与盈利模式的影响,VR纪录片的拍摄并不一定适合所有内容,由于技术与普及度的不足,从拍摄、人员到展映成本都会偏高,并造成无谓的浪费。这种新的创作形式可从放大与增强体验的效果来进行针对性的选择。即便是需要VR的呈现方式,也可以根据叙事内容进行合理的规划、安排,进行选择性的拍摄与制作,叙事的时候不一定每时每刻都要将360度都用上,根据场景与情节对拍摄视角进行限定,局部VR互动与二维结合,既可以突出故事主线,又可避免增添成本的同时,让太多的转动与寻找使观众疲于过多无效动作。这种有选择的VR与二维影像相结合的纪录片或许也会成为不错的现实选项,让用户注意力与有限的预算聚焦到核心情节与镜头之中。
6.观众注意力的管理
一直以来,观看电影的过程被看作理应是被动的,而VR纪录片的互动性一定程度上让导演无法掌控叙事的节奏和走向,甚至观众会偶尔觉得不知所措,不知道眼睛该看向哪里。因而观众注意力的引导与管理显得尤为重要,是与编导、叙事、交互不可分割的整体。在视线引导上,纪录片因为没有演员的前期排演,行为具有极大的偶然性,复合调度的可行性极微,观众注意力的把握着重在于场景之中,而不只是把控单个画面,所以在叙事技巧上需要让主线更加精彩,有更多的情节冲突,并通过运动、声音、色彩、灯光等元素的引导,保证观众的注意力能够集中。VR不是观众关注的本身,纪录片的内容才是,捕捉到观众的注意力是创作者的本质诉求。当观众带上VR设备环顾四周,导演是否能马上回答观众的疑问,并进入体验的状态之中,成为真实的发现者,取决于观众注意力的合理引导与管理。
7.展映与分发平台
VR纪录片与其他VR视频内容一致,展映与分发目前主要有线上平台与电影节、展览等线下途径,目前各大VR内容生产商都有自己的数字应用来配合展映,而线下途径更多为体验与展示之用。在VR设备上主要是Oculus和Vive为主流的VR外接式头盔,也有三星、暴风等各式眼镜盒子,甚至还有谷歌Cardboard这样的纸盒,几十元即可进入虚拟现实的世界。由于受到目前带宽等原因的影响,内容分发上一般都兼顾流媒体与下载本地设备两种方式。在体验过程中如能结合环境,带来的沉浸效果还会得到更大的提升,就像《血肉与黄沙》展映时配合特定的空间环境一样,让人印象深刻。而在多人展映空间中,环幕或也成为一种简单选择。2017年的法国阳光纪录片节展示了《e空间史》[Histoires d'espaces]、《小巨鲸》[Little Big Whale]、《家:阿米尔》[Home: Aamir]等多个纪录片,在搭建的空间中以环幕的方式呈现在观众面前,虽然变为了固定视角,但是踊跃的观众也说明了多人体验的巨大吸引力。当然,这里不得不提的是,给观众呈现良好的沉浸体验不仅仅需要内容制作方的品质,也取决于观众用怎样的设备来观看体验,硬件的重要性不可忽视。
六 结语
纪录片创作中对VR的探索,将超高的画质、音质、沉浸感带给观众,随着硬件与软件技术的不断提升,这种体验也更加生动饱满,甚至让人模糊虚拟与真实的世界。这种真实感、新鲜感与沉浸感正日益受到观众的欢迎与认可。
当然,对VR技术的深入研究与创作还面临着很多挑战,在眩晕、高帧频、缝合技术等方面还存在诸多限制,目前的大多数的VR纪录片更多的是“可观看”状态,距离我们的心理预期或许还有一定的距离,作为未来媒体的一种新的创作手段还需要继续实践与探索。就像Felix & Paul的技术总监塞巴斯蒂安·西尔万[Sebastian Sylwan]所言:“没有人确切知道VR现在正要走向何方,而我们正尝试通过回答‘我们可以如何利用它来讲述故事’这个问题来帮助实现VR能够做到的事情,以及我们认为它可以做到的事情。”6黄颜撰,〈Felix & Paul为观众带来《犬之岛》VR幕后花絮》〉,载映维网 https://yivian.com/news/47697.html,2018年07月06日。不可否认,VR体验在纪录片创作中因其与生俱来的存在感、交互性与多感知性,越来越被看好,也是技术革新带来的价值所在,成为纪录片发展的一个新亮点。
对创作者来说,随着技术的不断更迭,硬件的壁垒将越来越少,优质的内容依旧是核心,如何挖掘VR影像的应用潜力、利用新的叙事手段与平台创作出高质量的纪录片内容,去考虑如何给观众带来具有启示性和预见性的创新体验才是重中之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