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助产护理对高龄产妇分娩结局的影响

2019-05-17舒继红

实用临床护理学杂志(电子版) 2019年13期
关键词:高龄产妇助产体征

舒继红

(贵州省丹寨县妇幼保健院,贵州 凯里 557599)

高龄产妇指年龄>35岁的产妇,或者产妇在怀孕时年龄>34岁,相较于非高龄产妇而言,高龄产妇出现胎儿宫内发育迟缓与早产等几率均较高,产妇分娩时易出现产程延长与难产表现,胎儿先天性畸形率也相对增加,因此需重点注意加强产前健康监测、严格进行产前检查工作[1-2]。此外高龄产妇在分娩前会过分担忧分娩结局,从而导致严重焦虑、紧张不安的情绪出现,从而进一步影响分娩。文章选择2016.2月-2017.9月间在我院生产的108例高龄产妇,分析两种助产护理模式的影响,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6.2月-2017.9月间在我院生产的108例高龄产妇,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产妇划分为2组,分别为干预组与对照组各54例,干预组:年龄35-48岁间,平均为(41.7±2.1)岁,其中初产妇41例、经产妇13例,孕周在37-40周,平均为(38.4±0.6)周;对照组:年龄35-47岁间,平均为(42.0±2.0)岁,其中初产妇42例、经产妇12例,孕周在37-40周,平均为(39.0±0.5)周;两组产妇一般资料结果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干预组: ①分娩前:产妇入院待产期间多存在较大心理波动,护士应主动关心,给予积极心理安慰及人文关怀,增加护患沟通次数,鼓励产妇积极诉说内心想法,了解产妇情绪现状,耐心倾听产妇诉说,积极解答产妇疑问。②护士与产妇家属保持沟通,鼓励家属陪伴产妇,积极关心,护士提前为产妇解释分娩知识,告知分娩中存在的风险,解释自然分娩与剖宫产的各自优势,让产妇有一定的心理准备,安抚产妇不良情绪。护士在产前积极评估产妇生理及心理状态,提供一对一助产护理指导,教会产妇正确计算胎动计数,提前了解产妇宫缩规律与呼吸配合要点,提供饮食指导,告知产妇应摄入高维生素、优质蛋白食物[3]。③分娩中:分娩期间及时告知产妇产程进展,寻找其它话题与产妇保持沟通,转移其注意力,缓解疼痛,提供心理安慰,告知产妇呼吸技巧,积极配合宫缩,生产期间全程陪伴产妇。分娩完成后及时告知产妇新生儿情况,鼓励母婴积极皮肤接触,积极缓解产妇不良情绪,密切关注产妇生命体征,为产妇提供母乳喂养知识,重视产后健康指导及并发症预防[4]。

对照组:掌握产妇生命体征,监测产程进展,了解产妇需求,提供生活护理,加强产后体征监测。

1.3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18.0统计软件,计量资料用±s差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百分比表示,采用x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评估分娩方式

干预组产妇自然分娩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干预组产妇剖宫产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1。

表1 比较两组产妇分娩方式[n=54,n(%)]

2.2 评估分娩结局

干预组产妇产后出血率、干预组新生儿宫内窘迫率均低于对照组,但结果比较无意义,P>0.05;见表2。

表2 比较两组分娩结局[n=54,n(%)]

3 讨 论

高龄产妇分娩期间存在一定风险,产妇分娩前会产生紧张等不良情绪,不良情绪可能刺激产妇机体内分泌异常,可能影响分娩进展,导致产程延长,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分娩结局。

文章结果表明干预组产妇自然分娩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干预组产妇产后出血率、干预组新生儿宫内窘迫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分析原因发现,护士为高龄产妇提高全程陪伴式助产护理干预,护士坚持以产妇为中心,提供个性化护理模式,为产妇提供全程责任制助产。重点关注产妇心理状态与体征情况,自产妇入院待产后至出院前提供全程一对一的护理干预,针对高龄产妇此类特殊人群,提供心理疏导、饮食干预、健康宣教及产程观察,根据产程进展及时调整护理方案,生产期间积极转移产妇注意力,缓解疼痛,鼓励产妇主诉需求,积极满足,提高产妇分娩配合度,改善分娩结局[5]。

综上所述,护士为高龄产妇提供助产护理干预,可积极改善产妇分娩结局,提高自然分娩率。

猜你喜欢

高龄产妇助产体征
高龄产妇分娩中实施全面护理优化对分娩结局的作用研究
宫底按压助产法在产房助产中的应用价值分析
无保护会阴助产术配合分娩镇痛对促进自然分娩的积极作用
联用气囊仿生助产技术与分娩球为产妇助产的效果
Endoscopic pedicle flap grafting in the treatment of esophageal fistulas: A case report
高龄产妇不良妊娠结局的相关因素
高龄产妇能否生二孩,最好查查卵巢功能
探讨高龄产妇剖宫产术后出血的危险因素
以高热为主诉无明显甲状腺肿大的亚急性甲状腺炎的临床分析
骨关节炎的临床特征及其治疗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