践行艺术院校文化使命诠释设计服务社会担当
——山东工艺美术学院“为人民而设计” 展侧记
2019-05-20李文华
李文华
2018年12月2—16日,“为人民而设计”——山东工艺美术学院艺术与设计作品展在山东美术馆成功举办,展览受到广大媒体和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在社会和学界引起了巨大反响。
1.展览的缘起和前期筹备
“为人民而设计”展缘起于学校党委行政倡导的“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主题创作活动,相关工作早在2016年就已开始运筹,学校多次以发文、调研、座谈、调度等方式积极推动师生广泛参与。期间还通过深入革命老区、体察劳动一线等方式开展大量田野工作,并不间断举办专题讲座、论坛、研讨会,使广大师生在感情上、思想上、理论上充分内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主动通过艺术设计作品专业化表达、艺术化诠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巩固阶段性成果,于2017年6月在济南市美术馆举办了“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主题创作展” ,展览呈现了一个时期以来广大师生对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主题创作活动的全新认识和创新表达。
2018年是山东工艺美术学院建校45周年,在“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主题创作活动及展览工作的基础上,学校党委行政领导集体决策借势学校45周年校庆综合办展。综合展命名为“为人民而设计”,展览由学校党委行政统一运筹整体推进,由学校各部门协同互助,戮力推动,由广大师生、各位策展人积极参与贡献智慧和力量共同完成。作者忝为总策展人,梳理提出的办展理念是:呈现历史,开创历史。呈现历史,也即凭借展览总结、梳理、呈现学校建校以来教学、科研、实践各方面的经验、成果,意在发扬既往的光辉,以照耀未来的征程。开创历史,也即依托美好时代与整体环境,以更加饱满的热诚、更加昂扬的精神,不断提升,继往开来。
严格来讲,“为人民而设计”展,不仅是一场大型展览,更是一场绵长延展、亮点频现的展事,由若干不同时段发生的事件、活动、展览组合而成。其效益早在前期筹备阶段就已经持续发生。前述“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主题创作活动及展览便是其中很重要的一部分过程性展事。
同时,学校综合办展与通常专业或学术办展有着很多不同,主要体现在规模大、涉及面广、筹备周期长等方面。为此学校各个相关部门大都参与了展览展事的部分或全部工作。
为高水平办展,学校党委行政打破常规,借鉴国际办展先进经验,建立策展人团队。总策展人之外,又设专家型专业策展人五名,分别负责“‘爱校如家’山东工艺美术学院建校四十五周年展”“‘和合之美’为上合而设计特展”、“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主题创作展”、开幕式走秀等。策展人团队的建设从专业和制度创新两个方面为成功办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成功举办一场大型展览,资金保障是先决条件,为此,活动伊始,学校便设立了专项资金,解除了策展人的后顾之忧,为展览展事的顺利开展奠定了坚实的经济基础。
本次展览展事的前期筹备工作基本可以分为三个阶段:
(1)前期主题创作阶段
以科研处为牵头单位,美术馆为协助单位,广泛发动全校师生认真学习领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通过专题会议、专家讲座、专题座谈、革命老区写生等推动主题创作,征集精品佳作。
(2)筹备阶段
以科研处、各教学部门为牵头单位,广泛征集作品,并组成专家团队指导作品创作、进行作品初选。
在济南市美术馆举办“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主题创作展”,在学校美术馆举办“国画提名展”,为“为人民而设计”展参展作品的进一步凝练和提升提供观摩和示范平台。
根据学校党委行政的指导意见,美术馆负责洽商展览场地、档期、规模、形式、流程等。
(3)备展阶段
聘请专家团队进行评审工作,初步确定参展作品。
策展人团队踏勘展览场地、研究参展作品,设计展览展事方案,提交院党委行政领导集体审议、研判。
根据展览展事方案签署设计、制作、装裱、租赁、展览等合同,依序进入加工制作、对接布展等工作流程。
党办院办、宣传部、网络中心、美术馆、策展人团队、各教学单位及其他相关部门结合部门工作内容及特点设计宣传推广方案,有序开始展览宣传推广。
开展只是展览展事的一个标志性时间和事件节点,展览期间、展览之后还有大量工作要做。本次展览以走秀形式开幕,成功引爆展览展事,一时间成为泉城话题,感动线上线下无数观众,为后续展览活动开了个好头。展览期间,根据计划各部门各单位积极组织观展,开展现场教学,工作量巨大,但无论对内对外展览成效显著,特别是强有力地激发了学校广大师生的自信心、荣誉感。滚动推展是自媒体时代办展的重要特点,各部门按计划深度挖掘展览内涵,不断推送,学习和推广同步,效益良好。办展全流程都要进行专业数据采集,既是对展事活动的统计监测,经验总结,也是为后续办展做好前馈。
一场大规模的优秀展事必然是学校发展史上浓彩重抹的一笔,后续展事提高与发展需要前期展事的经验与实证,因此,展后阶段的展览评估、资料归档等大量工作也十分重要。
2.展览的主题和定位
本次展览的主题由院长潘鲁生提出,经学校党委行政领导集体审议通过——“为人民而设计”。有高度、有前瞻、有立场,这也正是山东工艺美术学院一直以来的办学宗旨,也是对习近平总书记艺术创作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要求的践行与汇报。
本次展览意在展示学校发展成就,书写校史辉煌篇章。学校发展与改革开放同步,45年的砥砺前行,使学校在区域乃至全国取得了较大成功,收获了广泛赞誉,需要适时总结、回顾,为从成功迈向卓越做好准备。
3.展区分布及参展作品遴选
本次展览分为三大版块,四个展区,总体展览面积约3650M2。
三大版块分别是“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主题创作展”“‘爱校如家’山东工艺美术学院建校四十五周年展”“‘和合之美’为上合而设计特展”。
“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主题创作展”又分视觉传达和造型艺术两个展区。“‘爱校如家’山东工艺美术学院建校四十五周年展”“‘和合之美’为上合而设计特展”版块各自独立成区,又与其它展区互通共联。数字艺术展区则是统和了所有版块的数字影像作品后,采取集中优化展示的展区。互动性、体验性较强,尤其对年轻观众具有强烈的吸引力。
参展作品遴选是一个过程漫长、专业化程度很高、条件几近苛刻的流程。作品的具体遴选是由科研处、策展人聘请校内外专家组成团队,依据主题要求,匿名投票,历经初审、中期评审、初步入展评审、展厅现场审定等至少五个过程,整个过程历时近三年。每个遴选过程少则一次,多则3次,反复进行专家投票审议。尤其前期的遴选,专家们还要对阶段性入选作品提出后续发展的指导性意见和建议,确保作品创作始终紧扣活动主题。越到后期,遴选的条件越苛刻,所要考量的方面也越多,甚至在作品的主题、艺术设计水平等之外还要综合考虑装裱、尺度、光色适应性等诸多方面,以保证每件作品在展厅中能够以最完美的形式展现,为展事活动总体增光添彩。
4.展览的特色和亮点
本次展览展事没有传统的开幕式,不安排领导致辞、嘉宾讲话,而是以动感十足的走秀启动。走秀活动一一展示师生服装及装扮设计作品,形式新颖。本身话题性很强,同时,作品立意新,形式美,更突破传统藩篱,密切关怀生产一线普通民众,为劳动人民提供设计服务,让工装走上T台,很自然地与观众建立了共情心,获得了认同。加之活动成功地实施了线上直播,整体产生了较大的社会影响,有着很好的推广效益,成为展事活动的一大亮点。
数字艺术展厅设置了超大尺幅高清大屏,配合球幕,较为真实地再现了上合青岛峰会开幕活动的场景,让观众有机会浸润式体验盛世经典,引发共鸣,是本次展览的另一个亮点。
本次展览具有以下几个特色:
设计类参展作品大部分为已完成实际项目、已投放市场的产品,发生了服务社会、服务民生的实效,得到业界、消费者的综合好评。大到游艇、商务汽车,小到手表、指环,以实物立体呈现为主,少数体量较小者以展板辅助说明。也有部分作品以等比例放缩的精细模型形式呈现,但一定是师生参加国际一流专业赛事的获奖作品。这充分展现了学校教学、科研、服务社会的水平与能力。
近年来,学校服务社会、服务民生做过许多影响较大,广受好评的实践项目,在本次展览中,绝大多数项目仅以年表形式简明展示,唯独单辟一个展厅集中、完整、系统地展示学校专业团队为上合青岛峰会而设计的文献和成果,重点突出,主次分明,取得了预期效果,使观众全面深入地了解了学校的设计方向、设计能力和服务水平。
视觉传达和造型艺术版块则是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主题创作的精品佳作,是学校、广大师生坚定的政治立场、政治站位的艺术化表达,是学校艺术设计服务国家、服务民生的一贯主张。
5.展览效能
活动全流程一直是坚持包括广大师生在内的全员发动全员参与的原则。展事活动对学校教学方面的提升主要表现在:其一,筹备阶段,师生专题学习、写生实习、实践创作、作品遴选机会均等,这在一定程度上施压教师队伍,激发了教师自我提升的动力,为学生提供了与教师并肩研创、教学相长的机会,加强了师生良性互动,丰富了教与学的内涵。其二,展览过程中,各教学单位有计划组织现场教学,使展览效益最大化。以身边人创作的精品佳作为案例,引导、鼓励师生积极向学,把握时代脉搏,践行文化使命。
展事活动对学校科研方面的提升颇具创新性。在科研处的精心谋划和不懈努力下,学校正初步形成理论学习——专题研讨——田野采风——主题创作——专家指导——精品创作——专业推广的科研创作流程范式和良好氛围。
社会服务一直是学校的工作重点和亮点之一。本次展事活动认真梳理和简明呈现了近十年来学校社会服务项目,并以“‘和合之美’为上合而设计特展”详实而系统地展示了学校社会服务能力和特色,有效提升了社会美誉度,行业知名度,极大地提振了广大师生的专业自信和服务决心。
6.结语
通过系统回顾、解析山东工艺美术学院“为人民而设计” 展的策展、备展、展览情况,笔者认为,艺术设计院校适时举办综合展览,回眸历史,展望未来,意义重大。通过展览梳理、检点立场和路径,有助于更好地回应新时代对于艺术院校的要求,基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践行艺术院校文化使命是应是学校、广大师生艺术设计服务国家、服务民生的坚定立场和责任担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