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从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开始

2019-05-18陈静

考试周刊 2019年42期
关键词:良好学习习惯一年级数学教学

摘 要:孔子曾经这样说过:“少年若天性,习惯成自然。”由此可见,在少年时期培养孩子各种良好的习惯是有其必要性的。就教育教学而言,《小学数学教学大纲》中也明确指出:“在小学,使学生学好数学,培养其学习兴趣,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对于提高全民族的素质,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公民,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因此,除了理论知识的传授之外,教师还应当对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给予足够的重视。本文我们将针对在一年级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进行相应的探究。

关键词:良好学习习惯;一年级;数学教学

经过相关调查我们发现,我国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学生们拥有不良学习习惯的现象比比皆是,如没有自主学习习惯、没有质疑反思习惯、无法认真听课等等。因此,如何帮助学生们改正并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已经成为当前许多数学教师应当考虑的首要问题之一了。那么,究竟应当采取何种有效措施呢?培养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具体措施如下。

一、 勤于思考的学习习惯

孔子曾说:“疑是思之始,学之端。”因此,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如果学生对书本知识或教师所教授的内容有所疑问,相关教师不可扼杀此类现象的出现,反而应当利用这一机会,培养学生勤于思考的学习习惯。学生通过提出疑惑,从而打开了思维的闸门。比如小学一年级数学教学中第四单元有趣的游戏——认识位置这一课时的教学过程中,相关教师可以选择一张简化的地图,比如该地图内包括了小明家、小红家、小芳家、小刚家、学校、医院、宠物店、超市等建筑。学生们需要根据该地图制作出一份位置关系表。比如小红家在小明家的左边,在学校的右边,那么小明去学校时就应当向左边直行等等。在完成了这一简单图表的制作之后,教师可以根据学生们的实际学习情况进行难度的提升,从而激发学生们的学习兴趣。比如老师提出新的问题:如果小红现在搬家了,搬到了学校的左边,那么小红去小明家玩耍时,应当向左还是向右走呢?在不断地提问与思考的过程中,学生们的质疑精神以及思考习惯都在得到不断地提升。

二、 自主学习习惯的培养

众所周知,我国传统的教学模式之下,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往往占据着较为重要的主体地位,对学生们进行半灌输式的教学。因此,长此以往学生们逐渐形成了被动的学习态度,自主学习意识也越发的淡泊。为了避免这一情况的出现,在小学一年级数学教学过程中,相关教师就应当对此现象给予足够的重视,帮助学生们充分认识到自身学习主体性的重要意义。而就学生自主学习习惯而言,其大致可以分为以下三个方面:

(一) 首先,学生们应当根据自己的意志对学习活动以及相应的任务进行合理的计划与安排。我们以青岛版小学一年级数学教学中第三单元走进花果山为例,这一单元的主要教学内容便是帮助学生们進行10以内的加减法运算。在授课之前,相关教师可将课堂中要讲解的知识制作成一份文案,并且下发给学生。令其对此教案中所讲知识进行相应的预习工作,比如思考“科技小组活动”中“天上有几架飞机?”“如果这个时候又飞来了两架飞机,那么现在一共有几架呢?”这类问题,学生通过自己的独立思考得出相应的答案。利用这种类似于任务式教学的模式,学生们在自主预习的前提下,大致掌握了课堂教学中涉及的重点知识,将有效地提升课堂教学效率。

(二) 其次,在遵循学习计划完成了相应任务的基础之上,学生们还需要对学习过程与成果进行检查与评价互动。在此过程中教师应当明确自身帮助者与监督者的身份。我们以青岛版小学数学教学中认识图形这一课时的内容为例,学生们在完成了自主学习与教师的详细讲解之后,教师需要为其布置相应任务:比如对该课时知识点自主进行梳理。学生们通过自己的理解,对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圆形进行相应的整理,这一步骤的实施可帮助学生明确自身学习过程中存在的漏洞,并且及时地加以改正与补足。

(三) 最后,在经过了反思之后,教师需要帮助学生对自身学习活动计划与执行方式进行相应调节,从而完善学习方式,进一步提高自主学习的有效性。比如在青岛版小学数学一年级第七单元小小运动会——20以内的进位加法的学习过程中,学生们在计算过程中往往会出现一系列的错误。教师应当要求其对此类错题进行自主的整理。这主要是因为在对错题集进行整理的过程中,学生们可以加深对错误题目的再理解与记忆,从而避免此类问题的重复出现。

三、 与人合作的学习习惯

除了上文中提到的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相关教师应当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自主学习习惯之外,培养学生与人合作的学习习惯也是必不可少的。众所周知,当今时代是一个竞争与合作兼容的时代,无法与他人开展合作在很大程度上将限制我们的发展。因此,在小学一年级这一初始阶段,相关教师就应当加强对该习惯的培养。传统的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由于教学方式比较呆板,课堂氛围比较无趣,从而导致学生难以激发自身学习兴趣。而在小组合作这种学习模式之下,学生可充分发挥自身学习主体性的作用。比如在青岛版小学数学一年级第二单元妈妈的小帮手—-分类与比较这一课时的学习中,教师可以以小组为单位,令学生们对事先准备好的学习用品进行相应的分类,并且以比赛的形式为夺得第一名的小组颁发小奖励。在此过程中,每个学生都能够充分运用自身已有的生活经验,为团队做出一些些小贡献。这不仅有效地增添了课堂教学的趣味性,还培养了学生们进行团队合作的学习习惯,提升了其合作能力。

四、 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小学一年级这个教学的初期阶段,对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进行培养是有其重要意义的,其为学生日后的学习或者是终身学习都奠定了稳固的基础,相关教师应当对此给予足够的重视。

参考文献:

[1]陈卫英.好习惯终身受益——小学数学学习习惯的培养[A].教育理论研究(第三辑)[C].重庆市鼎耘文化传播有限公司,2018:1.

[2]禤建新.低年级学生良好数学学习习惯和兴趣的培养[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18(10):30.

[3]伍斌.如何培养小学生的数学素养[J].江西教育,2018(24):58.

[4]尤晓洁.浅谈如何培养学生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J].中国校外教育,2018(17):31+63.

作者简介:

陈静,山东省枣庄市,山东省枣庄市峄城区坛山街道刘村张店联合小学。

猜你喜欢

良好学习习惯一年级数学教学
浅谈小学低年级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
如何培养农村小学留守儿童良好的学习习惯
一年级数量关系有效教学策略的探讨
原创校园纪实节目《一年级·大学季》特色分析及发展趋势
大学一年级学生的心理特点及应对方案
基于学生主动学习意识培养的数学教学方法研究
注重交流提升数学学习广度和深度探讨
数学教学中“量感”的教学探究
农村小学低年级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