危机风险管理在脑外科护理管理中的应用与效果分析
2019-05-19吴文平黄敏杰李伟丽
吴文平,黄敏杰,李伟丽
(1.中山大学附属第五医院,广东 珠海 519000;2.广东省新兴中药学校,广东 云浮 527400)
随着意外事故发生率的提高,脑外科护理工作日益繁忙,在日常的脑外科护理工作过程中常会因护理工作量过多过重,而引起由于操作不当或护理工作疏忽引发的一些护理安全事件,从而影响着患者的康复与预后,导致护理质量的降低与医疗纠纷发生率的提升。针对出现的风险管理事件,应当如何对脑外科患者进行优质护理是我们高度重视的管理工作[1]。故本科自2018年7月对患者开展了危机风险管理,护理效果明显。现报告如下。
1 一般资料
选取自2018年7月~2019年7月来我科收治的脑外科患者120例,所有患者均经CT证实,且在此次入院前无明显重要脏器质性病变。将患者按入院顺序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60例,其中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护理模式,观察组患者则采取危机风险管理模式。在对照组患者中男性33例,女性27例,平均年龄为38.6±9.1岁;在观察组患者中男性38例,女性22例,平均年龄为36.9±10.8岁;两组患者在年龄、文化程度等一般资料比较无明显差异。
2 方 法
对两组患者分别进行不同的护理管理模式,具体方法如下。
2.1 对照组
对本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管理模式,护理管理人员对患者进行脑外科护理日常化管理,医护人员全面监测患者病情变化情况,并以书面形式每日上报护理情况进行归档。
2.2 观察组
对本组患者实施危机风险管理模式,方法如下。
2.2.1 成立危机风险管理小组
实施组长负责制,由脑外科主任以及护理长担任组长,成员由脑外科全体成员组成,于每周三下午3:30-5:00定期对成员进行培训学习,目的是为了提升全体人员风险评估能力,保证医护人员在面对突发事件时能有效地应对。
2.2.2 实施过程:分七个阶段进行
第一阶段:完善风险管理制度,由组长共同讨论商议制定最新的风险管理制度后,组织成员进行集体讨论、质疑、完善并学习该危机风险管理制度,使全员学会风险识别与评估方法,并结合失败个案分析护理风险因素,制定出完善的护理措施。
第二阶段:护士长应根据本科实际情况完善排班制度,保证合理化、科学化的排班,使医护人员的工作能最优化地进行。
第三阶段:加强培训医护人员对于重点环节与时段的交接班,并对重点患者进行安全护理;
第四阶段:完善脑外科高危预警机制,对脑外科高危患者提前进行护理干预,以预防护理安全事件的发生。同时结合本科情况重新制定压疮高危因素评估量表,误吸高危因素评估量表,深静脉血栓评估量表等高危因素评估表。
第五阶段:结合本科情况重新制定护理不良事件报告制度,鼓励医护人员即时上报护理不良事件。对发生上报的不良护理事件立即进行归因分析及组织成员进行讨论,以预防事件再次发生。
第六联阶段:定期开展“危机风险排查专项整治活动”,对于排查出有安全隐患的问题立刻制定整改方案,并制定脑外科风险应急预案及处理流程。对重点环节与情况进行应急演练。
第七阶段:建立患者身份识别管理制度,对有危机因素的患者加强腕带识别,确保安全。
2.3 评价方法
为了更客观地评价效果,制定了“脑外科护理业务评价表”与“护理满意度调查问卷”,以便统计患者投诉率、护理差错率及风险发率;并对患者满意度进行问卷调查。
2.4 将数据进行统计学科学处理
收集数据进行统计学软件SPSS 20.0统计处理。
3 结 果
3.1 护理后风险事件发生率比较
观察组在危机风险管理后与对照组比较护理风险发生率明显下降,差异显著(P<0.05)有统计学意义,见表1。
表1 护理后风险事件发生率比较[n(%)]
3.2 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
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1 00%)显著高于对照组(87.5%),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4 讨 论
护理管理是作为医院护理工作中一项优质的护理方法,是医院整体护理水平的直观体现[2]。 在对脑外科患者开展护理工作时,将融入护理风险管理。结果分析显示,观察组患者的投诉率及护理差错率均为0,风险发生率为1.7%明显低于对照组的投诉率15%、护理差错率11.7%、风险发生率10%。在护理满意度方面观察组也明显高于对照组,进一步说明了在护理中融入护理危机风险管理能加重和谐护患关系的构建,从面降低了护患矛盾发生率。
5 结 论
综上所述,在脑外科实施危机风险管理意义重大,能提高护理满意度与降低护理风险事件发生率,确保患者安全,从而实现构建良好的护患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