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森林经营单位可持续经营发展途径探讨

2019-05-22王厚祥

产业与科技论坛 2019年7期
关键词:间伐委员会森林

□王厚祥

森林是陆地生态系统的主体,在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的过程中,越来越依赖于良好的森林生态环境。自1992年世界环境与发展大会后,森林可持续经营进入了实质性阶段。我国开展森林可持续经营较晚,怎样建设村级森林经营组织没有现存的模式及经验可寻。贵州省中德林业森林可持续经营项目2009年实施以来,开展了森林可持续经营村级组织建立及运行发展的探索。在现有管理体制下,没有村级的林业管理机构及人员,在现代林业发展新时期,进行机构创新,在村级建立森林经营组织以开展森林可持续经营,实现森林的多种生态功能,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需求。本文以贵州省黔西县实施中德林业项目过程中组建经营组织为例,对建设村级森林经营组织的建立运行和发展进行探讨。

一、研究区概况

(一)研究区自然地理概况。黔西县地处黔中丘原向黔西北山原过渡的斜坡地带,贵州省的中部偏西北部,乌江中游鸭池河北岸,东经105°47′16″~106°26′40″,北纬25°45′49″~27°20′57″。平均海拔1,250米,亚热带温暖湿润型气候,多年平均气温14.2℃,平均年降水量为1087.5毫米。出露地层二叠系、三叠系为主,出露岩石以碳酸盐类岩为主,约占出露岩石的80%。土壤以黄壤、石灰土、紫色土为主。主要乔木树种有马尾松、华山松、柏木、杉木、响叶杨、桦木等。

(二)研究区森林经营概况。黔西县森林面积10.74万公顷,其中用材林45.97万公顷,经济林3万公顷,防护林4.43万公顷,特种用途林2.64万公顷,薪炭林0.18万公顷;活立木蓄积量477.01万立方米。森林经营长期以来主要注重于营造及保护,没有开展行之有效的抚育、间伐等森林可持续经营经营活动,大面积森林过密,结构不合理,森林的多种功能没有得到充分发挥。

二、研究方法

(一)试验设计。以行政村为单位成立森林经营委员会组织,森林面积70公顷以上。试验期内森林规划面积5,950公顷,采取抚育、间伐、自然恢复等积极措施面积3,500公顷。根据任务计划的完成情况、实施效果对经营委员会的运行情况进行评价。

(二)森林经营单位组建流程。第一,向乡镇、村尤其是乡镇林业环保站传播森林可持续经营的信息,在他们表达同意参加森林可持续经营的意愿后开展下一步工作;第二,召开村民代表大会,在80%以上的村民同意参加森林可持续经营后继续开展经营委员会组织的组建工作;第三,选举热心林业、身体健康、有一定威望的村民代表五人(村民委员会领导可参加选举,但不超过60%)成立森林经营委员会组织;第四,森林经营委员会组织在县项目办技术员的协助下开展森林调查,编制森林经营方案县林业局审批后按照森林经营方案实施。

(三)森林可持续经营组织概况。贵州省中德财政合作森林可持续经营项目在黔西县实施以来,以行政村为单位建立了24个森林经营委员会组织。2009年和2016年分别成立1个,2010年和2011年各成立3个,2012和2014年各成立4个,2013年成立6个,2015年成立2个。各年度成立的森林经营委员会组织接近正态分布。森林经营委员会的成立数量逐渐增加至2013年达到最大值然后逐渐减少,反映了项目开始时知道及接受的人群较少到逐渐增多,达到高峰后由于项目规模的限制,逐渐压缩森林经营委员会成立的数量。

三、结果分析

(一)森林经营委员会的组织结构及运行效果。森林经营委员会一般情况下为五人。为了能广泛地代表村民的意愿,村干部所占的比例不超过60%。选举产生的委员均为男性,年龄小于40岁占16.5%,41~60岁占80.7%,60岁以上占2.8%。如表1所示。通过经营委员会的组织结构分析,可以得出经营委员会的运行效果差异。森林经营委员会委员的年龄结构、能力以及村民委员的支持力度直接影响了任务完成的质量。村民委员会支持力度大、经营委员会主任能力强的完成好,村民委员会班子不团结而造成对经营委员会的支持力度小,则经营委员会的任务完成质量一般或较差。没有村领导参加的和年龄结构较大的经营委员会运行效果差。

(二)森林经营委员会注册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尝试。成立的森林经营委员会是自我选举的民间组织,没有进行注册。为了使森林经营工作持续开展,使经营委员会成为符合法律要求的组织,曾尝试进行注册。但我国的合作社要求的

表1 森林经营委员会组织结构分析表

条件比较高,例如要有出纳、会计及固定的办公场所,成立后要每月进行报税工作等。森林经营周期长,主要目的是森林多种效益的发挥,森林的经营需要社会多方投入资金,经济效益短期内不明显。合作社成立后聘用会计、出纳及租赁办公场所的费用都很难维持,为了节省开支,成立后不久就要求进行注销。

(三)森林经营委员会的管理及计划任务完成。为了经营委员会的有效运行,县林业部门给予了资金的支持,加强管理和技术服务。一是给予经营委员会运行费用的投入。以每年2,400为基本的运行费用,如果经营委员会开展经营工作,则以产值的3%计算增加。二是县林业局帮助经营委员会制订章程、编制经营方案,开展技术培训、财务培训等。三是加强检查督促。对森林经营委员会的组织、财务、经营情况等进行检查,发现问题要求及时整改。在林业局的精心帮助和支持下,森林经营委员会运转正常,完成了经营方案的实施计划任务,效果良好。累计成功实施面积3,561公顷,其中,间伐995.8公顷,抚育971.1公顷,自然恢复1594.1公顷。

(四)森林经营委员会投入及产出。经营委员会成员在参与中德林业项目森林可持续经营活动的过程中得到劳务补贴,补贴范围包括:森林经营委员会的运行费、森林保护费、抚育和间伐补贴费。累计补贴资金422.5万元,平均每公顷补贴1,186元。同时,林农在森林经营过程中可以收获一定的木材,森林经营开展以来累计间伐木材10,594立方米,产值211.9万元,增加了林农的收入。

四、结论与讨论

(一)主要结论。中德财政合作贵州省森林可持续经营项目在黔西县实施了八年,对森林可持续经营组织进行了有益的探索。经过实践资料的提炼整理,森林可持续经营村级经营单位总结了建设的有效途径和方法。

1.加强宣传,政府引领。森林经营周期长、见效较慢。森林可持续经营的理念要使广大的林户理解并付诸行动,还需要采取多种形式的宣传,要采用召开培训会、发放宣传手册、视频教学等方式,引导广大林户成立森林可持续经营委员会组织。把各家各户的林地林木集中起来,统一规划、统一经营、统一管理。

2.召开会议,统一思想。现在农村外出务工人员较多,召开村民大会困难。在成立经营委员会组织时,召开村民代表大会是一个行之有效的办法。外出务工或因事不能参加会议的,在受到委托的情况下,一个林户可代表五个林户。广泛征求意见,在80%以上林户同意的情况下可以成立森林经营委员会组织。

3.能人组阁,成立组织。经营委员会组织一般五人组成,主任、副主任各一名,委员三名。会计、出纳可由委员兼任。经营委员会委员要选择热爱公益事业、乐于奉献、有一定经营管理知识的人担任,身强力壮,一般年龄在六十岁以下。

4.建章立制,规范管理。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农民专业合作社法》及《农民专业合作社示范章程》,结合自身的实际制定章程。制定财务管理办法、物资管理办法等。以制度管人、管钱、管物。做到公平、公正、合理。

5.政策扶持,推动发展。认真落实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快构建政策体系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意见”,各级各部门根据实际情况,进一步制订相应的优惠政策,从财政税收、基础设施建设、金融信贷、保险支持、市场营销、人才培养、技术服务、组织管理等方面给予森林可持续经营委员会支持。

6.科技领先,提高质量。开展森林可持续经营的宗旨就是要提高森林的数量和质量,发挥森林的多种功能,增加林农经济收入。但其经营技术林户没有掌握,所以,林业部门要加强技术培训和指导,要深入山头地块,做好示范和样板,使广大的林户(或施工人员)掌握森林可持续经营的技术十分关键。

7.多种经营,以短养长。森林经营的周期长,一般间伐也需要五年的时间,在这段时间经营委员会就没有经济收益,所以经营委员会要开展林下种养业、森林旅游等多种经营,以短养长,才能使经营委员会随时充满活力。

8.树立典型,示范带动。每年都要对经营委员会进行评价,遴选出较好的经营委员会或在组织管理、财务管理、技术管理等方面较好的经营委员会,进行材料整理,印发给各经营委员会学习参考。在经营委员会的发展布局上在县的层面进行均匀分布,以期产生辐射作用。

9.交流合作,共谋发展。开展对内对外交流合作。经营委员会之间进行相互学习取长补短,建立乡镇级的经营联合组织,在此基础上建立县级的经营联合组织,做大做强,形成产业优势。同时吸收国内外先进的管理技术和经验,促进经营组织持续高效发展。

(二)讨论。黔西县对森林可持续经营村级组织的建立、运行及发展进行了探索,指出了有效的路径和方法,为今后及其它地区的森林可持续经营组织提供了有益借鉴。森林可持续经营的周期长,一般间伐的间隔期为五年,在森林可持续经营组织建立初期维持运行的费用怎样筹集;村级森林可持续经营组织建立后,上级管理及服务机构怎样作相应的调整与之相适应,需要进一步研究。

猜你喜欢

间伐委员会森林
梨园间伐改形技术探索与建议
不同间伐强度对香椿中龄林生长和干形的影响
森林抚育间伐技术的应用
——以杉木抚育间伐为例
间伐强度对杉木中龄林生长和结构的影响
跟踪导练(五)(2)
编辑委员会
哈Q森林
哈Q森林
哈Q森林
哈Q森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