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反思能力
2019-05-16李玉琢
李玉琢
摘要:数学是一门思维严谨、严密的学科,在学习数学知识、解决数学问题的过程中,学生不仅需要拥有严密的思维,更需要具备一定的反思意识及反思能力,只有这样才能够做到“滴水不漏”,提高他们解题的准确性,培养他们思维的严密性。但在教学、学习过程中,一些因素的存在对学生数学反思能力的形成产生着不利影响,教师应在教学中积极消除这些因素,同时加强对学生反思能力的培养力度。
关键词:初中数学;反思能力;培养策略
反思能力是不断审视自我,检验、巩固、反省的能力。在数学学习过程中,初中学生如果能够获得良好的反思能力,可以使他们做题出错的几率降低,避免一些不必要问题的出现。同时,具备反思能力对于他们的个人发展也有多面性的影响,将使他们终身受益。
一、影响初中生数学反思能力的主要因素
影响学生反思能力形成的首要因素就是教师的教育指导方法不当。教师总是习惯事无巨细地帮助学生,将所有的过程和细节呈现出来,学生需要负责的就是不断地练习和背诵。这样一来,学生的思维没有被充分调动,个人能力也没有了展现的空间,不利于学生反思能力的形成。其次,初中数学教材对理论知识的展现方式影响了学生反思能力的形成。初中数学教材与辅导资料,大多都运用比较直接和容易接受的方式展现,中间的知识推理与证明过程往往被省略,所以学生无法看到理论的形成过程,所以无法反思新的技巧与方法。最后,教师建立的评价体系不利于学生反思。对学生的评价不能仅以考试分数为依据,更要关注他们的日常表现及学习能力、思维能力的发展,因此,评价体系的单一、对于反思能力的不重视等导致学生在反思方面没有投入更多的精力。
二、初中数学教学中学生反思能力的培养策略
1.在问题情境中反思。
数学具有一定的抽象性和逻辑性,初中生在新的数学知识面前,往往会不知所措。数学教师要充分理解学生的学习难处,在上课之前,要充分掌握本节课的主要内容,然后根据实际教学需求以及学生的学习特点,精心提出教学问题,引导引发同学们进行自主思考。因为在上课前老师已经让学生预习过教材了,在课堂上,如果学生无法有效解决老师所提出的问题,那么这个时候就需要他们进行反思了,通过任务驱动,提高学生的解题反思能力。比如教学“全等三角形”时,教师首先可以提问什么是全等三角形?需要满足什么条件才能構成全等三角形?解全等三角形一共有哪几种方法?再给出几道基本的全等三角形的题目,以此类推,通过教学问题引导学生进行自主思考,再进一步回答教师所提出的问题,去解相关的题目。在这个过程中,如果学生不能比较流利地完成任务,教师就可以引导同学们进行反思,到底是哪里出现了问题,是对知识掌握不透彻还是没有掌握正确的解题技巧?以此来引发学生自主思考,及时反省自身的数学学习。
2.例题教学示范中反思。
数学知识灵活多变,许多数学知识在一定条件下可以实现相互转化,许多数学题可以有多种解题方法,这样的数学学习不仅可以培养学生的数学创造性思维,而且可以帮助其更好地反思自我。基于此,数学教师可以在数学学习过程中,通过数学练习题来培养学生多样化的解题能力,引导他们善用多个角度考虑问题。比如教学“等腰三角形”时,等腰三角形三线合一,学生虽然学习理论知识的时候比较容易,但这部分内容往往容易丢分,因此,数学教师可以通过习题训练,来加强同学们对等腰三角形底边中线、顶角平分线以及等腰三角形的高的理解记忆,通过习题来加强学生对三者的自由切换。但需要注意的是,不同的题目有着不同的解题思路,数学教师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多样化解题能力,以此来培养同学们的创造性思维。通过不同的解题方法,学生可以找到适合自己的解题方法,从而反映出自己其他方面的不足,举一反三,引导他们进行反思。
3.探索与交流中反思。
在探究活动中,教师要尽可能给学生创造交流的机会,学生回答问题有困难时,引导学生进行相互交流、相互评价进行个人反思、小组反思,这样有利于发展学生的反思能力。比如教学“直线、射线、线段”时,可让学生用图钉和硬纸条代替钉子和木条,分组活动,动手操作,在组内进行交流,尝试发现直线的性质。教师指导学生有规律地去固定纸条,进而得出至少需要两个图钉的结论。再引导学生反思如果把纸条抽象成直线,把图钉抽象为点,那么经过一个点可作几条直线?经过两个点可作几条直线?让学生和教师一起来“做数学”,以求得对新知的深入认识。
4.课堂小结中反思。
在与学生探究完一节课的内容后,引导学生通过自我提问,反思自己的学习结果:(1)本节课学习的内容是什么?重点、难点和关键是什么?还有什么不懂的地方?(2)本节课有哪些解题的数学方法和技巧?(3)这节课的知识和以前学过的哪些知识有联系?(4)我能提几个问题吗?我还想知道什么?教师一定要改变自己小结的习惯,让学生在这个环节中互动起来。通过回顾学习过程、检查学习策略、检验学习结果等活动进行反思,确保学生自主性的发挥,提高学生的反思能力。
5.课后作业中反思。
学生在完成课后作业时总是追求快速,潦草做完后上交,缺乏反思、检验的习惯,因此错误率是较高的。这一环节也是教师培养学生反思能力的重要一环。教师要多要求学生在解题完成后想一想有没有其他更简便的方法?这样做对吗?哪里处理得比较好?论证过程是否判断有据?以前有没有犯过同样的错误?以后应怎样避免再出现类似的错误?……教师要针对学生出现的典型问题加以点拨,让学生讲出较为完整和清晰的思路,说明思考的过程和步骤。探求一题多解,从沟通知识、掌握规律、权衡解法优劣等方面来进行总结。
三、结语
总之,初中学生正是各项能力快速发展的一个群体,他们在很多方面都需要教师的指导与帮助,初中数学教师要经常督促学生进行反思,找到自己的优点和缺点,扬长避短,不断进取,勇于创新,从各个方面促进他们反思能力的提升。
参考文献:
[1]王福新.初中数学教学中学生反思能力培养的探讨[J].数学学习与研究,2017(11).
[2]顾军.初中数学教学中学生解题反思能力的培养[J].中学数学教学参考,201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