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木痹的源流及历史文献复习
2019-05-16李满意刘红艳陈传榜潘宏伟陈小朋娄玉钤
李满意 刘红艳 陈传榜 潘宏伟 陈小朋 娄玉钤
【摘 要】 麻木痹为特殊痹之一,是按症状特征分类的风湿病三级痹病。历史上对于麻木痹的相关论述较为丰富。通过对麻木痹有关历代文献的整理和研究,补充了中医风湿病学的内容,解决了临床实际问题。因此,麻木痹在临床上有着重要的意义,是对风湿病的丰富和发展,值得进一步研究。
【关键词】 麻木痹;多发性神经炎;风湿病(痹病);特殊痹;虚邪瘀;三级痹病;源流
麻木痹是指以肢体、肌肤、皮肉麻木为主要表现的痹病。麻和木是两种不同的感觉异常,“麻”,非痛非痒,指自觉肌肉内有如虫行感,按之不止;“木”指皮肤无痛痒感觉,按之不知,掐之不觉,如木厚之感。如明·虞抟《医学正传》曰:“麻者,非痒非痛,唧唧然不知痛痒,如绳扎缚初松之状。”李梴《医学入门》曰:“木者,不痒不痛,按之不知,搔之不觉,如木之厚。”“麻”为有感觉,“木”为无感觉,当有区别。如叶文龄《医学统旨》明确曰:“麻为木之微,木为麻之甚。”但临床上,麻与木常并见,故通称“麻木”。麻木在《黄帝内经》及《金匮要略》中称“不仁”,多作为“痹病”“中风”“脚气”“麻风”等疾病的一个症状出现。本文所述是属于“痹病”范畴的麻木,即以麻木为主要表现的痹病,根据其症状特点,称为麻木痹。麻木痹是从其症状特征角度命名的痹病,为特殊痹之一[1],是风湿病的三级痹病[2]。麻木痹在临床上较为多见,为了正确认识麻木痹,便于临床准确运用,本文对麻木痹的源流及历史文献进行复习和整理。
1 麻木痹的病名
古人很早就有本病的描述,如在《黄帝内经》中就有“不仁”症状的记载。隋·巢元方《诸病源候论》专门列有“风不仁候”。唐宋时期,《备急千金要方》《外台秘要》《太平圣惠方》《三因极一病证方论》等书汇辑前人之说,仍以“不仁”论述本病。宋金元时期,“麻痹”“麻木”等词相继出现,如“麻痹”首见《太平圣惠方》,多和“不仁”一起出现,称为“麻痹不仁”。“麻木”作为症状见于《圣济总录》,而《丹溪手镜》首次将“麻木”作为一个病证名列出。其后不同的医学流派著作,开始以“麻木”代替“不仁”,或合称之为“麻木不仁”。明代以来,“麻木”多作为独立病名进行论述。麻木作为痹病的主要症状之一,还有其他称谓,如着痹、肌痹等。近现代《凌晓五医案》《痹痿专辑》提出“麻木痹”之名。
1.1 不 仁 不仁作为痹病的症状,首见于《黄帝内经》,即麻木的表现。如《素问·痹论篇》曰:“痹或痛,或不痛,或不仁。”“痹……在于肉则不仁。”隋·杨上善《黄帝内经太素》注释曰:“为痹不仁。”金·张从正《儒门事亲》曰:“不仁或痛者为痹。”“夫痹之为状,麻木不仁。”明·朱橚《普济方》论有“风不仁”。《医学正传》曰:“夫所谓不仁者,……古方名为麻痹者是也。”龚信《古今医鉴》曰:“夫痹者,手足痛而不仁。”方榖《医林绳墨》专门列有“痹(附麻木不仁)”,曰:“所谓不仁者,谓肌肤麻痹。”王肯堂《证治准绳》曰:“痹而不仁。”清·李用粹《证治汇补》曰:“不用不仁即麻木之类。”沈金鳌《杂病源流犀烛》曰:“痹症……有肌肉不仁者。”唐宗海《血证论》曰:“痹痛,身体不仁。”另外,《中藏经》《针灸甲乙经》《圣济总录》《普济本事方》《针灸资生经》《卫生宝鉴》《校注妇人良方》《古今医统大全》《医学纲目》《医学入门》《赤水玄珠》《明医指掌》《百代医宗》《红炉点雪》《医宗必读》《医门法律》《脉诀汇辨》《辨证录》《张氏医通》《症因脉治》《顾松园医镜》《金匮要略心典》《外科全生集》《伤寒悬解》《医经原旨》《医钞类编》《类证治裁》《医学传心录》等也论有“不仁”。
1.2 麻 痹 首見于宋·王怀隐《太平圣惠方》,其曰:“身体麻痹疼痛。”《儒门事亲》曰:“风寒之邪,结搏皮肤之间,藏于经络之内,留而不去,……麻痹不仁。”《医学正传》曰:“夫所谓不仁者,……古方名为麻痹。”《赤水玄珠》从之。《医林绳墨》曰:“又有所谓不仁者,谓肌肤麻痹。”《证治准绳》曰:“东垣治麻痹,必补卫气而行之。”另外,《圣济总录》《普济本事方》《针灸资生经》《世医得效方》《普济方》《奇效良方》《校注妇人良方》《医学入门》《明医指掌》《万病回春》《百代医宗》《寿世保元》《证治汇补》《张氏医通》《症因脉治》《医衡》《杂病源流犀烛》《类证治裁》等也论有“麻痹”。
1.3 麻 木 最见于宋代《圣济总录》和《普济本事方》,金·刘完素《素问病机气宜保命集》也较早记录有“麻木”之名;后世医家多提及“河间曰:痹者留而不去,则四肢麻木拘挛是也”。《儒门事亲》曰:“夫痹之为状,麻木不仁。”其后,元·朱丹溪又分麻木为二进行论述,后世如《杂病源流犀烛》《医碥》等多从其说分别对麻和木进行论述。明代以降,诸家著作多把“麻木”作为独立疾病进行论治。如《医学正传》《赤水玄珠》《医学准绳六要》《寿世保元》《丹台玉案》《证治汇补》《张氏医通》《古今医案按》等专门论“麻木”。《医学统旨》曰:“麻木者,不仁之疾也。”明·徐春甫《古今医统大全》曰:“今夫麻木之证,正经谓其不痛不仁。”《证治汇补》曰:“麻木,荣血虚则不仁,卫气虚则不用,不用不仁即麻木之类。”《杂病源流犀烛》列有“麻木源流”。另外,《针灸资生经》《杨氏家藏方》《兰室秘藏》《卫生宝鉴》《丹溪心法》《普济方》《内科摘要》《医学原理》《校注妇人良方》《医学纲目》《古今医鉴》《明医指掌》《景岳全书》《红炉点雪》《医门法律》《辨证录》《顾松园医镜》《医衡》《医学心悟》《外科全生集》《医宗金鉴》《金匮翼》《医级》《医钞类编》《医学举要》《类证治裁》《医学传心录》《浮溪外治方选》等也多论有麻木。《中国风湿病学》确立了“麻木”的理法方药[3]。
1.4 着 痹 着痹多以麻木为主要症状,故明清医家多把着痹称为麻木。如明·楼英《医学纲目》曰:“着痹(即麻木不仁)。”孙一奎《赤水玄珠》曰:“著痹治剂(麻木同)。”《证治准绳》曰:“着痹(即麻木)。”又曰:“着痹者,着而不移,世称为麻木不仁之类是也。”《顾松园医镜》《医衡》《金匮翼》等多从其说。李中梓《医宗必读》曰:“着痹,……俗名麻木是也。”《证治汇补》曰:“着痹者,即今之麻木不仁也。”清·张璐《张氏医通》曰:“著痹者,肢体重著不移,疼痛麻木是也。”“著痹者,痹著不仁。”《杂病源流犀烛》曰:“湿胜为着痹,……而其所统之症,不外麻木。”吴师机《理瀹骈文》曰:“湿胜为着痹,即麻木。”其后之说渐弃。
1.5 肌 痹 此说较少,仅见于清·徐镛《医学举要》,其曰:“肌痹属脾,……今名麻木。”
1.6 麻木痹 见于《凌晓五医案》,其曰:“麻木痹,血不荣筋,加以风湿阻络,阳明虚不能束筋骨以利机关,手指麻木不仁。”现代《痹痿专辑》也提出麻木痹。另外,现代娄玉钤《中国痹病大全》[4]《中华痹病大全》[5]也论有麻木痹,指以肢体、肌肤麻木为主要表现的痹病。
2 麻木痹的病因病机
麻木痹多为气血亏虚,外邪侵袭,气滞痰瘀,痹阻不通致肢体、肌肤、皮肉失养,发为本病。如《医林绳墨》曰:“或有痰涎不利,或有风湿相搏,荣卫行涩,经络疏散,皮肤少荣,以致遍体不仁,而有似麻痹者也。”
2.1 气血亏虚 饮食劳倦,损伤中气;素体血虚,或病后产后,气血亏虚,肌肤经脉空虚,皮毛肌肉失养,而致本病;或气血不足,卫外失固,易致邪侵;气虚则无力推动血行,痹阻经脉肌肤,而致本病。如《素问·痹论篇》曰:“其不痛不仁者,病久入深,营卫之行涩,经络时疏,故不通,皮肤不荣,故为不仁。”《素问·逆调论篇》曰:“荣气虚则不仁,卫气虚则不用,荣卫俱虚,则不仁且不用。”《诸病源候论》曰:“风不仁者,由荣气虚,卫气实,风寒入于肌肉,使血气行不宣流。”元·朱丹溪《丹溪心法》曰:“手足麻者属气虚。”《医学正传》曰:“亦有气血俱虚,但麻而不木者;亦有虚而感湿,麻木兼作者。”明·汪机《医学原理》曰:“有气虚不能导血荣养筋脉而作麻木者,有因血虚无以荣养筋肉,以至经隧凝涩而作麻木者。”薛己《校注妇人良方》曰:“脾肺气虚,肌肤不仁,手足麻木。”《医林绳墨》曰:“大率痹由气血虚弱,荣卫不能和通,致令三气乘于腠理之间,殆见风乘则气纵而不收,所以为麻痹;……所谓不仁者,谓肌肤麻痹,或周身不知痛痒,如绳扎缚初解之状,皆因正气空虚,而邪气乘之。”《赤水玄珠》曰:“麻木固亦有湿、有痰所致者,而气血不足居多。”《证治准绳》曰:“东垣则曰:麻者,气之虚也,真气弱不能流通,堵塞经络,四肢俱虚,故生麻木不仁。”“两手麻木,四肢困倦,怠惰嗜卧,乃湿热伤元气也。”《证治汇补》曰:“麻木,荣血虚则不仁,卫气虚则不用,不用不仁即麻木之类”《张氏医通》曰:“盖气虚则麻,血虚则木。”
2.2 外邪侵袭 风寒湿热等邪,乘人体卫表空虚入侵,客于肌表经脉,使气血运行受阻,而为麻木痹。风性善行,最易耗伤人体气血;湿邪黏滞缠绵,易于影响气血的流通,故有“风麻湿木”之说;寒邪其性阴凝,最易伤人阳气;风寒湿邪或暑热之邪也可合而为痹,留连不解,其始以疼痛为主,久则气血失运,以麻木不仁为其主要临床表现。如晋·皇甫谧《针灸甲乙经》曰:“寒气在分肉间,痛上下者,痹不仁。”《诸病源候论》曰:“风不仁者,……风寒入于肌肉,使血气行不宣流。”宋代《太平惠民和剂局方》曰:“风寒湿邪,客留肌体,手足缓弱,麻痹不仁。”《普济本事方》曰:“风热成历节,攻手指,作赤肿麻木。”《儒门事亲》曰:“夫痹之为状,麻木不仁,以风寒湿三气合而成之。”“夫大人小儿,风寒湿三气,合而为痹及手足麻木不仁。”“诸风寒之邪,结搏皮肤之间,藏于经络之内,留而不去,……麻痹不仁。”明·董宿《奇效良方》曰:“风湿流注,四肢浮肿,肌肉麻痹。”《医学正传》曰:“湿热下流,两脚麻木,或如火烙之热。”《医学入门》曰:“风湿多侵乎上,肩背麻木,手腕硬痛;寒湿多侵乎下,脚腿木重。”“盖麻犹痹也,……在手多兼风湿,在足多兼寒湿。”皇甫中《明医指掌》曰:“风寒湿气客留于脾,手足缓弱,顽痹不仁。”《证治准绳》曰:“风热胜湿为燥,因而病麻。”涂绅《百代医宗》曰:“风寒湿合而为痹,……肢体麻痹不仁。”龚廷贤《寿世保元》曰:“寒湿之气,痹滞关节,麻木疼痛。”清·吴塘《温病条辨》曰:“暑邪深入厥阴,筋脉失养,手足麻痹。”鲍相璈《验方新编》曰:“积受潮湿,四肢不仁。”
2.3 气滞痰瘀 情志不遂,忧思惊恐,气机郁滞,痰瘀内生,阻遏气血流通而发为麻木痹;或痰瘀胶结,留于经隧、关节,阻遏气血流通,而为久麻久木之痹。其中,尤以痰的变化较多,痰浊与外风相合,即为风痰;久停不去,深入骨骱,即为顽痰;蓄而化火,即为痰热或痰火。如《素问·血气形志篇》曰:“形数惊恐,经络不通,病生于不仁。”汉·华佗《中藏经》曰:“愁忧思喜怒过多,则气结于上,……冲于右,则右不仁。”《黄帝内经太素》曰:“惊恐伤肾,形多惊惧,邪客筋脉,筋脉不通,肾之应也,痛生筋脉皮肤之间,为痹不仁。”《圣济总录》曰:“风不仁,……血气不相与,凝痹结滞,皮肤厚,无所觉知。”《丹溪手镜》曰:“忧思者,肌肉濡渍,痹而不仁。”《丹溪心法》曰:“手足木者,有湿痰死血;十指麻木,是胃中有湿痰死血。”《医学入门》曰:“周身掣痛麻木者,……乃肝气不行也。”“常木为瘀血碍气,间木为湿痰,总皆经络凝滞,血脉不贯,谓之不仁。”《古今医鉴》曰:“七情六郁,气滞经络,手足麻痹。”《医林绳墨》曰:“遍体懵然无所知识,不痛不痒而麻木者,此属气虚湿痰死血之为病也。”又曰:“手麻气虚,手木湿痰,或死血病。”又曰:“遍体麻木者,多因湿痰为病。”明·龚廷贤《万病回春》曰:“妇人情志不遂,气滞经络,手足麻痹。”《证治准绳》曰:“皮肤间有麻木,此肺气不行也。”《医学准绳六要》曰:“麻属痰属虚;木则全属湿痰死血。”清·李延昰《脉诀汇辨》曰:“形体劳苦,数受惊恐,则亦不乐,其经络不通,而不仁之病生。”《张氏医通》曰:“营卫滞而不行则麻木,如坐久倚着,压住一处,麻不能举,理可见矣。”薛雪《医经原旨》曰:“惊者气乱,恐者气下,数有惊恐则气血散乱而经络不通,故病不仁。”《杂病源流犀烛》曰:“支饮,其原由受三气兼挟痰涎宿饮,故手足麻痹。”林佩琴《类证治裁》曰:“妇人因悒郁气结者,致发麻痹者。”
综上所述,麻木痹病因虽有多端,但概括起来不外“虚邪瘀”三个方面[6]。而其基本病机为气血郁滞痹阻不通,而致肢体肌肤皮肉失养。病理性质属虚实夹杂,为本虚标实之证。以气血亏虚为本,风寒湿热等邪及气滞痰瘀为标。病位在肢体、肌肤、皮肉,与肝、脾(胃)、肺等脏腑关系密切。如清·顾靖远《顾松园医镜》曰:“麻木之症……亦有因氣虚,因血少,因气滞,因死血,因湿痰之不一,各有的症可凭。”本病多为因虚而致实,即在气血先虚的情况下,风寒湿邪乘虚而入,“风痰凑焉,死血聚焉”。一般来说,新病多实,久病多虚中夹实或以虚为主。麻木虽为一证,但麻和木两者又存在一定的区别。麻是指发麻感,局部尚有一定知觉;木则是局部失去知觉。故麻轻而木重,麻为木之渐,木为麻之甚。在病理上,麻多属气病,气虚为本,风痰为标;木则多为气病及血,而且多夹湿痰死血。
3 麻木痹的主要表现
“痹或痛,或不痛,或不仁。”“痹……在于肉则不仁。”(《素问·痹论篇》)“内为骨痹,外为不仁。”(《素问·气穴论篇》)“病生于不仁。”(《素问·血气形志篇》)“外证身体不仁。”(《金匮要略》)“足不仁。”“足清不仁。”“痹不仁。”(《针灸甲乙经》)“痛生筋脉皮肤之间,为痹不仁。”(《黄帝内经太素》)“风不仁……其状,搔之皮肤如隔衣是也,诊其寸口脉缓,则皮肤不仁。”(《诸病源候论》)“转筋皮肉不仁。”“四肢不仁。”“两脚疼痹肿,或不仁拘急。”“脚弱体痹不仁。”“偏枯不仁。”“半身不仁挛急。”“举体麻痹不仁。”“体痹不仁。”(《备急千金要方》)“臂不仁。”“脚痉麻。”“风痹不仁。”“肩痹痛不仁不举……足麻痹不仁。”“胫痹不仁,……足胫不仁,……髀枢不仁,……手足不仁。”“肩痛,痿痹不仁,不可屈伸,肩肉麻木。”(《针灸资生经》)“痹之为病,……在肉则不仁。”(《三因极一病证方论》)“手足肿痛或时麻木。”(《杨氏家藏方》)“不仁或痛者为痹。”“夫痹之为状,麻木不仁。”“手足麻木不仁。”“麻痹不仁。”(《儒门事亲》)“如绳缚之久,释之觉麻作而不敢动,良久则自己。”(《兰室秘藏》)“夫所谓不仁者, 或周身或四肢唧唧然麻木不知痛痒,如绳扎缚初解之状,古方名为麻痹者是也。”“麻者,非痒非痛。”(《医学正传》)“肌肤疼痛,或肢体麻木。”“麻痹不仁。”“肌肤不仁,手足麻木。”(《校注妇人良方》)“两脚麻木,或如火烙之热。”(《古今医统大全》《寿世保元》)“夫痹者,手足痛而不仁。”(《古今医鉴》)“木者,不痒不痛,按之不知,搔之不觉,如木之厚。”“自颈以上,耳目眉棱之间,有麻痹不仁之处,或头皮顽厚不自觉知。”“肩背麻木,手腕硬痛;……脚腿木重。”“在肌肉则四肢不仁。”“周身掣痛麻木……开目麻木暂退,闭目甚,……皮肤麻木,……十指麻木……左手脚腿偏麻疼痛,……两脚麻木如火热。”“麻木并作,……但麻而不木。”(《医学入门》)“河间曰:痹者留而不去,则四肢麻木拘挛是也,……肌肉不仁,……遍体懵然无所知识,不痛不痒而麻木。”“遍体麻木……死血者,或有一处,不疼不痛,不痒不肿,但经紫黑色,而麻木者是其候也;……湿痰者,或走注有核,肿起有形,但色白而已。”“所谓不仁者,谓肌肤麻痹,或周身不知痛痒,如绳扎缚初解之状。”“遍体不仁,而有似麻痹者也。”(《医林绳墨》)“夫所谓不仁者,或周身,或四肢,淫淫然麻木不知痛痒,如绳札缚初解之状,古方名为麻痹者是也。……但麻而不木,……麻木兼作,……周身掣痛麻木并作。”(《赤水玄珠》)“脉尺寸俱浮微,身体不仁。”“四肢麻木不拘急,……麻痹不仁。”“骨节疼痛,皮肤不仁,肌肉重着及四肢缓纵不仁。”(《明医指掌》)“痹而不仁。”“四肢缓弱,皮肤不仁。”“麻木不仁,或在手,或在足,或通身皮肌尽麻者;……浑身麻木不仁,或左或右半身麻木,或面,或头,或手臂,或脚腿麻不仁;……皮肤间有麻木。”(《证治准绳》《张氏医通》)“肢体麻痹不仁。”(《百代医宗》)“痹滞关节,麻木疼痛。”(《寿世保元》)“肌肉不仁。”“关节疼痛而烦,皮肤麻木。”“不痛,但麻痹不仁。”(《证治汇补》)“一块不知痛痒,若木然似也。”“肢体重著不移,或为疼痛,或为不仁,……俗名麻木是也。”“手足麻痹,臂痛不能举。”(《张氏医通)“一处麻痹不仁。”“肌肉痹而不仁。”(《症因脉治》)“不仁者,肌体顽痹,痛痒不觉。”(《金匮要略心典》)“手足不仁,骨骱麻木。”(《外科全生集》)“麻者,非痛非痒,如千万小虫乱行,如麻之乱也,观于脚麻可知;木者,不痒不痛,并不麻,顽然一物,自己肌肉如他人肌肉,按之不足,搔之不觉,如木之无知也。”(《医碥》)“麻,非痛非痒,肌肉之内、如千万小虫乱行,或遍身淫淫如虫行有声之状,按之不止,搔之愈甚,有如麻之状。木,不痒不痛,自己肌肉如人肌肉,按之不知,掐之不觉,有如木之厚。”“痹症……有肌肉不仁。”(《杂病源流犀烛》)“皮肤不仁,偏身麻木。”“骨节烦疼,……不能屈伸及麻木。”(《医抄类编》)“汗多四肢缓弱,皮肤不仁,精神昏塞,今名麻木。”“喻嘉言论足上麻木,有热极似寒之证,如夏月之反雨冰雹也。”(《医学举要》)“痹痛,身体不仁,四肢疼痛。”(《血证论》)
历代文献详细形象地描述了麻木痹的临床表现,综合文献所述,麻木痹的主要症状有肢体肌肤皮肉麻木不仁,感觉异常,甚至活动不利。根据其证候特点,西医学的多种结缔组织疾病(如类风湿关节炎、结节性多动脉炎、硬皮病等)、营养障碍疾病(如脚气病等)、代谢及内分泌障碍疾病(如糖尿病、甲状腺机能减退、肢端肥大症等)以及其他疾病等,在疾病过程中所发生的多发性神经炎之周围神经损害,周围血管病变之一,如多发性大动脉炎、血栓闭塞性脉管炎等,临床出现本病表现者,可参考麻木痹辨证论治。
4 历代医家对麻木痹的论述
《黄帝内经》不少篇章中有“不仁”的记载,而无“麻木”之名。《素问·痹论篇》认为“不仁”的病因病机主要是营卫之气不和。《金匮要略》认为阴阳气血俱虚可致“外证身体不仁”。《诸病源候论》认为“不仁”是由“荣气虚,卫气实,风寒入于肌内,使血气行不宣流”而致。“麻木”一词,最先见于唐宋方书中。金元时期,不同的医学流派对麻木的病因、病机、治法,多所阐发,各有见地。此期著作,开始以“麻木”一词代替“不仁”,或合称之为“麻木不仁”。《儒门事亲》认为麻木是诸痹的常见症状。金·李杲《兰室秘藏》认为麻木多由气虚而引起,“如绳缚之久,释之觉麻作而不敢动,良久则自己,以此验之,……乃气不行”。朱丹溪集诸家之经验,认为麻与木应当分别,治疗上未可执一。明代以来,多宗丹溪之说。《医林绳墨》对“痹(附麻木不仁)”进行论述,医论多取《黄帝内经》《脉经》、河间诸说,对麻痹、不仁等证的形成机理作了比较全面的论述。《寿世保元》列有“麻木”篇进行论述,对于麻木一证,认为虽都存在气血虚弱,但尚应一分为二。迨至清代,《证治汇补》也设有“麻木”篇,认为着痹即“今之麻木不仁”。《顾松园医镜》对麻木的病因论治亦分章简述。《医宗金鉴》分氣实麻木、气虚麻木。《杂病源流犀烛》设“麻木源流”专篇论述,指出:本病多属本虚标实之证,而且多为因虚而致实,即在气血先虚的情况下,风寒湿邪乘虚而入。“气虚是本,风痰是标”;木,则由“死血凝滞于内,而外挟风寒,阳气虚败,不能运动”。《类证治裁》既按气虚、血虚、气滞、死血、湿痰、痰瘀互结、暑伤元气、冷风、寒湿、湿热论治,又分别以发病部位(手足、手指、肌肉、面、口舌、腹皮等)选方,使麻木的辨证与治疗更加明晰。
5 麻木痹的临床意义
对于麻木痹,古代文献中无此病名。笔者认为,麻木痹的提出具有以下临床意义:①补充丰富了中医风湿病(痹病)学理论,完善了历代文献有麻木症状而无麻木痹病之不足,也进一步丰富了中医风湿病的病种。②解决了临床实际问题,麻木痹在临床上较为常见,也有其自身的病因病机特点。因此,研究制定适合麻木痹自身特点的理法方药,才能取得较好的疗效,有效解决中医临床实际问题。③与西医风湿病接轨,西医风湿病学有多发性神经炎等周围神经损害等;而中医风湿病无类似病名,辨治无针对性,而中医“麻木痹”的提出正好与西医此类疾病相对应。麻木痹作为从症状特征命名的痹病,其病名容易理解,便于确定治疗方法和药物。因此,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6 麻木痹的治疗
6.1 麻木痹的治疗原则 本病治疗应以调补气血、助卫和营为主,但由于麻木与外邪、痰瘀有关,特别是久麻久木,不知痛痒者,多属因虚而致实,前人已明确指出是湿痰瘀血为患,有形之邪,阻于经隧,故又当以祛邪疏通为先,待邪有消退之机,气血渐趋流通之时,再施调补为宜。正虚邪实,则补泻合剂,相机而施。总之,在治疗上应注意区分新久虚实、标本缓急,全面考虑,根据具体的情况拟定治则,不可拘于一法一方。
6.2 历代医家对麻木痹的论治
6.2.1 汉晋隋唐时期 《黄帝内经》对本病的治疗主要体现在针刺方面。另外有情志所致麻木的治疗,如《素问·血气形志篇》曰:“形数惊恐,经络不通,病生于不仁,治之以按摩醪醴。”汉·张仲景《金匮要略》曰:“身体不仁,如风痹状,黄芪桂枝五物汤主之。”《针灸甲乙经》针灸治疗本病,曰:“足不仁,刺风府。”“腰已(以)下至足清不仁,不可以坐起,尻不举,腰俞主之。”“寒气在分肉间,痛上下者,痹不仁,中渎主之。”《诸病源候论》治疗本病曰:“其汤熨针石,别有正方,补养宣导,今附于后。《养生方·导引法》云:赤松子曰:偃卧,展两胫、两手,足外踵,指相向,以鼻纳气,自极七息。除死肌、不仁、足寒。又云:展两足,上。除不仁、胫寒之疾也。”《外台秘要》从之。《备急千金要方》载有多首治疗本病的方剂,如第一竹沥汤、第三竹沥汤、麻黄汤、风引汤、风缓汤、大续命散、风引独活汤等治“转筋皮肉不仁”“四肢不仁”“两脚疼痹肿或不仁”“体痹不仁”“偏枯不仁”“半身不仁”等。《千金翼方》用更生散治“手足烦热,四肢不仁”,兼朴厚朴汤治“顽痹,四肢不仁”等。《外台秘要》承前人治疗本病,如用“深师茵芋酒,疗新久风,体不仁”。
6.2.2 宋金元时期 《太平圣惠方》用川乌头汤治“疼痛顽麻”等,狗脊散治“风湿痹,四肢不仁”;五加皮酒治“风痹不仁,四肢挛急疼痛”。《普济本事方》用“川乌粥法治风寒湿痹,麻木不仁”“牛蒡子散治风热成历节,攻手指,作赤肿麻木”。宋·王执中《针灸资生经》针灸论治本病较为详细,曰:“附分治臂不仁。”“风市疗冷痹,脚痉麻。”阳辅跗阳治“风痹不仁。”“阳铺、阳关,治风痹不仁。”“阳铺、阳交、阳陵泉,主髃枢膝骨痹不仁;阳关、环跳、承筋,主胫痹不仁;腰俞、风府,主足不仁;膀胱俞、太溪、次窌,主足胫不仁;阳关,主胫痹不仁;浮郄,治髀枢不仁;膀胱俞,治脚足不仁;白环俞,疗手足不仁;上廉,治手足不仁;犊鼻、髃关、阳陵泉,主膝不仁。”“天井主肩痛,痿痹不仁,不可屈伸,肩肉麻木。”《普济方》等从之。《杨氏家藏方》用天麻除湿汤“治湿留肢节,身体烦疼,手足肿痛或时麻木。”《儒门事亲》治疗本病善用汗、吐、下三法,如治疗风寒湿合而为痹及手足麻木,先以郁金散吐之,次以导水丸通经散泄,再以辛温之剂发散汗出,后服以当归、芍药、乳、没等药活血通经;对于风寒之邪所致“麻痹不仁,及四肢肿痒拘挛,可汗而出之”。《兰室秘藏》治疗本病主张“补其肺中之气,则麻木自去矣”。
6.2.3 明清时期 《医学入门》对本病详细辨证论治,曰:“周身掣痛麻木者,……宜先汗后补气,黄芪汤;开目麻木暂退,闭目甚者,升阳和中汤;皮肤麻木者,补气汤;手足麻,气虚者,补中益气汤去当归、陈皮,加五味子、白芍、生甘草;虚甚挟风者,补中益气汤正料,加乌药、附子、羌活、防风、天麻;十指麻木,胃有湿痰死血者,二陈汤加二术、红花、桃仁,少加附子以行经;……两腿麻木者,导气汤;两脚麻木如火热者,三妙丸。”《医林绳墨》曰:“肌肉不仁,所以为顽痹者,治当驱风,必用防风、防己。”痰瘀气血辨证治疗:死血者“宜行血破血治之,如红花、牛膝、桃仁、归尾、白芷、川芎、丹皮之类”;湿痰者“治宜清湿降痰,用二陈汤,加苍术、枳实、黄连、厚朴之类;或气虚者,必用补气而行气,用四君子汤加厚朴、香附之剂;血虚者,宜养血而生血,如四物汤加生地、红花、枸杞、香附等剂。如此調治,则气血和平,焉有麻木之患也。”“肌肤麻痹,……治宜驱风理气,而兼养血清湿可也,用二陈汤,加苍术、天麻、防风、防己、芩、连之属;如不效者,去芩连,加薄桂。”《明医指掌》辨证论治本病:用防风汤治疗风邪所致“身体不仁”;三痹汤、五痹汤治疗风寒湿所致“顽痹不仁”;茯苓川芎汤治疗湿邪所致“四肢麻木不拘急”;《证治准绳》《杂病源流犀烛》等从之。《证治准绳》曰:“风热胜湿为燥,因而病麻,则宜以退风散热,活血养液,润燥通气之凉药调之。……浑身麻木不仁,……并神效黄芪汤;皮肤间有麻木,此肺气不行也,芍药补气汤;如肌肉麻,必待泻营气而愈。”《张氏医通》等从之。《寿世保元》寒热辨证治疗:湿热者用二妙散;寒湿者用续断丸。《医宗必读》强调对于着痹所致的麻木“利湿为主,祛风解寒,亦不可缺,参以补气之剂,盖土强可以胜湿,而气足自无顽麻也”,《证治汇补》《张氏医通》《顾松园医镜》《医学心悟》等皆从其说。《证治汇补》用新制蠲痹汤治疗湿痹所致“皮肤麻木,重着不移”。《张氏医通》曰:“手指麻木是血不行,有顽痰死血也,导痰汤加乌药、苍术。”清·王维德《外科全生集》用马钱子复方治疗“手足不仁,骨骱麻木”。《杂病源流犀烛》载有“治麻木方十九”:支饮所致“手足麻痹,……宜茯苓汤”。《医钞类编》承前人用活血应痛丸治疗“皮肤不仁,偏身麻木。”对于“骨节烦疼,……不能屈伸及麻木,防己黄芪汤,或五痹汤”。《医学举要》曰:“足上麻木,……宜以竹沥等清络为主。”
6.2.4 近现代时期 近代陆锦燧《浮溪外治方选》对于“手脚麻木不知痛痒,霜桑叶煎汤频洗”。朱春庐治疗本病强调“麻则养血润燥”。祝谌予创制经验方四藤一仙汤治疗“风寒湿痹,气血阻滞而症见关节肌肉疼痛、麻木”等。《现代实用中药》载鸡血藤治疗“贫血性之神经麻痹证,如肢体及腰膝酸痛,麻木不仁等”。史济柱认为“重着不移,顽麻不仁等为筋骨痹的早期症状”“早期宜宣痹通络为主”。董建华强调:“湿热伤筋之痹,常见全身痹痛难以转侧,肢体拘挛重着,或遍身顽麻,……用药切忌重浊沉凝,宜选轻清宣化,流动渗利之品,使经气宣通,湿热分消。”王士福认为:“病者肩臂酸痛而沉重,手指疲软有时阵发麻感,……此乃湿痰流注关节所致;当以燥湿豁痰为主,常用丹溪指迷茯苓丸加味,重用豁痰药治之。”谢海洲曰:“气血不足,症见关节肌肉疼痛,酸楚不适,屈伸不利或挛急,劳则加重,或关节肿大变形,或肌肉萎缩、或麻木,……治则益气养血。”李寿山曰:“临床症见身体瘦弱,关节肿胀,畸形僵硬,疼痛麻木,……治以活血祛瘀,逐痰活络,补养肝肾,寓补于消,补而兼通,以消补兼施为法,方用黄芪桂枝五物汤合肾气丸化裁加活血化瘀逐痰药。”娄多峰创制肩凝汤治疗“肩部冷痛,酸胀麻木”。
7 麻木痹的转归预后
麻为木之始,木为麻之甚。本病初起,多以麻为主证,如未能及时治疗或治疗不当,则可由麻而致木,由木而致行动不便,甚则瘫痪不起,不可不慎。若能见微知著,注重早期治疗,其预后一般较佳。故《医学入门》曰:“风寒湿三邪交侵,……留连筋骨,久而不痛不仁者,难治。”顾靖远《顾松园医镜》强调:“大抵痹而知痛知痒者易治,不痛不仁者难医,又宜图之于早。”
8 结 语
麻木痹病位在肢体、肌肤、皮肉,与肝、脾(胃)、肺等脏腑关系密切。麻木痹病因多端,但概括起来不外“虚邪瘀”三个方面,其基本病机为气血郁滞痹阻不通,而致肢体、肌肤、皮肉失养。病理性质属虚实夹杂,为本虚标实之证。以气血亏虚为本,风寒湿热等邪及气滞痰瘀为标。麻木痹的治疗以调补气血、祛邪疏通为原则。大多数麻木痹经过长期规范地治疗,可控制病情,减轻症状,完全向愈;但若未及时治疗,则病情迁延难愈。另外,根据规范化研究,把风湿病(痹病)作为一级病名[7],那么麻木痹就是二级病名(特殊痹)下面的三级病名。麻木痹在临床上有着重要的意义,是对风湿病的丰富和发展,值得进一步研究。
9 参考文献
[1] 娄玉钤,李满意.特殊痹的源流及临床意义[J].风湿病与关节炎,2013,2(11):49-57.
[2] 娄玉钤,李满意.风湿病的二级病名及其相互关系探讨[J].风湿病与关节炎,2013,2(12):53-57,64.
[3] 婁玉钤.中国风湿病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3:1866-1871.
[4] 娄玉钤.中国痹病大全[M].北京: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1993:100.
[5] 娄多峰,娄玉钤,李满意.中华痹病大全[M].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19:125.
[6] 娄玉钤,娄高峰,娄多峰,等.基于“虚邪瘀”理论的风湿病学科体系建立及相关研究[J].风湿病与关节炎,2012,1(1):10-15.
[7] 娄玉钤,李满意.“风湿病”的病名源流[J].风湿病与关节炎,2013,2(1):37-41.
收稿日期:2019-01-20;修回日期:2019-02-18