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低位水囊加缩宫素引产配合椎管内分娩镇痛的临床应用效果

2019-05-22彭小云

中国医药科学 2019年8期
关键词:水囊宫素椎管

彭小云

南方医科大学深圳医院妇产科,广东深圳 518100

妊娠12周后,因母体或胎儿的原因,需要使用人工的方法诱使子宫收缩结束妊娠的方法称为引产[1]。随着二胎政策的开放,引产率也呈现上升趋势。引产孕妇的宫颈尚未成熟,引产过程中需要促宫颈成熟,水囊宫颈扩张器促宫颈成熟方面的作用已经被临床所证实,与缩宫素相配合效果稳定[2]。近年来国外研究认为椎管内分娩镇痛能够缓解分娩的紧张情绪,从而减少分娩意外的发生[3]。为了观察低位水囊加缩宫素配合椎管内分娩镇痛的引产效果,我院进行了本次研究,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随机选择2017年6月~2018年6月至我院产科住院的需要进行引产的足月孕妇100例进行

表1 两组产妇各产程时间比较(x ± s)

临床研究,孕妇年龄23~35岁,平均(27.4±5.1)岁,孕周37~42周,平均(39.42±0.83)周,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两组孕妇年龄、孕周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纳入标准:单胎、头位妊娠孕妇,足月孕妇;因妊娠并发症或合并症需要引产孕妇;Bishop评分<6分孕妇;意识清醒孕妇;感知功能正常孕妇;医院伦理委员会审批研究此课题;孕妇自愿配合研究且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胎膜早破、羊水过多、瘢痕子宫、前置胎盘等阴道分娩禁忌症患者;椎管内镇痛禁忌患者;麻醉药物使用禁忌患者;精神障碍孕妇;存在血液系统疾病孕妇。

1.2 方法

对照组给予低位水囊加缩宫素配引产。孕妇入院后行常规检查,排空膀胱,取膀胱截石位,常规消毒,放置窥器,充分暴露宫颈。使用无齿卵圆钳将水囊根部进行钳夹,缓慢放置于宫颈外口,然后由导管向水囊内注入100mL生理盐水,导管末端使用无菌纱布包裹,用胶带在大腿内侧进行固定。胎心监护30min,注意观察产妇宫缩情况,以及阴道流血、流液状况。12h后如果发生不规律宫缩,且宫口不足2cm,则取出水囊,进入产房,给予小剂量缩宫素静点进行引产,剂量为2.5U缩宫素+5%葡萄糖溶液500mL,以8滴/min速度静点,每15~30分钟根据患者宫缩情况增加滴数,每次增加少于5滴,直至出现有效宫缩。同时给予低流量吸氧和生命体征监护。

观察组在对照组引产方案基础上给予椎管内分娩镇痛。当产妇宫口扩张超过3cm后,开放静脉通道,麻醉师在L2~3或L3~4间隙行硬膜外腔穿刺,放置硬膜外导管,给予0.25%罗哌卡因+2mg/L芬太尼混合液3~5mL,连接自控镇痛泵,药物为0.1%罗哌卡因+1mg/L芬太尼混合液,速度为3~6mL/h,持续给药,直至宫口开至8cm。同时给予低流量吸氧和生命体征加护。所有产妇均给予新产程进行规范化处理。

1.3 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患者第一、第二、第三产程时间和总产程时间,观察两组产妇和婴儿妊娠结局,并进行比较。

1.4 统计学处理

用SPSS19.0统计学数据处理软件处理研究中所有相关数据,计量资料以()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百分数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产妇各产程时间比较

观察组产妇第一产程和总产程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第二产程、第三产程时间两组产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两组产妇母婴结局比较

观察组产妇产后出血和剖宫产发生率分别为2.00%、32.00%,明显低于对照组14.00%、52.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产妇胎儿窘迫、新生儿窒息、羊水重度污染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产妇母婴结局比较[n(%)]

3 讨论

低位水囊联合缩宫素是一种安全有效的引产方法。低位水囊是将无菌水囊放置于子宫内口,通过水囊的机械作用,诱发子宫发生反射性收缩,从而达到扩张宫口的目的[4]。低位所囊引产操作简单,患者无痛苦、无损伤,通常在放置水囊后2~4h即可诱发宫缩[5]。缩宫素也称为催产素,是人工合成的药物,具有促进子宫和乳腺肌上皮细胞收缩的作用,临产子宫由于雌激素分泌的增加而对缩宫素比较敏感,小剂量即可兴奋子宫平滑肌,进而诱发宫缩[6-7]。

低位水囊联合缩宫素进行引产技术虽然比较成熟,但是宫缩时产妇剧烈的疼痛对患者的身心影响巨大,同时也是剖宫率急剧上升的重要原因之一[8]。椎管内分娩镇痛是一种安全有效的分娩镇痛方式,既能够有效缓解分娩疼痛,又不影响产妇的自主活动,同时产妇在整个产程中可以正常进食水,补充体力,有益于分娩的顺利进行[9-10]。在本次研究中,观察组产妇第一产程和总产程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第二产程、第三产程时间两组产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低位水囊加缩宫素联合椎管内分娩镇痛能够明显缩短第一产程时间,这是因为分娩镇痛的使用使患者减少了分娩痛,因此在第一产程能够自主活动,进食,从而加速了第一产程[11-12]。从母婴结局看,观察组产妇产后出血和剖宫产发生率分别为2.00%、32.00%,明显低于对照组14.00%、52.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产妇胎儿窘迫、新生儿窒息、羊水重度污染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低位水囊加缩宫素联合椎管内分娩镇痛能够明显减少剖宫产和产后出血的发生,这是因为患者分娩痛明显减轻,且第一产程的缩短减少了产妇对子宫的损伤,因此改善了宫缩情况,减少了产后出血发生[13-15]。

综上所述,低位水囊加缩宫素引产配合椎管内分娩镇痛具有良好的临床应用效果,能够明显的缩短产程,减少剖宫产和产后出血的发生率。

猜你喜欢

水囊宫素椎管
缩宫素在妇产科手术中的应用及对血流动力学影响的研究进展
腰椎椎管子宫内膜异位症1例
麦角新碱联合缩宫素在高危妊娠剖宫产术中的应用
缩宫素联合卡前列素氨丁三醇与缩宫素在胎盘早剥产后大出血中的治疗效果
水囊联合小剂量催产素应用于足月引产的临床疗效观察
椎管内阻滞分娩镇痛发展现状
分娩镇痛联合微泵静注缩宫素的临床效果观察
Foley尿管低位水囊牵拉频率对足月妊娠宫颈成熟度的影响研究
草莓椎管育苗 产出率高一倍
草莓椎管育苗:产出率高一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